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乐亭|第6期|「乐亭骄子」宋国生父女与二胡

来源:乐亭文化研究会《读乐亭》会刊第6期

编者按:文章内容仅作文化交流用,不代表本自媒体观点

读乐亭|第6期|「乐亭骄子」宋国生父女与二胡

宋飞。题图来自网络,仅为配图

二胡,又称胡琴,是中国最有代表性的民族乐器之一,以构造简洁、便于携带、音色优美、音乐表现力和感染力极强等特点,千百年来一直深受中华民族的钟爱。尤其是近代,二胡的演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使之日臻完美,并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加强,逐步受到世界人民的青睐,被国外音乐家誉为“两根弦的乐器之皇”。

纵观中国音乐历史,在二胡的传承教学和演奏方面不乏高人和大师,而在当代中国的二胡界,就涌现出两位乐亭籍二胡大家,这就是宋国生和他的女儿宋飞。

宋国生先生,1938年生于河北省乐亭县李家寺村,自幼爱好音乐,少时随乡人学拉二胡,乐感超人,1961以优异成绩考入天津音乐学院,学业修满即留校从事民乐教学。

几十年来,宋国生先生致力于国乐的传承与教学事业,倾毕生心血,创建了一整套自成体系,集“神、气、态”于一身的综合性立体式教学法,培养了一大批二胡演奏人才。在继承二胡传统演奏技法的基础上,先生创造了“双跳、双抖、轮弓”等新的技法,极大地丰富了二胡的艺术表现力,多次应邀到国外讲学和演出。著有《二胡演奏艺术》等多部专著,出版《宋氏琴韵》、《宋国生二胡专集》、《河南小曲》等唱片、磁带多种,百余首二胡练习曲被全国众多音乐院校选为教材至今还在广泛使用。

宋国生先生不仅在二胡教学领域堪称中国大家,在作曲方面也是一位影响深远的长者。六十年代风靡全国的群众歌曲《老俩口学毛选》就是先生的作曲精典。宋先生在谈音乐创作时曾说过:“从音乐素材上讲,我从小生活在民族音乐的海洋中,较早地受到了家乡的乐亭大鼓、乐亭皮影、评戏、吹歌还有抗日歌曲的熏陶。随着年龄的增长,从老家来到唐山、天津,认识学习了像河南梆子、河北梆子等更多的地方戏,音乐的素材就更广泛了一些,与此同时,我也接受了一些外国的东西,找出它在表现手法上的规律。我刚开始作的一首歌曲就是以歌颂党、歌颂领袖、歌颂新生活为题材的二胡曲《如诉曲》,后来又创作了《豫乡行》、《燕赵春潮》、电视剧音乐《杨三姐告状》、《三不管》等几十部音乐作品。”

宋国生先生曾获“全国二胡比赛三等奖”、“新作品优秀演奏奖”、中国乐器国际比赛“园丁奖”等40余项,并获得过“鲁迅文艺奖”和“天津市教学楷模”荣誉称号。

宋国生先生现为天津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

宋飞,1969年生,自幼受家庭熏陶,跟随父亲宋国生学习二胡演奏,后师从吉桂珍、安如励、刘明源、王范地等名师学习多种民乐器的演奏,1987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器乐系,1991年毕业后任中央民族乐团二胡演奏员,1999年读完硕士研究生后调入中国音乐学院任二胡老师。

宋飞不愧为中国当代二胡演奏的青年领军人物,她的二胡演奏深沉悠远、激越奔突,含蕴而不失激情、宁静而灵动,既师承传统,又富有创新。她以自己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通过二胡演奏把欣赏者引领到“意、情、趣”的佳境。她的演出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以及世界19个国家,并在美国卡内基、德国柏林的爱乐大厅、维也纳金色大厅等世界著名音乐殿堂进行精彩的演奏,受到世界当今几位顶尖级音乐大师的称道。

在学生时代,宋飞就在父亲的指导下,摘取了“首届中国乐器国际比赛二胡专业组第一名”的桂冠,而后,又屡获殊荣,曾获得“中国音乐学院学院大奖”、“文化部优秀青年专家”、“十杰青年”、“2000年全国文联德艺双馨艺术家”等荣誉称号,领衔组建“华韵九芳”民乐团,出版有《宋飞二胡名曲指导》VCD教学片、《长城》等十余部专辑唱片。

宋飞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二胡协会理事,北京中华传统音乐学会副会长等职务,全国青联委员。

宋国生、宋飞父女在二胡教学与演奏方面的业绩,在中国民族音乐史上写下了浓浓的一笔,宋氏父女的艺术成就既是中国二胡的荣耀,也是我们乐亭人的骄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