猴子會搶劫、盜竊、嫖娼,這些行爲是天生的嗎?

文: 趙序茅

之前去過某某山的朋友可能都知道,那裡有一群猴子,經常搶掠遊客的東西。去年在某某保護區調查,我還發現了一起獼猴入室盜竊的案件

。近年來關於猴子搶劫、盜竊的案子多有報道,屢見不鮮。更有甚者,科學家在一起實驗中竟然發現猴子拿著貨幣去“嫖娼”。猴子和人類一樣同屬於靈長目,它們屬於猴科,我們屬於人科,在親緣關係上人與猴是近親。可是,為何卻屢次發生不愉快呢?猴子本來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為何干起來打家劫舍、嫖娼的勾當?

猴子會搶劫、盜竊、嫖娼,這些行為是天生的嗎?

這隻猴子剛剛搶了一瓶脈動 趙序茅 攝

比利時列日大學的靈長類動物專家 Fany Brotcorne對於猴子的搶劫行為進行了專門的研究。Brotcorne發現生活在印度尼西亞某寺廟附近的一群長尾獼猴長期對遊客進行敲詐勒索,它們搶走遊客身上值錢的物品,比如手機、相機、帽子等。然後坐等遊客繳納“贖金”——食物,來領回自己的物品。為了探究緣由,Brotcorne團隊花了近4個月的時間觀察了寺廟周圍4個不同的猴群。這4個猴子中猴子的年齡結構不同,接觸遊客的機會也不同。觀察結果顯示:接觸遊客最多的兩個猴群發生敲詐、搶劫的幾率最高,而越是遠離人群的猴群也越本分。此外,搶劫遊客發生的幾率和群猴中的年齡結構有關,猴群中的年輕雄猴越多,參與搶劫的幾率也越高。在猴群中,年輕的雄猴在群體內的地位比較低,猴群中的高等級個體佔據食物最豐富的地盤,它們無權染指。窮則思變,年輕的雄猴為了獲取優質的食物只有去擴寬新的渠道。它們中的一隻一旦獲取了新的食物,很容易在群體之間傳播。猴群中很多新食物的獲取往往都來自年輕雄猴的探索。

猴子會搶劫、盜竊、嫖娼,這些行為是天生的嗎?

長尾獼猴 來自維基百科

對於猴子而言,相互學習、模仿並不是什麼難事,比如一隻猴子進行搶劫,另一隻猴子模仿。但是,某種行為,比如“搶劫行為”,要在猴群中擴散開來,讓其他猴子都學習和接收,這可不是簡單的個體間的模仿了,而是一種社會學習行為。那麼是什麼原因讓猴子發生社會學學習呢?有關猴子學習動機的假說有:隨大流,模仿有經驗的猴子,從父母或近親那裡學習,從自己的經驗中學習。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研究人員對哥斯達黎加的一群捲尾猴研究發現“收益偏好”(“payoff bias”)是猴群學習的動機,簡單說就是猴群是否願意學習某種行為取決於這種行為能否給它帶來收益。以捲尾猴開堅果為例,一種有效開果方法可以在很短時間內(2周)在猴群傳播開來,即便是猴群中有些個體已經掌握了開果技術,它們也願意學習更有效的方法。這些猴子非常善於觀察、學習,也會利用個人經驗學習。其中老年猴往往依靠自己的經驗,而年輕的猴子更多地向他猴學習。

猴子會搶劫、盜竊、嫖娼,這些行為是天生的嗎?

捲尾猴 來自維基百科

猴群中對於新發現的食物分享和學習自然是好事,有利於整個種群的繁衍。那麼它們發現的食物如何進行分配呢?為何有的猴子吃飽後去“嫖娼”呢?

科學家做了一個分配方式的實驗。美國科學家把7只猴(3雄4雌)關在一起,開始對其灌輸“貨幣經濟”的理念——讓這群猴子學會用貨幣換取食物。科學家先給猴子貨幣,這玩意不能吃、不能喝,人家猴子當然不care直接給扔出去。要想讓貨幣發揮作用,就得賦予其價值,否則無猴問津。於是,每當猴子們扔出貨幣的時候,科學家就給它們食物犒勞。慢慢地這群猴子明白了手裡的貨幣是可以換取食物的。就這樣原本“純粹”的猴子被銅臭味給俘獲了。隨後,科學家給這群猴子扔出一大把貨幣,讓其自由爭搶、自由競爭,不加限制。那些身強力壯的雄猴搶得多,而身體弱小的雌猴搶得少,產生了分配差異,一部分猴子先富起來了。這些先富起來的猴們,如何對待那些窮猴呢?那些擁有大量貨幣的雄猴,兌換完食物,吃飽喝足之後,開始拿出貨幣和雌猴分享。不過,這個分享是有償的,需要雌猴提供交配權來換取。

其實這和自然界中的狀態非常相似。在自然狀態下自由競爭的猴群,只有少數高等級的雄性個體擁和群內雌猴交配的權利,低等級的雄猴無權染指。

猴子會搶劫、盜竊、嫖娼,這些行為是天生的嗎?

趙序茅 攝

實驗還在繼續,科研人員開始改變分配方式,不再讓其自由競爭。他們先把7只猴子餓上2天,後把大量的貨幣只給其中的一個猴。於是這隻獲取貨幣的猴子在制度的幫助下實現了一夜暴富。可是它還沒來得及享受食物和性,就遭到剩餘6只猴的群毆,它的貨幣散落一地,遭到哄搶,並且本猴也被打傷,落荒而逃。之後猴群再次恢復平靜。

由此看來,猴子的搶劫和盜竊行為多是後天學習的,而嫖娼行為卻是先天具備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