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越调戏剧发源于何时何地?分几个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各是谁?

杜留振


1.河南越调戏剧发源于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南阳一带。当地民歌小曲“四股弦”专门采用越调来进行演唱,之后慢慢演变为专门的戏曲,越调实际是由南阳梆子的一种变体演化而来。

2.越调流派有毛派,陈派,何派,袁派,申派。毛派代表人物毛爱莲,陈派代表人物陈静,何派代表人物何全志,袁派代表人物袁秀莲,申派代表人物申凤梅。








跳跳1608


目录

详情

越调

越调,河南省、湖北省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1]

越调除戏曲形式外还有曲艺和木偶两支分支。1942年河南发生大旱,期间许多越调艺人(如张桂兰)等都曾转入过地摊说唱,等灾荒过后,再重新回到舞台来演唱戏曲。木偶的越调分支在南阳一带十分盛行,其中有些民间职业木偶艺人至今仍十分活跃。越调的主奏乐器早期是象鼻四弦,后来一般用坠胡。[1]越调自诞生地四外流传时,“音随地改”,形成了“上路”、“下路”、“南边”等地域流派。生路越调以南阳为中心,是越调的母调。唱腔质朴、婉转、细腻、典雅而又不失豪放、粗犷、大气,间有秦腔的元素。下路越调以许昌、漯河、周口为中心,又称“小越调”。唱腔具有火爆、明快、高亢、豪放的特点。南边越调以襄阳为中心向十堰等地扩散,与上路越调比较相似。


大美朝阳沟文化


发源于何地真需要专家考证,流派目前公认的有毛派和申派。毛派创始人毛爱莲和申派创始人申凤梅,两位大师级人物


戏剧文艺


  1. 越剧的发源地是浙江嵊县,发祥于上海;

2.越剧流派有十三个:

有袁雪芬派、范瑞娟派、尹桂芳派、傅全香派、徐玉兰派、戚雅仙派、王文娟派、陆锦花派、毕春芳派、张云霞派、吕瑞英派等


3. 老一辈:尹桂芳、范瑞娟、徐文娟、王文娟、袁雪芬当红演员:王君安、吴凤花、钱慧丽、单仰萍、方亚芬


轩辕斋


只知道申派和毛派!申大师把申派提高到别的派难以企及的高度!!!


王天军8


越调,发源于清乾隆年间,河南南阳一带。越调分申派和毛派,申派代表人物为申凤梅,被称为“一代宗师”;毛派代表人物为毛爱莲,被称为“越调皇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