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紮實、打深打薄,可能是因為這個揮杆姿勢

中立姿勢、S姿勢、C姿勢,你是哪一種揮杆姿勢?

不紮實、打深打薄,可能是因為這個揮杆姿勢

上週分享了S揮杆姿勢,今天帶你詳細瞭解C姿勢。

01

什麼是C姿勢?


傳統觀念裡會出現駝背=C姿勢的說法,實際上不盡然。

我們可以通過三個部分來判斷C姿勢:

不紮實、打深打薄,可能是因為這個揮杆姿勢

1.頸部前伸

頸部前伸越多時,旋轉幅度越受限。

2.胸椎屈曲

胸椎在中立位時旋轉幅度良好不會受限,但屈曲角度過多,則會受限。

3.肩帶前引

肩甲向前,肩帶就會出現前引,這會影響手臂上舉和肩關節旋轉能力。

以上三個部分,有些人會有全部特徵,有些人則是隻有一個或兩個特徵。

在實際揮杆中,雖然胸椎屈曲是最常見的,但我們也要知道頸部和肩帶也會有影響。


02

C姿勢對揮杆有什麼影響?


身體影響:

軀幹旋轉受限

揮杆動作影響:

  1. 手臂上抬上杆
  2. 脊柱逆轉
  3. 掉杆頭

擊球影響:

擊球不紮實、打深打薄。

我們來看看下面這位球員的準備動作,他看起來有一些駝背(胸椎屈曲),還有一些肩帶前引,這會容易讓上杆變成什麼樣呢?

不紮實、打深打薄,可能是因為這個揮杆姿勢

這造成他上杆時頂點位置,有脊柱角度逆轉,以及胸椎旋轉角度過小的特徵。

不紮實、打深打薄,可能是因為這個揮杆姿勢

除此之外,在準備時的肩帶前引,也讓上杆時手臂不能上舉抬高,造成比較低平的上杆。


03

C姿勢的肌肉分析


知道了C姿勢是由頸部前伸、胸椎屈曲、肩帶前引造成的,那具體來看看頸部前伸的肌肉分析。

當胸鎖乳突肌過緊可能會變短,會把頭部牽拉向下,一定程度上造成前伸。

如果頸部後面的肌肉比較強壯就可以阻止胸鎖乳突肌的牽拉。包括斜方肌上束,頭夾肌,頸夾肌,胸髂肋肌,這些肌群可以給頭部支撐穩定位置,保證不被前拉的狀態。


不紮實、打深打薄,可能是因為這個揮杆姿勢

分析肌肉後,我們才可以對症下藥,幫助身體姿勢得以改變,使揮杆改變。


04

糾正C姿勢的肌肉練習方法


頸部前伸

首先先對胸鎖乳突肌進行拉伸。

不紮實、打深打薄,可能是因為這個揮杆姿勢

頸部回收,低頭,持續多次;然後再對後側肌肉進行強化。

一開始時,可以採取四足姿勢,頸部上抬眼睛看天花板。如果可以比較輕鬆做到20~30個一組時,可以再採取右圖負重的形式進行練習。

不紮實、打深打薄,可能是因為這個揮杆姿勢

身體姿勢是地基,往上才有靈活性,穩定性,速度,力量和爆發力等。

我們要把身體姿勢放在最底層,如果沒有好的身體姿勢我們就沒有靈活性,例如胸椎過分屈曲,肩帶前引等這些就是會影響靈活性。

所以青少年的訓練中身體姿勢要格外注意,如果孩子從小就有高低肩,胸椎屈曲過多(駝背)這種狀況,可能會有受傷的風險,不利於長期發展。

以上分享內容來自學球幫在線課程《全揮杆動作分析與調整》,如果你想知道胸椎屈曲、肩帶前引的肌肉分析以及更多的練習方法,推薦學習!


這門課程由中國十佳教練李曉光主講,他將用四個步驟帶你走出全揮杆教學盲區:

1. 辨識學員揮杆特徵;

2.分析肌肉關節成因;

3.針對不同成因訓練;

4.與體能康復師溝通。


作為教練,學完本門課程,你看到揮杆就會不僅僅只看到動作本身,還可以看到骨骼和關節如何運動,肌肉如何配合參與。在實際教學中如何有針對性的幫助球員調整動作。


課程售價¥594

48小節,時長約480分鐘

學習時間只需1個月

馬上點擊瞭解詳情




-END-


1.文章部分文字和圖片、視頻源於網絡。

2.部分圖片和文字之間無必然聯繫,僅供讀者參考。

3.本文如無意中侵犯了某方的知識產權,告之即刪。


感謝曉光工作室劉德教練、IYCA國際青少年體能訓練協會中國課代表大龍哥的動作演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