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統治俄羅斯二百多年,但現在的俄羅斯人卻看不出有蒙古人的血統,是怎麼回事?

用戶55707287772


蒙古人的金帳汗國於公元1240~1480年統治了莫斯科公國,統治時間長達240年,但是為何看不出俄羅斯人有蒙古人的血統呢?

我認俄羅斯人有少部分蒙古人的血統,但是經過長時間的同化與擴散,蒙古人的血統變得很稀少了。這就好比一杯糖水加入的水越多,糖的比例就越少,如果把蒙古人比作糖,斯拉夫人比作水,那麼後期的水遠遠超過了糖。

當代俄羅斯是由莫斯科公國擴張而成的,主體民族是斯拉夫人,在擴張過程中大量斯拉夫人變成了俄羅斯人,金賬汗國滅亡後蒙古人單獨成為一個部落(韃靼人),無法再染指斯拉夫人,因此蒙古血統越來越淡。而莫斯科公國由於吸收了大量的其它斯拉夫人,因此血統慢慢迴歸了正常。

伊凡三世1472年迎娶了拜占庭(東羅馬帝國)末代皇帝侄女索菲婭·帕列奧羅格為後,從此俄羅斯自認為是拜占庭帝國的正統的皇位繼承人,這也是俄國君主以皇帝自稱而西歐各國(德國除外)以國王自稱的原因。德國的祖先日耳曼人滅了西羅馬帝國,所以德國君主也以皇帝自稱。

俄羅斯的歷史起源於東歐草原上的東斯拉夫人,混血的羅斯人是俄羅斯人、白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的共同祖先!基輔羅斯是東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個國家,後來蒙古人入侵,基輔羅斯分裂成多個公國,分別接受不同的民族統治,其中莫斯科公國是最強大的一個公國。1480年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擊敗金帳汗國的後代,使得莫斯科公國從金帳汗國獨立出來。伊凡三世擊敗蒙古人的金帳汗國後,開始了統一戰爭,先後吞併了周圍的其它斯拉夫人公國,並不斷的各外擴張,莫斯科公國為俄羅斯帝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蒙古人的金帳汗國被莫斯科公國擊敗後,分裂成多個汗國,這些汗國後來均被俄羅斯帝國攻滅。蒙古人在俄羅斯帝國的統治之下日子並不好過,後來一部分蒙古人迴歸了清朝,比如著名的土爾扈特部東歸。今天的俄羅斯聯邦境內的韃靼斯坦共和國、圖瓦共和國、克里米亞共和國都有許多的蒙古人後裔。


大秦鐵鷹劍士


提示:蒙古人統治東斯拉夫人時,俄羅斯還沒有誕生,正是蒙古人的西征,造就了莫斯科公國的崛起和之後俄羅斯的誕生

要說明白俄羅斯人與蒙古人的關係,需要先說一下蒙古人對東斯拉夫人的統治歷史。

基普羅斯是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共同前身。弗拉基米爾公國是基普羅斯地區的一個大公國。弗拉基米爾大公國分封了眾多小公國,當時的情形就跟咱們周朝一樣,眾多公國以弗拉基米爾大公名義上的領袖,莫斯科公國就是其中的一個小公國。


1242年,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帶領蒙古騎兵佔領了整個基普羅斯地區,並且建立金帳汗國。蒙古人對這裡並沒有直接統治,各個公國是作為蒙古人的藩屬國存在。各公國要做的就是定期進貢,打仗的時候做僕從軍等等。

14世紀初,莫斯科公國在替金帳汗國做打手的過程中逐漸壯大,得到蒙古人信任。到後來蒙古人乾脆讓莫斯科公國作為整個基普羅斯徵稅的代理人。靠著給蒙古主子跑腿,向蒙古人學習政治軍事,莫斯科公國吞併四周的公國,發展為諸公國的霸主。


金帳汗國存在200多年後,分裂為8個國家,其中大帳汗國繼承了金帳汗國。這時後莫斯科公國羽翼已成,擊敗大帳汗國獲得獨立。16時期中葉,伊凡四世開始稱為“沙皇”,統一的俄羅斯基本形成。順便說一句,伊凡四世他老媽是正宗蒙古人。

曾有俄羅斯人都說,俄羅斯人是信仰東正教的蒙古人。的確,金帳汗國的地盤基本上被俄羅斯蠶食了,那麼曾經統治俄羅斯的蒙古人哪兒去了?答案是融入俄羅斯人了。

但是畢竟蒙古人基數不是很多,所以不可能在所有俄羅斯人身上留下血統的痕跡。 那麼怎麼看俄羅斯人到底有沒有蒙古血統呢?直接拿俄羅斯高官貴族的相貌跟正宗的斯拉夫人相貌對比一下就看到了。

當年的蒙古王公貴族基本上搖身一變成為後來沙俄的貴族了。所以在俄羅斯貴族中間的蒙古血脈是最集中的。蒙古人中間出過十多位沙皇皇后,沙皇家族的蒙古血統很濃厚,一直到近代才被稀釋。


文章插圖的幾位原蘇聯領導人和軍官,蒙古人特徵就相當明顯。歐洲人吐槽“俄羅斯是白蒙古”是有一點道理的。


爾朱少帥


(有蒙古血統的列寧)

而人口占據絕對主導的俄羅斯西歐部分,曾經在13到15世紀被蒙古佔領過,兩百多年的韃靼封鎖對俄羅斯的影響是深遠的。

雖然當時也僅僅有幾萬蒙古人入侵莫斯科,但當時蒙古人和俄羅斯貴族通婚頻繁,與包括92個大公,63個公侯伯爵,還有300多個地方上的大貴族家庭與蒙古人通婚,加上長達兩百多年的統治,蒙古對俄羅斯的血統還是有影響的,只是又經過六七百年的歷史發展,俄羅斯人的代際相傳,讓蒙古血統的影響逐漸淡化罷了。但蒙古精神對俄羅斯的影響是深遠的,在蒙古入侵之前的俄羅斯是安分守己的,而蒙古入侵這兩百多年,讓俄羅斯生長出霸氣和狼性來。

你怎麼看待俄羅斯人?你認為俄羅斯人目前的兇悍霸氣的性格來自哪裡?歡迎在留言分享評論。


老李有刀


現在看亞歐混血兒,大多數孩子長的更像外國人,當然有的孩子雖然像,但是也會有亞洲人的特徵,融合起來,多數孩子都很精緻,俄羅斯人長得和歐洲人像,但程度不高,他們沒有明顯的深邃眼窩,額頭也比較扁平,鼻翼寬,很像蒙古人,只是多數人的這一性狀表現不明顯。在蒙古統治他的期間,俄羅斯人也不是隻和蒙古人結婚生孩子,他們也許一開始的幾十年,是抱著仇恨的態度不通婚,另外就是蒙古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俄羅斯人也不是隨便就能通婚的。



俄羅斯人存在的歷史雖然不知有多長,但是絕對要比蒙古人統治他們的時間長,兩百多年的時間,想要整體改變一個族群的面貌基因很難,也就是因為通婚次數多,一代代下來,樣子改變的多,大部分人是有蒙古特徵,相似度高低而已,何況後來元朝被滅,俄羅斯又崛起,沙皇俄國又開始族內結婚,或者少量通婚,那些俄羅斯人的基因又回去了,蒙古特徵更少,現在很多俄羅斯人的面目特徵有蒙古人的影子,但很少有長的完全是蒙古人的樣子,日本學者認為,俄羅斯就是蒙古第三帝國,但是日本的這些專家抱著什麼目的來說這些的?想要讓蒙古永遠的回不來?畢竟他們可是自己把文物埋在地裡,然後再刨出來說是日本古代的東西,自己往自己臉上貼金,也是醉了。


(毫無違和感有沒有?普京大帝)

縱觀世界歷史,沒有哪個民族的血統是完全純正的,人類就是一個不斷融合的過程,從古至今,多少民族消失,不是滅絕,而是融合在了一起,漸漸的被同化,通過時間的推移其本身的特徵慢慢消失,後代們出現新的面貌,然後繼續融合,循環往復。

(蒙古族特徵明顯!)


軍事一點通


誰說的,俄羅斯是被蒙古影響最大的白人!

蒙古人在成吉思汗統治的大蒙古國以及元朝時期,建立了橫跨歐亞大陸的大蒙古帝國,東鄰東海西接東歐平原。俄羅斯諸小公國被蒙古帝國的金帳汗國統治長達225年。

蒙古人並沒有中國漢人那種嚴肅性觀念,他們比較隨意,說白了就是隨便娶各族女人,黃白通吃,留下無數混血後代。



摘錄一段:

在俄羅斯很多地區深受蒙古人的影響,形成了最具有黃種人容貌特徵的人群,臉盤呈黃褐色,有著蒙古人眼睛特徵的民族。直至19世紀,西方國家仍畏懼地稱俄羅斯人為“成吉思汗的子孫”、“白色蒙古”。俄羅斯皇帝被西方稱為“沙皇”,被東方稱為“查干汗”(蒙古語意為“白色大汗”)。在伊凡四世沙皇登基時,俄羅斯宮廷中已有三分之一的人具有蒙古血統。

據《遊牧文明史》及各類文獻史料發現,喀山汗國、阿斯特拉汗國、西伯利亞汗國、克里米亞汗國、諾蓋汗國、藍帳汗國、白帳汗國的蒙古韃靼貴族們後來供職於俄羅斯公國,成為很多大公、王公貴族的姓氏起源。俄羅斯曾有韃靼蒙古血緣的大公92個,大王50個,產生了13個公侯、300多個貴族姓氏,有科學家通過分析得出結論為七個俄羅斯族人當中就有一個人帶有俄羅斯人的蒙古血統和韃靼蒙古人對俄羅斯的影響 - 乞顏·其木德 - 乞顏·其木德的博客蒙古族血統,就是俄羅斯人的七分之一帶有蒙古血統。如:   俄羅斯沙皇家族中有蒙古血統的皇帝二位:鮑里斯、費多爾戈杜諾夫。


  

列寧也有蒙古血統!

他的祖父尼古拉·瓦西裡耶維奇·烏里揚諾夫是一個窮裁縫。他在位於伏爾加河(蒙古語稱額金郭勒)流入裡海(蒙古語稱呼克廷格斯)的入口處一個叫阿斯特拉罕的小城市與一個卡爾梅克蒙古臺吉的女兒安娜·阿列克謝耶夫娜·斯米樂諾娃結了婚。據卡爾梅克蒙古人達巴嘎考證,列寧祖父的母親也是蒙古後裔韃靼人,所以給兒子娶了一個蒙古姑娘。


有意思的是,很多俄國人認為普京也有蒙古血統:

普京擁有很明顯的蒙古人眼睛和顴骨。


薩沙


俄羅斯人看不出有蒙古血統?那是因為你是以亞洲人的視角看的,所以感覺俄羅斯人還都是歐洲人的相貌。但在許多歐洲人看來,俄羅斯人還是有更多亞洲人特點。另外當時移居俄羅斯的蒙古人非常少,和俄羅斯的混血程度不算高,但卻主要集中在俄羅斯的上流社會,而這也是俄羅斯人不容易被歐洲人接納的原因之一。

俄羅斯人的亞洲血統

當然咱們首先要明確一點,就是俄羅斯人是斯拉夫人的一個分支,而斯拉夫人是源自東歐地區的一個歐洲民族,所以俄羅斯本質上還是一個歐洲民族。但因為俄羅斯的主體歷史上曾經是蒙古金帳汗國的一部分,所以相對於其它歐洲民族,俄羅斯的亞洲血統要稍微多一些。

俄羅斯人

根據一些現代DNA研究的結果,俄羅斯人平均擁有大約3%左右的亞洲血統,其實這個數字也是非常低的,因為即使是位於歐洲最西北部的英國人,也有平均百分之0.5%的亞洲血統,而德國和北歐國家的人口則平均擁有1%左右的亞洲血統。而按照現代標準,3%的混血基本上是可以忽略的。

為什麼俄羅斯人的亞洲血統如此之少?

這主要是因為蒙古人並沒有對俄羅斯多數地區實施直接統治。其統治方式是冊封俄羅斯各公國,擁有給予或剝奪其統治地位的權力。所以當時除了一些金帳汗派駐俄羅斯各公國監視各個俄羅斯大公的軍隊,其實在俄羅斯地區並沒有什麼蒙古人,自然普通俄羅斯人的混血程度就非常低了。

金帳汗國的領土

但俄羅斯人總體上還是比其它歐洲民族更像亞洲人一些,特別是世代生活在一些大城市和歷史上有貴族血統的俄羅斯人,因為歷史原因,其亞洲血統會更多一些。據歷史記載,曾經和蒙古人通婚的俄羅斯貴族包括92個大公,63個伯爵和300多個地方貴族。甚至俄羅斯首任沙皇伊凡雷帝就擁有來自金賬汗國皇族的蒙古血統。

俄羅斯首任沙皇伊凡雷帝,長相確有一些亞洲特點

所以在俄羅斯,長得像亞洲人的俄羅斯族其實反而說明了其家族在歷史上不是普通人,貴族出身的可能性很大。特別是有些老年俄羅斯人,其相貌的亞洲特點會更突出一些。

一些老年俄羅斯人會長得很像亞洲人


桃花石雜談


13世紀開始,蒙古人就像一場紅色的血禍般從蒙古高原向歐亞大陸的各個民族、國家發起了血腥慘烈的戰爭。

當時的蒙古人只有寥寥二十多萬人,但是他們憑藉著無與倫比的屠城戰術、極快的馬匹速度以及非常強大的戰鬥力締造了一個古代史中最龐大的遊牧帝國。


古代俄羅斯就是被蒙古帝國攻略下的一個龐大地區,蒙古人有一個習俗,那就是會將自己的最重要財產留給自己最小的孩子,已經成年、有能力的長子就會讓他們憑藉著自己的能力去打天下,就這樣,在成吉思汗的指派下蒙古帝國的長子西征開始了。

被成吉思汗兒子侵略佔領的俄羅斯地區

成吉思汗的一名兒子就在這場長子西征中橫掃了整個俄羅斯,蒙古人的士兵雖然不多,但是他們個體及群體配合戰鬥力非常強,他們在佔領下一個地方後就會用當地的居民去充當炮灰,在他們的脅迫下這些當地的居民就會成為為他們戰鬥的主力,為他們征戰整個歐亞大陸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佔領下俄羅斯地區後,留在俄羅斯的蒙古人非常少,只有數萬人,雖說只有數萬蒙古人,但這個人數在人數寥寥無幾的蒙古民族中實際上已經佔據了很大的一個比例。

當時蒙古人正是一個大擴張的時期,不僅要佔領俄羅斯,還要往中東、歐洲方向打,還有當時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宋朝也是一塊最難啃的骨頭,所以很多時候僅僅20多萬的蒙古人是完全不夠用的,在這個時候充當他們輔助戰力的就是我們以上所說的本地炮灰了。


俄羅斯的欽察汗國據俄羅斯人的關係

寒冷而廣闊的西伯利亞地區當時存活著許許多多分裂的政權,在蒙古人鐵血暴力的手段下俄羅斯才出現了初步意義上的統一,當時整個俄羅斯地區最高的行政機關是蒙古人建立的欽察汗國,很多時候我們習慣將它稱為金帳汗國。

欽察汗國的存在就有點類似於我們西周時期的周王朝了,名義上是整個俄羅斯的共主,但實際上,真正由他們管轄的地方只有一塊小小的地方,其他的各個地方仍然由以前的政權或者蒙古人委派的地方總督管理。

在蒙古人的規定中,俄羅斯的各個民族只要按時向蒙古人繳納金錢糧草供奉,那他們就不會插手任何事務,可以說得上是清閒無比。

蒙古人沒能改變俄羅斯人血統的原因

至於我們問題中所說到的,蒙古人佔領了俄羅斯200多年,但是如今在俄羅斯民族的身上卻看不到絲毫蒙古人血統的原因,我覺得最主要的就是在俄羅斯的蒙古人實在是太過於稀少了。

僅僅數萬的蒙古人人數還不如我們現代的一個小鎮人口呢,這些人無論在俄羅斯地區如何姦淫搶掠,他們實際上在真正的民族基因上是改變不了太多的。

俄羅斯是一個非常廣闊的地區,其中生活的民族繁盛龐雜,雖然蒙古人被西方人稱為上帝之鞭,他們也在當時的世界範圍內展開了種族大屠殺,死在他們手中的人數以億計,但這僅僅只是相對於屠殺而言,真讓他們去改變一個民族的血統是根本不可能的。

蒙古人對俄羅斯人精神上的改變

當然除了血統之外,蒙古人卻在另一個地方影響了俄羅斯人,那就是蒙古人的精神。

蒙古人精神上的殘暴因子在後來完美地被俄羅斯人繼承了,如果說是在現代繼承了蒙古人精神的人是誰?我覺得非俄羅斯的戰鬥民族莫屬。

原本的俄羅斯人是祥合、不願征戰的安分民族,但是我們可以發現,在蒙古人侵略佔領俄羅斯之後,他們開始變得殘暴、喜好征戰了起來,在蒙古人精神的影響下,俄羅斯人完成了他們自古以來未有的自我統一大業,並對周邊地區進行了侵略征戰。

被清朝改變了精神的蒙古人

而蒙古人又發生了什麼呢?歐亞大陸各地的蒙古人因為安於享樂,紛紛被推翻了政權,被趕回了他們的蒙古老家,而在蒙古高原上的蒙古人後面又被清朝收服了,清朝的統治者採用了西藏的喇嘛佛教改變了所有蒙古人的精神。

在佛教的影響下他們開始變的不願搶奪殺戮起來,成為了樂善好施、豪邁大方的遊牧民族,也是自此之後,蒙古人對中國中原王朝的威脅徹底被消彌,在蒙古人的精神被滅亡之後,繼承了蒙古人精神的俄羅斯人就接替了蒙古人的地位,對整個清朝的邊境展開了侵奪。

我覺得我們經常說的清朝北疆沒有遊牧民族的威脅是一種不正確的說法,雖然沒有了遊牧民族,但是俄羅斯人不正是這些好殺搶掠的遊牧民族精神繼承者嗎?雖然俄羅斯人不是遊牧民族,但是精神本質上是相同的。

所以說這就是蒙古人沒有改變俄羅斯人血統的原因,說到底還是人數太少,對整個龐大的俄羅斯民族來說是無法達到改變層面的,血統這種東西有時候是種雞肋,因為整個世界民族發展這麼多年,各個國家民族之間的血統早已經發生了混雜,真正能保持血統純正的民族又有多少呢?在我看來,雖然蒙古人沒有改變俄羅斯人的血統,但是他們改變了俄羅斯人一種更強大的東西,那就是他們的精神,這種精神上的改變才是擁有著重大意義的。


孤客生


歐洲人可能會認為曾被蒙古統治蹂躪的俄羅斯人混了太多蒙古血統,就是白皮韃靼。所以歐洲人不認為俄羅斯人是白種人,就是蒙古雜種。但現代基因檢測證明俄羅斯的血統基本沒有烏拉爾山以東的亞洲血統。為什麼會這樣?下面聽小編解釋。

俄羅斯確實被金帳汗國統治過很久,但金帳汗國到底是個黃種蒙古族人還是白種的韃靼人的國家呢?

我的猜想是,蒙古軍團西征協裹大量的遊牧民族,很可能就是蒙古化的韃靼人。金帳汗國的統治者可能就是純種的歐洲人伏爾加韃靼人。韃靼人就是中國的塔塔爾人,與亞洲人長得一點都不同。看看喀山韃靼共和國,那裡的人也是歐洲面孔。

現代基因研究也給了歐洲的種族主義者一個響亮的巴掌。俄羅斯的雅利安血統遠高於德國人,除了最高的波蘭人。

基因研究發現俄羅斯族的父系歐洲高加索血統的比例還是比較高的。父系是歐洲高加索母系是蒙古黃種還有救;如果父系也是蒙古的,那真沒救了。

俄羅斯醫學院醫學和遺傳科學中
心人種遺傳實驗室工作人員奧列格·巴拉諾夫斯基說,“伏爾加河畔韃靼共和國的韃靼人更像歐洲人,而不像蒙古人。雖然俄羅斯人和韃靼人的遺傳基因具有一定的差異,但不是很大。俄羅斯人完全是歐洲人,而韃靼人基本上是歐洲人。”“我們得出結論,而且這一結論多次被證明,俄羅斯人的遺傳基因中幾乎沒有亞洲的或烏拉爾山以東的人種遺傳基因”(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2008年3月19日文章

2009年底,俄羅斯科學院院士康斯坦丁·斯克里亞賓宣佈,俄羅斯庫爾恰托夫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已經完全解讀出俄羅斯人染色體組的密碼。這是迄今世界上破譯的第8起染色體組。俄羅斯醫學科學院通訊院士、俄羅斯“勃洛欣”腫瘤科學研究中心流行病學和腫瘤預防科主任戴維德·扎裡澤教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俄羅斯人的染色體組結構在很大程度上與歐洲人的染色體組結構相一致,而有別於亞洲和非洲人種的染色體組結構”。“在俄羅斯人的染色體組中沒有發現任何酒精遺傳素因”。

雖然基因研究證明了俄羅斯人歐洲血統,但是畢竟很多俄羅斯人名人確實長得像蒙古人,大鼻子、淺眼睛,不過我們看到的金髮碧眼的俄羅斯人更多,這些大概就是當年葉卡捷琳娜大帝一起到俄羅斯的雅利安人後裔吧。


鷹的家園


現在的俄國是一個聯邦制國家,內部有85個聯邦主體,包括22個自治共和國、46個州、9個邊疆區、1個自治州、4個自治區以及3個聯邦直轄市。

在這些聯邦主體中,共和國、自治區、自治州都帶有強烈的民族屬性。例如,在布里亞特、卡爾梅克等共和國生活的布里亞特人(Buryats)、卡爾梅克人(Kalmyks)等,都有蒙古血統,甚至大多數人都是一副所謂的“亞洲面孔”(Mongoloid)。


因此,我想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有蒙古血統的少數民族,而在於俄國的主體人口俄羅斯人,是否擁有蒙古血統?

正如大家所知,早在13世紀金帳汗國(Qipchaq)統治時期,俄羅斯人與蒙古人就存在血統融合的現象。例如,沙皇鮑里斯·費奧多羅維奇·戈東諾夫(Boris Godunov,1598年-1605年在位)曾經說過:

很難找到一個沒有圖蘭血統的大俄羅斯人,圖蘭血統也在頗大程度上為源於古代草原遊牧民的小俄羅斯人(烏克蘭人)所具有。因此我們應當明白,俄羅斯人為了獲得自我意識,就必須研究俄羅斯的蒙古-圖蘭民族。要知道,當今俄羅斯的幾乎整個地域都統一於一個政權之下這一人物,不是由俄羅斯人亦即斯拉夫人完成的,而是由圖蘭人亦即蒙古人完成的。

當然,鮑里斯·費奧多羅維奇·戈東諾夫本人就有蒙古或韃靼血統,他原本是金帳汗國覆亡之後轉而為莫斯科公國皇帝服務的韃靼貴族,在俄國留裡克王朝末代沙皇、伊凡雷帝之子費多爾一世去世後攝取皇位。

除此以外,伊凡雷帝的母親埃琳娜•格林斯卡婭(Elena Glinskaya),據說她是金帳汗國的直系後裔。

不過,經過數百年的時間,蒙古汗國後的俄羅斯人與現當代的俄羅斯人相比存在差異,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HuiNanHistory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這是毛主席筆下的蒙古可汗。只要提起蒙古,人們會想起這位一代天驕。

成吉思汗所向披靡,他的子孫也驍勇善戰,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長子西征”。俄羅斯就是在這場西征中被大蒙古征服,進而蒙古統治了俄羅斯長達200多年。


按理說,俄羅斯人應該看起來會有亞洲的面孔,蒙古人的血統,但是,卻一副歐洲人胚子,全然外國人的樣兒。

這又是什麼原因呢?且看有書為君分析:

1、蒙古人的血統少

“長子西征”初期,參加西征的蒙古軍的規模其實並不是很大,但是整體的戰鬥力卻是非常強勁。

得到俄的各個地方後,當地的部分居民成為蒙古軍的一員。


而駐守在各地的蒙古兵卻很少,且很和善的統治,一般在管理層或上流階層,這對於俄羅斯地區居民人口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影響整個人口數量;居民生活也沒有很太的變化,也不過是大主子變了,自己還是過自己的生活,不影響當地血統的繁衍生息。

雖然俄羅斯人有著亞洲人血統,但蒙古人在俄羅斯的血統傳承並沒有達到可以改變整個俄羅斯血統的地步。

2、俄羅斯女皇血統

葉卡捷琳娜大帝成為俄羅斯女皇之前是德國親王的女兒,後來被俄羅斯女皇伊麗莎白一世選中,德俄聯姻,成為未來皇儲的夫人。


同時她也是俄羅斯留裡克王朝的後裔,這個王朝是統治東斯拉夫人的第一個王朝。

我們現在看到俄羅斯人的面相有的跟蒙古人面相相近,比如年長的幾輩,像我們熟知的列寧也是有著蒙古血統的(具體可百度),但更多的看到有著歐洲面孔的金髮碧眼,估計是俄羅斯女皇一起到俄的後裔的影響。

3、觀看角度不同

我們現在看俄羅斯人和蒙古人的外貌截然不同,是因為我們站在亞洲人角度看習慣了,普遍認為蒙古人應該是自己想象的樣子。

如果站在歐洲人的角度來看,俄羅斯人和純粹的歐洲人還有區別,有很多像亞洲人的長相特徵。


4、對今昔蒙古人長相的印象有偏差

我們開篇提到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他的本名是“孛兒只斤·鐵木真”,“成吉思汗”是他的尊號,他屬於孛兒只斤氏。

而“孛兒只斤氏”在蒙語中代表的是“藍眼睛的人”,現在看到大多數俄羅斯人也是碧眼,“不謀而合”。

但我們現代所認為的蒙古人長相,在第三點說過,普遍的是站在亞洲人的視角去看的。所以對今昔蒙古人長相的印象有偏差。

綜上四點原因,讓我們普遍認為俄羅斯人看不出蒙古人的血統,實質也是有亞洲人特徵的。

但,這是從外貌來說,如果要說蒙古對俄羅斯最大的影響,應該是俄羅斯有著蒙古精神上的血統。

後來俄羅斯如原來的蒙古一樣喜征戰,沙俄崛起等歷史事件都可得到驗證,此處不做詳講。

值得慶幸的是,中國和俄羅斯兩國的國際友誼越發深厚、堅固,有著頻繁的正能量交流,祝願兩國的友誼長久,國家的未來繁榮富強!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