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医国粹 打造中医特色护理

中医药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一个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近年来,我国中医药事业取得显著成就,为增进人民健康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更是深度参与诊疗全过程,发挥了前所未有的独特的积极作用,成为抗疫“中国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周口市中医院护理团队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特色优势在重大疾病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及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创建特色护理品牌,为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新贡献。

一、着力人才梯队建设,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分层培养

周口市中医院院护理团队共有28个护理单元,500多名护士。其中主任护师5名,副主任护师26名,具有河南省高校教师资格证的兼职教师12名,团体和个人多次获得省、市先进荣誉。护理部注重在职护士的规范化培训、继续教育工作。对1~3年的新护士制定规范化培训手册,实施导师制带教;3~10年的年轻护士,着力培养她们临床工作思维、实践技能、人文素养,提高临床核心能力;10年以上的高年资护士则培养她们专科护理能力、管理能力、科教能力,有效提升了临床护士危重病人抢救护理能力和综合素质。护理部制定了全院护士分层次培训规划,着力护士长及其管理梯队人员培养,打造高效的护理管理团队;大力培养专科护士,培养中医护理精英;强化年轻护士培训,提高临床综合能力。以提高辩证施护能力为导向,分科分层进行在职培训,组织全院护士线上线下同步学习。依据国家下发的《中医医院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教程》,加强对新入职护士的规范化培训。每年不少于30个学时的中医基本理论和中医护理技术的学习,树立护理人员中医思维。成立了中医护理专科小组,每月组织中医辨证施护教学查房,定期举办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通过选派优秀护理骨干外出进修培训、中医护理技能竞赛、中医护理新技术推广等多种形式进行人才培养,稳步提升中医专科护理水平。

二、实施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体现中医整体护理

中医思维提倡“天人相应”“返璞归真”的自然观,整体观,和以人为本的思想。为提高护理人员中医素养,树立中医思维模式,全院护理人员学习五禽戏和八段锦养生操保健,既有柔筋健骨、养气壮力,具有行气活血、协调五脏六腑之功能,又能缓解焦虑,养心安神。护理人员根据整体观念原则对患者实施辨证施护、辨证施膳、辨证施养、辨证施药等个性化的护理措施。如:脑病科住院患者王阿姨的顽固性失眠来到中医院3天就有很大的改善。该患者失眠证型属肝郁化火,护士依据辨证分型从生活起居、饮食调护、情志护理等方面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吴茱萸用醋调敷涌泉穴,可以有效的把高高在上的肝阳引下来,“引火归元”,达到治疗阴虚阳亢导致的失眠健忘,心烦气躁,手脚心热等症状。睡前安神散泡脚;听古琴(阳关三叠)调畅情志;中药汤剂下午偏凉服用;把王阿姨的食谱改为鸭肉,鳖肉,绿叶蔬菜;把爱喝的咖啡改为菊花茶。精准的“私人订制”疗护让王阿姨成为中医的铁杆粉丝,每天查看中医院公众号推送的中医小常识。

三、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在遵循中医整体观念、辩证施护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将中医护理与现代护理有机结合,不断创新护理新举措。组织实施中医护理路径,优化中医护理方案,完善效果评价指标,确保护理效果评价客观。优化中医特色护理技术,提高中医技能落实率和疗效。现全院开展铜砭刮痧、平衡火罐、开天门、腕踝针、火龙灸、中药熏洗、中药外敷、耳穴埋豆、手指点穴、穴位贴敷等35项中医护理操作技术。骨科开展穴位按摩及中药塌渍,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酸痛乏力,治疗颈肩腰腿痛有较好的疗效;肿瘤科开展了耳穴压豆在治疗化疗药物引起的呕吐和便秘;普外科开展了中药穴位贴敷改善术后腹胀、肛肠科开展了中药熏洗和中药坐浴;妇产科开展了隔盐灸减少产后出血、手指点穴联合如意金黄散用于治疗肝郁气滞型产后乳络不通;脑病科开展了开窍利咽棒在中风患者吞咽障碍中的应用、去腐生肌散治疗三期压疮;儿科开展退黄散穴位贴敷治疗新生儿黄疸、小儿推拿等,都取得显著疗效。各科积极创新,体现了“一科一特色,一科一品牌”的中医护理特点。学科要发展,科研必先行。近年来,以中医护理重点专科建设为平台,以临床护理工作需求为导向,以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中医护理特色技术在慢病管理中的创新应用为主要研究方向,积极倡导科研创新,营造浓厚学术氛围,深入挖掘专业内涵,开展临床研究工作,申报并成功立项省级护理科研课题2项。

四、加大中医药宣传,多措并举营造中医氛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为了更好的发挥中医药优势,服务于广大人民,将健康理念贯穿于生活中,中医院护理团队采用多元化的宣传方式,如神经内科“预防中风,关爱生命”PPT模式健康大讲堂;产科采用微信二维码形式宣教产后康复指导和药食同源的月子餐;外科指导患者练习乳腺癌术后康复操和八段锦;肺病区指导患者练习呼吸操等。各科室走廊上的中医药宣传图,发放中医知识宣传册和具有中医特色的出院指导,利用微信平台及时推送食疗方、养生保健科普小常识等。充分发挥中医在慢病健康管理中的作用,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让更多的患者及家属认识中医、感受中医、受益于中医。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全国中医药大会的召开,使我们迎来了中医发展的又一个春天。中医院护理团队将秉承“厚德精术、传承创新”的院训,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不断学习提高中医专科护理水平,深入探索中医护理内涵,以重点专科建设为契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严抓护理质量与安全,扩展服务范围,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能力,为建设健康中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