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飛雲貸被傳立案 北京監管試點二期項目要求曝光

【今日聚焦】

北京金融科技監管試點二期項目要求:需首發首創

3月23日晚間,北京金融科技研究院官方公號發佈《關於徵集北京市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試點創新應用項目(第二期)的通知》。根據通知,第二期項目申報必須具有“業務普惠性”、“技術創新性”、“風險可控性”及“需監管支持”等4項特點。其中,項目在技術應用、產品結構等方面需具有全國首發首創、原創性強的特點。【詳情】

【行業熱點】

銀保監會:保險資管機構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

據銀保監會網站25日公佈《保險資產管理產品管理暫行辦法》,《辦法》規定,保險資產管理機構開展保險資管產品業務,應當加強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向投資者充分披露信息和揭示風險,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辦法》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詳情】

持牌消金的2019:發牌照加速 徵信成罰單重點

回顧整個2019年,除了牌照擴容外,包括百度、新浪等巨頭也通過參與增資的方式,介入這塊稀缺的牌照。而在整個消費金融領域經歷全鏈路監管的同時,更多邁入穩定經營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拓展多維的融資渠道,因違規受罰的金額也逐年降低。有消費金融業內人士認為,2020年、2021年之後行業可能會迴歸更為有序的狀態,持牌機構將發揮主導作用,會有更好的表現。【詳情】

銀行業2019罰單1531張 處罰總金額達8.08億

據銀保監會網站披露信息統計,2019年全年,銀行罰單數量1531張(銀行系租賃機構罰單未納入在內),處罰總金額達到8.08億,期間百萬級罰單出現次數仍頻,甚至不乏千萬元級罰單。【詳情】

“蘿蔔章”糾紛連續兩年減少 金融業如何“排雷”?

在金融領域,迫切需要防偽的一個場景是“蘿蔔章”。不過,這兩年很多銀行已採取實際性的整改措施,相關糾紛案件數量也呈小幅下降趨勢。近日,記者在裁判文書網以“偽造公章”、“銀行貸款”為關鍵詞搜索,2016年之前相關民事糾紛都沒超過40起,2016年躥升至102起後,2017-2019年分別有192起、173起、146起;以“偽造公章”、“票據”為關鍵詞搜索,2017-2019年相關民事案件分別有187起、145起、143起。【詳情】

因洩露用戶數據 新浪微博負責人被工信部約談

據工信部官網披露,針對上週媒體報道的新浪微博App數據洩露問題,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絡安全管理局對新浪微博相關負責人進行了問詢約談。【詳情】

【平臺動態】

網傳達飛雲貸涉嫌非吸被立案 關聯上市公司達飛控股剛改名

3月24日消息,投資人提供的立案告知書顯示,達飛雲貸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被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刑事立案,涉及罪名為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詳情】

拍拍貸母公司信也科技季報圖解:淨利同比降47%

互金企業拍拍貸母公司信也科技(NYSE:FINV)日前發佈財報,財報顯示,信也科技2019年營收達59.628億,同比增長31.2%;全年淨利潤為23.745億元,同比下降3.9%。信也科技2019年第四季度淨利潤為4.125億元(約593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的7.75億元下降46.7%。【詳情】

核新產融案最新:凍結3164. 8萬 多人限制出境

3月24日,深圳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局對外通報核新產融(深圳)有限公司(“核新產融”平臺)涉嫌非吸案最新進展。警方已凍結核新產融(深圳)有限公司資金歸集賬戶,目前凍結涉案資金3164. 8萬元。警方已對相關涉案人員雷某、管某等人辦理限制出境手續。警方已調取涉案資金賬戶流水58個,將持續調取相關證據並查找涉案資金去向。【詳情】

樂信晉升副總裁趙明為CMO 斥資10.32億買地

樂信日前宣佈,已在2020年2月晉升趙明為首席市場官(CMO)。被任命為CMO之前,趙明為樂信副總裁。此外,據樂信方面披露,2020年2月,樂信還在深圳斥資10.32億元買了一塊地,已交付2.064億元定金,預計全年支付土地款。【詳情】

【熱辣點評】

肖颯:P2P立案不抓人 是不是常態?

網貸平臺停止兌付之後,常出現警方已經刑事立案,但對於老闆、高管尚未採取強制措施,這種做法在近年比較普遍,這樣做背後的邏輯是什麼?如何解決資金回籠難題?立案後多久,真的會抓人?【詳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