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播時節的鮮甜“春收”

新華社大連3月26日電(記者郭翔)“昨天採摘了600多斤大櫻桃,每斤賣了40元。”遼寧省大連市金普新區七頂山街道大蓮泡村果農陳立剛天不亮就到大棚裡採摘新鮮紅潤的大櫻桃,“早上採摘才能保證櫻桃最好的口感,8點前就裝車運走。”

當大江南北開啟繁忙的春耕備耕模式,大蓮泡村的櫻桃果農正喜迎豐收。“其實大棚櫻桃往年是3月中旬開始收穫上市。”大蓮泡黨支部書記姜煥農說,考慮到疫情可能對大櫻桃銷售造成影響,“街道和村裡指導果農加強田間管理,採取分批降溫生產、分批成熟等方法,推遲上市,保證果農收益。”

“大棚櫻桃經歷了一個冬天的生長,從3月底到4月初收穫上市。”43歲的陳立剛種植了3.6畝大棚櫻桃,“今年預計能產8000多斤大櫻桃,保守算,收入30多萬元。”

幾十棟溫室大棚整齊排列在公路兩側,大棚裡已是紅果掛枝頭。“我們這裡的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適宜櫻桃種植,靠著優良的櫻桃口感質量贏得市場認可,賣價要比其他地方高出一些。”姜煥農經營著6棟櫻桃大棚,也是村裡人公認櫻桃種植“土專家”,“咱們村五六年前開始搞大棚種櫻桃,現在全村已經有櫻桃大棚250多棟。”

“我有兩棟大棚,一棟種植櫻桃,一棟種植芸豆。”33歲的大蓮泡村村民張金峰一早就採摘了100多斤大櫻桃,“我的大櫻桃是一個一個挑選出來的,所以每斤賣價是50元。”張金峰的櫻桃樹剛剛進入產果期,“今年產量低,但也有四五萬元收入,明年產量就會翻倍增加,效益至少是種芸豆的兩三倍。”

誰家今年種了多少櫻桃樹、誰家櫻桃啥時候上市、今年誰家櫻桃品質好……這些都在姜煥農腦子裡,“大櫻桃的效益實打實,比過去種蔬菜要高出好幾倍,張金峰這小夥子就想著把種芸豆的大棚也改成種櫻桃。”

“今年七頂山街道溫室大櫻桃上市週期約兩個月,產量在2000噸左右,總收入預計突破2億元。”七頂山街道辦事處主任呂其鵬說,當地正通過建設大櫻桃分揀生產線,提高櫻桃耐貯運性能,完善大櫻桃產業鏈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