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前荒滩上打下第一根桩的奇瑞,今天已经……


23年前荒滩上打下第一根桩的奇瑞,今天已经……


当年的小草房


23年前荒滩上打下第一根桩的奇瑞,今天已经……

1997年3月18日,奇瑞打下建厂第一根桩

1997年3月18日,奇瑞拉开了厂房建设的序幕,在一片荒野滩涂上,打下了建厂第一根桩。

当时的办公室是一间小草房,当时的生产线是一条引进的二手发动机生产线,当时的汽车产业技术被国外“卡脖子”,当时的市场被合资品牌“老三样”占领,当时的轿车离中国家庭很遥远……

在这样“内外交困”的环境下,第一代奇瑞人夜以继日、艰苦创业。他们有骨气,敢担当;他们不惧困难,永不放弃;他们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无限的梦想;他们永远保持忧患意识……

2001年,奇瑞自主开发的第一款轿车奇瑞风云上市。它用只有合资车一半的价格挤入市场,迫使合资品牌降价,给中国家庭更多的选择。

2003年,奇瑞QQ上市,7年时间销售80万辆,创造自主品牌新的奇迹。

2009年10月1日,瑞麒G5作为新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自主创新成就的代表”,亮相建国60周年的国庆庆典游行花车,在天安门前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

至此,奇瑞成功打破“中国企业不能独立自主开发轿车”神话,让原本遥不可及的轿车“飞入寻常百姓家”,圆了中国普通家庭的“汽车梦”。

这一步,奇瑞走得非常艰难,但也非常充实!

从造一辆车到造一辆好车,奇瑞持续自主创新,大大缩短了我国在发动机、变速箱、新能源等核心技术领域与国外先进水平的距离,让中国汽车有了“中国芯”。

2010年,奇瑞第二代发动机下线,型号更多,排量更大;2017年,奇瑞第三代发动机ACTECO1.6TGDI面世,千车故障率低至1.95,超越了国际主流品牌的平均值,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2014年,奇瑞跻身中国企业年度发明专利授权量前十位。


2015年,奇瑞第500万辆汽车下线,奇瑞成为国内第一个实现第500万辆乘用车下线的中国品牌汽车企业。

2017年,奇瑞首次登陆德国法兰克福车展,并全球首发高端产品序列——EXEED。

从2010年开始的主动战略调整,奇瑞从追求“销量、速度和规模”的发展模式,向追求“品质、品牌和效益”的发展模式转变。建体系、提品质、树品牌,为企业再次腾飞奠定坚实基础。

这一步,奇瑞走得很熬,但却很坚定!

当年打下第一根桩的地方,如今已是奇瑞现代化的第三总装车间。代表着奇瑞最新创新实力的明星产品——星途、瑞虎8、艾瑞泽GX、艾瑞泽EX 每天就是从这里下线,驶入市场。


23年风雨跋涉,奇瑞从“模仿创新”到“正向开发”,从“野蛮生长”到“战略转型”,坚韧而永不服输,构建起汽车产业的新格局。


今天的奇瑞,构建了正向开发的九大运营管理体系,在体系的支撑下,能够以更快的速度响应客户需求,以更先进的技术、更高的品质,为用户创造更好的产品,满足全球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今天的奇瑞,在上海、欧洲、北美、中东以及巴西设立研发基地,构建了一个以芜湖总部为核心,涵盖欧、亚、北美、中东的全球研发格局。在全球研发布局的支撑下,奇瑞不仅能够整合全球各大研发网点的专业知识储备以及开发能力等资源,还可以导入全球化的产品开发流程,直接提升奇瑞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能力。


今天的奇瑞,已经拥有830万全球用户,海外用户突破160万,连续17年位居中国乘用车出口第一。每年,奇瑞与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超过10万辆,产品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数国家,奇瑞正打造自己的全球产业链体系,推进全球生产和市场布局。


谁能想到,23年前的荒滩野涂,今天已经成为奇瑞创新发展的主战场。一切似乎在意料之外,一切又都在意料之内。今年、明年、N年后的奇瑞,仍将坚持产业报国的初心,秉持“小草房”精神不断奋进,早日实现打造国际一流品牌的目标。


认真走过的每一步都值得!

破荒而立,向新而生。

奇瑞,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