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根問祖不要拘泥於現有的字輩

如何尋根問祖的實踐體會扎記一束連載之三
高致賢


在同姓人中尋訪親支,字輩是一種常用的依據,但在尋根問祖中就不能拘泥於字輩了,尤其是不能用現在的字輩去衡量我們的前輩是不是親支。何也?字輩是在不斷衍變著的。

尋根問祖不要拘泥於現有的字輩


這得首先看看字輩的起源:字輩起源於宋朝。當年宋太祖趙匡胤,為其後代規定了十三個字輩,同自己的匡字一共十四個字,構成一副對聯“匡德惟從世令子,伯師希與孟由宜”。這是人們見到的最早的正式的字輩。
明太祖朱元璋統一天下後,後宮嬪妃無數,子孫繁多,為防止子孫們在取名上的混亂,規定每輩人用一個字作為名字的首字,以此作為輩分的標誌。這種做法很快在民間流傳開來,幾乎所有的家族都要定期議定本族字輩。
字輩源於宋朝,興於明代,比中國姓氏形成晚得太多了。就以我們高姓來說吧?先祖為炎帝,因住姜水而姓姜。炎帝17世孫姜伯夷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受封呂侯,子孫因此亦以呂為氏。呂侯伯夷第37代孫姜尚,即姜太公,又稱呂尚。現在,很多高姓子孫都知道姜太公是高姓共祖,但姜太公已是炎帝的54代孫了。傳到太公的8世孫文公姜赤,文公次子受封於高邑,稱公子高,已是第62代了。公子高之孫取名高傒,才正式姓高。這已是炎帝的第64代孫了。難道這64代都是單傳嗎?萬萬不可能,其間不知繁衍了多少人口,居住於多少地域,但當時沒有字輩,連姓氏也在變化,你能用字輩去辨認親支嗎?


再從我們高姓使用字輩的歷史來看:那是宋太祖趙匡胤開始用字行(輩)來命名子孫之後。由於高瓊功績顯赫,宋真宗趙恆特地賜予他“繼遵士公世之子不彥善克守乃可久汝必由良師”20字,作為排行字輩之用。這要算全國最先使用字輩的姓氏之一。可見從高傒到高瓊之間是沒有字輩的。這其間又經過多少代呢(這我不知道,請有識之宗親算一算)?宋真宗趙恆哪年賜的?身邊沒有史料,待考。可我們知道宋真宗在位於公元998年至1022年,我們姑且來個折中,以他1010年賜字輩吧?也有1000多年了。這一千多年,高姓子孫又有多少代了,又繁衍了多少子孫分散到世界各地,誰能統一千年以來的字輩?

尋根問祖不要拘泥於現有的字輩


人們因戰爭、災荒、就業、求學、求生、婚姻等可抗拒或不可抗拒的原因遷徙,遷出之後(也有由他姓收養而三代還宗的),不知本姓以前的字輩了,又重新修譜,另改字輩。這是很普遍的現象,故有某姓入某地始祖之說。例如我們明興公支系修譜,就以從江西遷到貴州的明興公為我們這個支系的入黔始祖,字輩就從他的下一代另外改寫了,沒過多少代,明興公的後裔中的字輩也有幾種不同版本了,還是近年修新譜才將字輩重新統一為100個字。難道那些字輩不同的明興公後代就不是明興公這一支系了嗎?即使新譜將字輩統一了,那些漏譜的人知道嗎?譜書不可能一家一本,更不可能人手一冊,即使現在得到譜書的人家,若干年後,一旦遭到變故離散,他們的後代子孫還能記住這一百字的字輩嗎?而現在許多人取名已不用字輩了,人們慢慢淡忘了字輩。故不應均泥於字輩認親支。
那麼,沒有統一字輩怎認親支呢?確切地說,認親支就是認分支!如我們目前只認到我們的入贛始祖高崇文,凡屬崇文公分支,不管字輩合不合(也不能久合),就是親支。從江西遷到貴州的始祖高明興,在貴州我們就是明興公分支,只要是明興公後裔,不管字輩合不合,就是親支。那又怎麼來判斷輩分?以是明興公的第多少代孫來衡量輩分老小。這就不會亂了!


至於由崇文公上溯到高傒我們屬於哪一支,那就需要宗親們齊心協力來清理了!
高傒成為著名的渤海高氏始祖,故《百家姓》上將姓高的都定為“渤海郡”。真實,從高傒的7世孫高止在齊國受排擠,出齊奔燕。高止的9世孫高量為宋國司徒,高量的10世孫高洪為東漢渤海郡守,已經26代了,這期間又繁衍了多少子孫,分出多少支系?其中又有多少高姓人住在渤海之外?我們的崇文公是不是高量的後裔?如果是,又是多少世孫?都需要宗親們來清理才能理得清!

尋根問祖不要拘泥於現有的字輩


再說幾句題外話:有位宗親是崇文公的第50世孫,我說我是崇文公的第41世孫,他覺得輩分相差那麼多,頗感驚奇。其實這一點不奇怪:以前沒有計劃生育,孔子的父親年近古稀才生他。那時,一個人的長孫比么兒歲數大得多的現象很普遍。我們明興公到貴州才十多代,其間已有五六代之懸殊。我胞兄的5世孫比我的3世孫年齡大,親兄弟之間的後代就有兩代之懸殊了!所以,從崇文公以下幾十代的後裔中,輩分懸殊個10代20代是不足為奇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