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楊業之死,潘美在其中有什麼過錯?

潘美潘美,北宋開國名將。北宋初年,李重進叛亂,太祖皇帝御駕親征,潘美為行營都監從徵,大獲全勝。公元970年(開寶三年),為行營諸軍都部署、朗州團練使。他率軍滅南漢的戰鬥打得漂亮!明面上圍攻賀州,實際上圍點打援,大破南漢軍,擒斬伍彥柔。接著連克昭、桂、連三州後再取韶州,南漢後主被迫出降,南漢滅亡。公元975年(開寶八年),助都部署曹彬伐南唐,南唐滅亡,加檢校太傅、宣徽北院使,以功績來說,潘美遠勝楊業。

宋朝|對於楊業之死,潘美在其中有什麼過錯?

北宋名將,潘美


北宋初年,契丹人一直是他的心腹大患,公元982年(太平興國七年),年幼的遼聖宗即位,蕭太后垂簾聽政。太宗皇帝趁此機會想要一舉蕩平遼國,收復失地。派出三路人馬(東路、西路、中路)北伐,可是西路軍頻頻大捷,而東路軍和中路軍卻頻頻敗退。導致西路軍孤軍奮戰,成為契丹的重點打擊對象。蕭太后親率契丹軍向北宋西路軍撲來。楊業建議避其鋒芒,確保完成遷移老百姓的任務。監軍王侁極力反對,主張直趨寰州與契丹軍作戰。楊業認為必敗無疑。王侁諷刺楊業:君侯素號無敵,今見敵逗撓不戰,得非有他志乎?

宋朝|對於楊業之死,潘美在其中有什麼過錯?


楊業乃是北漢降將,經他這麼一說致只好出戰,觀察完地形出發前說這一戰我必敗,你來這裡接應一下我,可能有救,楊業出戰打不過兵多將廣且氣勢洶洶的契丹軍。他趕緊撤退,卻不見一個宋軍的身影。楊業只好率領殘軍邊戰邊退。楊業的一個兒子楊延玉和部屬全部戰死,楊業身負重傷猶孤身奮戰,最終被俘,絕食而死。

宋朝|對於楊業之死,潘美在其中有什麼過錯?


宋太宗龍顏大慟,厚恤了楊氏遺屬。潘美被削秩三等,降為檢校太保,監軍王侁被撤職流放(流放是宋朝對文人的最高懲罰)。

宋朝|對於楊業之死,潘美在其中有什麼過錯?


潘美於公元991年(淳化二年)加同平章事,數月後死,朝廷贈中書令,諡武惠。從宋太宗對楊業之死的處理可以看出,潘美是有責任的,不然不會削秩三等,但總的來說算是功大於過的人,不然以後享受不到那些政治待遇。

宋朝|對於楊業之死,潘美在其中有什麼過錯?


北宋是個重文抑武的朝代。部隊出征去打仗有監軍,在重文抑武的潛規則下,說話最算數的不是帶兵的“將”而是監軍。潘美雖然是帶兵主將,但最終拍板先溜的是監軍王侁無疑。


宋朝|對於楊業之死,潘美在其中有什麼過錯?


楊業英勇殺敵,被俘後絕食而死,感動了廣大百姓,於是有許許多多的讚揚楊業對的作品出現,而潘美卻被演化為了一介文臣。主要責任是監軍的責任,潘美也是有一定責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