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底薪+提成”已过时,无亲无故,员工凭什么为你拼命?

私信作者“绩效”两字,免费发送60分钟薪酬绩效管理内部培训视频,以全新的视角解读企业绩效管理

导读:

老张40多岁,是个小工厂老板,早起晚睡,工作几乎没有休息,亲自理货,跑业务,一有时间就看着员工干活。还雇了十个人专门监督。可是企业业绩,产品质量还是一般没什么改善,很烦恼。员工都是自己招聘来的优秀人才,但是一般呆不到3个月,就都离开了,厂里留下的员工都是拿着工资,不爱干活。眼看着又要涨工资,急得想跳楼。

老杨30岁,开了一个服装厂,平时就早晚去一趟服装厂开个会,偶尔去车间看一下。从不看着员工干活。而且经常和家人旅游,钓鱼。平时抱着孩子闲逛,生活乐无边。

为什么同样是老板,老杨干活少反而效果好呢?

其实,我们要搞清楚,一个企业的品质提升重点在于以下3点:

  • 有先进的的生产设备,设备不行,再好的技术和工人都无济于事。
  • 有一批熟练而稳定的生产工人,如果工人流动性非常大,找再多的监督者也很难提高品质。
  • 有强大的技术团队,保证产品不出问题,出了问题可以及时得到解决。

无亲无故,员工凭什么为你拼命?董明珠:“我鼓励员工好好干下去,格力会给8万员工提供两室一厅的房子,只要你干到退休,房价再高都跟你没关系。”


董明珠:“底薪+提成”已过时,无亲无故,员工凭什么为你拼命?

员工在格力工作到退休,可以分配到住房,但是中途若是离职就收回。

房子作为牵制,员工就不会轻易离职了。因为离职成本太高。以珠海的房价,一二线员工没有2万以上收入很难买到房。

主动为员工加薪,不要等着员工自己提。都是成年人,谁会拉下脸去要求涨工资呢,而且不一定会成功。

不能因为企业的成本上升就去挤压员工。

正如任正非所言:钱给多了,不是人才也变成人才,简单,粗暴,在理!

从人性的角度来看,我永远相信:

  1. 利益点在哪里,人的时间和精力就在那里。
  2. 物质利益是绝大多数人的第一驱动力。
  3. 只有当员工主动为自己而干,工作动力和创造力才是最强的。
  4. 人性是逐利的,如果没有利益驱动,员工不会拼命干;
  5. 人性是懒惰的:如果员工不需要努力就能得到高薪酬,他更不会努力干!
董明珠:“底薪+提成”已过时,无亲无故,员工凭什么为你拼命?

所以:

人性需要什么,你就给员工什么。员工需要公平,你给他公平;他需要多劳多得,你帮他算得清清楚楚。

员工和企业,是一种契约关系。员工付出劳动,企业给予报酬,可能存在不对等,但属于价值交换。

企业管理不是行善,给有价值的人应有的待遇,激发他们工作的积极性,持续发挥价值。

所以我们明知华为工作累,却仍然心存向往,员工不是怕工作苦,只是怕工作苦还钱少罢了

董明珠:“底薪+提成”已过时,无亲无故,员工凭什么为你拼命?

KSF全绩效模式——让员工收入越高,企业效益越高

KSF一般会给管理者开拓6-8个绩效激励渠道,并在每一个渠道上找到平衡点,超出平衡点即做出奖励,未达到就少发。

KSF分配的不是企业既有的利润,而是一种超价值的分配,要求管理者拿出好的结果、效果与企业进行价值交易,企业赢得的是高绩效、管理者员工赢得的是高收入。

董明珠:“底薪+提成”已过时,无亲无故,员工凭什么为你拼命?

董明珠:“底薪+提成”已过时,无亲无故,员工凭什么为你拼命?

董明珠:“底薪+提成”已过时,无亲无故,员工凭什么为你拼命?

KSF激励方式的设计5大原则。

1、以平衡点为导向的激励

例如:销售额(产值工资5000元)。2016年全年月均销售500万,以500万为平衡点,高于500万的,每高出10万奖励100元,如低于500万,每低于10万,少发80元。

2、以提成点为导向的激励

上述案例:也可这样设计:销售额1万=10元,或销售额提成率为0.1%。

3、以要求标准为导向的激励

上述案例

4、设定幅度的弹性激励

例如:工资费用率指标。2016年平均工资费率为26%,最高时达到38%,最低时为22%,数据的波动性很大。经过测算,选取25-27%作为不奖不罚的中间地带,高于27%的,每高0.1%少发10元,低于25%的,没低0.1%,奖励15元。

5、正激励与负激励

在设计考核激励是,一定要衡量正负激励的水平。从整体来看,正激励要大于负激励。从个体来看,被考核人不能完全控制的指标、经营性的指标,正激励要相对大于负激励;被考核人可以完全控制的指标,正激励与负激励可以相当;而对于管理性指标,尤其是责任性、要求性的指标,负激励可以大于正激励。

董明珠:“底薪+提成”已过时,无亲无故,员工凭什么为你拼命?

私信小编“绩效”两字,免费发送100分钟薪酬绩效管理内部培训视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