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师范学院生科学院刘晓捷老师:学贵有疑,我的网课要做好答疑

“我的课程里,光合作用或许是这学期最难的一个知识点,但我不得不在最不好上课的时间去讲解”。当生科学院的刘晓捷老师要用网络课堂的方式去上《植物生物学》时候,她就已经感觉到要上好这学期的课肯定不容易。

刘晓捷老师是生命科学学院的专任教师,这学期她有三门课,一周9节,教三个班共107名学生。三门课中的《树木学》是理论课,《植物生物学》是理论实验课,《趣味科学实验》则是实验课,三种不同类型的课程让刘晓捷要运用不同的授课方式去应对。特别是实验课,刘晓捷希望不要落下学生的学习进度,她花了两周时间在网上搜索免费开放的在线慕课资源,最终还是没找到,万般无奈下只有调整教学内容和顺序,待返校后再强化实践部分。刘晓捷说:“我要上的实验课是很特殊,需要用到显微镜,这个困难学生在家里实在克服不了,就连我自己家里也没有,所以这种实验课的动手部分就只能暂时不在线上开展,调整到后期在实验室进行线下教学。”虽然目前暂时不能通过网络开展实验课教学,但理论课却不受影响,而且刘晓捷把她的课用了三种不同的方式来进行。

趣味科学实验课没仪器没材料,网课怎么上?

刘晓捷的趣味科学实验课是一门小学科学的综合性实验教学课,因为无法通过在线上实验,于是她想到了借鉴翻转课堂的方式,学生在课前利用家里现有的东西,因地制宜,创造性的完成实验,每节课通过网络课堂的“抱上麦”功能,让5名同学上网络微课,其他同学则通过观看微课,对这名同学的讲课情况进行分析点评,通过这种随机抽点的方式检查学生的准备情况和听课情况。“学习这门课的学生以后要当小学科学老师,他们必须先学会这些科学小实验,然后通过屏幕分享ppt的方式向我们展示实验的原理、方法和过程。”刘晓捷会根据学生的教学反思,结合学生制作的课件,针对性地指导他们去改正,查缺补漏知识点,并观察学生的语言功底、教态教姿,课堂氛围调动,帮助他们及时纠正。

通常情况下,一个学生的微课大约5-10分钟,学生互评5分钟,老师点评5-10分钟,一次课最多允许5名学生进行微课展示,虽然全班同学轮完一次要很长时间,但效果很好,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都很高。

2018级科学教育的高宇很喜欢这种方式,他说:“晓捷老师上课的方式以学生为中心,每周会有5位同学面向全班同学讲课,接下来就是学生互评,老师最后从语言、PPT制作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与评分。老师的课堂很灵活,既有知识学习,又有明确的奖励制度,同学们参与度高,主动回答问题的人很多。”

乐山师范学院生科学院刘晓捷老师:学贵有疑,我的网课要做好答疑

树木学》以貌识树,网课怎么学?

刘晓捷老师的《树木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通过鉴别树木的茎、叶、花、果等“外貌”特征,掌握树木的种属。如果是面授课,这还好办,就把校园里的树木枝条作为标本现场展示。但在网络课堂上,要想实现这点是不大可能的。

最开始的课程,刘晓捷用了大量的树木图片放进ppt里展示,上了几次课后,她发现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是很好,经常会出现学完了还是不知道这是什么树的花和叶。她说:“用ppt展示树木特征的图片,学生会觉得信息量很大,大量的图片不停地跳出来,有点眼花缭乱,如果是实物,我们可以马上就把很多的特征看完。”

仅上了两次课,刘晓捷就果断放弃了仅仅做ppt展示的方法,她想到可不可以用同学们身边的植物来有针对性地讲解,最开始她布置的是收集身边的树木的花,可接近一半的北方同学反馈现在还没到开花的季节,于是刘晓捷变换成了收集叶片。她要求每个学生用手机拍自己身边的树木叶片,根据课堂的讲解标注叶片的特征,比如叶片边缘是有锯齿的,还是光滑的。拍完以后汇总给她,在下一次课根据他们每个人身边的树木叶片,直播课堂进行针对性地讲解。刘晓捷说:“在网络课堂上,这是一种尝试,我没有完全按照教材的章节来走,做这样的尝试就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吸收知识,学得更扎实。”

乐山师范学院生科学院刘晓捷老师:学贵有疑,我的网课要做好答疑

辅助视频回放,越短下载率越高,为什么?

在网络课堂上,刘晓捷发现有许多学生在上完了课后仍然没有完全懂,会在课后问大量的问题。于是她把这些问题集中起来,做了一个专辑,专门答疑,并录成视频,放到网络资料盘中,供同学们下载学习。

但是她发现这种视频下载量不大,是因为讲得不够好?还是因为学生偷懒不想学?通过和学生的交流,她发现学生下载观看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是视频太大了,占流量。而且这节课上了一遍,学生并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不懂,只是其中的一个或者两个知识点需要补充学习,但每个学生需要补的知识点又不一样,这就造成了视频较长,下载量反而不高。

于是刘晓捷自己学了好几款视频剪辑软件,她要把长视频剪辑成5分钟一个的短视频,放到网上。她惊奇地发现下载量提高了,这些短视频就像微课视频一样,短小精悍,有针对性。“我发现学生的注意力一般也只有5-10分钟,视频太长学生看着会很累,做短点学生下载的积极性就会高一点”,刘晓捷说。

在刘晓捷老师的网络课堂上,她最常用的就是答疑,通过答疑她及时发现了学生的短板,让学习更加有靶向意识。刘晓捷说:“我觉得网络课堂最好就是老师上提纲式的课,让学生在课后发现问题、整理问题并反馈给我,然后我在课堂上再来答疑,我觉得这个模式真的很好用。”

学贵有疑,刘晓捷老师在网络课堂上把答疑解惑贯穿始终,让学生发现问题,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搭建知识点框架,再通过作业去检验。刘晓捷坦言,这个过程中最难的就是督促学生去完成,“我的班都是小班,在督促上我得盯紧点,要不然学生就会松懈下来。”

2019级林学专业的马缘说:“虽然是网络课堂,但是我们之间的互动并没有减少,上课时我们经常有提问环节,同学们都很开心的回答问题,课堂的参与感很强烈。”

刘晓捷希望等疫情过去,能够把这次网络课堂上好的经验借鉴到面授中,让网课成为面授课堂的辅助,更好地推动融合课堂下的教学模式改革。

乐山师范学院生科学院刘晓捷老师:学贵有疑,我的网课要做好答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