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大揭祕:炎黃二帝相差11代

導讀

據《史記》記載,黃帝和炎帝在阪泉的郊野曾經先後打了幾仗,炎帝被黃帝征服,而後,黃帝又擒殺了叛亂的蛋尤,被諸侯尊奉為天子。但是,南京市六合區文物保管所所長蔡明義研究認為,黃帝是南京六合人的女婿,而且黃帝和炎帝之間相差11代。黃帝和炎帝並不是同一個時代的人!

歷史大揭秘:炎黃二帝相差11代

黃帝時代全盛疆域圖

炎黃二帝生平

據歷史資料記載,炎帝,華夏始祖之一,與黃帝並稱為中華始祖,中國遠古時期部落首領。又稱赤帝、烈山氏,距今6000至5500年左右生於姜水之岸(今寶雞市境內)。炎帝制耒耜,種五穀。立市廛(shichan,指市中店鋪或店鋪集中的市區),首闢市場。治麻為布,民著衣裳。作五絃琴,以樂百姓。削木為弓,以威天下。製作陶器,改善生活。他與黃帝結盟並逐漸形成了華夏族,因此形成了炎黃子孫。

歷史大揭秘:炎黃二帝相差11代

炎帝畫像

黃帝(前2717年-前2599年)是華夏始祖之一、人 文初祖,生於今寶雞境內的姜水之岸。與炎帝並稱為中華始祖,中國遠古時期部落聯盟首領。少典之子,本姓公孫,長居姬水,故改姓姬,居軒轅之丘(今河南新鄭西北),故號軒轅氏,出生、創業和建都於有熊(今新鄭),故亦稱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號黃帝。他以統一中華民族的偉績載入史冊。播百穀草木,大力發展生產,始製衣冠,建舟車,發明指南車,定算數,制音律,創醫學,在此期間有了文字,黃帝居五帝之首。

歷史大揭秘:炎黃二帝相差11代

黃帝畫像

炎黃二帝關係的爭議

傳統歷史學界認為,炎黃二帝是同時代人,炎帝的年齡略大於黃帝。兩人都是少典和附寶的嫡子,也就是說炎黃二帝是親兄弟。參見春秋左丘明《國語》:“少典娶有嬌氏女,生黃帝、炎帝。”

但是,南京市六合區文物保管所所長蔡明義經過一番考證研究後認為,炎帝和黃帝並非是親兄弟,而是擁有共同的祖先少典,是少典氏部落的人, 太昊伏羲氏 (伏羲、燧人、神農為遠古時期三皇五帝中的三皇)的後代。太昊伏羲氏在距今約6000年前生活於渭水中游的天水(今甘肅省東部)境內,其部落後裔東徙姜水(黃河流域的一條河名)一帶定居,並建立政權於古陳倉(今陝西省寶雞市)。少典正妃任姒,又名女登,生了炎帝。少典另一子名最其,易其的十一世後代即為黃帝軒轅氏。姜雷是炎帝第11世孫,因此可以說,炎帝和黃帝之間相差11世!

所以,要想知道炎黃二帝到底是什麼關係,必須要了解“少典”究竟是一個人的名字還是一個氏族名稱。

對於這個問題,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李學勤先生認為《 史記索隱》對此有很好的考證:“少典,是諸候國號,非人名。……炎黃二帝量則相承,但根據《帝幹代(世)紀》記載,中間相隔八帝,五百多年,如果少典是他們父名,那麼豈不是黃帝經五百多年後取代炎帝成為天子?那他的壽命也太長了!”

據此,李學勤先生認為:第一,少典不是個人,而是一個方國部族的稱號,炎帝、黃帝都由少典氏衍生分化出來。第二,炎帝、黃帝相隔年代較長,而炎帝早於黃帝,其間共歷八世。

李學勤先生還認為:古史傳說從伏羲、神農到黃帝,表現了中華文明萌芽發展和形成的過程。《史記》一書沿用《大戴禮記》所收《五帝德》的觀點,以黃帝為《五帝本紀》之首,可以說是中華文明形成的一一種標誌。《本紀》記載的黃帝,尚有部落時代的遺風。而且,以炎黃二帝的傳說作為中華文明的起源,並不是現代人創造的,乃是自古有之的說法。很明顯,這指出了炎帝和黃帝興衰上的先後列序。

歷史大揭秘:炎黃二帝相差11代

李學勤先生

所以基本可以判定,歷史上的炎黃二帝實際年齡相差11代。這個結果對很多對歷史不甚了了的人甚至是歷史愛好者來說,這都是一個顛覆性的結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