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把孩子犯錯誤當成愚蠢,那正是學習的好時機

  • 當家長說:“你為什麼把碗摔碎了,真的是笨手笨腳,”孩子羞愧的低下了頭。
  • 當老師說:“這道題怎麼又錯了啊,我上課講的時候你到底有沒有認真聽?”孩子羞愧的低下了頭。

各位家長或老師有沒有想過,我們在成長的道路中誰沒有犯過錯,既然我們都是那麼的“不完美”,為什麼我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還要要求孩子成為那一個“完美”的人呢?

千萬別把孩子犯錯誤當成愚蠢,那正是學習的好時機

我們現在閉上眼睛回想一下,我們在小時候記憶最清晰的犯錯時候的場景,是不是充滿了“豬一樣笨、愚蠢、什麼都不會、這都不會笨死了、還能不能再蠢一點、壞蛋等等”責怪語言出現在你們的腦海裡。再回想一下當你聽到這些責怪時心裡是怎麼想的,是不是充滿了“我真的這麼笨嗎、真的是我不會嗎、一定是我做不、不就是做錯了嗎至於這樣說我嗎、不是我做的我不是壞蛋、是不是我真的很笨等等”這些詞語。你再想一想因為這些責怪自己當時在心裡暗暗做了哪些決定?如果你忘了當時的決定,你可以結合你現在的情況回想一下,你應該就很清楚當時你做了哪些決定了。同樣,當你的孩子犯錯被責罵或者捱打時,他也在做著相同的決定:

  • 徹底的否定自己,覺得自己就是無能、笨蛋就是一個壞孩子,那他就開始自暴自棄,做著笨蛋的事或者真正的變成一個壞蛋;(極個別)
  • 懷疑自己,因為擔心萬一又犯錯誤導致了自己達不到父母和老師要求的“完美”而感到羞愧,從而決定不再冒險,不再去做就不會錯;(一部分)
  • 失去自我,徹底的變成一個“討好者”,你們大人覺得我怎樣做好,那我就去怎樣做,只要你們開心就好。(大量的)
  • 學會掩飾自己的錯誤,想盡辦法來避免在犯錯後被抓住。(大量的)
千萬別把孩子犯錯誤當成愚蠢,那正是學習的好時機

這就是我們在孩子犯錯誤時給予孩子打罵時所造成的後果。

有些家長或者老師肯定會說:“我罵他、打他是為了他好,是為了讓他長記性,記住這次的錯誤,下次不要再犯。”這樣做在短期內效果明顯,但是我們的教育更應該考慮的是遠期的效果。這樣的教育方法就是建立在“讓孩子害怕”的基礎上,但是你們回想一下是不是當年的那頓“毒打”或者責罵使你們變得更好了嗎?大多數的家長只是在想如果不讓孩子在犯錯誤後充滿恐懼和羞辱,孩子就永遠都不會做的更好,自己也是喪失了作為一個父母或者老師的責任,這不就是在“溺愛”孩子嗎?但是打罵對於孩子的傷害可一點都不比溺愛小。而大人們大多數都是在通過孩子犯錯後的打罵來掩飾自己心裡面的擔心,擔心自己失職。

所以,孩子犯錯後的打罵只會造成之前所說的反面效果,沒有達到任何的教育的意義。那當孩子犯錯誤時,我們應該如何進行教育呢?

千萬別把孩子犯錯誤當成愚蠢,那正是學習的好時機

大人自己做榜樣,讓孩子知道從“錯誤”中可以學習到很多

在孩子犯錯的時候,我們怎麼能做到不打罵的情況下更好的教育孩子,從錯誤中學習到知識或者技能呢?那就是,我們大人要自己學會、而且也要教孩子學會把犯錯誤當做一個讓人興奮的學習機會。比如:我們平時在端飯菜時有可能會因為飯菜太燙造成盤子失手摔壞的錯誤,這個時候我們就應該當著孩子的面微笑著說:“沒關係,我雖然把盤子摔壞了,但是我學會了以後端滾燙的飯菜時用溼抹布墊著,看來也是一個不錯的收穫吧!呵呵”。這樣既能安慰自己,又能給孩子當榜樣讓孩子知道犯錯誤確實是一個學習的好機會而避免感到羞愧。而且,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孩子犯的錯誤我們作為家長的也難辭其咎,因為很多錯誤發生的原因都是我們沒有花時間訓練他們並鼓勵他們的結果。

千萬別把孩子犯錯誤當成愚蠢,那正是學習的好時機

每個人都會犯錯,孩子怎樣從錯誤中獲得學習的機會

我們每一個都是“不完美”的人,而當我們知道犯錯不是一件壞事時,我們為自己的錯誤承擔責任就變的容易了很多。而當我們犯錯誤時,怎樣從錯誤中獲取學習的機會變得很重要。我們只有在孩子犯錯誤時給他們營造出一種積極的氛圍才有助於他們在錯誤中獲得學習的機會。

比如,當我們大人錯誤的冤枉孩子偷吃了冰激凌時。我們面對受了委屈的孩子,我們如果誠懇地說了一句:“對不起”,孩子一般都會回答:“沒關係,媽媽或者爸爸”,孩子在一分鐘之前有可能孩子因為受到了冤枉而氣鼓鼓的,但是因為大人的道歉而徹底原諒了你。而同樣我們需要教會孩子的就是通過承認錯誤和道歉的方式來營造出一個可以從錯誤中學習的機會。而如果大家都在衝動的情緒當中是沒有人能從錯誤中獲得學習的機會。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

小明是一個喜歡踢球的孩子,所以出於對足球的熱愛,他開始在自己家裡面的院子裡面踢球,但是不小心把自己家裡面的窗戶踢壞了,這時媽媽怒氣衝衝的走出來,小明知道自己犯錯了,想到平時爸爸的教育,馬上主動的跟媽媽誠懇地道歉說:“對不起媽媽,是我不小心踢壞了玻璃,希望你能原諒我”,媽媽看到小明認識到錯誤並主動道了歉就問小明:“以後知道怎麼做了吧?”,小明說:“不能在自己家裡踢球了,要踢球去操場踢”。這就是小明主動承認錯誤,並從錯誤中找到了學習機會的例子。

千萬別把孩子犯錯誤當成愚蠢,那正是學習的好時機

總之,當孩子犯錯,千萬不要把它當做是愚蠢的表現,而那恰恰正是孩子學習的機會。而怎樣創造出這樣一個機會呢?我們就要像之前所說的那樣先創造出有個積極的氛圍,在獲得解決問題的機會。總結起來可以分為這三個方面:

  • 承認錯誤——我確實犯了一個錯誤
  • 和好——我為我的錯誤而道歉
  • 解決問題——在前兩個手段的幫助下創造出一個積極的氛圍,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