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撒施和深施,哪个肥效更长?哪个农作物利用率更高?

小张话三农


当了一辈子的农民的我最有发言权了,用农民的经验告诉你,尿素撒施和深施哪个更好?我用我们内江农民的经验告诉你,第一种懒庄稼的农民喜欢用撒施法,偷工减料比较省时间,省力气,第二笨农民用笨方法也就是深施法,这样的比较费时费力,但是种出的庄称比第一种要好,第一种呢省时省力,尿素在地面上容易氧化,起不到很好的发挥作用,后者呢,一般是像我爸妈他们那样种庄稼,他们把尿素放在桶里,和猪粪尿水搅在一起种植,这样呢,虽然有点费时费力,但是种出的庄稼会好很多




农村张大姐


尿素撒施和深施效果是不同的。

对水稻麦子来说,只能够撒施。而对一些旱园作物,最好是采用深施的方法。

尿素深施一般是挖坑放入尿素,两把泥土回填。在这种情况下,尿素在土壤里面充分融化,让作物更好吸收利用,这种施肥的方法,肥效长久持续发挥,让作物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旺盛态势。

特别是对一些蔬菜,红薯和果树,深施肥效持久稳定,让蔬菜、红薯、果树等能够长时间得到尿素的滋润。

尿素深施,对根茎作物效果更好。象红薯一类的作物,尿素深施,能给根茎提供充足的养分,让根茎生长发育良好。提高红薯产量,让农民获得丰收!





黄翠丽


我给大家收集整理和追肥方法的利弊。

直接撒施

作物浇水后或下雨后,趁田间墒情适宜,又能下田时,将肥料直接撒施于作物的株行间。这种方法虽然比较简单,但有一部分肥料会挥发损失,特别是碳酸氢铵挥发性很强,不能采用;硫酸铵、尿素和硫酸钾虽然可以撒施,但只有在田间操作不方便、作物需肥又较急的情况下选用。

随水浇施

在作物浇水时,将肥料随水施入作物根系周围的土壤内。这种方法的弊端是浪费较多,容易流失,达不到作物根系的深层;优点是用法简单,省工省时,劳动量不大。在肥源充足、种植面积大、劳动力矛盾突出时可采用。在大面积作物出现严重缺肥症状时,可作为首选追肥方法。

深埋施肥

在作物株间、行间开沟挖坑,将肥料施入,再覆盖土壤。采用这种方法肥料浪费少,最经济,但劳动量大,费工,且操作不太方便。施用时要注意埋肥的沟、坑要离作物根、茎基部10cm以上,若离根太近则易损伤根系。由于肥料集中,浓度大,该方法在作物生长旺盛、需水较多的夏季不宜采用,在作物的需水临界期更不能采用。一般在冬闲季节,劳动力充足,且作物生长量不大时可采用此法,让埋入土壤的肥料逐步分解,不断供给作物。但在实际生产中,作物的生长高峰往往也是需肥需水高峰,因此,埋施法常常在温度较高时被采用。为防止其产生负效应,埋施后一定要浇水,使埋施的肥料浓度降低。

那么,看完之后,关于撒施还是深施,就可以自己判断了。

如何判断“肥害”是质量问题引起的?

庄稼烧苗、烧根、不长到底是肥料问题还是使用不当?很多“肥害”纠纷发生后,经销商和农民反映,一些厂家经常会以“使用不当”将责任撇得一干二净,而农户和经销商往往拿不出有力证据,遇到这类问题怎么办?专家表示,检测三个因素即可:

一是检测肥料中的缩二脲含量有否超标,如果缩二脲超标则会引发烧苗、烧根。缩二脲系来源于尿素,合格的尿素其缩二脲含量是达标的,不会产生“肥害”,而复合肥氮养分来源进行二次加工时,在高温状态下,如果工艺操作不当,就会重新产生缩二脲,从而导致“肥害”发生。特别是目前出现了一些新的复合肥造粒技术,如高塔熔融喷浆造粒、转鼓喷浆造粒等工艺,若控制不当,极易引起缩二脲超标。

二是重金属污染也是引起植物烧苗、烧根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市场上流通的高浓度复合肥存在重金属污染的可能性较小,而低浓度复合肥则概率较大。但近年来一些厂家为了差异化营销和制造产品卖点,会在复合肥中添加一些中微量元素,可能会带入重金属。另外,在高浓度复合肥中,如使用了来路不明、质量不合格的钾肥作为原料,也很可能引起重金属超标。还有些复合肥企业为了应对市场竞争,还有可能在产品中添加隐性成分,以便让产品能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和市场反馈,这些隐性成分在有些土壤中也许能产生正面效果,而在其他环境下则很可能引发“肥害”。

三是检测氯离子是否超标,一方面忌氯作物如果使用了含氯肥料,毫无疑问会产生“肥害”;另一方面即便不是忌氯作物,如果氯离子浓度过高同样会产生盐害,引发烧苗、烧根等问题。氯离子超标引发的“肥害”与土壤和气候密切相关,如果天气干旱、土壤墒情低,大量的化肥施入土壤后极易发生盐害,特别是对于双氯型复合肥而言(指复合肥原料来源于氯化铵和氯化钾),这一问题尤为突出。目前此类危害在淮河以北的干旱地区较为多发。


YOU网罗


尿素深施好,对农作物起到吸收好,不伤农作物。对玉米,棉花,大豆,花生,红薯等一般陆地作物都好。尿素撒施主要在水里的作物。比如水稻等。各有不同,按标准施肥,科学种田,科学管理,才能有好收成。



中国扶贫爱心在线


一般尿素都撒施,小麦的肥料利用率比较高。


杨海光


深施


我是谁知足常乐


深施


王家辉


现在人们使用尿素,很多的人还是喜欢使用撒施。包括像方便进行穴施的果树、菜地等。为什么人们喜欢这样施呢?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非常的方便,简单。

虽然尿素直接撒施是方便舒服一些,但是对于肥料的利用来说就不是那么好了。相反,在使用尿素的时候穴施或者深施就要更有利于作物根系的吸收。

很多人使用尿素,要么就是直接先撒尿素然后再浇水,要么就是将尿素先溶解到水里面再浇施。尿素溶于水后是以分子的形态存在的,而对于作物的根系来说,它们吸收营养元素都是以离子的形式吸收的。所以像这种尿素大分子作物的根系是吸收不了的。并且如果没有及时的转化成为离子氮,尿素很快的就会挥发到空气中,这就是等于尿素浪费了。要想尿素不被浪费,那就只有等尿素这种分子氮转化为离子氮后才能够被植物吸收掉。

那尿素如何转化为离子氮呢?

尿素施加后,尿素会在土壤中溶解,然后也会在土壤中的微生物酶的作用下慢慢的转化,当分子氮转化为碳酸氢铵,这时候作物的根系才能够吸收氮素。

尿素要转化为作根系才能够吸收的碳酸氢铵所需的时间与气温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气温较低,比如只有十来度,这时候转化的时间就需要7天左右,如果达到20度,像这个时候就只需要4-5天,如果温度进一步升高到30来度就只需要2天左右。

因为施加完尿素后它需要一个时间由分子状态转化成为能够让植物吸收的离子状态,而这个转化的过程又是需要土壤中的微生物的酶,所以如果直接撒在地表微生物产生的作用就会少很多,同时还会有大量的尿素在光照下而挥发浪费。如果施加到土壤中则能够最大化的促进转化,提高尿素的利用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