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全盛時期為什麼不北上歐洲?

尹家俊


真實情況是西羅馬帝國先在外族入侵下崩潰滅亡。

殘留的西羅馬人民與外族逐漸融合,然而其對比蒙元或者滿清滅亡後的我國,該國缺乏民族認同,也缺乏能同化外族的文化力量,最終西羅馬人四散至歐洲各地。而且還在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勢力下在地中海文化圈內,都無法實現文化上的統一。

而東羅馬卻是另一個情況,在西羅馬崩潰的時候,東羅馬重新定義了自己---希臘人。並且在中世紀文藝復興時期還達到了高峰。也就是說,這時候的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其實已經不“羅馬”了……

之後,歐洲長期小國林立,封建莊園的桎梏,終於讓各個歐洲地區連語言自身都開始產生差異,語言的差異進一步拉開了文化認同的可能。而中世紀後東羅馬這邊崛起了奧斯曼土耳其,待到其崩潰時,原本的東羅馬人復辟的國家名叫“希臘”,而不再是羅馬。

綜上所述:

社會和文化是民族延續的根本。

我國可以延續,是因為儒家思想為中心,融合了諸子百家的觀念,這個文化在漢族血統裡紮根,促成了我國能在朝代更迭,國力轉變時,民族能延續,同時還能包容外族,縱使皇帝換了人,民眾還能正常維持大體習慣生活下去,所有人都是集體的一份子而不是獨立個體;

羅馬不可延續,是其無法同化外族,反被外族同化,而由地理隔離最終社會文化隔離,語言也變得不一樣。在他們眼裡,公民是個體,每個人追求個性獨立而不能關注整體,所以他的歷史從一開始就是權力與控制的歷史,和我國的價值觀天差地別。

這裡我無意論述二者孰對孰錯,但必須指明,羅馬人沒有分佈歐洲是錯的,只是他們自己都不再相信自己與以前的羅馬帝國有何瓜葛,反被外族融合罷了。


餘家春子


羅馬有北上歐洲啊。歐洲歷史上就羅馬帝國接近統一了全歐洲。

羅馬人的邊疆西北到英格蘭和蘇格蘭交界,英國長城就是羅馬人修的,北方到萊茵河,也就是今天巴伐利亞北面,西方佔據了整個伊比利亞半島,也就是今天的西班牙和葡萄牙。

全盛時期的羅馬帝國,在歐洲擁有今天的英格蘭,德國南部,整個法國,西班牙,葡萄牙,瑞士,希臘,馬其頓,克羅地亞,捷克,半個匈牙利,半個比利時。基本上佔據了歐洲了。


麗江說書人


1.這實際上是由於歐洲的地形地貌造成的,阿爾卑斯山橫亙在意大利北面,羅馬如果想要北上,那麼就需要繞道高盧而行。不過根據當時的運輸能力高盧已經是他們向北的極限了!2.經濟是另一個重要的原因,當時的歐洲北部都是野蠻人的勢力範圍,非常窮苦,征服價值很小。而反觀當時的東方即高加索地區,中東地區,以及南方的北非地區都是非常富足的。所以羅馬人對於征服這些地區是很熱衷的。畢竟對於羅馬人來說,征服是一種生產方式,經濟利益才是最大的動力!


老藤


就和我們在全盛時期不北上西伯利亞類似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