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老子是正史记载的李姓第一人,在他之前就没有人姓李吗?为什么?

朱八戒CC


老子,姓李,名耳,字聘,是春秋时期的人物。李耳是古代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同时他还是道家学派创始人和重要的代表人物,道教对他尊称就是大名鼎鼎的太上老君。

老子李耳对我国哲学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他的经典作品就是广为流传的《道德经》。同时李耳还被唐朝追认为是李姓始祖。

那老子李耳是李姓第一人吗?之前有没有姓李的?

其实,李耳虽然被唐朝追认为李姓始祖,但他却不一定就是李姓第一人。李姓是一个大姓,李姓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其中一个李姓起源的说法是源自于老姓,也就是说李姓源于老姓。

然而老子李耳是春秋时期的人物,但是在商朝末年时有一个人叫李利贞,他原本叫理利贞,后来将理改为李,故而他就被尊为李姓始祖。

本来在商朝末年殷纣王时期,有一个理徵在那时任理官,商纣王是残暴好杀之人,理徵因触怒商纣王而被杀。他的妻子担心家族会因此受到株连,于是就带着幼子利贞逃走。

他们母子俩人逃了好久,在又饿又渴之时,就在路上的李子树上摘李子吃,这才有了充饥生存的希望。

到了后来,他们一是为避难,二是为了感谢李子之恩,于是就改姓,把原来的理利贞改为李利贞,李利贞则就成为了李姓的得姓始祖。


中孚鉴


老子是李姓子孙的先祖

追根溯源,李氏的根是在一个叫鹿邑的地方。

河南鹿邑,是道家创始人老子的故里,老子名叫李耳,是李姓第一人,李姓始祖。

相传,李母怀胎81年,在李树下分娩,李耳诞生时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李母呼道:"我的老儿子",因而名之“老子”,老子一诞生就用手指着李树,自认李姓。

《姓氏考略》记载,春秋之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所以说,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

司马迁《史记·老子传》称:“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今鹿邑县太清宫镇)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号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

老子李耳,生于河南鹿邑太清宫镇,葬于陕西西安西楼观台。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并称之为“太上老君”。因而老子故里河南为李姓第一大省,而鹿邑则是李姓的发源地。





孤独的修路郎


我是叮当猫游历史,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说老子是正史记载的李姓第一人,我认为是不大准确的。这个可能是因为《史记》为老子立传,但对李耳的祖辈没有提及,所以很多人认为老子是李姓的得姓始祖。另外网上好多地方能查到关于李姓的一个普遍说法——《史记正义》引《玄妙内篇》云:“李母怀孕八十一载,逍遥李树下,乃割左腋而生。”《索引》云:“按:葛玄曰:‘李氏女所生,因母姓也。’又云:‘生而指李树,因以为姓。’”此说以老子为李姓得姓的始祖。——这个说法,如果用来回答题主的话,倒是能说明一些问题。首先《史记正义》并非正史,也非《史记》本身,而是唐人所做的一种注释性质的书。而其中关于李耳出生的内容,更是神话传说的性质,试想,除非真的有神仙,怎么可能怀孕八十一年呢?另外,“李氏女所生,因母姓也”,假如这句话成立,那么就题主的问题来说,李耳是因母亲姓李而得姓李,则李耳更不是李姓的始祖了,起码他外祖父就是姓李。

在正史中,对题主的问题,倒是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说法。在二十四史里的《北史》序传第八十八里是这样说的:李氏之先,出自帝颛顼高阳氏。当唐尧之时,高阳氏有才子曰庭坚,为尧大理, 以官命族,为理氏。历夏、殷之季。其后理征字德灵,为翼隶中吴伯,以直道不容,得罪于纣。其妻契和氏,携子利贞逃隐伊侯之墟,食木子而得全,遂改理为李氏。周时,裔孙日乾,聚于益寿氏女婴敷。生子耳,字伯阳,为柱下史。

也就是说,《北史》里讲了这么一个故事:李姓的血缘先祖为颛顼高阳氏的后裔,姓氏是先为理氏,后改为李氏,改姓的原因是,后世的子孙得罪了纣王,因而家人逃亡,逃亡的路上,吃李子得以活命,大约也是为了隐居的需要,而改“理”为“李”姓,而得姓的始祖为李利贞,李耳为李利贞的后世子孙。那么从这个说法来论题主的问题,显然就“李”这个姓来说,老子李耳并不是李姓第一人。

关于老子的“李”姓的来源,历来说法是很多的,在网上就可以看到很多相关内容,比如上述的《北史》序传中所说的故事。唐宪宗元和年间,林宝撰《元和姓纂》记载李姓之源,就是按《北史·序传》之说。另外,晋皇甫谧《帝王世纪》中说:帝颛顼高阳氏后裔皋陶,其长子伯益“为舜主畜,多,故赐姓嬴氏”。北宋《新唐书·宗室世系》又加上“李氏出自嬴姓。帝颛顼高阳氏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皋陶”。唐以后的姓氏学家,大多沿袭了《元和姓纂》和《新唐书》的说法,认为李姓源于嬴姓。

再比如,前文中有‘生而指李树,因以为姓。’——李姓出自于李树。这种说法中,是把李子树作为图腾的意义。所以据说李姓人家,常于住宅旁种李子树,并且据说唐朝皇宫里就种了很多李树。

还有一种考证,也是图腾说,但与李树这种植物图腾正好相反,是动物图腾,说李姓源于老虎。因为老子李耳出生在陈楚地区的图腾是老虎,而且李耳在楚语中即为“老虎”。李耳是陈楚间对虎的俗称。据说陈地民间相传,老子生于庚年,属虎。当时方言称虎为“狸儿”,故亲朋邻里戏呼老子为“狸儿”后渐演变为“李耳”。

除了图腾说,还有认为李耳本不姓李,而是姓老,李姓则是源于老姓。因为当时称‘子’的,如孔子、墨子、曾子、孟子、庄子、惠子等,都是在姓氏下面加子字的,唯独李耳叫“老子”。有古文字学家进行考证说,老与李是同音假借。郭沫若、马叙伦等人同意此说。如果按此说,倒是有可能老子是李姓第一人,但既然是同音假借,也许是老子的子孙逐渐变姓李,而追溯祖先到老子,即奉老子为李姓之祖呢?但老子之子孙不可考,也就只能是猜测了。

另外还有李姓源于姬姓之说,则是与虎图腾的说法相结合。

以上种种说法,很难对李姓的缘起有完全的定论,但就题主的问题本身来说,老子之前是很可能有姓李的。


叮当猫游历史


我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据史料记载,老子不是李姓第一人。李姓出自赢姓,来自颛顼的后代皋陶,在尧舜时担任掌管刑狱的理官,他的子孙世袭了“大理”职务,并以官为姓称为理氏。商朝纣王时期,皋陶后代理征秉公办案,得罪了纣王,被纣王无故处死。他的妻子带着儿子利贞开始逃难,一路上以李子为食得以活命。为了不忘这断蒙难的历史,同时也为了感谢李树,也为了掩人耳目,利贞的母亲决定将“理”姓改成“李”姓,并且以李子为图腾,李利贞就成了李姓的始祖。

据《新唐书》记载,李利贞娶了陈国契合氏的女儿为妻,生下李昌祖,任陈国大夫。李昌祖儿子被周康王重用封地到苦县,现在的河南鹿邑县,后来李氏得以繁衍壮大。

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河南鹿邑人。《史记》记载的李姓第一人。由此看来正史记载的李姓第一人是李利贞。


羲皇圣里人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老子李耳并不是李姓第一人。真正的李姓第一人叫李利贞。

(李利贞)

根据历史记载,这个李利贞大约是公元前1069年到公元前992年的人物。原名叫理利贞

后来因为某些事情逃到了苦县,改为了“李”姓。被人们尊称为“李氏始祖”。

这个李利贞的父亲叫理徵,是“上古四圣”之一皋陶的后代,在殷商纣王时期任理官,也就是掌管司法的官员。向来为人正直,执法如山,后来忤逆纣王的旨意,引来灾祸。就和妻子和儿子理利贞一起逃走了。

(李氏图腾)

到了伊侯之墟,因为饿得不行,就采摘树上的李子来充饥,最后成功逃到了豫东的苦县,也就是今天河南鹿邑县。后来可能是为了感激李子的救命之恩,就将姓氏改为了李,后来又迁移到了陇西一代,最后发展为了一个大姓。

至于老子,还真不是李姓第一人。


登哥读历史


问题好像有歧义。如恒河沙数的众生,最普通者如我辈,能被历史尤其是正史记载的,自然凤毛麟角的立德立功立言者。

姓氏起源考证,有一个主张认为,李氏源出嬴姓,血缘先祖为皋陶,嬴姓,皋陶曾被任命为舜的“大理”,是掌管刑法的官职,遂以官命族为理氏,先为理氏,后为李氏。得姓始祖为李利贞,李耳为十一世。若此考据有利,李姓传到李耳这里,是为十一代,更不会是李姓第一人。


明格


皋陶是李姓的血源始祖,李利贞是李姓的得姓始祖,老子是李姓的显贵始祖,李耳扬名天下后,李姓才得以显扬天下。


陇西骄子


话说老子这个李姓可能是后来李世民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