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非985、211学生在大学努力考到985,他们为什么不选择在高中努力直接考到985?

壹号菠菜


这个问题我比较有发言权,我也是从一个普通一本考研到现在的学校,其实我高中也很努力了,但是成绩总是提不上去,最后还发挥失常考个普通一本。对于非985、211学校的学生考研到985这个现象,我认为比在高中的时候直接考到985更加容易一些。因为在高中的时候高分的上升非常缓慢,往往会遇到很多瓶颈,比如550分跨越到600分这不仅需要努力,更多的需要方法。所以,不是高中不努力,而是努力了可能分数提升也不明显。



高中考到985学校有多难

对于高考,或许很多人会认为读书只要努力就会有好成绩,其实不然,以高考分数为例,在200-500分这个阶段,我认为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提高成绩。因这个分数段只能表明课本知识都没有掌握,所以,这个范围的考生只需要努力掌握课本知识慢慢地成绩就会好。但到了500-650分这个阶段,往往不是努力就会有收获,这个阶段更多的是靠方法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我高三的时候每天6点起床背单词,每天刷两套试题,回顾错题,就这样循环半年,我的成绩也只才从500上升到了550左右。

我举我自己的例子并不是想说我当初多厉害,是说我当初确实比较努力,但成绩提升真的很慢,或许我没有掌握方法。但我认为,高分阶段想要提升成绩真的很难。所以,并不是在高中的时候不想考上985学校,而是真的“没办法”。


考研从非985、211考到985比高考更简单

考研有初试复试两个阶段,初试完全由个人的努力决定,而复试由个人的能力决定。考研初试满分是500分,每年考到400分就算很高分了,但只要肯努力复习,要考到350分以上比较简单。一般而言350分基本上可以进入985学校的面试环节,而面试主要靠对大学专业课知识的掌握程度,只要专业知识过硬,通过复试没有太大的问题。现在有很多非985、211的学生通过考研,到了985学校读研究生,这也是一个跳跃,大学生都会认为考研到985学生比高考到985学校更加简单。


总的来说,高考想要拿高分不容易,努力也不一定能考上985学校,但考研却可以,只要努力,985的研究生也很容易考。

如果你也喜欢我的回答,请关注、点赞、评论、转发!


头文字Li


讲讲孩子的亲身经历吧。

广州,初三毕业时上了高保线,直接上重点高中。那一届,十一万多初三学生,只有五万多能上高中,而上高保线的也就10%左右的孩子。尽管如此,一切还只是开始。重点高中里有普通班,次重点班,重点班,还有火箭班。

无可厚非,为了高考的不同层次学校的录取率,学校这样做是最好的资源分布,没有对错。没有好的录取率,就不可能有好的教育资源,这是压在学校头上的大山。

中国人口多,高校少,985才39所,211也就100多一点,每年的高三毕业生有多少。那年孩子每一次考试,差一分,在全市同级孩子里面就差一两千人,这种竞争的残酷程度岂是局外人想象得到的。再加上不同高校在各地的招生人数是分配的,数量少得可怜,填志愿就像赌博,保守的孩子还是会选择更有保障的普通高校。但,这并不能扼杀孩子们追求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理想,不管出于什么目的。


杨君lena


我就是从非985、211学校考上的211研究生,我觉得主要是跟个人有关吧。

首先。当时高中的时候就感觉只是做题目,背书,不懂得总结,不懂得怎样才去有效率的学习。高中身边的朋友特别努力,每天学习好长时间,做很多卷子,我当时也是跟风,买很多资料,上课的时候老是打瞌睡,那个时候感觉年纪有点小,心态也不好。到大学的时候,感觉自己突然开窍了,懂得怎样有效率地学习,所以本科成绩一直都还不错。考研究生的时候,找对学习方法了,而且心态也有所调整吧。

其次,说实话,我高中的时候只知道要考大学,但具体什么大学,什么专业都是不太清楚的,也没什么具体的目标。但考研究生额的时候我非常清楚自己要考什么学校,什么专业,针对性和目标性都很强吧,而且我研究生考的本专业,比较有信心吧。

最后,我觉得是考试内容的问题吧。高中的时候一般主要学6门,我是文科生,但地理非常差,及格都很难,就是不能理解,语数外总是110多分,很少低于110,也不会高于120,就中等水平。但是考研的时候,因为考的大学本专业,加上本身对专业的兴趣,英语就一般发挥,政治比较好,当时考试就感觉蛮有信心的吧。


休闲推文


我遇到很多同学小学到高一,一直头三名,高二学习成绩突然下来了,原因基本不听话看手机晚上偷摸在被窝里看,怕家长说他们,有的还写小说,犹豫见识不够都半途而废,其实就是生理上的叛逆期来到了,一般持续三四年,这样的同学很难考上好学校,等叛逆期过后反应过来就大四了这才好好学习,有的考的很不错。


晨曦9798434115500


我,十六岁读大学,双非。高中三年睡觉、逃课。大学四年光英雄联盟就打了一万多场。大学毕业三年后才考研,下一步正准备考博。

虽然我是个纯粹的学渣,但好在智力水平应该达到了及格线,完全符合题主说的那些孩子的发展路线。

无非就是什么时候自觉而已。学习需要的是长期的坚持和积累,一门成熟的学科也没有天才可言。


不用留我


  1. 我觉得得分层次回答,好多学生其实都处于中等阶段,也得分情况,有的学生是比较有学习技巧和理解能力,但是有的学生在这方面就一般了,拿我个人举例,就像我高中的时候偏科严重,比如物理,真是让人很头疼,也努力过,但是最后甚微。但是也有的是认真学习,会得到很大的提升。不可能所有的学生努力了都能考上985、211,这就像在社会上一样,同样是努力工作,有的人月薪百万,有的人月薪几千。但是无论怎么说,高中就应该拼搏一把,在最好的年龄做该做的事,这样才能够不后悔。而在大学里考985、211,是因为我们还想让自己更进一层楼,学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为自己的生活,所有奋斗的目标是你要生存下去,每个人都想提高自己的生活条件,这样才能更好的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


小白兔的狼外婆


为什么很多非985、211的学生要考985、211的研究生呢?为什么高中的时候不好好学习直接考上985、211呢?这类群体可以分三种情况来看。

情况一:高中的时候,确实没有好好学习

不可否认,有不少人在高中并没有把她们全部的实力给发挥出来。可能是当时对学历的认识有偏差,尤其是关于大学内部的鄙视链问题,比如985、211标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因此,不少人在高中时确实不是特别用功,直到上了大学之后,才开始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东隅已逝,桑榆非晚”,于是决定通过考研改变学历层次。

情况二:高中好好学习了,但高考发挥失常

高考发挥失常是一个经常容易出现的问题,不管他平时多努力,平时成绩有多好多稳定,都不可避免地存在高考发挥失常这样的风险。因为高考的机会只有一次啊,如果你不复读的话,那么,很多人他会选择接受当时这个发挥市场的成绩,上一个一般的大学,通过考研来实现学历的提升。

情况三:高中努力了,但成绩始终不能上985、211

几乎所有的班级都有这样类型的同学,平时学习很认真、投入很多,但成绩一直处于中间水平,所以怎么努力也没能考上985、211。毕竟,客观来看,高考的难度是比考研要高的。首先,高考的内容跨度特别大,有任何一门偏科都不行;其次,高考的竞争是具有普遍性的,在全省所有人中排名,且纯看笔试成绩。反观考研,难度要低一些,因为它只考对应专业的相关课程啊,加上英语、政治等公共课,范围要小很多,尤其是一些人文社会科学类的专业,基本上准备充分了,得一个高分的概率是很高的。另外,竞争范围也小一些,是在报考学校的报考专业内部竞争。

很多朋友会觉得考研容易这个说法是不对的。那其实说它容易肯定是相对于高考而言的,高考考上北大清华的难度,必然比考研考上北大清华要高很多。可以看一下目前北京大学的本硕比例。本科一个年级一般3000人,而研究生一般是4000多人。因此,在顶尖名校,有个说法叫做“一流的本科生,二流的研究生”。经常有老师会谈到这个问题,说现在研究生生源质量是越来越差了,而博士还更差,这是一个普遍的趋势。

总结

总的来说,这样的趋势背后是就业形势发生的很大变化。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很多人才会选择去考研,尤其是获得一个985、211的标签,对于就业的帮助太大了!


热点与评论


如果高考就能够直接考到985、211大学的话,大家肯定希望去985、211大学上本科,因为这可是含金量比较高的第一学历。

如果高考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考上985、211大学,那么大学四年好好准备考研,考研的时候努力让自己考到985、211大学,实现自己前程似锦的愿望。

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各省的大学录取率都不一样。据统计,一本大学的录取率在8%到15%左右,而985、211的录取率更低,只有3%到6%之间。竞争如此激烈,所以高考能够考上985、211大学的人都是精英,而且是少数的。

高考被成为最难考的考试,虽然高考没有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但是没有考上985、211大学的同学们,仍然拥有再去985、211学校的希望,那就是考研。考研的竞争虽然也很大,但是不得不说的是,有一部分大学毕业同学选择参加工作不考研,这样可以去掉一部分的竞争者。

剩下的那些坚定的考研同学,一定是想去好的大学读研究生,而985、211大学肯定是很好的选择。不论是从学校的资源,还是老师的能力,985、211大学都具有相当的优势。

“考研一定要上985、211大学,真的和普通大学的研究生不一样”,一个学长这么对我们说。他也是通过努力从一所二本大学考上985大学的研究生,他说在那个平台上,可以接触很多以前不敢想象的平台和资源,对于以后的研究和工作帮助很大。

因此,只要有想努力的心,有想要考上自己心仪的学校的心,不论是在高考的时候,还是在考研的时候,都是机会。就看我们能够把握住哪个机会,努力才是通往梦想的最好法宝。


暖暖浅谈教育


有好多人都认为现在985,211出来的好抢手,但你们殊不知这种情况都是公司,社会造成的,形成思维定式,以前看出身,现在看学校,难道真的只有985,211出来的人是人才其他的学校出来的不是吗,难道只有985,211出来的能给你们带来效益吗?答案一定是否定的。例:一个公司老总聘用普通大学的人才,需要的钱又少,这个普通大学出来的人才,因为有人赏识,感恩而拼命为公司产生效益,就不算感恩,为了工资普通大学的人才也会为公司带来更多效益;反观名校出来的,你拿聘用普通大学的工资,人家都不愿意来,就算来了,也得把他们当“爷”一样的供起来,请问那个公司老总愿意请个“爷”。其实这些老总找名牌大学的人,根本不是看重他们是人才,专业学的厉害而是品牌效应,他们的品牌就是“985,211”,这跟买东西认名牌一个道理。公司花了品牌的钱,请的这些人,没给公司带来等量的收益,最后裁员的都是这类“985,211”这些所谓的品牌出来的,被外界看到,都是这么傻眼的“985,211”出来的,然后被外界疯传连“985,211”都没工作,好好学习,其实都是人自己造成的,和学校好坏没关。先别急着反驳我,仔细想想吧!


伯才新格局


很多非985、211学生在大学努力搞到985,他们为什么不选择在高中努力直接考到985?其实不是他们不想在高中就努力直接考到985、211大学,而是他们在高中的时候没有足够的能力考上985、211大学。其实通过高考考到985、211大学比通过考研考到985、211大学要难的多。因为在高考的时候如果想考到985、211大学必须要每一科的成绩都很均衡才可以,一旦出现拖后腿的科目,别说985、211大学,就连普通本科可能都考不上。

所以这些学生在大学的时候努力通过考研去考到985、211的学校去读大学来提升自己的学历也是迫于无奈中的选择。他们在高考的时候未能脱颖而出,现在希望通过努力考研的方式来再次证明自己。我知道第一学历很重要,有些人会说宁愿复读去考985、211大学也不愿意读个普通大学。那我就问你,你敢保证复读就一定能够考到985、211大学吗?不一定吧?

复读所面临的压力是巨大的,不是每一个人的心理素质都很好,心态差的人复读一年可能会考的更差,还不如先去读个普通本科,然后在大学的时候好好努力复习考研,争取考到一个985、211大学读研究生,因为第二学历也很重要。既然没能力拿到一个好的第一学历,那我现在就努力拿到一个好的第二学历也还说得过去。得不到最好的就退而求之,何必苦苦为难自己呢?

其实我身边就有很多朋友是在大学的时候通过考研究的方式考到985、211大学的。他们的第一学历也极其普通,非常的不起眼,但是他们现在通过自己的努力拿到一个好的第二学历也极大地提高了自己的竞争力,从而顺利找到了自己想要的工作。生活中有些事情并不是我们想得到就能够得到,或许有有些人很容易就考到了985、211大学,但是不是每个人都如此强大,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考不上985、211大学。你能说他们不想考吗?不是他们不想考,而是他们的能力不够。

每个人的能力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能力强的可能就直接通过高考的方式考到985、211大学。能力差的可能就要先到一个普通大学读书,再通过日后的努力去考研究生,从而进入985、211大学。每一个努力的人都值得尊重,不要总是拿人家的第一学历不够好来贬低这些努力拼搏的学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