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在无锡的泰伯和陕西的周武王是什么关系?

用户3117789454


先说答案吧:泰伯是大哥,周武王的爷爷季历是三弟,论起辈分,周武王要喊泰伯大爷爷。

下面再延展讲两个问题,第一,泰伯奔吴的真相没有那么崇高和美好。第二,为什么吴地当地的蛮夷会接受泰伯这些外人的领导。

第一,泰伯奔吴的真相没有那么崇高和美好。

儒家的著作里面,把泰伯奔吴说的像童话一般的美好:周公亶父膝下有泰伯,仲雍、季历三个孩子,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理应泰伯继承王位,可是敦厚孝顺的长子泰伯知道老爸喜欢三儿子季历,更喜欢季历的儿子姬昌,没错,就是发明后天八卦的那位大神。于是为了让爸爸妈妈不再为他的学习担忧,泰伯和老二仲雍一商量,带着一帮小弟兄悄悄离开家乡陕西,千里迢迢来到了荆蛮之地,现在的无锡苏州一带,重新创业。为了和当地老百姓打成一片,泰伯甚至还改换了当地最流行的莫西干发型,身上也描龙绣凤,犹如昆山龙哥。无锡苏州一带的老百姓一看,哇塞,这么有道德品质的人,一定是个大闲人啊,于是大家心甘情愿的接受泰伯、仲雍的领导,大家齐心协力把荆蛮之地发展成了鱼米之乡。完美!

孔子在《论语》里面说:泰伯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各位用聪明的脑袋想一想,可能吗?人性本恶,童话都是用来欺骗小孩子的。孔子在编故事呢。

泰伯奔吴,绝对应该有其他的版本,一个更加现实的,符合利益和斗争逻辑的版本。

《古本竹书纪年》里面记载说,季历连续打败了西戎的进攻,扩大了周国的边疆,对于国家开疆拓土功勋卓著,所以老大泰伯老二仲雍远离家乡避让。

《史记》里面讲的就比较直接,说泰伯和仲雍是逃亡。

当代还有一些史学家更加有小说家的潜力,说泰伯仲雍根本就不是逃亡,还是肩负这爸爸妈妈的嘱托,在腐朽没落的商朝大后方开战敌后根据地建设,找机会跟弟弟上下夹击,掏商朝的老窝。

可能铁锤看惯了历史的残酷一面,更加愿意相信上面三种说法。实际上,我自己还有一个综合了上面几种观点的猜想:大哥泰伯和二弟仲雍,联手离开北方故乡,一是感受到了父亲对老三季历家两代人的偏爱;二是季历快速崛起的实力和声望,让他们隐约感受到了某种威胁。为了自保,他们决定离开这个对他们来说已经成为是非之地的故乡,不远万里来到蛮夷之地拓荒自己的人生疆域。

第二,为什么吴地当地的蛮夷会接受泰伯这些外人的领导?

前面说到了,泰伯和弟弟来到荆蛮之地,断发文身。《吴越春秋》里面说,这样做就是对周朝的父亲兄弟表示自己不要王位的决心。“示不可用”,我都已经把大家重视服,头发,皮肤做了整容术,再也没有资格竞争周王的宝座了。你们就不要再想着让我们回去当国王了,或者说,我们就再也不会对老三家那一支族人产生潜在威胁了。

这是第一个原因,在王权争夺战上彻底弃权退出,至于是从道德的角度考虑,还是从自保的角度考虑,大家见仁见智。

第二个原因,我认为更加实在的,就是,泰伯和仲雍这些外来户,需要通过容貌服饰的改变,获得荆蛮之地土著人的认可。

就像李连杰在《西域雄狮》里面扮演的黄飞鸿那样,在印第安部落里面画上一脸的油彩。

可是一群外来户,只是改变一下发型,纹个身就能得到当地人的拥护成为开国者吗?显然不能。

一定是泰伯和仲雍和当地人带来了好处。

有人说是泰伯和仲雍给吴地人民带来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别开玩笑了,这里的稻米文化很悠久好不好。良渚文化里面的农耕文明,不比同时期的北方差。

最符合逻辑的,还是周国人的土地制度,井田制,让吴地的普通人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里面论证了,在周公亶父时期就已经建立了井田制的观点。

泰伯把先进的生产资料分配制度,带到了荆蛮之地,让当地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获得了当地人民的拥护,最后成立了勾吴。

这个逻辑是说的通的。通俗一点说,泰伯两兄弟在这里发动了土地改革。

勾吴的吴字,就是鱼字,就是当地人的图腾。这样的国名也更加容易得到承认。

简单总结一下:泰伯是周武王的爷爷辈,泰伯奔吴不是一个道德话题,是一个关于生存和发展的话题,泰伯能够在吴地得到拥护和建国,是因为给当地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制度利益。


铁锤文史


讲无锡是泰伯奔吴落脚点在无锡梅里的人/专家/学者都是从文献材料找依据,他们也在拼命找实物证据,但从来就没有找到一件能够佐证无锡是泰伯奔吴的落脚点。泰伯如果落脚在无锡为什么没有留下一星半点当时周文化的痕迹(文字、语言、青铜礼器、青铜兵器、青铜农具、北方的旱作农业作物的种子、青铜器工厂等)哪?这只能说明文献资料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环太湖地区自古以来一直是衣食无忧的稻作农业区,在周人渡江前已经进入良渚文化时期,泰伯这个异族人一来就能进入环太湖核心区?当地古越人还拥戴他当领导?这也太低估了古越人及其部落酋长的智商了吧!历史上有哪一次后来者(周人/北方汉人)进入环太湖流域不遇到抵抗的哪?一次也没有。后来者每次都是筚路蓝缕、栉风沐雨 、砥砺前行、艰辛开拓。

镇江是吴文化和吴语的起源地(没有之一)、江南文脉之所在(没有之一)、江南汉人的出发地。镇江是历代汉文化进入环太湖流域、宁绍平原人流和文化走廊的起始点。句吴最早的都城在镇江,作为都城时间长达600多年。真正的江南汉人老祖宗的坟墓都在镇江大港及其周围地区,发掘过烟墩山、母子墩、北山顶、谏壁青龙山磨子顶等吴王墓或吴国贵族墓,出土西周青铜器41件、春秋青铜器54件。其中烟墩山出土的宜侯夨簋铭文记载了公元前1005年周康王封宜侯(周章)宜地(镇江),建宜邑(镇江城),原件被国家博物院收藏了,在北山顶出土的青铜器等文物被南京博物院收藏。可以到镇江博物馆看一下凤纹尊,上面有天鼋图案,是姬姓(吴姓)的族徽。随宜侯过江的周人首先定居在宁镇和茅山地区,周人带来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这个地区开始讲古汉语、用古汉字、制造青铜器、种小麦吃面食。镇江丁家村遗址出土过西周时期的碳化小麦颗粒,镇江孙家村有吴国的青铜器工厂。

镇江历来是北人进入江南的登陆点,宁镇山脉(南京淳化青龙山——常州孟河黄山)和茅山山脉区域是桥头堡。江南土著是古越人讲古越语(侗台语),在周人登陆镇江后,经过600多年后,从镇江出发的古汉人,建立淹城(创造了常州人)、阖闾城(创造了苏州人)……,江南人开始讲古汉语(吴语)用古汉字开始用上了青铜器。

梅村(梅里)出土过西周文物吗?没有。无锡出土过西周青铜器吗?没有。就是无锡博物院内的唯一一件用了撑门面的春秋青铜器——吴王僚剑,是从民间征集的,根本说不清它的出土地在何处。再说一说鸿山大墓(战国时期的越族大墓)出土过青铜器吗?没有吧,出土的青瓷礼器都是仿造镇江的青铜礼器的式样,鸿山大墓出土的文物上没有文字吧。鸿山大墓的凤形佩是古越人(古越人的后代现在发布在贵州广西云南及东南亚)的族徽,现在无锡人的祖先是周人/汉人,现在无锡市将玉飞凤作为市徽真是滑天下之大稽。吴人有自己的族徽——天鼋(姬姓族徽),不了解的话,可以看一下镇江博物馆的凤形尊。 所谓的泰伯奔吴居无锡梅里完全是讹传,没有一点文物依据。最早是东汉赵晔在《吴越春秋》中凭空杜撰出泰伯葬在吴县梅里平墟,最后到唐代张守节又臆想出泰伯葬在无锡梅里。


Boyee2


根据“泰伯奔吴”的传说,泰伯为周太王的长子,为避弟弟季历及侄子昌(周文王,据说季历与昌贤能,周太王想传位给季历,以便再传给昌),于是太伯与二弟仲雍出奔到荆蛮之地,断发文身,示不同用,以避季历。按此关系,泰伯为周文王之伯父,周武王的伯祖父。

而尽管许多史籍对“泰伯奔吴”建立吴国的历史都言之凿凿,但对此我一直深有疑问。在商周之际,泰伯为了避位从周原地区出奔到三千余里外的吴地的可能性究竟能有多大?那既然说是泰伯建立了吴国,那么问题又来了,极其注重宗法制的周人给予作为周室长支的吴国的爵位为何又仅仅是子爵呢?今天,我就来分析一下“泰伯奔吴”的可能性以及对“泰伯奔吴”的由来作一下合理的推测!

据说“泰伯奔吴”的原因是泰伯有兄弟三人,老大泰伯、老二仲雍、老三季历,季历比较贤明,而且季历的儿子昌(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又有圣人之相。所以泰伯的父亲周太王就特别希望能够在死后传位给季历,以便将来季历再传位给昌。而泰伯洞察了父亲的心意,于是就和弟弟仲雍一起出奔到荆蛮之地,断发文身,以表明自己不能够再继位了。而荆蛮之人觉得泰伯特别仁义,于是纷纷归附泰伯,拥立泰伯为君,国号“勾吴”。但对这段历史典故至少存在以下几方面疑点。

第一,奔吴必要的经济条件基础。“泰伯奔吴”绝不可能是“裸奔”,既然季历的儿子昌都展露出圣人之相了,那么作为季历兄长的泰伯、仲雍也必定早已有了各自的家眷,而要让季历以及昌将来能够顺利继位的话,那么泰伯奔吴也必定是要带走家眷的;另一个也能证明泰伯他们不可能是“裸奔”的原因是,周灭商后,追念泰伯的仁德,是派人去寻找泰伯的后人的。由此可证泰伯的家眷当初是被泰伯带走的,既然是带着家眷的话,那么就一定会带着一定数量的随从用以保护家眷。以泰伯与仲雍的身份来估算“奔吴”群体人数的话,那么最起码也应该是人数在几百到上千人左右的庞大群体。

既然是这么一个庞大的群体,那么他们出奔的目的地就一定要有能满足他们的经济条件基础。众所周知,周人是一个农业部落,因农业而兴盛,最为重视农业的发展,周人的先祖--后稷就被称为农业之神。稷就是一种小米,是周人最主要的农业作物,如果泰伯这一批周人要迁徙的话,那么他们按理来说也应该迁徙到适合种植小米的地区,而不是适合种植水稻的江南地区。

第二,当时的政治环境。泰伯奔吴时期正处于商周关系紧张时期,泰伯的父亲周太王在位期间,便已开始蚕食商王朝的诸侯,也就是周人所言的“剪商”。商周之间的关系在此期间特别紧张,商人后来还因此囚杀了周人的首领季历。试想,商人又怎么能够允许这么一批周人通过自己的区域而绕道自己的身后,从而给周人从自己背后插刀的可能呢?

第三,没必要逃那么远。泰伯是为了避位,不是逃避仇杀,农业部落都是极为安土重迁的,以当时的经济条件与交通条件,迁徙不是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没那么轻松容易。既然泰伯出奔是为了满足周太王的心愿,那么泰伯出奔,表表决心、意思意思也就得了,实在没有必要费那般辛苦劲逃那么远。

第四,至于荆蛮觉得泰伯仁义,归之千余家,拥立其为君的可能性也并不大。泰伯的这种仁义其实都是按照周人的文明道德准绳来说的,荆蛮人与周人语言不通、生活习俗也不一样,相隔三千余里的话,就未必就能确定你泰伯是因为让位才奔吴的,再说即便知道泰伯让位是真也未必就把这当回事,你让位也终究是让给了自家人而不是让给外人的。再有,当时做首领是有甜头的,荆蛮人未必就甘愿拥立异族人为首领。我们看到周人伐纣灭商后,分封姜太公到营丘以建立齐国,姜太公就是靠武力打败莱夷才占据营丘的,按理来说姜太公是不说也很贤明,可是莱夷也没有到了主动归附的程度,而是互相间动了拳头的。何至于荆蛮人就纷纷甘愿归附於泰伯呢?这归附於泰伯的千余家荆蛮如果说是泰伯当初带来的断发文身后的周人部落似乎更可信一点。

第五,“泰伯奔吴”后与周人断失联系已历经四、五代人了,所以就不能排除吴越之地的部落首领为攀高枝而冒认泰伯之后的可能。


有知社


《儒林外史》中用了很大的篇幅来描写了“祭先圣南京修礼”之事,吴太伯(即吴泰伯)在儒家有着崇高的地位,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孔夫子曾经赞颂道:“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己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吴太伯是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的长子,他的两个弟弟依次是仲庸和季历,这两个名字可能我们都比较陌生,但是季历的儿子和孙子大家就比较了解了——他们就是周文王和周武王!那么,吴太伯和周武王的关系就缕清了——周武王的爷爷是吴太伯的弟弟,即,吴太伯是周武王的堂祖父。

吴太伯本事古公亶父的嫡长子,有着继承爵位的优先权,但是他却主动放弃了这个权利,并主动“奔吴”,其原因在《史记·吴太伯世家》中有记载:“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也就是说,太王古公亶父有意于隔代传位给姬昌,所以就必须先传位给自己的幼子季历。吴太伯很清楚父亲的意图,再加上他也认为弟弟季历非常贤明,于是就主动放弃了继承权,逃到了当时尚为荒蛮之地的“荆蛮”,并且文身断发,抛弃了炎黄的传统,自任为蛮夷。如此一来,季历就是再想让位也不可能了。

而吴太伯也有很强的号召力和政治能力,他在荆蛮之地很快定居下来,并且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政权——句吴(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馀家,立为吴太伯),他也正是大名鼎鼎的吴王阖闾、吴王夫差的祖先。


国史通论


泰伯又叫吴太伯,是周太王古公古公亶父的长子,而周武王是周太王三子季历的孙子,也就是说,周武王叫泰伯爷爷。最初的故事,我们从周太王说起,周太王名叫姬亶,是周祖后稷的第12世孙。他率领周部落的人民躲避戎狄的进攻,迁到岐山下的周原,发展生产,以德行天下,被周武王尊为太王。

《诗经·閟宫》记载了太王的功绩:"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司马迁说"古公乃贬戎狄之俗,而营筑城郭室屋,而邑别居之。作五官有司。民皆歌乐之,颂其德"《竹书纪年》说他在这里的统治得到了商王的肯定。"(商王)武乙六年,邠迁岐周。命周公亶父,赐以岐邑"

周太王娶妻太姜,有长子叫太伯,次子叫虞仲。太姜生小儿子季历,季历娶太任为妻。其中,泰伯也就是太伯。虞仲也就是仲雍。这也就是说,古公太王娶了太姜,然后有三个儿子,其中对第三个儿子季历及其孙子姬昌尤其看好,而他的大子和二子很贤德,就躲到了南方,让贤。为了表示自已的诚心,他们断发纹身,就是剪了头发,身体刺上了花纹。来表示自已不想与弟弟争位。

就这样他们到了南方,在无锡梅里定居下来,由于他的贤德,民众归附。他立国为句吴。成为了吴国的始祖。

《史记·吴太伯世家》载: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犇(bēn,即"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犇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吴太伯。

他在这里领导人民开发江南,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传说伯渎河就是他领导人民修建的。

他死后,人们把他葬在鸿山,他没有儿子,弟仲雍继位。而他的三弟也出开拓了周的基业,后被商王所杀。于是由季历的儿子继承事业,这就是周文王。经历文王武王,到周武王终于灭商,然后周武王派人找到仲雍的后人周章,正式册封周章为吴国君主。太伯被后世奉为吴文化的鼻祖。


历史上那些人那些事儿


嗨,姚文娇,你还好吗?我估计我今天就要走了,最晚明天,我就要走了!你会想我吗?


大少爷信仰


他大爷


大阿福


泰伯又称吴太伯。《史记》中世家第一就是这位吴太伯。第二位才是有名的姜子牙,第三是周公。

我们可以反推一下,这样便于理解。周武王姬发是周文王姬昌的儿子。周文王姬昌是季历的儿子。季历一共弟兄三人。老大就是泰伯,老二叫仲雍。老三(或者小儿子)叫季历。但是按照古代中国辈分排序,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才是老四或者老小。但是史书上没有说叔辈的人,就不管了。

这三个人的共同父亲是古公亶父,他感觉自己小儿子季历比较贤能,小孙子姬昌也比较有圣德。于是想把位子传给季历、姬昌这一系。但是传统是长幼有序,一般是穿长子的。老大泰伯、老二仲雍明白父亲的意思,也比较理解。于是就自我作践自己了。其结果是太伯、仲雍二人就逃往荆蛮,就是今天的吴越之地。象当地蛮人一样身上刺满花纹、剪断头发,以示不再继位。于是古公亶父就把继承权给季历。季历继位,就是后来的王季历,姬昌后来继承季历的位子也成为周文王。

可见泰伯应该是周武王的曾祖父的哥哥。周武王应该称呼他为:大爷。称呼老二仲雍应该叫二大爷。当然各地叫法可能不一样。

话说:太伯逃至荆蛮后,自称“句(gōu,勾)吴”。荆蛮人认为他很有节义,追随附顺他的有一千余户,尊立他为吴太伯。太伯死后没有无子,其弟仲雍继位,就是吴仲雍。

无锡的泰伯庙就是纪念泰伯的,他能主动让贤,不争权夺利,成就周朝,功绩应该表彰。


关中拾遗


这个问题我关注研讨多年了,因(阎氏族谱)记载,阎姓出自姬姓,尊泰伯为始祖。泰伯是武王的伯祖父,这没疑问,(左传)、(史记)等典籍有记载。关于泰伯奔吴,史家多有争议,吴、秦两地的史家也多有论著,路径、时间也争议不休。我认为陕西博物馆专家尹盛平先生的(陕西考古论文集及周族起源)一书,对泰伯奔吴解释的最为合理,其次是何光岳先生的(周源流考),综合简单介绍下:1、泰伯奔吴,首先奔的是宝鸡附近的弓鱼国,这个弓鱼国来自于荆蛮之地的江汉地区,祖先是虎图腾以打渔为生,商末到达汉中宝鸡地区,建弓鱼国。2、泰伯兄弟以弓鱼国义而归之的荆蛮之民为基础,在宝鸡西北现陇县附近原古吴国建国,把虍的元素、吴的元素、及鱼的元素柔和在一起,起名叫虞国,史称西吴或夨国。3、泰伯奔吴是太王的安排,意为联络西方邦国部落特别是犬戎,陇东的古吴国就是犬戎之国,之前姬周与之多有纠集,是否泰伯兄弟母家也无可考证了。4、之后的夨国参与了武王伐纣,后代被封于西吴和虞(山西平陆)。夨伯在成周参与政事,周昭王时,吴人参与南征,嘉封其后代于夏虚阎乡及成周西南宜阳邑,周宣王时,改封宜地吴人于镇江,后人又发展到太湖定居无锡梅里。5、吴国逐鹿中原,是春秋一霸,周王、晋、鲁都承认吴为姬姓同宗。


阿里小泰


泰伯,又称吴太伯,吴国第一代君主,东吴文化的宗祖。其父是周的国君古公亶父,古公亶父共有三个儿子,长子就是泰伯,次子叫仲雍,少子叫季历。

关于泰伯奔吴的原因历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由于当时季历的儿子姬昌(也就是周武王的父亲)已经出生,而且有瑞相,古公就想把王位传给季历,然后再传给季历的儿子姬昌,也就是周文王。泰伯知道父亲的心思后,就借故到南方去采药。老二仲雍和泰伯想法一样,也与兄长一起去了江南吴地,两人还断发文身,表示决心不接受继承君位。后来古公去世了,季历只好自己继承了君位。季历死后将君位传给儿子姬昌,也就是周文王。最后周文王之子周武王灭商,一统天下,建立了周王朝。

另外一种说法以朱熹在《论语集注》中的注释为代表,“大王因有翦商之志,而泰伯不从,大王遂欲传位季历以及昌”,就是说泰伯之所以要奔吴,是因为他不赞成古公亶父灭商的打算,所以古公亶父才有了传位给季历和姬昌的打算。泰伯与仲雍知道后,就出走去了南方。

泰伯这种为成全其父的意愿,弃自身的利益于不顾的行为,得到了儒家的高度评价,《论语.泰伯篇》第一章就是孔子赞扬泰伯的话,原文是: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所谓“三以天下让”,朱熹的注释是“三让,谓固逊也”,意思就是所谓的三让,体现的主要是泰伯坚持逊让的态度。而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则指出历来对于三让有两种解释,“一说:泰伯避之吴,一让。太王没,不返奔丧,二让。免丧后,遂断发文身,终身不返,三让。一说:季历、文、武三人相传而终有天下,皆泰伯所让”。

参考译文是,孔子说:“泰伯可以称得上品德极高尚的了,他为了天下(得到更好的治理)多次把君位让给弟弟,也就没有什么事迹让人民去称赞他。”

孔子之所以对泰伯给予如此高的评价,大概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对于父亲的“孝”,为实现父亲的愿望,毅然舍弃了自己的地位,重视“孝”大于私利;第二是认为季历,特别是姬昌能比自己更好的治理天下,选择了放弃私利,重视“天下”大于自己;第三是对于自己“民无得而称”的不在意,心系天下,淡薄名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