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出手释放5500亿元 此次降准将对哪些领域产生影响?

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0年3月16日实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对达到考核标准的银行定向降准0.5至1个百分点。在此之外,对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再额外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支持发放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以上定向降准共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

市场对于降准呼声已久,此次央行适时降准,各方反应偏积极乐观,或将从各个方面影响老百姓的“钱袋子”。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定向降准利好实体经济,同时也有利于A股市场企稳,政策托市之意明显,大家应对中国市场有信心。

央行出手释放5500亿元  此次降准将对哪些领域产生影响?

定向降准释放5500亿资金

据悉,此次定向降准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其中对达到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考核标准的银行释放长期资金4000亿元,对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再额外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1500亿元。此次定向降准释放长期资金有效增加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稳定资金来源,每年还可直接降低相关银行付息成本约85亿元,通过银行传导有利于促进降低小微、民营企业贷款实际利率,直接支持实体经济。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发生后,央行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春节假期后,通过公开市场逆回购、MLF操作累计释放流动性3万亿元,设立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并下调逆回购、MLF利率引导LPR下行,助力缓解企业流动性不足。

虽然有各项支持政策,但目前众多小微企业仍然面临生存、生产困难,需要更大力度、更加精准的金融纾困政策,所以此次普惠金融降准也是迫切的需要。

降低小微民营企业融资成本

此次降准将对哪些领域产生影响,又将怎样影响老百姓的“钱袋子”?

岛城一家国有银行投行部负责人表示,从此次政策可以看出,降准的定位更为清晰,即“恢复实体经济的发展”。类似定位有助于后续银行贷款等政策的更好执行,充分体现了当前稳定经济发展、对冲市场风险的导向,对实体经济尤其中小微企业的利好影响最为直接。

央行出手释放5500亿元  此次降准将对哪些领域产生影响?

大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姚余栋分析,此次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动态考核较2019年的2500亿元多释放3000亿元,体现了央行对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及支持实体经济的决心。市场流动性将保持合理充裕状态,能够稳定资本市场信心,对冲海外疫情蔓延和市场波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

新时代证券副总裁潘向东指出,本次降准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特别是降低小微、民营企业融资成本,有效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二是有利于疫情复工之后经济短周期企稳。每年年初均是商业银行实现信贷投放的集中期,此次普惠降准,有助于从激励机制角度,化解疫情后商业银行投放信贷对银行体系带来的基础货币流出压力,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在PMI、工业企业利润触底上行背景下,有利于经济短周期企稳,实现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三是有利于小微和民营企业发展。此次央行普惠降准并非大水漫灌,其中,股份制银行更加受益,主要是增加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等实体经济贷款资金来源。

央行出手释放5500亿元  此次降准将对哪些领域产生影响?

金融地产大宗商品最受益

央行降准,释放了长期资金,促进了资金流动性,将对哪些板块带来利好?陈建林认为,将直接利好于银行、地产、券商、保险等权重板块,对其它板块的个股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具体来看,降准放松了银根,有利于扩大银行的可放贷规模,对于银行股是直接利好。央行降准将会刺激股市成交量增加,投资者交投活跃,而股市成交量增加最为受益的就是券商板块。

降准虽然不等同于降息,但随着银行间流动性的好转,银行间市场资金价格有望出现一定程度回落。资金价格的回落也会使民间借贷等资金信贷投资回报率回落。相比之下,蓝筹股,尤其是始终能够保持高分红比例的蓝筹股,其持有价值将有所突显。

大宗商品,尤其是有色金属,主要受两个因素驱动,一个是实体经济的需求端,另一个则是对于流动性的预期。对于大宗商品尤其是有色金属而言,存在波段脉冲机会。在PPI快速下滑阶段,有色金属很难趋势性走强,但降准预期的出现会使有色板块,尤其是背靠新兴产业的稀有金属的脉冲性机会增加,有色板块的波段投机频率会有所增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