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陕西省事业单位考试:类比推理之概念间关系易错点

2020年陕西省事业单位考试:类比推理之概念间关系易错点

2020年陕西省事业单位考试:类比推理之概念间关系易错点


  在各类型的公考行测中,类比推理是常考的题型。许多人对这类题往往掉以轻心,认为没有太大难度,所以未加仔细思考就选择答案,其实掉进了题目的陷阱中。那么,我们针对类比推理的其中一类考点——概念间关系——来详尽分析一下易错之处

  概念包括内涵和外延两大属性。做类比推理题时,我们通常研究两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概念间关系主要分为全同、全异、包含、交叉等。

  全同关系指的是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的情况,比如“西红柿:番茄”。题目中出现全同关系的概念往往是对同一对象从不同角度命名而来的。比如“菡萏:荷花”,指的都是荷花,“菡萏”一词是荷花的故事书面语。“蚍蜉:大蚂蚁”即是与其完全保持一致的全同关系。其他的命名角度还有俗语、俚语、音译等。

  全异关系指的是两个概念的外延没有重合的情况。但是全异还可分为绝对全异和相对全异。比如“成年人:未成年人”,除了两者全异外,这个分类之下没有别的情况出现,这就属于绝对全异。比如“钢琴:小提琴”,除了两者全异外,这个分类之下还有别的情况,比如吉他、长笛等,这就属于相对全异。

  交叉关系指的是两个概念的外延既有重合的情况又有不重合的情况。很多人容易忽略两者不重合的情况。比如“教师:教授”,两者有重合,但两者并没有不重合的情况,所以其实不是交叉关系,而是包含关系。

  包含关系指的是两个概念有重合的外延,重合部分是一个概念全部外延,同时是另一概念的部分外延。包含关系其实也是种属关系的体现,与组成关系容易混淆。组成关系是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将整体进行机械式的拆分,例如电脑和键盘。用造句的方法可以快速地区分这两种关系。比如种属关系一般可以说成“A是一种B”,组成关系可以说成“A是B的一部分”。“江苏:中国”,江苏是中国的一部分,而不能说江苏是一种中国。所以这两者的关系就是组成关系,不能判断为包含关系。

  以上是关于概念间关系判断时的易错点。类比推理题看似简单,但也易错,除了要保持细心之外,熟知题目的易错点易混淆点也可帮助我们避开陷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