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消費提示: 謹慎採摘購買食用野菜和野生蘑菇

安全消費提示: 謹慎採摘購買食用野菜和野生蘑菇

時下春意正濃,萬物復甦,既是野菜、野生蘑菇生長的旺季,也是誤食有毒野菜、野生蘑菇引發食物中毒事件的高發季節。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出提示,野菜、野生蘑菇雖清新可口,但不要盲目採摘、購買、食用,謹防中毒。

安全消費提示: 謹慎採摘購買食用野菜和野生蘑菇

致命鵝膏

毒野菜、毒蘑菇常致人死亡

毒野菜、毒蘑菇毒性成分複雜,中毒表現各異,主要有噁心、嘔吐、流涎、流淚、精神錯亂、急性貧血、黃疸、臟器損傷等,嚴重者可致死亡。有毒的植物如野胡蘿蔔、野芹菜、蒼耳子、曲菜娘子、野生地、曼陀羅、毛莨、天南星、夾竹桃、烏頭、蓖麻等均不可食用。我國野生蘑菇廣泛分佈於森林、草原、平原、路邊等。蘑菇種類繁多,超過3.6萬種。已知可食用的蘑菇有1000多種,但毒蘑菇也達480多種,其中含劇毒可致死的蘑菇有40多種,野生蘑菇中毒事件每年都有發生,以春夏季最為多見,常致人死亡。

安全消費提示: 謹慎採摘購買食用野菜和野生蘑菇

毒芹

毒野菜、毒蘑菇沒有簡易鑑別方法

野菜、野生蘑菇是否有毒,目前沒有簡單易行的鑑別方法,有食用野菜、野生蘑菇習慣的群眾,採摘、購買、食用時要確保自己有一定的相關知識和經驗,不要輕信民間或網絡上宣傳的一些沒有科學依據的鑑別方法。不輕易採摘自己不瞭解的野菜,也不要採摘工廠旁、垃圾堆、被汙染的河道附近、廢水邊等衛生環境較差的區域以及公園、城市公共綠地和公路周邊的野菜;不購買個人採摘售賣的野菜、野生蘑菇;不盲目購買市場上售賣的野菜、野生蘑菇;謹慎接受親朋饋贈,不食用來源不明的野菜、野生蘑菇;在旅遊景區食品小攤點、農家樂等餐飲店謹慎食用野菜、野生蘑菇。

安全消費提示: 謹慎採摘購買食用野菜和野生蘑菇

網孢盤菌

野菜、野菇不宜多吃

野菜相比較於栽培蔬菜,其營養成分有差異,大量食用後可能出現腹痛、腹瀉,食用野菜重在嚐鮮,難以滿足人體營養需求,應注重食物多樣性和膳食平衡,不宜多吃。生食野菜應清洗乾淨。對不宜生食的野菜,需要經浸泡、蒸煮、烹調等處理後,再進行食用。食用蘑菇往往與有毒蘑菇在野外混生,很容易受到毒蘑菇菌絲的沾染,採購、加工時,應仔細辨認挑選、認真清洗,防止毒蘑菇混入其中或造成汙染。

安全消費提示: 謹慎採摘購買食用野菜和野生蘑菇

糞鏽傘

集體備餐不得使用野菇等高風險食品

餐飲單位要採購、加工、經營曾採購、加工、經營過且未曾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見野菜、野生蘑菇。建築工地食堂、集體用餐配送單位、農村婚喪宴等大型聚餐應謹慎使用野菜、野生蘑菇等原料,學校食堂不得加工製作野生蘑菇等高風險食品。

安全消費提示: 謹慎採摘購買食用野菜和野生蘑菇

▲小託柄鵝膏

出現不良反應要及時就醫

食用野菜、野生蘑菇後,一旦出現頭暈噁心、口唇發麻、四肢無力、呼吸急促等疑似中毒症狀,要儘早催吐,可先用手指、筷子等刺激舌根部的方法催吐,迅速排除毒素,同時撥打120急救電話,儘快趕到醫療機構接受救治,並留存病歷和化驗報告等相關資料。發現餐飲單位或市場有製售毒野菜或毒蘑菇行為的,請及時撥打12315進行舉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