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县“四个引领”助推脱贫攻坚跑出“加速度”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祁连县在脱贫攻坚巩固成效战斗中,强化“补针点睛”,下足“绣花”功夫,以“四个引领”开展“四项行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为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按下“快捷键”,跑出“加速度”。

开展“支部引领+产业富民”行动。坚持产业链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建在哪里,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到哪里,创新适应经济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态、生产生活方式的组织设置模式,注重在龙头企业、项目建设、专业合作社和产业上下游、产供销中应建尽建产业链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推行“党支部+产业+贫困户”,村“两委”班子带头入股办企业,党员带头领办经济合作社,扶持壮大“祁繁甘育”“电子商务”“入股分红”“活畜进鲁”“绿色加工”“特色种养”“生态旅游”等产业,以农畜产品加工、旅游商品开发、线上+线下销售的形式,推动“飞地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数字经济”等“四个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党建提质、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贫困户脱贫。目前,共建立产业链党支部10个、功能性党小组110个,19种富民产业带动参与产业经营的2925名贫困户人均增收1024元。

开展“双联引领+结对帮扶”行动。落实“支部联姻+党群结对+双书记驻点(第一书记、法治副书记)”扶贫机制,围绕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组织全县107个县直机关党支部和45个村党支部结对联姻,1663名党员干部与1495户4792名贫困户结对帮扶,形成“县级领导联村抓总、结对部门联村共建、党员干部结亲帮扶、选派干部驻村攻坚”的四级联动帮扶体系,通过“帮钱帮物+扶志扶智+扶业扶技”等方式,帮助村“两委”理思路、找路子、拿对策、促发展,实现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致富技能,激发脱贫攻坚内生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大力实施产业培育、技能培训、法治帮扶“三个一”工程,45名“第一书记”充分利用选派部门项目资源优势,培育实体产业94个,实现年收益777.88万元,带动全县3354名贫困群众实现增收。依托涉农培训项目,先后在贫困群众中培养持证挖机人才50人、电商从业人员100人、汽车驾驶员400人、特色种养殖业人才350人、转移就业6053人次。45名村法治副书记采取“以案释法、现场说法、专题讲法”的形式,深入村社送法律上门服务135次,化解矛盾纠纷36件,宣传教育121场次,提供法律服务36件,为脱贫攻坚提供法治保障。

开展“项目引领+资金带富”行动。坚持把项目资金投入脱贫一线,着力培育特色实体产业,变“输血”为“造血”。整合中央专项扶贫、山东援建、产业扶持等资金1.04亿元,通过产业带动、管理增效、盘活资产、抱团发展、牧旅融合等九种模式,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建立乡村旅游示范点5个,农牧家乐141家,旅游商品经营180家,培育村集体经济产业27个,推动全县45个村村集体经济纯收入实现收益1380万元,为30305名群众分红301.25万元,带动10394名群众就业,人均增收1327元。聚焦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906万元完成12所村卫生室新建项目工程、3个村窄路加宽续建项目工程、8条农村公路安保项目工程、14条农村公路养护项目工程、中桥2座、公厕27座、垃圾填埋场5座,投资3995万元实施“三村一区”的饮用水处理及管网改造工程及农牧区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投资1.38亿元实施农网升级改造项目工程,配齐配全卫生、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改善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全力巩固脱贫成果。

开展“政策引领+全面带富”行动。落实生态奖补、就业民生、金融普惠等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不断强化政策扶持,引导农牧民群众抢抓机遇,发家致富稳脱贫。县财政、农牧、自然资源、金融、税务等部门制定出台扶持培育实体产业政策,开通“绿色通道”,通过放宽政策、简化流程、减免配套服务费用,发展一乡镇一示范、一村一特色的农牧区主导产业项目67个,助力脱贫攻坚。开发140个乡村公益性扶贫岗位,解决无法外出的贫困户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实行扶贫“530贷款”“党员带富基金贴息贷款”“扶贫专项互助资金”等三项金融扶持措施,落实金融贷款资金5482万元,撬动社会资金2590万元,带动124名贫困党员836名贫困群众实现增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