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兒在哪個月份胎位就固定了,胎位不正怎麼辦?

吳逖村長


【導讀】在孕檢的時候發現胎兒胎位不正,通常是在30周以後的產檢才會出現胎兒胎位不正的情況。如果發然這種情況,是可以糾正。有些準媽媽擔心胎位不正會出現難產,準媽媽只有在分娩時胎兒體位會決定分娩方式,通過產前的調整是可以自然分娩,如果調整不回來,那可能會選擇剖腹產。


什麼是胎兒不正

胎兒在準媽媽的子宮內的位置就是胎位,胎兒在出生前在子宮的羊水內生存,由於此時的頭部比軀幹的重,所以正常情況下胎兒頭部向下、身體彎曲、臀部向上的形態,醫學上叫枕前位。


常見的異常胎位

而胎位不正通常指的是胎兒在30周的時候在準媽媽子宮內出現異常胎位,例如額位、枕後位、顏面位、橫位等異常胎位。




引發胎位不正的原因

1.準媽媽子宮內的羊水過量或者少量。羊水的多少決定胎兒在子宮的活動範圍過於大或者小。

2.準媽媽的腹壁鬆弛。鬆弛的腹壁導致腹肌對子宮的支撐力少,子宮鬆弛。

3.子宮疾病,如子宮先天性發育異常、子宮內腫瘤。

4.臍帶的長度太短,無法攝取足量的營養物質,胎兒體型小,活動範圍大導致胎位不正。


如何調整胎位不正?

通常在30周以後產檢發現胎位不正的情況,最佳的調整時間是在30-32周的時間。在兩週之內準媽媽可以選擇合適的方式調整胎兒在子宮內的位置,方面胎兒順利自然分娩,準媽媽也不需要剖宮產。


那麼如何在兩週內調整胎兒在子宮內的位置呢?常用的姿勢方法是胸膝臥位:準媽媽趴下,臉挨著床偏向一側,胸部儘量貼近床,臀部向上撅起,大腿與床面儘量保持垂直而且雙腿與肩部同寬。這樣就可以讓胎兒在準媽媽子宮內頭部慢慢移動到媽媽臀部的位置,達到枕前位。




種花家的小兔子們走過路過,喜歡的點個贊和關注,點個贊又不會懷孕。

關注懶魚育兒,普及育兒孕產知識,魚媽和你一起成長,本文系懶魚育兒原創,抄襲必究,文章配圖來源於網絡,侵權刪。

懶魚育兒


一般來說胎位在32周以後,也就是孕8個月時就會固定,32周以前,因為胎兒比較小,子宮空間比較大,胎兒會經常變化體位。



我妊娠32+4的時候做過一次B超,當時是臀位,醫生建議我在他們醫院做瑜伽練習,調整胎位,因為我們家離醫院比較遠,當時我也在上班,不方便,就沒有去做。

後來讓我自己在家練習胎兒定位鍛鍊,我一做這個練習,就呼吸急促,很難受,最後我也就沒有沒有做,順其自然,後來預產期做b超的時候,胎兒已經不是臀位,而是頭位了。

胎位不正怎麼辦?

1.臀部翹起

孕婦仰面屈膝躺下,在臀下放四個枕頭或墊子,讓骨盆高於腹部,因為骨盆比腹部高,可以讓胎兒的頭部漂浮起來,刺激胎兒,轉動使胎兒頭部向上運動,進入骨盆。這個動作相對來說比較簡單,一般孕婦都可以做,每次10分鐘,每天2次。

2.膝胸臥位操糾正法



孕婦排空膀胱,鬆解腰帶,在硬板床上,俯撐,膝著床,臀部高舉,大腿和床垂直,胸部要儘量接近床面。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做15分鐘,連續做1周。

3.體外轉位

如果再用孕37周之前轉位失敗,有些產科醫生將進行體外轉位,推拿孕婦的腹部以使胎兒慢慢轉動,這一方法並沒有威危險,想的體外轉位在妊娠第37到38周,這時還有足夠的羊水,容許少量活動,成功率在50%到70%。

4.艾灸


胎位不正艾灸的穴位,主要是至陰穴,孕媽媽間在下午15~17時。排空小便後取仰臥位,脫去一側襪子,放鬆全身肌肉,雙眼自然閉合意想腹內胎兒轉動。


丁媽親子時光


一般來說胎位在32周以後,也就是孕8個月時就會固定,32周以前,因為胎兒比較小,子宮空間比較大,胎兒會經常變化體位。

我妊娠32+4的時候做過一次B超,當時是臀位,醫生建議我在他們醫院做瑜伽練習,調整胎位,因為我們家離醫院比較遠,當時我也在上班,不方便,就沒有去做。

後來讓我自己在家練習胎兒定位鍛鍊,我一做這個練習,就呼吸急促,很難受,最後我也就沒有沒有做,順其自然,後來預產期做b超的時候,胎兒已經不是臀位,而是頭位了。

胎位不正怎麼辦?

1.臀部翹起

孕婦仰面屈膝躺下,在臀下放四個枕頭或墊子,讓骨盆高於腹部,因為骨盆比腹部高,可以讓胎兒的頭部漂浮起來,刺激胎兒,轉動使胎兒頭部向上運動,進入骨盆。這個動作相對來說比較簡單,一般孕婦都可以做,每次10分鐘,每天2次。

2.膝胸臥位操糾正法

孕婦排空膀胱,鬆解腰帶,在硬板床上,俯撐,膝著床,臀部高舉,大腿和床垂直,胸部要儘量接近床面。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做15分鐘,連續做1周。

3.體外轉位

如果再用孕37周之前轉位失敗,有些產科醫生將進行體外轉位,推拿孕婦的腹部以使胎兒慢慢轉動,這一方法並沒有威危險,想的體外轉位在妊娠第37到38周,這時還有足夠的羊水,容許少量活動,成功率在50%到70%。

4.艾灸

胎位不正艾灸的穴位,主要是至陰穴,孕媽媽間在下午15~17時。排空小便後取仰臥位,脫去一側襪子,放鬆全身肌肉,雙眼自然閉合意想腹內胎兒轉動。


孕育大咖


前段時間,開心爸爸的一個同事,上班都很明顯能看出悶悶不樂的

這位同事是一位二胎孕婦,上次去醫院產檢的時候,醫生告訴她說,寶寶的胎位不正,建議回去的這段時間多運動運動,比如爬樓梯啊或者糾正操什麼的,看看下次產檢的時候,寶寶的胎位能不能轉過來。

如果到時候還是臀位的話,那隻能是剖腹產了。這位同事平時身體素質是挺好的,一直以來都是做著順產的心理準備,現在突然間說是要剖腹產了,瞬間她就有點不好接受了。

其實對於孕晚期的媽媽們來說,胎位是很重要的

所謂的胎位,簡單的來說就是寶寶在子宮裡的姿勢。

對於順產來說,最適合的胎位就是頭位了,也就是頭朝下腳朝上的姿勢。而其他的臀位(頭朝上腳朝下的姿勢),橫位等都不適合順產,如果強行要求順產的話,很有可能造成難產或者寶寶缺氧窒息的後果。

所以說,胎位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至於胎位什麼時候能夠固定,一般來說是在孕28周,也就是7個月左右的時候。這個時期的寶寶已經長得很大了,就算是媽媽肚子變得很大,但是對於他們來說也是顯得有點小了。空間的侷促會讓寶寶的姿勢逐漸變得固定,隨著他們逐漸的長大,以後再改變姿勢的幾率也就不大了。

所以醫學上會以28周以後寶寶的胎位,作為最終分娩前的胎位。

胎位不正該怎麼辦呢?

那麼如果28周時候的產檢顯示胎位不正該怎麼辦呢?

如果是早期產檢發現胎位不正的時候,是可以通過一些方式來幫助寶寶轉變姿勢的。比如趴在床上,雙手合雙膝著地,臀部儘量抬高,而胸部儘量貼近床面。一般來說,這個姿勢每天兩次,每次做十分鐘左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胎位的。

當然當初開心媽媽胎位不正的時候,醫生也建議多爬樓梯,這種方式也是可以改變胎位的。至於胎位有沒有變化,下次的產檢就能知道了。

不過矯正胎位的最佳時期是28周到32周這段時間,再往後的話寶寶幾乎沒什麼活動空間了,想改變胎位的話就很難了。

不過就算是胎位不正也是有順產可能的,實在是不想也可以選擇剖腹產,都是可以的。

最後

總結一下,懷孕七個月可以定胎位了,如果發現胎位不正,還可以通過一些方式來矯正,但是到32周之後,就很難再改變。如果到了臨產前檢查胎位仍然不正,為了胎兒和準媽媽的安全,一般醫生會建議剖腹產。

開心爸爸的日記


胎位什麼時候能固定下來

在整個妊娠晚期,胎位都在不停地變化。母親的子宮就像一個大大的“游泳池”,在懷孕28周以前,由於羊水相對較多、胎兒較小,胎兒可以自由自在地在裡面游來游去,胎兒的位置和姿勢也容易改變,因此胎位容易變化。

懷孕32周以後,由於胎兒生長髮育迅速、羊水相對較少,胎兒的位置和姿勢相對恆定,也就是說,胎位相對固定了。但是,也有些胎兒很不“安分”哦,胎位還會發生變化,由頭位轉為臀位、橫位,也有臀位、橫位轉為頭位,甚至到了懷孕36周胎位都仍在變化。

都有哪些辦法,可以有效的幫助孕媽糾正胎位呢?

胸膝臥位

1、孕媽應先排空尿液,然後鬆開褲袋,並跪在床上;

2、兩手貼住床面,雙腿分開,與肩同寬;

3、胸部和肩部儘可能的貼近床面,同時臉偏向一側;

4、雙膝彎曲,大腿保持與地面垂直;

第一次做時,孕媽需保持這個姿勢大約2分鐘。等到身體慢慢適應了,時間可增加至5-10分鐘,且每天做2-3次。

橋式臥法

1、孕媽仰臥,平躺在床上,再將頭部枕在手臂上;

2、將腰部抬起,並在腰部下邊墊上枕頭,使臀部抬高30-35釐米。

每次保持這一姿勢約10-15分鐘,每天只需做一次。

以上兩種方式,都適用於孕30-32周的孕媽。而且,因為胎兒位置還沒完全固定,孕媽可以通過簡單的方式,來改變胎兒的位置。但是,對於孕32-34周的孕媽,可以採用以下這種方式改變胎位。

外倒轉術法

1、用手在腹壁上,分別摸出胎兒的頭部和屁股;

2、再把屁股推上去,將胎兒頭部慢慢轉到骨盆裡;

3、最後用布將孕媽腹部裹起來,固定住胎位。

這種辦法需要較高的醫學技術,因此只能是醫生來做,孕媽千萬不能擅自動手做。因為一旦做不好,就容易出現臍帶纏繞、胎盤早剝,甚至會引起顏值的併發症。

不管是孕幾周,只要孕媽檢查出胎位不正,就需要及時的接受治療。能將胎位糾正過來,就一定要糾正過來。但是若是實在是糾正不了,在分娩時就需要接受醫生的建議,決定採用哪一種分娩方式。選擇一個最好的分娩方式,才能保護自己和胎兒的安全。

小評果快樂育兒,分享早教育兒、安全教育、營養輔食等豐富知識,幫你快樂育兒。歡迎讀者點贊、轉發、收藏、評論。

4399小評菓快樂育兒


胎位是孕晚期比較重要的常識,到了孕晚期孕媽媽們對胎位都會比較重視,因為胎位正不正直接關係到孕媽媽能不能順利順產,胎位正一般都是可以順產的,但如果胎位不正,孕媽媽很有可能就需要剖腹產了。

如何判定胎位正不正呢?

①行b超檢查,b超檢查胎位就是非常準確的了,一般在28周的時候孕媽媽就可以做一次b超檢查,看看胎位正不正。

②根據寶寶打嗝位置估算胎位,比如寶寶打嗝的位置在下腹部(肚臍下方)那麼寶寶就很有可能是頭位,如果寶寶打嗝在上腹部,那麼就有可能是臀位。

③摸摸肚皮,檢測胎位,墨媽檢測胎位的時候是一個看醫生摸肚子檢測的,雙手在肚子上摸一摸,就知道寶寶有沒有入盆,胎位正不正,連寶寶大概多重都估算的出來,寶寶的頭是圓的,比較硬,正常胎位情況下,可以在下腹的中央,即恥骨聯合的上方,如果在這個部位摸到比較硬且圓圓的,有浮球感,那麼就是寶寶的胎頭了。

寶寶的胎位是在什麼時候固定呢?

寶寶的胎位開始固定是從孕32周的時候開始的,因為在32周之後胎寶寶迅速增長,在子宮內活動空間有限,寶寶難以“施展拳腳”,因此胎位就會開始固定起來。

胎位不正怎麼辦呢?

在30周之前發現胎位不正,孕媽媽們都不用太過擔心,因為那個時候胎寶寶長得也不大,羊水多,寶寶的“小房子”還有足夠的空間讓Ta施展拳腳,這個時候寶寶的胎位還是多變的,孕30周之前只需要多多觀察就可以,孕30周胎位還是不正,那麼就需要糾正胎位了,而30-32周就是糾正胎位的最佳時間,因為我們前面說到32周以後寶寶活動空間有限,胎位就會開始固定,32周以後寶寶自行糾正胎位的可能性就比較小了。

如何糾正胎位呢?

糾正胎位最常見的方法就是胸膝臥位法了(可參考下圖),在產檢的時候如果胎位不正醫生會告訴孕媽媽如何糾正胎位;還有就是艾灸至陰穴;外轉倒術。

孕媽媽糾正胎位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不可以不問醫生就自己在家糾正,有很多孕媽媽是不適合做胎位糾正的,比如說羊水量過多或過少,胎兒有臍帶繞頸等現象都是不可以自己糾正胎位的,艾灸至陰穴、外轉倒術也是必須要專業的醫生來操作,外轉倒術比較危險,所以一般胎位不正,都是建議孕媽媽們選擇剖腹產。也不排除寶寶後期會給媽媽一個驚喜,自行將胎位轉正~


我是墨媽,二胎媽媽,育兒達人多平臺原創作者,專注於孕產育嬰等方面的解答,關注墨媽與你分享更多孕產育嬰小知識~(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刪)

墨媽育兒經


大概在34周,也就是第9個月。此時寶寶身體開始轉入頭位,頭部要進入骨盆了。

其實,一般情況下,寶寶在6-7個月就會固定下來,前7個月,寶寶的體型還比較小,並且羊水也比較多,他可以活動的場所就比較大,因此他會不停的動,一會到這一會到那,比較鬧騰。

因此,我建議媽媽們在7月左右就要去做產檢,看看胎兒的胎位是否正常。

寶寶的胎位是關係到媽媽們的生產是否順利,如果檢查過後,比較正常的話,那就可以安心了,如果不正常的話,一定要及時糾正,省的在生產過程中出現意外造成難產等情況。

寶寶的發育真的是一個奇妙的過程,迴歸正題哦,最後要再次強調一下,在34周也就是9個月的時候,胎位就基本固定了。但是在7個月左右,就要去做產檢哦!


胎位不正如何矯正

1、膝胸臥位操 在床上,採跪伏姿勢,兩手貼住床面,臉側貼床面,雙腿分開與肩同寬。胸與肩儘量貼近床面。雙膝彎曲,大腿與地面垂直。維持此姿勢約2分鐘,慢慢適應後可逐漸增加至5分鐘,10分鐘,每日做兩至三次。連續做1周。然後去醫院複查。


2、針灸治療 用針刺至陰穴,治療胎位不正,每日1次,每次l5~20分鐘,5次為一療程,適用於臀位、橫位、斜位的孕婦。


3、醫生為孕婦施行“轉向” 如果在孕32周-34周時,胎兒仍未轉向,醫生就要考慮為孕婦實行體外轉胎位術,讓胎兒翻轉,使孕婦能順利分娩。值得注意的是,外轉胎位術有一定的風險性。操作時,會導致臍帶纏繞或胎盤早剝。


發現胎兒胎位不正時,如果矯正成功,順產是可以的,如果調整不回來,醫生會建議剖腹產。


高興麻麻育兒


懷孕後,隨著孕周的增加,胎兒也逐漸的發育長大,一般來說在懷孕4——5個月,也就是16——20周的時候,孕婦能夠感受到胎兒胎動。此後,隨著孕周的增長,胎兒胎動也越來越成熟有力,從孕中期開始輕微的胎動,到孕晚期後在子宮內翻身變換位置。

雖然子宮會伴隨著胎兒的發育而逐漸的生長變大,但是因為腹腔空間有限以及子宮的生長程度有效,所以一般來說,在懷孕8個月左右,胎兒就會固定了自己的胎位,以此節省更多的空間方便活動,以及方便以後分娩。


胎兒在哪個月份胎位就固定了?胎位不正怎麼辦?

一般來說胎兒會在懷孕8個月的時候固定胎位,也就是懷孕32周左右。但是因為胎兒在子宮內是不斷活動的,所以即便是胎兒在懷孕8個月左右轉正了胎位,也不能保證,在接下來的孕周內,胎兒能夠保持正常的胎位。

懷孕8個月也就是懷孕32周,此時胎兒離足月還有5周,因為已經是孕晚期了,但是胎兒的皮下脂肪還沒有很好的豐富,所以此時的胎兒胎動還是比較頻繁的,並且力度比較大。

因為到了孕晚期,胎兒會受子宮形狀影響,以及重力所影響,胎兒會自發性的調整胎位,一般情況下胎兒在孕中期時的胎位是頭朝上的臀位,或者是無狀態橫在子宮內的橫位,而在進入孕晚期後,胎兒胎位會逐漸變為頭朝下的頭位。這樣也是為了順產分娩做準備。

胎兒胎位正,就是指胎兒在子宮內的姿勢是以頭朝下,臀部朝上的狀態。這就是正常的胎位——頭位。雖然一般來說,胎兒胎位會在32周左右固定,一直到臨產都是頭位,但是也不乏有比較愛動的胎兒在此後還會變換胎位。



▶胎兒胎位不正是可以外力調整的,但是有些問題還是需要注意:

因為胎兒在子宮內是不斷活動的,所以,即使到了孕32周胎兒胎位不正,那麼在此後的孕周內,胎兒還可能會自行的調整過來。

當然了孕婦也可以自行調整,因為胎兒胎位關係到了以後能不能順產分娩,所以當孕婦檢查胎位不正後,可以借用外力幫助胎兒調整胎位。(最佳調整時間是在30-32周)

[胸膝臥位]:當孕婦在孕晚期檢查胎兒胎位不正後,孕婦可以做胸膝臥位來幫助胎兒轉為正常的頭位。但是呢,胸膝臥位並不是所有孕婦都可以做,如果孕婦孕周過大,已經足月了,那麼還是不建議做的,因為足月後的胎兒皮下脂肪豐富,子宮內的空間變小了,再外力幫助變換體位可能會存在一定的風險。當然了,即便是胎兒還未足月,如果存在臍帶多周繞頸的情況,也是不能隨便做胸膝臥位的。

[外倒手術]:如果孕婦不想做胸膝臥位,但是想順產分娩的,那麼可以提前和醫生溝通,在分娩的時候,讓專業醫生為自己實行外倒手術。但是前提是孕婦必須要去正規醫院分娩,在醫生的評估下是否可以實行體外倒手術。

當然了也並不是說,胎兒胎位不正就必須做胸膝臥位或者體外倒手術來幫助胎兒轉胎位。因為胎兒在子宮內是活動的,所以孕婦也可以等待胎兒自己轉為頭位,或者是如果在臨產前依然胎位不正,那麼也可以選擇其他的分娩方式,孕婦可以進行剖腹產。


孕婦如何才能知道胎兒的胎位呢?

其實這點是非常簡單的,因為孕婦在懷孕後都需要產檢的,而在孕晚期的檢查中,都會有胎位這一項。

如果胎兒存在胎位不正的情況,那麼在B超單上會顯示胎位不正:臀位或者橫位的數據。醫生也會著重告知孕婦的。因為胎位不正是比較常見的孕期症狀,所以孕婦不用太過於擔心。

胎兒胎位除了檢查時可以看出來,孕婦平時也可以根據胎動來看出來。如果胎兒是橫位那麼胎兒在子宮內的位置可能是左右橫著的,或者是上下斜著的。這種情況孕婦能夠明顯的看出來肚子歪,特別是平躺的時候。

而如果胎兒是臀位,那麼在子宮內的狀態則是頭朝上,臀部朝下的。因為胎兒胎動多在於手和腿腳,所以如果胎兒是臀位,那麼在孕晚期胎兒的胎動大多數會在下腹。

當然了,胎兒胎動的位置和肚子的形狀只能作為參考,孕婦想要準確的得知胎兒的胎位,還是以檢查為主。


因為胎兒在子宮內是不斷活動的,而一般來說胎兒雖然當胎位是在懷孕8個月的時候固定的,但是此後胎兒也可能會因為自身胎動的原因而改變胎位。當胎兒胎位不正時,孕婦可以等待胎兒自行轉為正常胎位,也可以借用外力幫助胎兒轉為正常的頭位,孕婦可以根據醫生的建議,結合自身的具體情況,來決定是否做胸膝臥位或者體外倒轉術來調整胎位。

國家高級育嬰師,集專業和經驗於一身的媽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方面的解答,定期分享孕產育兒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瞭解更多!

媽媽不好惹


寶寶的胎位正不正是每個孕媽媽都很關心的問題,特別是想要順產的媽媽,大家都知道,如果胎位不正極有可能要剖腹產,當然,這不是絕對的。

胎兒在哪個月份胎位就固定了呢?

孕媽媽一般到28周去孕檢的時候醫生就會開始檢查胎位了,所以孕28周去產檢的時候都會做一個b超,主要就是檢查胎兒胎位的情況,但是這個時候胎位還沒有真正固定,所以,就算檢查出來胎位不正,孕媽媽也不需要擔心,極有可能過兩天胎位就正了。



從孕28周開始是每半個月產檢一次,到了30周檢查的時候醫生會使用觸診來判斷胎位是否正確,檢查的時候孕媽媽平躺在床上,身體放鬆,雙腳彎曲,醫生就會用手在孕媽媽恥骨上方按壓來確定是否胎兒的頭部(胎位正的話是頭位,頭朝下,腳朝上的),有經驗的醫生一摸便知。

到了孕34周胎位基本就固定了,特別是一些生長髮育快的胎寶寶會提前,所以如果胎位不正還是有可能在34周前糾正的。

胎位不正怎麼辦?

如果在孕28--30周時產檢胎位不正的話,孕媽媽可以使用胸膝臥位的方法糾正胎位,這是最常用的方法,正確做法是:

1.孕媽媽先排尿排便,穿上寬鬆的衣服,跪在硬板床上。

2.在胸部下面墊一個枕頭,可幫助孕媽媽受力,兩隻手前臂彎曲,把頭轉向隨意一邊。

3.以頭低臀高,臀部與大腿呈90°的姿勢保持10--15分鐘。

4.每天兩到三次,每次10--15分鐘,每個星期為一個療程,一個療程後複查。

孕30到32周是糾正胎位的最佳時間,到了34周胎位基本上就不會再改變了,除非是胎兒還很小,所以媽媽如果胎位不正千萬不要錯過時間。

如果用胸膝臥位不行的話可以考慮其它方法,比如說艾灸至陰穴,或者在分娩前使用外倒轉術,即在分娩前通過B超的指引下,有經驗的醫生利用外力推轉宮內胎兒的位置,使其轉為頭位以順利生產。


注意,糾正胎位時需要有足夠的羊水,還有胎兒並無臍帶繞頸或臍帶足夠長才可以進行,所以如果孕媽媽胎位需要糾正的話,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切不可自己盲目使用方法,以免將胎兒陷於危險之中而不自知。

如果胎位糾正不了怎麼辦?

如果胎位糾正不了那也沒辦法,孕媽媽應該放鬆心情,就算不能糾正胎位也並不是一件多大的事,並不會對胎兒的健康造成影響。能順產的話固然是好,不能順產的話選擇剖腹產這是最好的方法,想清楚了坦然接受就是。

懶媽媽一胎七個半月檢查胎位不正被嚇哭了,等下次再去檢查的時候寶寶自己就轉過來了,所以就算胎兒胎位不正也不需要太擔心,船到橋頭自然直,大不了剖腹產,現在剖腹產手術也是相當成熟了,不怕。

我是懶媽媽,一個二胎寶媽,多平臺原創作者,很高興在這裡分享育兒知識,關注我瞭解更多。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刪。

懶媽媽的帶娃生活


到了孕晚期,大多數孕媽媽都有一種焦慮,那就是胎兒的胎位正不正的問題。如果胎兒胎位是正的,那麼就是廣大孕媽媽都想聽到的好結果。

如果胎兒胎位不正,那麼孕媽媽會出現心慌、焦慮、擔心等負面情緒,這樣對胎兒的發育反而有影響,最後也會直接影響選擇分娩的方式。

要注意的是,胎位不正是少數情況,孕媽媽不要有太過焦慮的心情。所以,在關於胎兒胎位的問題上,孕媽媽也需要多關注一下,不要生出無謂的擔心。



那麼,胎兒胎位在哪個月份會固定?

一般來說,胎兒在媽媽的子宮內生活,在孕早期到孕中期時活動的空間還很大,也足夠胎兒伸展拳腳,所以這個時候的胎兒胎位是不需要太過在意的,胎兒隨時都會變換姿勢。

到了孕晚期,在孕32周左右,胎兒的活動空間相對會越來越少,胎兒為了在子宮內更舒服,就會慢慢“收性”從而擺出最舒服的姿勢之後就不會再有太大的變動了。這個時候,就是胎兒胎位逐漸固定的時候了。

儘管胎兒胎位逐漸固定,並不代表在剩下的孕周裡就不會變動。有些比較“頑皮”的胎寶寶就不會那麼老實固定一個位置不動,不過這些都是少數情況。畢竟,當胎兒胎位固定後,就是為了即將分娩而做的準備。所以,不是隻有孕媽媽在孕期努力,胎寶寶也很乖在配合媽媽,從而順利出生。



胎兒胎位不正有哪些?

胎兒胎位有很多種,其中正常的胎兒是頭位,也就是說胎兒頭部朝下,臂部邊上。這個胎位是利於順產分娩的胎兒。



其他的胎位多數對順產分娩造成一定的難度,嚴重的會造成胎兒和孕媽媽都有生命危險。那麼胎兒胎位不正還有哪些呢?

臀位:就是胎兒的臂部朝下,分娩時先露臂位。這個胎兒是異常胎兒,而且是最常見的異常胎位。不利於順產分娩。

橫位:就是說胎兒橫在孕媽媽宮內,就像是卡住喉嚨的魚刺,不上不下,是異常胎位危害最大的一種。

枕後位:就是說胎兒背部衝向孕婦的腹部,並且位置靠後,這種胎位對順產分娩是一種挑戰,是異常胎位。

顏面位:就是胎兒分娩時先露的位置不是頭部,而臉部。顏面位多出現臨產後發現,是由於胎頭極度仰伸,使的胎兒枕部與胎背接觸。我國15所醫院統計發病率為0.80‰~2.70‰,經產婦多於初產婦。



胎位不正會帶會哪些影響?

  1. 胎位不正,會增加胎兒受傷的幾率。當分娩的時候胎位不正,對於孕媽媽和胎兒都會有一定的傷害,胎兒可能在順產過程中被擠壓受傷。
  2. 胎兒存在宮內缺氧的情況。順產時,如果胎位不正,那麼胎兒在子宮待著的時間就會延長,也就是孕媽媽的產程也會延長,過長的產程有可能導致胎兒在宮內缺氧,是一種很危險的情況。
  3. 造成孕媽媽心理壓力大,有可能會受傷。胎兒不正會使得孕媽媽在分娩過程心理壓力增大,影響生產產力。如果強行分娩,還可能對孕媽媽產道造成傷害。


胎位不正是什麼原因引起的?胎位不正怎麼辦?

首先,大多數孕媽媽的胎位都是正常的,只有少數情況是胎位不正。而胎位不正的原因也是多方面因素影響的,孕媽媽們可以參考如下:

 1、羊水過多、經產婦腹壁鬆弛等。羊水多、腹壁鬆弛就會讓胎兒在子宮內的活動空間多,胎兒也就會隨意亂動,胎位不正也很正常了。

 2、子宮畸形、胎兒畸形、多胎、羊水過少等。這些情況會使胎兒在宮腔內的活動範圍過小,胎兒沒有足夠的活動空間,就會就著一個胎位不動,後期也很難調整胎位。

 3、骨盆狹窄、前置胎盤、巨大胎兒等就會使胎頭銜接受阻,從而形成異常胎位。

胎位不正發生時怎麼辦?

多數情況下孕媽媽都不需要太擔心的,到了孕後期孕媽媽需要更頻繁去做產檢。一般孕28-36周每兩週去一次,孕36周後每週去一次。而孕後期也會多一項胎位檢查項目,一旦發現異常胎位就會告知孕媽媽及時處理。如果不能處理的,孕媽媽也可以提早結束產程選擇剖腹產,保證母嬰平安。所以,當胎位不正時,孕媽媽可以這樣做:

  • 早發現,早處理。當發現胎位不正時,聽醫囑調整胎位。
  • 調整心情,良好的心情對胎兒和孕媽媽都有好處。
  • 能手動推拿擺正胎位就要儘早解決,錯過也不要慌張。
  • 如有必要,可以提前結束產程,剖腹產也是一種好方式。
另外,胎兒胎位不正一旦確認就很難調整好的,但是也有個別人能夠在分娩前調整過來,有些孕媽媽甚至在分娩那刻才調整過來的。無論是順產也好,剖腹產也好,只要母嬰健康,哪種分娩方式都是好的。我是二胎媽媽,分享孕產、嬰幼兒餵養、育兒知識!希望我的一點小建議可以幫到您! 想要了解更多母嬰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