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跳动计划招聘人数过万,重点发展教育。在线教育就此蓬勃发?

排版:Echo


“停课不停学”让身处教育行业的企业在2020年初始喜忧参半。

受严重疫情影响,校内校外的教育资源在短时间内整体迁移到了线上,能接住的企业正迎来希望的春天,接不住的只能倒在寒风中。

就连中国老牌教育机构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都直言,如果没有过去一年在直播系统上的准备,这次会是个大灾难。

2月7日,线下IT职业教育机构兄弟连教育正式宣告品牌“破产”。反观 2月17日,职业IT在线教育平台51CTO宣布完成2,000万美元C轮融资,继续加大线上培训及内容体系的研发投入。两相对照之下,再看看2020年2月份在线教育企业融资信息,在线教育此时正是大势。

【2020年2月在线教育领域部分融资情况】

字节跳动计划招聘人数过万,重点发展教育。在线教育就此蓬勃发?

据财华社消息,在港股市场上,K12、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相关非线上教育领域几乎全军覆没,各公司股价大多下挫;而在线教育板块生机勃勃,港股在线第一股新东方在线股价创出历史新高。

字节跳动计划招聘人数过万,重点发展教育。在线教育就此蓬勃发?

图源:财华社

各公司纷纷推出免费直播课程,新增用户不断增长,似乎都已在这庞大的流量红利中分得一杯羹。但是,教育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真的好走吗?


疫情过后,转型线上教育还有必要吗?

Shawn是中国舞班、美术班的班主任,她所在的公司是一家针对2.5-18岁青少儿素质教育发展的机构,主要发展线下教育,校区集中在商场以及住宅区周围。疫情发生后,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2020年春季延期开学,学生在家不外出、不聚会、不举办和不参加集中性活动。各培训机构线下课程全部取消。为了响应“停课不停学”,Shawn公司将线下课程通过钉钉、微信等平台转移到线上,课程照常进行,家长根据教材在家录学生练习视频,老师在家点评。

但是,Shawn通过这段时间与家长的沟通,认为“小孩子学舞蹈这些课程还是有老师在身边适时辅导效果好一些。学生在家练习效果相对还是差一些,有的家长看不出来他们的动作标不标准,学生在家有时候也会犯懒。”

疫情发生前,公司主要通过线下活动吸引客户报名。这段时间,Shawn与同事们就在朋友圈等一些社交平台发课程相关海报,“报名的很少”。公司目前在线上获客还是一个难题。“本来通过线上推广获得的客户就不多,之前市场还不错,现在有点饱和了,加上周围的培训班新开的很多,现在获客主要还是通过转介绍和现有客户新加培训课程。”

作为一家主打线下素质教育市场的公司,随着市场渐渐饱和,原有竞争优势正在面临挑战。

Shawn所在公司面临的难题在线下教育机构中并不罕见。但是Shawn目前为止还没有听说过要发展线上教育的计划,公司投入的重点还是在线下。

缺乏技术及经验是很多线下教育机构对转型线上持谨慎态度的主要原因。艾媒咨询日前发布的《2019-2020中国在线教育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在线教育平台担忧因素的调查上,师资质量、课程质量问题;收退费等资金保障问题;个人隐私问题;录播形式无法及时交流反馈;直播形式受网速、设备影响大都是用户顾虑的主要方面,这些顾虑也是线下教育机构转型需要考虑的问题,得到用户信任才能吸引用户体验,进而转化为付费用户。

字节跳动计划招聘人数过万,重点发展教育。在线教育就此蓬勃发?

图源:见水印

俞敏洪说:“人对人的影响和冲击力,只有在面对面交流的时候才会更大,且长久存在。”他介绍到,2019年新东方决定是否开发自有直播系统的时候公司内部还有争议,觉得地面教学好像用不到线上课的班级系统,即使需要用也可以借助第三方的系统。但是最后还是决定研发自有系统,因为考虑到未来的 OMO (线上线下融合)战略会用上。

新东方“东方优播”CEO朱宇接受36氪采访时说:“疫情像是催化剂,只改变反应和演变的速度却不改变方向。” 未来教育行业中,在线教育必将占有一席之地,疫情只是将它提前推向众人面前。

以线下教育知名的企业,最近几年也都在积极布局线上。

1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说,未来中国教育市场发展,必然是地面教育和在线教育双向发展。

2

精锐教育董事长兼CEO张熙认为,未来10年,线上和线下深度融合的OMO是教育行业的最终结构模式。

3

好未来董事长兼CEO张邦鑫表示,好未来要从一个培训机构变成一个教育机构;从一个线下公司,变成一个科技服务公司。

4

中国平安旗下青少儿在线教育品牌vipJr 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杨正大表示,这次疫情的“意外红利”,加速了教育行业线下转线上拐点的到来,新的竞争者开始入局,竞争格局必将有所改变。

5

爱乐奇潘鹏凯表示,即使没有这场疫情,30%的线下教育机构已经开始在线上化了。线下教学保证效果,线上教学提升效率,是很多大机构的策略。


在线教育早已不是一个新词。艾媒咨询发布的报告中显示,1998年,教育部提出了“远程教育工程”。杨正大说:“从过去电视大学到后来的公开课,在线学习已存在了二十几年,之所以没有成为教育主流,主要是因为缺乏互动性。教育最关键的元素就是互动,如果学生仅从看课中学习,那线上教育所带来的学习效果不容乐观。”


在线教育面临哪些挑战?

疫情自爆发以来,各地学校开学时间一再推迟,在线教育需求量迅速增长。但是线上教育发展如料想般没那么简单。

首先是技术问题。自上网课以来,微博热搜上就时不时出现“XX崩了”的新闻,老师抱怨“辛辛苦苦花半天时间备课录课,好不容易上传了,系统崩了……”,学生抱怨“早起等签到,结果网站崩了……”。尽管平台迅速响应修复,用户体验受到影响在所难免。

为了保证用户网上上课流畅度,阿里巴巴钉钉自发起“在家上课”行动计划,钉钉“在线课堂”功能免费向全国大中小学开放之后就持续对服务器进行扩容。

字节跳动计划招聘人数过万,重点发展教育。在线教育就此蓬勃发?


字节跳动计划招聘人数过万,重点发展教育。在线教育就此蓬勃发?

其次是教学场景的转换。网课说上就上,老师学生的心态却没办法说变就变。教学场景突然改变,教学模式一如从前,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一时都无法适应:老师不愿意成为网络主播,一节课下来,学生收获的只是自己的表情包;学生也不愿意每天打卡、拍照、录视频……

最难的还是企业本身核心优势的打造。疫情期间,各企业通过提供免费网络课程响应“停课不停学”,同时也获得了大量新增用户。但是这些用户在疫情结束后是否能转化成为付费用户,还要企业自身再想办法。

五年前,华为就提出其服务产业战略要围绕ROADS转型,ROADS代表的是五种数字化体验:实时(Real-time)、按需(On-demand)、全在线(All-online)、自助(DIY)、社交化(Social)。华为认为,ROADS应当是所有行业的新型体验标准。

艾瑞咨询在其发布的《艾瑞疫期产业观察》中指出,2019年中国在线用户在产品付费时看中的前3个因素分别是:上课的便捷性、授课形式、服务/体验;对产品复购最主要的原因是产品使用体验好。企业在吸引大量新用户后,好的产品和服务体验可能会促进用户后续使用付费产品,进而转化成为付费用户;体验感差的产品对品牌形象的打击也是致命的。

字节跳动计划招聘人数过万,重点发展教育。在线教育就此蓬勃发?

字节跳动计划招聘人数过万,重点发展教育。在线教育就此蓬勃发?

图源:《艾瑞疫期产业观察》

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优秀的产品与服务始终是教育行业留存客户的不二法门。

1月18日消息,云学堂宣布完成1亿美元D轮融资,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内容生态建设以及专业服务能力的提升。

2月11日消息,弈小象获得北塔资本百万级天使轮融资,此轮融资将用于进一步加大课程研发投入,引进人才,增加师资储备。

2月17日消息,51CTO宣布完成C轮2,000万美元融资,将继续加大线上培训及内容体系的研发投入。

2月18日消息,鲸鱼外教培优宣布获得1亿元B轮融资,表示将资金用于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效率两大方面。

2月26日消息,小鸟上学宣布获得1,000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公司创始人表示,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打磨教研产品、搭建优秀团队。


现如今,“酒香也怕巷子深”,教育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已然演变为多赛道竞争。在线教育眼下正是一块“香饽饽”,行业内头部公司在占据固有市场之外,也在积极探索并布局其他细分领域;借助技术支持,互联网公司也正在入局教育领域。据Tech星球消息,阿里推出了“帮帮答”,针对中小学生课业问题进行付费问答。这是除钉钉推出的在线教育功能之外,阿里入局在线教育领域后,首次推出的独立产品。字节跳动也计划 2020年将招聘超过一万人,重点发展教育业务。

教育行业发展核心始终是围绕着“人”,围绕这样的核心,市场同类型公司越多,同质化产品越多。无论手握多少优质教育资源,获客的前提还是要让用户对品牌产生关注,因而营销成为重点。

除了在地铁、商场等人流量大的场所投放广告,抖音、快手、朋友圈、B站等一些用户接触多的平台也成为了企业广告投放新渠道。根据艾瑞咨询艾瑞Ad-Tracker监测的数据显示,2019年1-11月在线教育TOP10的企业广告主投放的网络投入指数达到52,503.9万,与2018年同期相比增长了70%。

入局者越多,竞争越激烈,这是不争的事实。疫情的突然爆发将在线教育推至风口,线下企业亟待布局线上,纯在线教育公司的竞争者又多了互联网头部企业,教育行业的格局正在被改变。线上与线下的业务逻辑是什么?线下企业如何在线上继续发挥竞争优势?如何借助技术实现裂变传播?……

在HRoot与淘宝大学联合推出的《新动能——数字商业时代的企业转型之路》里, 答案已写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