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发酵致外贸订单锐减,纺服企业“疫”中求生

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今年1月至2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对外贸易受到春节假期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叠加影响,前两月纺织品服装出口金额下降,且幅度大于整体货物出口金额降幅。

此前,由于中国疫情防控吃紧,不少外贸企业遇到的困境主要是复工延迟,订单难以按时交付。如今,企业可以开足马力生产了,但订单却出了问题。随着海外确诊人数不断攀升,一些纺织服装企业表示,其海外订单持续锐减,有的企业甚至全部订单被取消。

对此,一些纺织企业在“疫”中求变,提前布局。也有专家建议,政府相关部门阶段性提高纺织出口企业的出口退税率,帮助企业稳定出口。

全球疫情发酵致外贸订单锐减,纺服企业“疫”中求生

消失的订单

继爱马仕和古驰之后,法国奢侈品牌香奈儿也决定在短期内暂停生产,关闭其在法国、意大利和瑞士(制表业)的全部生产基地,以及高级时装、成衣、高级珠宝和珠宝首饰的生产。

据了解,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法国开云集团旗下的奢侈品牌已经关闭在意大利的6个生产工厂。爱马仕也宣布,关闭位于法国的42家生产基地至3月30日,另有多家品牌纷纷取消了2021早春度假秀。

受国外市场波及,国内不少纺织外贸企业开始出现订单取消、生产停滞等情况。

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的中国轻纺城,尽管已重新开市半月有余,但生意却远不如预期。“我们的外贸订单全部被取消了。”3月24日,绍兴柯桥纳旭纺织品有限公司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公司产品主要出口美国、意大利、英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在随着欧洲疫情持续发酵,很多订单已经被取消,相关生产只好暂停。

当地另外一家服装外贸企业工作人员则表示,3月份左右是夏季交货高峰期,由于疫情影响,开工时间晚了20天,工厂出现订单延迟。“成本上升了,还要支付订单违约金,现在工厂现金流吃紧,加上来自韩国的订单被取消,我们正面临生死考验。”

以往,参加展会是拓市场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但今年上半年原本参加的20多个境外展会,都因疫情影响取消了行程。据湖州市一家纺织企业的负责人介绍,公司外贸占比达到90%,按照往年这个时候企业订单早已排到6月、7月了,可今年4月以后的订单还没有着落。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已有近200个国际展会取消或延期,第12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最近也确认不会如期举办。也因疫情影响,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对航班、列车、船舶实施限制,数十个国家或地区关闭全部或部分口岸,或大力加强口岸检疫。

3月19日,商务部召开网上例行新闻发布会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呈现蔓延之势,一些国家生产、消费等领域受到冲击,贸易活动减少,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外贸企业可能将遇到外需不振、订单减少等问题。


纺企求变自救

面对困境,一些纺企开始转变思路,提前布局。

2月3日,广东省纺织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全面复产复工。作为出口业务占比超七成的纺织服装企业,该公司积累了美国、欧盟、南美等一批国际知名品牌商和零售商客户。相较一些中小纺企,该公司的应对更为积极自信。

“虽然目前还未接到订单取消的通知,但国外订单出现了小范围的暂缓。疫情肯定对订单量有所影响,我们会根据消费结构的变化,开发更多的产品,提供特有的优质服务,满足各种需求,留住客户。”该公司工作人员表示。

四川一家主攻东南亚和非洲市场的纺织品进出口公司的负责人表示,疫情在东南亚等国家的波及程度不及欧美地区,公司在复工复产之余,持续在稳定东南亚市场份额、线上维系老客户上下功夫。

“接下来会考虑内部调整进出口比例。”河南新乡一位棉纺生产出口厂商也透露,预计今年一季度公司订单量比去年缩减约三成,短期内公司会考虑将外贸销售重心转移至国内或者是疫情较轻的地区,开拓新的海外市场。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白明认为,除了要将稳外贸的发力点更多落实在客户渠道的维护与拓展上,必要时也需要以退为进,结合消费升级,积极拓展国内市场。通过深耕国内市场,可以让国内企业特别是一些轻纺企业在外部环境恶化的情况下“留得青山在”。

面对国际展会纷纷延期或取消,浙江、甘肃等地则通过布局“线上展会”帮助外贸企业拓市场。

日前,浙江省贸促会组织企业参加由“智能云展(CALSEE)”系统提供服务的一批国际性展会线上观展,参展商能在任何地点通过网络与展会现场的客商进行沟通洽谈,得到客商的需求信息,解决拿不到知名展会企业摊位、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无法亲临展会等问题。

甘肃省贸促会则依托现有相关数字外贸平台,为甘肃省外贸企业提供“网展贸(体验版)”服务平台,开展“线上展览”活动,以此实现在家做外贸、在家找客商、在家拓市场。


扶持政策频出

多项扶持外贸企业的政策也在陆续落地。

3月19日,商务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用好内外贸专项资金支持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工作的通知》,提出充分发挥中央财政内外贸资金效益,全力支持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加大支持促进国内消费,释放各地商务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

3月2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针对外需订单萎缩态势,支持企业网上洽谈、网上办展,主动抓订单、促合作。根据国际疫情发生新变化的情况,研究推迟今年春季广交会时间以及利用网络等手段举办等替代方案。

“总理半个月之内两次部署外贸工作,凸显出稳外贸的决心。”白明表示,在调研时听到很多外贸企业反映,现在是普遍缺订单,复工了但没法复产。但在他看来,受全球疫情影响,很多企业都暂停了商业消费活动,外贸订单减少是正常现象,长期来看疫情冲击不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大势。

从数据看,由于1-2月份主要指标占全年总量较小,比如出口约占全年14%的比重,后期弥补损失的机会较大。据国家统计局初步估算,被疫情抑制的消费需求约1.5万亿元,这些需求有望在疫情结束后逐步释放,出现消费回补甚至报复性反弹。

据悉,商务部日前表示,将重点运用世贸组织规则允许的财税、金融、出口信保等手段,千方百计帮助企业保订单、保市场。

不少地方也密集推出救急政策。例如,为减轻企业资金压力。深圳已将出口退税平均办理时间缩短到8个工作日内,提速了20%。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深圳分公司则为当地中小外贸企业统一购买了企业信用保险,可使企业在遭遇订单延期、订单取消、延期付款等情况时获得相应理赔。

分析人士认为,因贸易受国外需求影响比较大,稳外贸政策只能尽量让企业“轻装上阵”,出口能否好转归根结底还要看疫情走向。“如果6月前能遏制全球疫情扩散势头,下半年出口还是能恢复的。”

(综合自上海证券报、中国新闻网、 21世纪经济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