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1公斤小麦只值1瓶山泉水钱,请问以后怎么振兴农业农村?

邓承红665


莫提,一提泪撒江河。想振兴,多做几个梦。


天心自静平


近期我国的粮食价格整体出现下跌的趋势,收购价格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我们都知道一瓶普通的矿泉水价格2元,那么一公斤小麦还不够买一瓶矿泉水,这听起来确实挺讽刺的。农民辛苦种的粮食,却卖不到好的价格,这必然导致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降低。

不过现在我国降低对粮食收购的价格,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大米、玉米、小麦等粮食价格逐渐向市场靠近。因此价格下降可能从短期来看,对农民是不利的,但是从长远来说,更加有利于粮食价格走向稳定。针对于目前收购粮食价格下跌,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与农民补偿。我国现在种粮主要还是集中在基本农田,以家庭承包为主。粮食是人们生存必不可少的食物,所以国家对于粮食生产肯定会在补贴力度上加大。

在我国粮食价格和质量有很大关联,由于目前市场上粮食生产质量参差不齐,降低收购价格,政府给与这部分降价补贴,让农民得到一定的安慰。不过通过这样的方式,鼓励农民种植优质粮食品种,达到提高收入,是未来需要做的。因此未来我国的粮食生产不仅仅在量,更会在品质上得到整体提高。只是中间这个过程,可能会导致有一部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降低。

那么以后农村地区怎么振兴农业呢?

在我国,粮食生产足以满足自主需求,但是为什么每年还需要进口大量粮食,主要就是国外粮食生产机械化程度高,生产成本远远低于我国。如果有一天我国的粮食生产单位面积产量整体提高,机械化程度变高,成本降低,那么农民种植粮食才有可能赚到钱。因此往后农村粮食生产主要向生产机械化,节约化发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提高收入。

同事要提高畜牧业、渔业、旅游业的发展,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年轻的人才,为农村的发展提供人才,发掘农村更多的商业途径,全面实现新农村建设,这样才能真正的实现农村农业振兴。


少三番


近期1公斤小麦只值1瓶山泉水钱,请问以后怎么振兴农业农村?

题主还是一个很会生活的人,细心,把小麦价格与山泉水价格来相比较,不比不知道,一比问题就出来了。


一比较后发现,一瓶山泉水500克,可以买1000克小麦。农民想到这里就有点不高兴了。但是我们想想后,有时候这账不是这样算的,就好比方说,当了又饿又渴,你是觉得水有用,还是小麦有用呢?我想很多人首选肯定是水,所以说水是很重要的。

农民种植小麦,辛辛苦苦,每天起早摸黑,每天挥汗如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干农活,最后得到的小麦还不一定丰收,就是小麦丰收了,小麦价格还是很稳定的,小麦价格就在1元左右,上下幅度不会很大,这因为小麦是国家商品粮收储计划中的一种,小麦价格是受收储指导价指导的,所以价格是很稳定的。


农民种植小麦这种初级产品,主要价值是需要加工后的,初级产品只能作为原料或者饲料,所为价格不会很高的。

农村要发展,农村要振兴,还是需要农产品结构调整以及农产品价值的深挖。

关注农民,一起学三农。


三农小黄鸭


近期1公斤小麦只值1瓶山泉水钱,请问以后怎么振兴农业农村?

农业的价值,不完全在于农产品的价格,振兴农村不能要求所有农产品都卖高价。诚然,我们看到粮食的价格,确实已经有很多年都没有变过,但是生活其他支出却翻了几番。一直以来,水稻、小麦、高粱,其价格都受多头的指导,不会让价格出现较大波动。有人评价,一百元的购物价值,除了粮食的数量不变外,其他都在大幅缩水。已经有连续17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问题”,粮食价格这么低,振兴农村到底怎么办?
有人说,一斤小麦买不到一瓶水,到底这个农业的价值如何体现,怎么样通过种粮赚钱。确实存在这个问题,毕竟粮食的价格并不能随意制定,每年都会有最低收储价。作为报销食物供给稳定和安全,确保市民基本需求不变,它们的价格不可能随意变动。就算是这样,国内的粮食依然有大量进口,一方面是国内粮食结构不够合理,生产和消费需求有矛盾,另一方面国外大规模种植,价格和品质都要优于国内的,自然会有进口。


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振兴农村到底怎么办?要知道振兴的最终意义,就是要让农民真正富裕起来,不然振兴都是纸上谈兵。对此,指尖发表几点看法。一是振兴农村,不代表刺激粮食的价格,因为利润=收入-成本,而收入则是受价格和产量的共同影响。既然价格不能大幅度变动,可以考虑多种途径保障和提高粮食的产量,这里要考虑科学技术支撑、适度规模经营的加成。
二是振兴农村,要调整农业结构。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以后,农业改革就是重点,国内粮食产量连年增加,国外采购粮却也在增加,这里一方面是结构问题,调整不同粮食种植的规模,是为了更好适应市场需求。同时,国内粮食部分质量不高,量大质不优、农业大而不强成为拖后腿的因素。所以,不能盯着农产品价格看,结构调优了、品质提高了,就不愁卖不上好价钱。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指尖三农


最近有人说1公斤小麦只能买到1瓶山泉水钱,直白了讲1公斤小麦的价格只有2块钱。那么,可以这么说,现在的小麦价格基本就在这个水平上,而且已经维持了很多年了。这种说法,仅仅是为了博人眼球,引起注意的伪命题。但是这个问题引伸到农业农村的振兴,我觉得还是可以来说一说的。

小麦前几年的价格就基本在1元左右一斤,而水稻的价格也一直在1.2-1.35之间波动。作为主要的口粮,水稻和小麦的价格基本比较稳定,但是它们的稳定,却没有稳定的上升,而是稳定的不动。粮食价格不变,变化的却是我们生活的其他各项开支。就拿村里之间的人情世故来说吧!我记得五年前的时候,邻里之间的人情也就100元,但是五年后邻里之间的人情都最低200元,稍微有点关系的,都到了300-500元了。人情世故的份子钱都水涨船高,但是我们的粮食的价格却依然坚挺的不涨。


那么,乡村振兴真的靠粮食涨价就可以完成吗?

我的想法却是恰恰相反,我觉得粮食涨不涨价格跟乡村振兴没有半毛钱的关系。相反,粮食涨价以后,不利于我们的乡村振兴。

比如我们这里来设想一下,若粮食的价格从一块涨到了十块。那么,一亩水稻的亩产在1000斤左右,也就是说一亩水田的毛收入在10000元左右,这个收入是非常乐观的。按照全国人均1.35亩左右的人均耕地面积,也就是说一般一家3-5口人家,光一季水稻的收益就有3-5万元。


倘若家家户户都有这样的收益了,那么可想而知,外出务工的人少了。那么,就会导致各行各业的开动成本增高,也就说从衣食住行的各行各业的价格都会出现很大的涨幅。只有通过价格的上涨,才能拉动内需,也就是让老百姓的钱动起来。所以可能当粮涨到10元一斤的时候,一瓶矿泉水就涨到了40元一瓶了。其实,这个肯定会是这样的一个情况,只要粮食的价格以上涨,其他所有的东西都会跟着上涨。

也就是为什么国家宁可拿着大把的钱补贴种植,也没有提高粮食收购的价格。按照国家每年补贴的粮食直补,就是将粮食的价格提高一块都没任何问题。其实,从大局的考虑,粮食的价格不出现太低,且一直稳定在这样一个水平,既有利于保护农业,也有利于保护我们的农民。


实话说,现在进口粮食的价格比国内的价格都要便宜,但是国家却一直补贴种植粮食,就是知道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农民是国家的基石,而农田是国家的保障。只有保护好它们,才能真正的振兴我们的国家,也才能振兴我们的农业。


着迷大乡村


说实话,绝大部分农民若不出去打工,光靠几亩地,连生话都成问题。


光185080248


确实是这样的,现在山泉水2元钱一瓶,而小麦才不过1.12元每斤,两者之间根本就没有办法去对比,但实际上山泉水是一种商品,而小麦在我国被认为是基础产品,这样的话两者就没有可比性了。

山泉水的定价是随意的,如果能够卖出去,那就算定10元钱的价格也没事,因为它对CPI的影响非常小,可以说根本就没有,就算是涨到100元也没事,只要有土豪买单就行。这也就意味着小麦和山泉水根本就不能对比,两者之间的对比没有任何意义。


不会因为山泉水价格高了,小麦的价格就能提升,也不会因为山泉水的价格5毛钱,小麦的价格就要下跌,也就是说两者是不同的东西。 当然题主的目的是好,想要借此去暗指粮价太低,其实从2014年开始,我国的小麦价格为1.3元每斤,但如今才不过1.12元每斤,这样的价格变动,其实是根据多个因素决定的。 目前的小麦价格还没有开放市场,可以说,如果小麦的托市价机制被取消,小麦的价格只会更低。就拿玉米看就知道了,2014年1.2元每斤,但放开市场化的收购后,玉米的卖价跌到了8毛钱。如果小麦也放开市场化收购,那价格也会跌破1元。

被问到为何小麦的收购价年年降低,韩部长表示为的就是和市场价靠拢。其实国际范围内,小麦这一产品的市场价是一直都比较低,受到国际粮价的影响,小麦这种产品的卖价不会提升,这是我们必须要认识到的现实。 还要注意的是,小麦的粮食价格一旦提高,那CPI就会受到影响,所有的物价都会提升。想要振兴农业,还需要规模化种植降低成本,并加大种地的补贴,让农民的的收入为此提升。


惠农圈


振兴农业何其艰难,不是一年两年就可以的,现在的人讲究个绿色、口感、生态、有机,可是真的想达到这样的条件,还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这样会导致资本的大量拥入,只有资本进来了,农业才能飞速发展,农村人要学会用先进的科技结合老的种植经验,结合起来才能达到一种新型的绿色生态农业,包含,旅游农业,休闲农业,原生态农业等。

只有大力推广自己的品牌,打造自己的农产品品牌,才能在这次大的浪潮中存活下来。现在的农业都是需要时间的积累的,而通过时间积累的,往往都是优质的。也往往都是存活下来并且过的很好的。


稻农


当前…你想让农民靠种粮食…买楼房…取媳妇…看的起病!!!无异于火中取栗……难得很!!只能保证饿不着就不错了!!再过30年…农民可能成稀缺群体了!


三青画石


农村要振兴,梁价要提升,如果不提升,农村更冷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