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不如野菜二斤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采挖、食用野菜需谨慎


春风,大地回暖,各种野菜蓬勃生长。疫情期间,因不能肆意踏春,市民多在味蕾中感受春天,荠菜、苦菜、婆婆丁(蒲公英)、马兰头、扫帚菜、马齿苋等耳熟能详的野菜一时间成了市民饭桌上的美味。不过,采摘、食用野菜也存在诸多注意事项,为避免市民误采误食野菜引发不必要的麻烦,我市相关部门做出健康提示。


春风十里,不如野菜二斤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采挖、食用野菜需谨慎


野菜受青睐,市售“野菜”部分来自人工种植

“春来食用野菜正当时。往年此时都是邀朋友一起去郊区挖野菜,可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只能在菜市场购买了。前两天我买了点苦菜回家凉拌着吃,非常美味,家里人直呼吃出了春天的味道。今天买点荠菜回去包水饺,口感肯定鲜美。”3月26日9时许,在市和平路便民市场一处摊位前,市民张志英挑选了两斤绿油油的大叶荠菜,“老板说这是人工种植的荠菜,每斤4元,买点儿尝尝鲜。”

春风十里,不如野菜二斤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采挖、食用野菜需谨慎

随后,记者又相继走访了我市多家农贸市场和超市发现,像荠菜、苦菜、婆婆丁等均有销售,价格不一。按照品相不同,荠菜每斤价格在3元至4.5元之间,马兰头每斤3元左右,苦菜和婆婆丁价格略高一些。

“咱们这卖的荠菜、婆婆丁等野菜都是纯天然野生菜,我们有专门的采购员不定时去郊区周边村落收购。”采访中不少商贩告诉记者,也有商贩坦然告知自己出售的野菜来自人工种植,“如果荠菜叶片直立生长,且肥大、颜色发绿,大多是人工密集种植。”南华康城小区内一生鲜便利老板李冉告诉记者,“露天人工种植在田间的荠菜吸收了地里的肥料后,会比生长在路边的大一些,口感方面相差不大。”

“相对普通市民而言,多数分辨不出来野菜是人工种植还是纯野生,坦言相告多数市民不会在乎,吃个新鲜就行。”李冉说,“刚春分野菜上市的时候,野菜销量还不错,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卖出上五十斤左右。现在疫情防控形式有所好转,部分市民在外出踏春的时候会自己挖点野菜或直接在乡村路边摊买点,这两天的销量有所回落。

春风十里,不如野菜二斤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采挖、食用野菜需谨慎

规模种植,一天五十余人采摘

现年57岁的韩显年祖祖辈辈生活在黄河滩区,地地道道的农民生涯在他前年出现了一次大的转折。“之前只知道春种秋收粮食作物,改种经济作物也是在前年初春的时候,有一次几位踏春的游客跑到我地里挖野菜,通过交谈,我发现现在大家对野菜越发稀罕起来,回家后和儿子一商量就将自家的四亩农田改种成了野菜,刚开始种了荠菜、苦菜、婆婆丁三种,经过这两年的摸索,收成越来越好了。”家住东明县菜园集镇李屯村的韩显年告诉记者。

“之前还担心因为疫情的原因今年可能得赔钱了,没想到春分之后,疫情防控得到大为改善,这一周来,有不少市民专门开车带着一家人过来挖野菜。最多的时候一天陆陆续续能有五十余人。” 韩显年介绍说。

“地里撒上荠菜、苦菜、婆婆丁等野菜种子,再铺设滴灌水管后,任其露天生长,粗放式管理。为了保证野菜的食用安全,咱们仅播撒了复合肥,绝不喷洒农药,即使地里有了杂草也不处理。”韩显年告诉记者,“今年,我正准备承包了村里20多亩地,打算在农作物种植间歇期种野菜。到时候,我还能雇用村民来收菜,也能增加他们的收入。”

市民对于规模种植的野菜是否会存在偏见?韩显年认为,对于荠菜类野菜不能以是否为野生来区别,“它本身就是一种野草,虽然人工播种,但依然是露天生长。周围种植其他农作物的时候,地里也能自然地长出来一些,经过吸收肥料,长势会比较好,而生长在野外的荠菜叶片比较小。”

目前,韩显年自家种植野菜的田地里还有近半没有采摘,心里也有些着急,“前期饭店没有开门,市民外出的也很少。再过几天,一些野菜都开花长老了,不能再吃了。最近我们也在积极寻找渠道,售卖野菜。”

春风十里,不如野菜二斤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采挖、食用野菜需谨慎


野菜虽好,但采挖、食用需谨慎

疫情得以有效节制,正值春暖花开之际,外出踏青中,挖野菜成了不少市民的新选择。然而是否所有野菜均能食用,市民在采挖、食用过程中应注意什么?对此,记者采访了我市多名医师,他们表示,吃野菜的确对身体有益,但如果是不太认识的野菜,切莫随意吃,以免发生食物中毒或过敏。如果想吃野菜,最好到正规菜市场去买。

“挖野菜,最好选择自己熟悉的,若不能准确识别,最好别挖。另外,有的野菜生长在工业废水流经的草地或生长在马路两旁,因遭受废水、汽车尾气等污染,导致其汞、铅等重金属及其他有害物质含量高,食用后容易中毒。”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急诊科一位医师提醒市民,如市民在食用野菜后,出现恶心、呕吐、头晕、腹泻等食物中毒反应,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催吐,症状严重者应在第一时间赶到正规大型医院诊治。

该医师还表示,野菜虽然营养丰富,但是身体虚弱或过敏体质者建议少食或不食,防止肠胃不适以及出现过敏反应。即使是正常体质的人,也不宜多食野菜,在餐桌上“野菜只能作为辅助菜”而不能代替其他蔬菜。因此,吃野菜尝尝鲜即可,切忌过量,像马齿菜、荠菜等野菜易引起光敏反应,如果大量食用后经阳光照射可能会引发日光性皮炎。

春风十里,不如野菜二斤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采挖、食用野菜需谨慎

同时,我市市场监管部门提醒市民:采摘野菜请慎重,谨防食用后中毒。消费者如需购买野菜,应到正规超市或菜市场选购新鲜野菜,并保留购物凭证。不要在路边摊贩或流动摊位购买。为避免储存不当变质,野菜最好现买现吃,不要长时间存放。部分野菜有微毒,需经过浸泡、水焯等去毒处理,在炒熟煮(蒸)透后才可食用。与此同时,责令野菜生产经营者严把原料关,不得采购无合法来源的野菜,严禁生产加工销售有毒野菜。保证野菜原料新鲜,采用合理的储存条件、生产加工和制作工艺。野菜生产经营企业应保证产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要求,出厂时检验合格。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孟 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