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诺克运动得以快速发展 他的贡献绝对功不可没

被誉为世界上最难的体育运动项目——斯诺克,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从当初的鲜为人知到如今的众所周知,发展得越来越好,正向鼎峰迈进。而这一切的成果,有一个人的贡献绝对功不可没,他就是中国“神童”丁俊晖。

斯诺克运动得以快速发展 他的贡献绝对功不可没


斯诺克最开始盛行于英国。1916年,首届英格兰业余锦标赛正式诞生。1927年,在台球传奇人物乔.戴维斯等人的努力下,第一届斯诺克职业锦标赛在伦敦成功举办,并由乔. 戴维斯本人夺得冠军,赢得6.10英镑奖金奖励。在那个时代,乔. 戴维斯绝对是斯诺克的王者,其1946年淡出世锦赛时,之前历届世界职业锦标赛的冠军均为他获得。

斯诺克运动得以快速发展 他的贡献绝对功不可没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斯诺克遭遇了一个低潮,甚至严重到1958年至1963年期间没有任何锦标赛事举行。直到1969年,当时英国广播公司(BBC)为了宣传新的彩色电视广播,发起了一项新的斯诺克赛事。球桌上绚丽的各种彩球和球员们的精彩表现很快吸引了观众的兴趣,斯诺克也因此又复活了起来。

几年之后,因为电视转播的助力,斯诺克开始成为一项主流的职业运动,并于1977年引入世界职业选手排名。但这种热度仅限于英国以及爱尔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印度等英联邦国家。

斯诺克运动得以快速发展 他的贡献绝对功不可没


直到2002年,随着中国“神童”丁俊晖的横空出世,斯诺克运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2年5月,年仅15岁的丁俊晖为中国夺得第一个亚洲锦标赛冠军,并成为最年轻的亚洲冠军。同年8月31日,他又获得世界青年锦标赛冠军,成为中国第一个台球世界冠军,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崭头露角。同年的亚运会上,丁俊晖在单打决赛中3:1战胜泰国选手素波森拉再添一冠,并改写了中国在亚运会台球项目上没有金牌得尴尬历史。同年12月15日,中国台球协会向丁俊晖颁发了“中国台球特别贡献奖”。

斯诺克运动得以快速发展 他的贡献绝对功不可没


2005年4月,在国际大型排名赛事中国公开赛上,18岁的丁俊晖一路过关斩将,先后击败艾伯顿、傅家俊、达赫迪以及亨德利等名将,夺得职业生涯首个排名赛冠军。值得一提的是,当时CCTV5安排直播了那场决赛,据官方给出的数据,有高达1亿多观众同时观看比赛。如此小众的体育项目却突然爆出超高的收视率,确实让人不可思议!丁俊晖就此一夜成名。也正因为这场比赛,一时之间中国便迅速刮起一阵阵台球风,全国的大街小巷台球桌遍地开花。

同年12月,丁俊晖在“三大赛”之一的英锦赛上继续高光表现,从资格赛起连续击败特鲁姆普、罗宾.赫尔、奥布莱恩、安东尼.汉密尔顿、吉米. 怀特、保罗. 亨特、罗伯逊和乔. 佩里闯入决赛,并在决赛中10:6力克斯诺克传奇史蒂夫.戴维斯摘取桂冠。

斯诺克运动得以快速发展 他的贡献绝对功不可没


2006年,19岁的丁俊晖上升势头尤为明显,在8月份举行的北爱尔兰杯上他以9:6击败当时如日中天的“火箭”奥沙利文夺得冠军,成为有史以来第二位在20周岁之前就拿到3个排名赛冠军的球员。并在同年的亚运会上,丁俊晖为中国代表团拿下斯诺克男子单打、双打和团体3枚金牌。

斯诺克运动得以快速发展 他的贡献绝对功不可没


2007年,因为丁俊晖的成功带动了台球项目的快速发展,国际大型赛事上海大师赛以及中国职业斯诺克巡回赛相继推出。以此同时,许多的90后小选手也开始蠢蠢欲动,有的甚至模仿丁俊晖直接放弃学业或“半工半读”状态,下定决心追逐斯诺克梦想。

2012年,随着斯诺克运动发展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多赞助商大量资金的注入,中国又引入了世界公开赛和国际锦标赛两项大型排名赛事。紧接着,2016年又新增了一项赛事——中国锦标赛,同时这也是在中国本土举办的第5项国际赛事。不仅如此,这一年中国的斯诺克职业球员首次突破20人,成为了仅次于发源地英国的国家。

斯诺克运动得以快速发展 他的贡献绝对功不可没


如今,斯诺克运动已经发展成为全世界追捧的体育项目,近两年国际奥委会也在讨论何时将斯诺克列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而这一利好除了斯诺克掌门人巴里.赫恩和世界台联协会主席杰森. 佛格森等人的努力推广外,中国“神童”丁俊晖的贡献绝对功不可没,是他点燃了成千上万中国人民心中的那份热火。相信在未来5年乃至10年内,中国军团将统治斯诺克这项运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