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外籍,或者華人,沒有外籍華人

本文首發於“方彥華律師”微信公眾號。

最近一段時間,所謂“外籍華人”製造了不少輿論熱點。

或者外籍,或者華人,沒有外籍華人

3月13日,美國籍女子黎某與其丈夫和孩子從美國洛杉磯乘國航CA988客機抵達北京首都機場。黎某在美期間已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並多次在當地就診,在美國登機前曾服用退燒藥,登機後未如實向乘務人員提供個人健康狀況及丈夫、兒子等同行人員情況,給同機人員造成傳染風險,使多達59人被隔離。

或者外籍,或者華人,沒有外籍華人


3月16日,一名幾天前回到北京的澳大利亞籍女子在隔離期間堅持要外出跑步,並拒絕聽從工作人員要求起遵守隔離規定的建議。

或者外籍,或者華人,沒有外籍華人


我們注意到,這些人都被稱為“外籍華人”。
我個人覺得,“外籍華人”這個稱謂很不靠譜。外籍就是外籍,華人就是華人。哪有什麼外籍華人?


從詞義上看,所謂外籍,就是取得了外國國籍的人。華人,就是中國人。我們國家和絕大多數國家一樣,並不承認雙重國籍。一個人取得了外國國籍之後,他就沒有了中國國籍。他應該就是正經的不能再正經的外國人,怎麼有可能還是中國人?

或者外籍,或者華人,沒有外籍華人

“外籍華人”這一稱謂,可能不利於我們對外國人的正常管理,會使得一些管理機關總是把具有外國國籍的人看得高自己一等。
多年前,曾有報道說,一個外國人在中國丟了自行車,我們的有關機關出動大量人員,很短時間內就找到並送還。有人就此吐槽,我們自己丟的自行車能不能這樣對待?


“外籍華人”這一稱謂,不利於人們愛國主義思想意識的建立。
有個具有英國國際的演藝人士曾經說,自己拿著英國的護照,只是為了更好地為中國做事。你聽聽這話,明白著就是說,不愛英國。他加入英國國籍,只是為了更好地愛中國。這是人話嗎?這話英國人聽了會怎麼想?這話中國人聽了會怎麼想?
儘管各國對於加入本國國籍規定的具體程序有所差異,但是都有對國家忠誠的宣誓。忠誠宣誓不僅僅是一種儀式,更是一種思想意識上的要求。我們看這位演藝人士關於英國護照和為中國做事的說辭,你很難相信他會忠於英國,更難相信他會終於中國。國籍和身份,只是他謀取利益的一種手段。站在哪邊有利,他就會選擇站在那一邊。無論中國還是英國,一旦國家有難了,他肯定是第一批做奸細的人。

或者外籍,或者華人,沒有外籍華人


在忠於國家的問題上,駱家輝大使給人作出了榜樣。駱家輝身上有中國血統,但他是一個有美國國籍的美國人。駱家輝剛剛出任美國駐中國大使之時,曾經有人認為,駱家輝大使在中美關係上會作出令國人滿意的舉動。我們注意到,駱家輝大使任職期間,對於美國國家利益的維護,不亞於任何一位大使。我覺得,駱家輝最起碼是一個本分的人,是一個可以信任的人。
在外籍和華人的問題上,我個人認為我們應當不再使用外籍華人這一稱謂。一箇中國人,應該忠於自己的國家。但只要加入了外國國籍,他就是一個徹底的外國人,應該忠於他的國家。他要是來到中國,應該遵守中國法律,應該表現得像一個外國人。我們就把他當成外國人對待,而不認為他是具有外國國籍的中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