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三岁了我们该不该教他背诵古诗之类的,还是让他有个快乐的童年?

军嫂在乡村


个人觉得还是让孩子有个快乐的童年吧。

我老大现在六岁多,读幼儿园时期老师教的儿歌古诗词之类的,当时唱读的可流利了,完全不用看书本,当然,也看不懂书本,因为不认识字嘛。现在你读给她听,她完全不记得自己曾经学过。我们成年人都知道,记忆是有时限的,记忆也需要靠反复回忆才能记得更牢固。你如果可以持之以恒的教孩子读诗歌,肯定可以取得惊人的成绩。因为小孩子的记忆力真是惊人。

我老大今年读一年级,课文读两遍就能背诵完整了,可是我这位老母亲得读四五遍才能背出来。

当然,我说这么多,不是不让你教孩子背诵古诗词。你还是可以跟幼儿园老师那样将古诗词编成儿歌,让孩子从小体会我们中华民族文明底蕴,让孩子更多了解我们中国的古代文明,让孩子的幼年时光更加丰富多彩。



可葭妈


很高兴回答您的这个问题。孩子三岁了我们该不该教他背诵古诗之类的,还是让他有个快乐的童年?我根据自己的经验谈一下我的感受。


首先,说我自己的成长经验。因为出身教育世家,母亲是语文老师,我从小就受到这方面的熏陶,背古诗是我小时候的必修课,从最早的《咏鹅》,《静夜思》,《悯农》开始背诵,估计全中国人民都是从这几首耳熟能详的故事开始的古诗词启蒙。现在回想起来,貌似也没有什么压力,也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快乐,而且为我学生时代的写作打下不错的基础。虽然到现在很多古诗词已经记不清楚作者,名字,但是名句都还是能张口就来。


然后,说说我教育我的孩子的一些感受。我的孩子现在一个七岁,一个四岁。他们都是从三岁说话流利后,我们开始教他们背诵古诗,现在老大能熟练背诵一二百首,老二也能背诵二三十首,或许因为教育有法,在学习古诗的这几年,孩子并没有感到任何的不快乐,反而常常在不经意间脱口而出的诗词恰如其分,让人惊喜连连。我的经验主要是以下几点:


1. 上小学前孩子背诵古诗不是任务和作业,不要强求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背会几首,盲目追求数量,要把背诵古诗放入平时生活和游戏中。比如,我最经常教老大背古诗的时间是晚上带着孩子散步的时候,一边围着小区绕圈,一边朗读背诵,孩子们的记忆力非常好,常常跟读十几遍就能背诵下来。老二的背诵时间是早上上幼儿园的路上,我会和他采取做游戏比赛的方式,反复练习,你一句我一句,及时鼓励,还要学会示弱,让他有一种“他会,而你不会,他来教你”的感觉,孩子就会特别乐在其中。


2. 启蒙要选简单易懂的唐诗,画面感极强的或者是包含浅显道理的,一定要郎朗上口,先选五言绝句,五岁以后再开始背诵七言绝句。建议购买唐诗的画册,可以作为绘本给孩子讲述,其实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是靠形象思维和反复复述进行记忆的,图片的作用非常大,对于孩子记忆很有帮助。许多唐诗描写的都是一幅图画,唐诗绘本能够给小朋友非常形象的描述,让他们更好的理解唐诗的意境。


3. 孩子背诵古诗往往是短时记忆,不经常复诵很快就会忘记,所以要考虑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的原理,经常反复地练习。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相应的场景或者事务,就和孩子互动,加强记忆。比如,春天出门踏青,就可以问孩子,你想到了什么古诗是关于春天的啊,或者描写柳树的啊。时间长了,孩子反复练习中,不仅不枯燥无味,而且会找到其中的乐趣,家长也收获了许多惊喜和快乐。比如有一次,我们开车迎面是夕阳像个咸蛋黄,我说:快看今天的夕阳多漂亮!我家大宝脱口而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还有一些非常好的复习方法,比如诗词比赛,小朋友们都非常喜欢和爸爸妈妈比赛,或者做成诗词小卡片,和孩子打牌玩,等等。


总之,不要设定任务,给孩子给自己压力,学习古诗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关键是用对方法,以上是我自己和我家两个宝宝的经验,希望能够给你帮助和启发。


树妈说儿童教育心理


这位亲亲的问题,我个人来分享了一下自己的观点:

首先,我觉得要放下一个观念,背诵古诗和快乐的童年,这不是一个对立问题,不矛盾,在学习中扩大见识面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为什么学古诗就成了不快乐的童年呢?我小儿2岁多了,我有几本古诗,经常给他念,小孩可喜欢了,还会拉着我的小手放他喜欢的地方重复念多次。当我读《江南》摇着小船在茂密的莲叶间这段话,小朋友笑得合不拢嘴,非常开心,以后我会视小宝的情况适量增减。

其次,什么是真正快乐的童年,并不是无忧无虑,不安人世。我个人觉得快乐的童年,是一个过程,心里认同自己,认同家人,认同社会,感受社会方方面面,适应社会的过程。家长和孩子们慢慢去发现自己的优势,挖掘自己的兴趣和潜能。同时也逐步适应社会,增长见识,避免或减少社会伤害,成长为一个健康的社会人,这才是真正快乐有趣的童年。

再次,给家长朋友们一个建议,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在学习和玩乐中,选择一个平衡点,文静的可以选择经典古诗读一读,活跃的可以多点动手类的。最好还是根据自己家孩子的特点。不要强逼,兴趣是最好的动力,寓教于乐,也能拥有一个快乐童年,不是么?



媚雨传说


为什么背诵古诗=不快乐?

孩子有没有个快乐的童年取决于父母的期望值和教育方法。我们家孩子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哄她睡觉的时候我会唱的儿歌有限,唱无可唱的时候就给她背唐诗,实在没得会背的最后背乘法口诀。

一两岁她的时候,我总背的那些唐诗她自然而然的也都会背了,有个十来首。就是平时走路没什么话的时候,我背背诗。她高兴就跟我一起背,不高兴背也不会勉强她。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她喜欢的是古诗里面的韵律感。尽管跟她解释了古诗的含义,她还是不甚明了。她在自言自语讲话的时候,也经常会尽量让每句话押韵,这点让我觉得很有意思。其实古诗之美,一在韵律,而在意境。对小孩子而言理解意境还早,但是韵律之美她现在就能感受。这就是一种熏陶,当她长大后,总有一个时刻,当她看到某个景象后,心底里会升起,原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这样一种震撼啊!那时的她才会对古诗的意境有自己的体验。

有一天,我们家姑娘念念叨叨一首诗,是我自己不会的。我吃惊极了,问她宝宝,这首诗是谁教你的啊?原来是她看巧虎光碟的时候,里面有教古诗,她就记住了。我特别开心。自己看碟片会背下来,这说明孩子对古诗起码是不排斥的。B站还有中国唱诗班的系列古诗动画,三岁的她也很喜欢,每晚睡觉前必看的节目。可惜出的不是很多,很快就看完了。

如果家长把背古诗当成孩子一定要完成的任务,每天必须要完成,否则怎样怎样,那孩子和家长当然都不会快乐。那我问你,你要孩子背古诗目的是什么呢?


乐高积木空间


0-6岁是孩子语言的敏感期,几个月就可以有意识地读或放一些优质的内容给孩子听。孩子会说话时就会脱口而出,不用另外教。三岁还是黄金期,可以读或放给他听。当然你也要让他感觉你也是很喜欢的,很享受,很开心的读的。

以前我刚开始读经典,孩子在玩,我自己在旁边读,每天吃完晚饭读,我当时是从头到尾读一遍《大学》。我还背不了,但是孩子可以了。我当时真的很惊奇。无为而为。孩子不会不开心,相反的,他很开心,他很好奇妈妈为什么那么喜欢读呢?他也要试试。他那时也是三岁左右。后来我就常跟他一起读,在幼儿园就已经可以自主阅读了。不用刻意教他。

把握好孩子的敏感期,你不单可以带他读古诗词,大学,老子,易经,英语都可以起步了。快乐学即可。


翔睿妈


我现在经常早上陪儿子读“三字经”,我儿子三岁半。

其实读三字经的意义是让孩子养成“晨读”的习惯,然后增强记忆力,虽然我儿子就在旁边静静的听,并没有跟我一起朗读,但事实证明,小孩子的记忆力很强悍,他经常在玩的时候就自己背起“三字经”。

我并没有希望孩子真的记住《三字经》或理解这本书的意思,就为了培养他读书晨读的习惯,和练就记忆能力。我觉得,只要大人不以“学习的名义”逼孩子达到某种目标,很多东西对孩子都只是“玩”,读三字经和古诗也是如此。


哒哒球


快乐童年和背古诗之间不是对立的。

孩子需要快乐的童年,背古诗也可以是快乐的,所以更准确的说,是快乐启蒙。不是说正襟危坐就是背古诗,也可以在游戏中进行。比如,我大儿子三四岁的时候,我们经常玩枕头大战,也就是边互相扔抱枕玩,边背古诗,常常孩子在大笑中不知不觉背会了古诗。到现在七岁了,不玩枕头大战了,但是背古诗一直都比较感兴趣,有时我在诵读的时候,他也跟着背,晚睡前或者晨起,我们都会复习一下。这是一种习以为常的事情了。

所以说,目标不是要不要给孩子古诗启蒙,而是怎样调动孩子背古诗的兴趣,小孩子的接收特点以游戏为主,从这个角度入手更容易做到。


悠悠老师讲育儿


制定规则让孩子背诵古诗词、学习外语、画画、乐器等一些知识还是单纯让孩子随性发展,无拘无束、快乐成长应该是我们做家长都会考虑的一个问题。从个人体会来说,一个看家长是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另外一个还得看孩子到底对我们希望他们所学的这些东西喜不喜欢、抵不抵触,会不会单纯因为我们想让他们学而成为一个额外的负担。

相信当很多家长在听到“某某家孩子两岁都能背200首古诗了,某某家孩子三岁就能英语对话了,某某家孩子不到三岁就能自己读绘本了,某某家孩子一丢丢钢琴就弹的可好了,某某家孩子获得什么大赛大奖了......”诸如此类信息的时候,不说羡慕嫉妒恨吧,但至少会有一丝触动吧,继而想到是不是自己拖了孩子的后腿?

子不教,父之过,孟母三迁等虽然都强调了父母在孩子教育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但结合孩子的身心发展有选择的学习一些项目势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我也相信每个孩子肯定有自己愿意学的一些东西,这时,学习也就成为一种快乐成长的方式。


  • 一、强迫孩子学习型

有部分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很重视孩子的特长培养,给予孩子很高的期望,强烈要求并希望他们必须成才,那这注定是一场艰辛且需要极大付出的征程。

比如郎朗,郎爸对郎朗要求可谓极其严格,付出也非常人能比,郎朗小时候几度很叛逆和生气,甚至不理郎爸,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他彻底迷上了钢琴,也慢慢对郎爸释怀,以至后来成名还感谢老爸的坚持,那么这个结局也皆大欢喜。

还有刘宪华在《向往的生活中》曾提到,小时候不理解父母,几度想放弃小提琴,但现在长大了,很感激父母当初对自己的严厉与强迫。但是这也需要冒险的,不要忘记了还有很多因抗拒而未学成的孩子们,他们的童年不幸福,后来的他们回忆起来,又是一种什么复杂的心情呢?

  • 二、学习与快乐并重型

这个前提是要有选择的学习。

1、孩子对古诗词、外语类、乐器不敏感、不喜欢。

家长可以多次尝试,多次引导,如果孩子实在不喜欢,那还是不要强迫吧,过度强迫会让孩子有挫败感和恐惧感还有逆反心理,影响孩子童年的身心成长,孩子不快乐,家长又怎会轻松?

举一个自己的例子,最近一直在教宝宝学英语,手机APP、绘本故事、外文网站等各种准备工作很充足,我自己是劲头十足,信心满满,想着朝着培养一个流利牛娃的方向发展,结果我家宝宝根本不上道,学了一个星期的三个单词,一问起来还是磕磕绊绊,但是对于无数个眼花缭乱、各种形态、厚厚两册子的奥特曼和怪兽的名字及招数,他能随手一指侃侃而谈一字不差,虽然只是一个两三岁豆大点字都不识的小屁孩。但是我发现他喜欢做逻辑狗和思维书、还有听绘本讲故事,那么我就会在这方面陪他一起快乐的玩耍。

2、孩子喜欢背古诗词、喜欢家长期望他所学习的项目

那么恭喜你,偷着乐吧,省心省力又和谐,快乐得不得了。这类孩子往往能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或者通过学习某一项目让自己有成就感,越学越想学,不仅提高技能,还能让自己更加自信,重要的是,学习并快乐着。这时候家长可以根据宝宝的水平及成长方向制定一些长远的计划。

3、佛系宝宝,无所谓

如果家里有这样的一个宝宝,家长不要着急,从另外一个方面也说明宝宝的可塑性较强。比如我家宝宝,表现得也没想学也不讨厌,可我想让他以后出口成章慧语深,才高八斗通今古,腹有诗书气自华,嘿嘿,所以把诗书都准备一大摞了,有事没事在他耳边吟唱,他竟能摇头晃脑的附和了,惊不惊喜。还有英语,因为他老记不住不大想学,可让他学的时候也没厌烦,那么我就在平常的生活中、陪他玩耍中通过肢体语言伴随着外语表达出来,很多语句他已能听懂,时不时他还会飙一两个句子,意不意外。

  • 三、重视身心健全,养成适应性强的快乐型宝宝

这个在国外是一种主流的教育形态。但是我们说的培养快乐型宝宝并不是单纯的说什么都不让学,就让他自己快乐的玩耍,而是要通过玩具或在自然玩耍中促进思维养成、运动感知、培养对外界多视角认识。

古语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我们大多数时候还是想让自己的宝宝既学习知识又快乐成长,因为不想让他比别人落后而产生落差或自卑感,所以根据宝宝兴趣有选择的学习并不断鼓励,养成一个强大的内心才更重要,当他因某方面比不过别人而失落时,

我们告诉他们:你有自己特别的一面,你有你自己的优势,这点只有你自己知道,别人没看见而已。


树洞熊读书育儿


大家好,我做育婴师多年,可以把育儿经验分享给大家,很荣幸。对于孩子三岁要不要教她古诗,我个人认为需要让孩子接触了,一般0-3岁属于早教期,孩子已经有了学习的过程,如果三岁不让他接触一些,会对孩子以后上学有影响,她的压力会比别的孩子大一些,吃力一些。如果现在叫他背古诗,有几点好处,第一,增强记忆力。孩子的记忆力,在儿童时期发展极快,后期会有一个高峰期,所以早一点背诵古诗可以增加他记忆力的发展。第二,提高语言能力。背诵的过程会让他语言更加流利,说话更加有逻辑性。第三,培养学习兴趣。背诵古诗会让他越来越喜欢学习,总有成就感。第四,增加自信心。加强孩子与家长的沟通。第五提升审美能力。第六,培养耐性和长性。一次次的成功会让他持之以恒。但是也有需要注意的,在教孩子背古诗时,一定要有耐心,而且初期不要做强迫要求,孩子有进步或者态度端正,要及时鼓励夸奖,否则适得其反。其实孩子每一个年龄段,都有他超长的特性,只要抓住时机,会非常简单的,我家的二宝,实在一岁半的时候,学习认字背诗的,两周就可以背诵完整的三字经了,现在五岁,一到五年级的书她基本可以自己阅读。





峰妈育儿经


您好!有幸回答这个问题,来谈谈我的看法。

我觉得背古诗词和快乐的童年二者是不冲突的。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低龄儿童的学习兴趣比学到什么更重要

有个朋友从孩子一岁左右就给讲故事,读绘本,在孩子咿呀学语的时候买了一些简单的诗词绘本,带着孩子一起看。所以孩子刚开始说话的时候就已经可以背《鹅鹅鹅》、《悯农》这样简单的诗句。

孩子接触古诗词的过程是非常自然的,就像平时吃饭、睡觉、做游戏一样。家长也不会要求孩子一定会背,只是给孩子养成了一个好的习惯和氛围。

孩子的兴趣有了,后面再去引导背诵就会比较顺畅。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已经会背很多的古诗词。

所以,第一步还是要让孩子对这件事情有兴趣,孩子的天性就是玩,所以刚开始不能为了学而学,为了背而背。

如果太过于功利反而会起到不好的作用,让孩子厌学。

二、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寓教于乐,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

孩子每个孩子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在孩子刚开始接触古诗词的时候建议从一些朗朗上口,有意思的诗句开始。父母可以以讲故事的方式或者借助一些动画片等让孩子理解诗词意思,加深印象。一定不要让孩子有畏难情绪,觉得古诗词乏味又学不会。

三、父母做好孩子的启蒙老师

古诗词也都是来源于日常生活,父母平时带孩子过程中多给孩子诗词的启蒙。

父母在给孩子一起读“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时候,给孩子讲讲清明节的习俗,天气。

春天带孩子出门的时候可以和孩子一起观察一下小草有没有发芽,为什么“草色遥看近却无”。让孩子知道诗词就在我们的生活里。


总的来说,不强求、不功利,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体会到背古诗也是快乐的。

本期回答就到这里,如果觉得我的回答有帮助您,欢迎留言评论点赞转发,随手关注@纳小孩,一起交流育儿经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