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各路神仙,“格物致知”,格的什麼“物”,致的什麼“知”,請多多賜教?

小光138230619


看了一些評論,他們只是講儒家對於格物致知的理解,鮮有自己的態度,做學問不可這樣,我們不是復讀機,凡是要有自己的態度,這就是格物致知的精髓。

1

“格”,我認為是一個認知事物的過程,從否定開始,以肯定為結束。

其實,很多古人都有類似格物致知的思考方法。

老子說有無,實際上是有無有。

第一個有,我們學習到對某個事物的認知。無就是否定,第二個有,通過否定達到新的認知。

佛陀講色空,其實是色空色,與有無有的過程一樣。

西方哲學叫否定之否定,否定不是目的,否定之否定視為肯定。

如果只有否定,無疑是在罵街,你在你心裡罵街而已。

2

“物”,可以理解為事物,也可以理解為你所能看到的真實。

我們真的要格物嗎?

不是。

我們格得是對物的認知,是格我們的思想。

一個竹子在我面前,它是植物,它可能代表某種氣節,或者形容品格高尚的人等等諸如此類的說法,那我格什麼呢?

就是格我對竹子怎麼看?

或許我認為竹子代表品格高尚的人,但必須是我說服我自己,我要這麼認為,而不是看了張三李四說,我覺得他們說的不錯。

3

格物致知是個過程,沒有人能一次格完。

在人類不同階段,因為閱歷與經歷不同,對事物的看法還不相同,基本不會導致相同的結論。

所以,格物需要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都需要去做。

4

你熟悉了格物致知這種思考方式,其實並不算難,越到後來格得越快,這有利於你在不同階段能快速掌握這對經歷給你帶來的思考,知道自己的結論是什麼。

但這個結論只是人生思考過程的一個階段,不會是你最終的思考心得。

或許以後還要被自己否定,沒有什麼好沾沾自喜的。

5

我不認為人類能夠達到思考的最終答案,想某些宗教喊著空,無。

空與無為什麼不能格?

如果連這點勇氣都沒用,就別去思考了。

格物致知還有一個作用是想權威挑戰,老子說了什麼,我就格老子,否定他不是目的,而是從否定他的過程中,我能得到什麼。

6

對無盡宇宙的認知來否定我的認知,使我達到新的認知。

這就是格物致知。


亦路514


“格物致知”是明代文學家王陽明《心學》中總結出來最經典的精華語句。“格物致知”格什麼物?這個問題早有論述,在這裡重述也可。

格什麼“物”,這個“物”當然不是僅指某一物品或某一產品,如果指的是這樣的物那是很有侷限的,而是物理學科裡面闡述的定義上的“物”,是非常廣泛的“物”。

“格物致知”所格的“物”就是,宇宙空間形成的萬事萬物。宇宙空間就是天與地之間形成的世界,世界包括兩個部分。一是自然界,二是人類社會。再說通俗一點就是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發生的,變化的,發展的一切事物。所以“格物致知”就是格這個世界上的所有“物”。

“格物致知”所致的“知”,就是對事物本質發生變化的認知(良知)。事物總是在發生變化的,而且是有規律變化而變化,格就是看透事物的變化。這個變化不僅是表面變化而是本質的變化。說全面一點就是,事與事,物與物,人與人,人與事,人與物等,互為發生對立,又互為統一的內在因素起決的變化,就是“知”物體本質變化。

王陽明發明《大學》古本宗旨,是這樣論述的“大學之要,誠意而已矣。誠意之功,格物而已矣”,同時還教導人們“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體之正”。這就是格物,並可達到知行合一的效果。

總之,王陽明的心學經典句“格物致知”所格的“物”與所致的“知”,與“物”的行為本質形成一個整體(本體),那就是“格物致知”的上一句“知行合一”。


劉夢輝1445414400581


格物致知,是中國儒家的關於認識論的一個重要理論。當然,從禮記中的論述,似乎格物致知還是一個關於道德修養的理論。格物致知,源於《禮記‧大學》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論述的"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

好玩的國學先說一下結論,格物致知在中國哲學史上,曾經是一個爭論不休的話題。在哲學史上,對格物致知的理解,起碼有兩種完全不同的認知。一種是通過對萬事萬物的探究和學習,從而獲得對萬事萬物的認識,從而獲得對世界對人生的理解。通俗點說,這其實就是一個學習而不斷獲得知識的過程。這裡面的格,是來的意思。就是通過對萬事萬物的探究,讓萬事萬物的理,來到自己的心中,從而獲得知識。而儒家認為,道德修養要建立在知識的基礎上的。要先有知識,然後才能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第二種看法,其實與傳統的儒家完全不同。有一些學者認為,世界是無窮無盡的,是認識不完的。正如莊子所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這就是很傻的行為。

另外,中國文化中的道家與佛家,與儒家的人生觀是不一樣的。儒家強調過一種加法的生活,人要努力,要奉獻,要實現個人的價值。而道家和佛家認為,人要過一種減法的生活,要儘量減少慾望,不被外界的萬事萬物所牽絆,所迷惑。所以你看莊子說了一句話,就能很好地解釋這種減法的生活。他說,人要“物物而不物於物”,就是說你不能被物質的東西所限制,這樣才能達到人生的逍遙。

在這種思想的邏輯下 ,格物致知又有了新的內涵。這裡面的格,是刪除去除拋棄的意思,就是說,只有拋棄對外物的依賴,抵制物質的慾望,才能達到致知的境界。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很顯然是從道家和佛家的觀點,去解釋格物致知。當然,這種觀點不是中國哲學史上的主流觀點。

對格物致知的理論進行系統闡發的,要算是南宋的大理學家朱熹。之所以說是理學家,是因為程頤、朱熹他們都認為,萬事萬物都有一個理,那麼格物的對象就是萬事萬物,格物的目的就是窮理,窮理的目的就是致知。

關於格物與致知的關係,朱熹曾經做過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朱熹說,格物就像是吃飯,而致知就像是吃飽。格物是致知的前提,致知是格物的結果。

如果按照這個邏輯發展下去,那麼中國將會和西方文化一樣,發展出強大的科學。問題是,中國的格物致知的理論,只是強調要從萬事萬物中尋扎社會的倫理規範。也就是說,格物是為了找到社會倫理和道德修養的途徑。正如朱熹所說,格物是瞭解萬事萬物的“所當然”,而致知是瞭解萬事萬物的“所應然”,如果人能到全面掌握事物的發展規律,並在這個基礎上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那麼我們就能成為聖賢了。

那麼問題來了。萬事萬物紛繁複雜,人怎麼能夠格的完呢?朱熹在邏輯上修補了這樣的瑕疵。朱熹認為,雖然萬事萬物都有一個理,但是從整體上來看,萬事萬物還存在一個共同的理,這就叫做“理一分殊”。因此,儒家的特別是朱熹的理學認為,人的知識是要不斷積累的,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你要不停地努力,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從個別上升到整體,從特殊上升到一般,那麼就能掌握萬事萬物的規律了。

但是,心學對此卻不以為然。王陽明一開始就相信朱熹的格物致知,結果他對著竹子,格物了七天七夜,結果一無所得還病倒了。所以心學就認為,人的知識其實就存在於我們的內心,你不需要去那麼努力地學習,你只要回到自己的內心,發現你內心的聲音,一切就能迎刃而解。這種認識論,又有點像禪宗的理論了。

理學的格物致知,強調的是漸進的努力,心學的格物致知,強調是頓悟,這就像是一個是努力的孩子,一個是天分極高的孩子,他們對知識的獲取途徑和方式不同,最終都能達到致知的境界。


好玩的國學


應該搞懂這個格物致知!

【第一部分: 格物之秘】

第一:智慧論。

這個格物致知,是一個根本問題,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偉大智慧。是什麼智慧?是抵達宇宙人生大道真理的智慧。也就是說,格物致知,是一種修行方法。引出第二點了。

第二:行法論。

格物致知,屬於修行方法,即包含了人類開啟智慧,夢想啟航的玄妙方法。

修行,修什麼行呢?修行心性之學問。學問於實踐中一檢驗,就成了一種心地上下功夫的功夫,即心理活動的一種自己作主的本領。這就引出第三點。

第三:功夫論。

這是說,格物致知是一種實打實的心地功夫。包括:伏心功夫,調心功夫,發心功夫,明心功夫,等等。

第四:以物為師

具體是向客觀世界學習,以萬事萬物為師,這是唯物主義精神的一種發揚光大之法。

第五:慈悲濟物

瞭解事物,以便慈悲濟物。做對得起萬事萬物的事情。科學技術的發明創造,都源於這個格物的功夫。

【第二部分: 致知之秘】

第一:致良知

致知:致良知,是陽明心學的權威提法。這個目的就是大中華禪文化的參禪悟道,覺悟人生之義。有良知良能,就不會傷害物質,不會傷害地球,會尊重客觀世界的一切。

第二、明明德

致知:即明明德而已。

第三、止於至善

致知:止於至善而已。

第四、降伏其心

致知:即降伏其心,自勝者強,克己復禮,省察克治。都是管控自己起心動念的真功夫。

第五、明心見性

致知,等同於明心見性,證悟了宇宙人生大道。

總之,格物致知後面的誠意正心,修心養性,齊家治國平天下,都是悟後起修,才能事半功倍,不走彎路。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儒家從古至今,沒有出現第四個聖人。只有兩個半聖人,孔子,孟子,王陽明(算半個)。王陽明屬於儒釋道三家共同成就的民族聖人,故給儒家算了半個過去。

很多儒家從古至今的大德,都忽略了格物致知的開悟功能,而缺失了真理智慧的根本。

故知,格物致知,絕對的開悟自性光明的方法。不修道者,空學個名詞概念,還是浪費生命了。

🔴💯❤️💚💙🧡💛



此心光明幢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是儒學和心學對萬物的認知方法、過程和結果】

說起格物致知,不由得得說起兩位大神,第一位大神就是朱熹,第二位大神就是陽明同學。

朱熹,格物致知的代表人物。格,就是對萬物的認知,從各種方面進行認知。你能想到的,或者你暫時還想不到,通過研究也好,悟性也罷,說不定哪天又想到了,又想到了怎麼辦?繼續“格”。直到那天格不動為止。

我滴個神,這那還有一個盡頭?

讀者不知道看出來沒有?是不是跟科學的發展有點異曲同工的意思?

沒錯,就是這個意思。

那麼,格物就是對萬物的認知方法和認知過程。那麼,結果是什麼?

結果是致知。就是知道了,明白了。明白了什麼?明白了萬物到底是怎麼回事。

問題又來了,知道了,明白了,又能怎樣?

呵呵,沒啥用。(笑)

當然有用,懂得了萬物的道理,可以指導你的待人接物,生產生活,更好的過日子唄。


王陽明同學也是這麼想的。他要成為聖人,從小就想成為聖人。於是,一天到晚,也是格來格去。

要說格物這個事兒,也是一個辛苦活,而且要有耐心和恆心,缺一不可。

後來,陽明同學格著格著,自己就覺得不對勁了。怎麼不對勁了呢?

你再怎麼格,不都是心裡對萬物的理解嗎?那你為什麼不直接格心?格心不是比格物更加的有效率?對,格心。

於是,陽明同學在格物這個事情上,與朱熹徹底分道揚鑣了。

分道揚鑣造成的結果是:陽明心學橫空出世。

陽明心學認為,只有格心,方能知行合一。


其實,無論是格物也好,格心也罷,都是認識世界不同的流派,或者叫不同的方法和手段。

最重要的,是知行合一。但是,格是前提,你得先格明白了,才能夠知行合一。


老祖宗的智慧


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後世經學對格物致知非常推崇,不光是經學,後來宋明理學也是這樣,其實在後世的爭論中,也就成了儒學思想的一個難解之謎。

王陽明格竹

中國歷史上有一個著名的故事,大思想家王陽明十七八歲左右的時候,有一天,王陽明和他一位姓錢的同學在一起討論理科學成聖之道。既然朱夫子說了,唯一的方法就是格物致知,那我們就來格物吧。王陽明家最多的就是竹子,他爺爺好稱竹軒先生,最喜歡竹子。王陽明要格物,首選就是竹子。那位姓錢的同學自告奮勇說我先來,於是一頭扎進了竹林。坐在一片桌子面前,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看。這樣鍥而不捨的看了三天,錢同學實在頂不住了,眼前突然不見了竹子,金星亂冒,幾乎一頭栽在土裡,他就對王陽明說,唉呀,朱子的格物,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我是不行的,你繼續。

王陽明呢,確實不像錢同學那麼沒用,他攢足了全身的勁,挖掘出十二分的潛力,在竹林裡一呆就是就是7天,不是竹林七賢,是竹林7天。除了吃飯之外,所有的精氣神,都用在了眼前的竹子上。有人可能會問,王陽明怎麼能比他那位錢同學多堅持這麼長時間?是他體質比別人強很多嗎?其實不然,王陽明之所以能比他的同學多堅持一倍多的時間,是因為他把這一次的格竹子當成了學會格物致知之法的關鍵,成聖的關鍵。他的理想就是成為聖人,所以他把人生的終極目標,怎麼達到這一目標的關鍵都用在格物致知上。而格物致知之法,是他成為儒學聖人的最重要的一步。他當時是這麼認為的,所以他就把全身心投入在了這一次事業上。

可是就算他全身心地投入,並挖掘出身體所有的潛能來,但結果,我們可以想到。其實還是跟那位錢同學一樣,到了第七天的時候,除了心頭一片茫然之外,一無所獲。最後王陽明據說是一陣急火攻心,在堅持不住,體力透支殆盡,居然就暈了過去。那就是中國哲學史上著名的陽明格物事件。

王陽明把格物致知作為個人修身的核心方法,對近千年的中國知識分子影響十分巨大。以至於後來曾國藩辦洋務運動,學習西方科技的那個研習所,起的名字就叫格致局。

但是格物致知與西方的科學研究的區別,究竟在哪呢?

陽明格竹後整整100年,西方也有一個著名的故事,伽利略在比薩斜塔玩了一把大的。

這兩個故事,放在一起,有了這樣一種比較,我們甚至可以回答著名的李約瑟之問:為什麼華夏文明可以引領人類文明長達數千年,但現代工業文明與科技革命,卻沒有產生在中國呢?或者說東方為什麼沒能出現科學史上的伽利略、牛頓、開普勒?

簡單地說,王陽明格竹和伽利略格球的區別,也就是比薩斜塔實驗,區別在哪兒呢?

王陽明格竹和伽利略格球的區別

按照朱熹理學的方法所謂格物啊,就是通過對事物的觀察,領悟該事務中所含的道理。這個道理應該是與最終的大道,也就是天地間的大道,也就是天理是相通的。這樣積累了各種事物的道理,最終就明悟了天理,迴歸到各個事物,事物也就能看得透徹了。這其實啊,就是哲學上的歸納與演繹,本身倒也是科學的方法論。可是這一切所仰仗的手段只有兩個字,“觀察”!

而伽利略通過比薩斜塔實驗所開闢的實驗主義科學,他所仰仗的主要手段,也是隻有兩個字,“實驗”。

伽利略的比斜塔實驗

雖然宋明理學家觀察,但是這個觀察後來也就變味了。本來很有科學精神在裡頭,手段才是目的,所以這個理學,只講究觀察,觀察格物嗎?然後達到事物的道理,那麼只是觀察,最後這個道理就有可能怎麼樣了?有可能就是想當然!再加上他的目的就是為了致知,這個目的性越來越強,後來就變成了功利性的目的,功利性的目的越來越強,前面格物的手段,有時候就變成了一個樣子,做做樣子的,徒有其表。

那麼在功利性的目的,這種想當然的成分就會越來越大,所以雖然強調格物致知雖然格物是為了致知,但因為要致知,最後,就過猶不及,變成了一種純粹形式主義的東西。王陽明心學一脈相乘的路子,就座在竹林裡面對竹子看,你不要說看7天,100年也看不出什麼來。

要按照西方的實驗主義(或者叫實證主義)科學應該是什麼樣子?應該先砍下竹子來,對吧?砍一段組織下去做實驗,去做解剖,去做分析,然後才能找到竹子背後真正的物理,物理事物的道理,就是要實驗的,有分析的。所以,不是王陽明格不出致來,是你學的這種所謂格物致知,其實是徒有其表。這種方法論,本身就有問題!

格物致知的悖論

儒家認為,天下有不變的真理,而真理是聖人從內心領悟的,聖人知道真理以後就傳給一般人,所以經書上的道理是可推之於四海,傳之於萬世的。王陽明把探察外界誤認為探討自己,而科學進展的歷史告訴我們,新的知識只能通過腳踏實地實驗而得到,不是有自我檢討或哲理的清談就可以求到的。

對王陽明而言,此路不通,他當然就要另闢蹊徑!所以王陽明知道格物致知的弊端,所以後來王陽明龍場悟道,創立心學。其實就是對理學的一種超越,在中國哲學史上是特別重要,就是因為此路不通,必須另闢蹊徑。王陽明從此對理學產生懷疑,並最終超越了理學,開闢了陽明心學。

時至今日,王陽明的思想還在繼續的支配者一些中國讀書人的頭腦,因為這個文化背景,中國學生大都偏向於理論而不是實驗,偏向於抽象思維而不願動手。我們應該對於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認識和思考,“實驗精神”才是科學精神,尋求真理的唯一途徑是對客觀事物的探索,強調實驗的過程,不是消極的觀察,而是積極的探索。


裴觀世界


哈哈,你這問題,恰恰問到了皮毛,所以回答就容易些:物,乃我們所見所聞的萬事萬物;知,乃我們依照各自的悟性對萬事萬物之間關係的發現。——但是:

格物致知,暫且按照傳統因果關係的觀點來看,核心在“格”,格物是致知的前提,知是格物的後果。

人類更為完整的認知過程,還要包括接下來的——知是格物的前提,格物是知的後果,完成這樣一個循環,才算完成了整個認知過程。大部分情況下,這個過程是循環往復的。

格,是具有最偉大意義的人類認知的方法論。是有著最為深刻華夏烙印的思想武器。

簡單說一下吧:

2=1+1,是最簡單最原始最基本的格;

赤橙黃綠青藍紫,是七個格;

梁山好漢們,是108個格;

全部化學元素的元素週期表,是118個格;

界門綱目科屬種,是7個格;

………

德謨克利特的原子,是古希臘思想家認識物質的格;

馬克斯·普朗克的量子,是微觀世界物質粒子的格;……

區隔眼前的世界,是我們認識世界的開始,也是我們認識世界的全過程。


郭城3點14壹伍玖


1、“格物致知”的基本含義

歷代對“致知”之“致”的解釋分歧不大,大都解釋為獲得、達成。對“知”的理解卻有兩個層面,一個是知識,一個是智慧。其實古時“知”與“智”為同一字,因此“致知”理當兼有獲得知識和開啟心智兩層含義。個人認為,"格物致知"不僅關乎自然奧秘,也關乎人類自身精神的成長,每次對物理世界認識的深化和更新,都帶來人類觀念和心態的鉅變,所言極是。

於是,格物致知的意義可表述為,把萬物看作一個樹狀結構上的不同分枝,通過認識各物性質和變化規律,發現物與物之間的相互聯繫,確認各物類屬的活動,逐步形成並不斷豐富和完善不同領域知識體系,同時不斷改善思維方式和認知能力,向窮究萬物本質和探索宇宙普遍規律的方向不斷推進。

《大學》對“八目”中的後“六目”都有闡述,卻沒有闡述格物與致知,但其前文“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之論,已對格物致知的意義做出了提點。“物”即宇宙萬物,“物有本末”就是萬物(像樹木一樣)有本有末,即“木長貌”,其實就是以物為格。“事”即物質運動,“事有始終”就是物質運動有原因、有條件、有過程、有結果;“先”為物之本、事之始,“後”為物之末、事之終,“知所先後”就是弄清了物之本末、事之始終,即弄清了各物的來源和性質、類屬和狀態,各事的起因和條件(環境系統),預知了過程和結果;如若弄清了萬物之本末與萬事之始終,“則近道矣”,即接近了萬物本質和宇宙普遍規律。

人也是萬物之一,格物致知也包括認識人自身,認識人的天性、本能,“如惡惡臭,如好好色”。《大學》下文所謂“誠其意”,就是要人坦誠地面對自身的這些現象和性質,“毋自欺也”,從而“慎其獨”,做個君子。因此,從“致知”到“誠意”順理成章。

2、“格物致知”的主要特性

作為人類認識事物、探索真理的過程和方法,格物致知至少具有以下幾個主要特性:

⑴實證性。格物而後致知,致知在格物,就是說知識源於科學試驗和社會實踐,其正確性和適應性又要通過實踐來檢驗和印證。

⑵概括性。知識是實踐經驗的積累,但不是簡單地記憶、無序地堆砌,而是經過總結提煉的概括性描述。從具體到抽象,再從抽象到具體,知識因此也可能間接地來自學習,並得以系統、全面地傳播、繼承和發展。整個過程中,符號和語言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知,詞也,從口從矢”,可會意為“出言如矢”。射箭之道在於準確,那麼知識就必然以描述準確、概括精確的語言形式存在。格物致知的概括性,促使人類的語言工具不斷髮展和創新,而語言工具的發展和創新,又反過來促進和加速格物致知的深入推進。數學就是這樣一種語言工具,其描述知識的準確性和對格物致知的推動作用無可替代,而E=mc2堪稱人類語言中最具智慧、最為精妙的一句。

⑶廣泛性。王陽明認為格物是聖賢才能做的事,宣稱“聖賢是做不得的,無他大力量去格物了”。事實上,人人都可以格物,行行都可以致知,只是所格之物的類型不同,所致之知的體系不同,“近於道”的途徑、程度不同而已。一個農民的格物對象,是二十四節氣,是五穀六畜;一個青銅器工匠的格物對象,是模與範,是銅與錫;一個天體物理學家的格物對象,既是天體,又是微塵。假定農民

發揚愚公移山精神,打破沙鍋問到底地求索二十四節氣的成因,那麼他或他的後人遲早會發現地軸傾角和地球繞太陽公轉;假定青銅器工匠也發揚愚公移山精神,打破沙鍋問到底地求索銅和錫的來源,那麼他或他的後人遲早會觸及超新星爆炸的問題。三個不同領域的“君子無所不用其極”,竟然殊途同歸,都把目光投向深邃的太空。由此可以發現一種似曾相識、看似巧合卻可能是發乎本質的關係:個人之格物致知如枝,各領域之格物致知如支系,全人類之格物致知恰是“木長貌”。

⑷相對性。知識需用語言表達,然“道可道,非常道”,萬物本質和宇宙普遍規律卻不是語言可以言表的。就算物理學建立起了能夠統一描述至今觀測到的所有物理現象的萬有理論,那也僅適用於“至今觀測到的所有物理現象”,未必能描述和解釋至今尚未觀測到的物理現象,也未必能描述和解釋其他非物理現象。格物的普遍性和無窮性,決定了致知的相對性。

【親愛的朋友,這裡期待你的精彩評價......歡迎你留言、互動、點贊、關注、收藏、轉發,更多精彩分享給你】


思維技術


“格物致知”說,源自《禮記》。

《禮記·大學》上說: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 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大學》是儒學中最全面、最系統地闡述其政治理想的文獻,核心內容為三綱八目。“明德、親民、止於至善”是其三綱,也是儒者所要達到的理想境界。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則是達到這一理想境界的步驟和方法。“格物致知”是起始點,是基礎,但《大學》對如何“格物”沒有作任何表述,對 “知”也沒有明確的界定,這為後世的理解帶來了困惑,千百年來,對“格物致知”的理解,成了一樁公案。

古代先賢們對“格物致知”的解釋也不盡相同。

二程訓“格”為“至”,認為“格物”就是“窮 理”,朱熹也視“格物”為“即物而窮其理”;王陽明訓“格”為“正”,認為“格物”即“正心”;王夫之認為 “格物”是“博取之象數,遠證之古今,以求近乎理”,“致知”是“虛以生其明,思以窮其隱”。雖然這些解讀差異很大,但其中都有某種共性的東西。從一般意義上看,“格物致知”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種普遍存在的思維方法,應當說綜合“格物致知”特別是“格”的詞源和各種語境下的用法,大致推斷其更為一般的本義,才能得到合理的結論。

(朱熹)

按照《說文解字》的解讀,“格”的最初含義是“木長貌”,即樹高枝長之貌,後來用於指能將器物分置的木製用具,如書架上的格子、窗格、戰格(柵欄),引申為標準、品格、人格、。“格物”的本義 應該是“使某種事物處於適當位置上”。這裡“格”既可以做名詞,體現為某種器物的功能,又可以做 動詞,表示為了實現這種功能付出的努力。如果將“格物”與“致知”連用,則“格物致知”的本義應該是“通過使某種事物處於適當位置上,以獲得有關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性的知識”。

那麼,“格物”為什麼會“致知”?“使某種事物處於適當位置上”對於“致知”有何意義?這就需要就“位”和“知”這兩個範疇去解讀其在中國文化中的特殊價值。

《中庸》篇講“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所謂“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中國哲學認為萬物皆有其合宜之“位”。中國的易經八卦代表了八個方位,由八卦推出 的六十四卦蘊含古人各種典型生活情境與律則,每一事物皆與所在之“位”密切相關。由天地上下之位衍生出父子倫理之位以及君臣政治之位。“格物”的“格”就是為了推動事物進入適當的“位”, 理順與周圍事物之間的關係,使其得以持續存在,通過“位”來體現事物的內在本性,是一個追求恰當“定位”的過程。

中國傳統哲學中的“知”很多是直覺的過程和結果。“致知”的目的是窮“理”與知“道”,“道”和“理”都要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性,但都不是靠邏輯推理和論證,而是通過直觀體驗,通過領悟,這種思維活動的前提是對世界的整體性和相互聯繫的網絡結構的認識。

《韓非子》認為“道”是“萬物之所然也,萬理之所稽也”,“道”和“理”都是整體性的相互聯繫的範疇。“致知”不是將認知對象從周圍環境中分離出來孤立地加以考察,而是要將認知對象同周圍事物聯繫起來探討其合理性。

“格物”的價值在於使人們瞭解到事物能保持其內在本性的適當位置,這樣才便於揭示事物之間相互關係的本質特徵和規律性,所以才能夠“致知”。“格物”是“致知”的基礎,而“致知” 是“格物”的目的所在。

朱熹訓“格”為“至”,訓“物”為“事”,格物即是接觸事物,探求其理。格物致知的要義是即物窮理,而且窮究到極致。它有幾個方面的含義:致知必須格物、格物必須窮理、窮理必須窮盡;格物致知是一個基於格物量的積累而達到頓悟的過程。

“格物”即為“窮理”,外物是格物的重要對象。格物範圍可以無限廣大、無所不包,不論是聖賢書,人的道德實踐、道德意識,還是客觀外物,都是格物的對象。朱熹反對沉湎於草木器用之間而置窮天理、明人倫、講聖言、通世故於不顧的做法,並非反對將草木器用作為格物對象。

王陽明說:“朱子所謂‘格物’雲者,在即物而窮其理也。即物窮理,是就事事物物求其所謂定理者也,是以吾心求理於事事物物之中,析‘心’與‘理’而為二矣。”這都證明了朱熹的格物對象的確是包括外物的。

如何“格物窮理”

格物過程包括洞察外物的性質和規律。朱熹明確指出,格物致知對事物之理不可只知表面,不知底裡,應該 “推極吾之知識,欲其所知無不盡也”。格物窮理既包括窮究事物的“然”,也包括窮究事物的“所以然”。“然”指事物的當然之則;“所以然”指事物當然之則的根據和原因。程朱的這種解釋也較易於為人把握,也就是“事事物物,皆有至理。一草一木,一禽 一獸,皆有理。”格物也就是把窮究事物之理作為入手處,去探求外物之性質和規律。

程朱理學主張格物的方法既包括察之念慮等內省方法,也包括向外的認知方法,而堅決反對那種單純依靠內省或完全棄用內省的做法。程朱不僅一再強調格物的途徑包括求諸文字、應接事物、索之講論、察之念慮等多種方式;也重視分析和比較方法。他把觀察、試驗、比較、類比等認知方法,都視為格物窮理的正道。朱熹甚至專門把他強調的“豁然貫通”與禪宗的“頓悟”劃清了界限。他說:“釋氏一聞千悟,一超直入之虛談,非聖門明善誠身之實務也。”按照中國傳統哲學的理解,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理”。

以倫理為例,在相互聯繫的社會網絡中,人們可能面臨多重社會角色下倫理抉擇, 一個人的身份可能亦父亦子、亦師亦生、亦主亦從。但在道德實踐過程中,當作為父親或兒子,作為老 師或學生,作為上司或部屬,面臨不同角度的利害衝突時,如何做才符合倫理,就是一項需要使之“合 理”的考驗“理” 與“理”之間的相合與融通都包含著直覺的作用。每種“理”之間的“相合”,既包括因果關係和規律不相矛盾,也包括根本的倫理原則和道德規範不相沖突,這樣才可以“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在“窮理”的過程中,會出現人不能“貫通”的情況,而“窮理”的過程就是消除人們理解中的內在矛盾的過程。這是一個需要長時間努力的過程,一旦找到了對象事物的“理”,能夠順暢說明事物之間各種相互關係,就有“豁然貫通”的感覺。

王陽明的“格竹”,就是這樣一個心路歷程。王陽明“格竹”,絕非單純對竹子進行觀察,而是 要“即物窮理”。他是把“竹子”放到天地萬物相互聯繫的大背景上,思考竹子的意義和價值、竹子的“理”與其他事物的“理”如何貫通? 如何由“竹子”的“理”出發,領會天地萬物的共通之“理”?王陽明的目標也是想由“格竹子”發展成“格萬物”以至“格心”的。“格竹子”的失敗只是他思想發展的一個轉折點,雖然沒有達到預期目的,但卻反映了直覺思維的本質特徵。“格物致知”所展現的是包含高度直覺思維的過程,也需要從直覺思維的角度加以理解。

“格物致知”不是推理和計算,而是從人的親身感受出發,是在一定情境中通過認識主體與外部環境交互作用展開的過程,並且以“突現”的方式獲得認識上的“貫通”。必須尋找對象事物在與周圍事物彼此聯繫的網絡中的適當位置,通過調整“定位”來消除認知上的矛盾衝突,獲得對事物之間關係的合理解釋。在“格物致知”的過程中,需要同中國傳統思維的其他方面聯繫起來考察,從相互聯繫的角度確定事物的合理解釋。

中國哲學中的“取象比類”

中國傳統哲學的“象”,是從直觀體驗角度對具體事物及其相互關係的整體認識,兼具“形象”和“象徵”兩方面含義。通過比喻途徑,用人們熟悉的具體的 “象”解釋那些不熟悉的,尤其是較抽象的“象”的本質特徵,叫做“取象比類”。這需要立足於人們的體驗,通過析取本體和喻體的共同特徵,將對喻體的體驗轉移到對本體的本質特徵的理解中去。即便不給出邏輯上的嚴格定義,也能夠通過人們自身的體驗,由此及彼趨近對象事物的本質特徵。

在“格物致知”的過程中,需要通過“取象比類”選取能夠說明對象事物內在本性的恰當比喻, 使其能合理解釋與周圍事物之間的關係,這樣才便於調整“定位”,使事物之間關係順暢。“格物致知”的這種功夫往往是在無意識的隱蔽狀態下展開的,人們能感受到自己在思索,在不斷選擇和變換思路,在體察困惑和消除困惑,但難以說出或寫出明晰的推理模式和過程。“格物致知”是由小到大,由近到遠,由具體到抽象,不斷揭示事物之間的本質聯繫的思路,在哲學史上具有特殊的意義。

“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哲學中的重要範疇,中國傳統哲學是在邏輯思維不發達的社會環境中發展起來的,有著一定的歷史侷限性;但 中國傳統哲學對直覺的獨特認識,又是當代學術研究十分寶貴的思想資源。

對“格物致知”的重新解讀和研究,應當立足於當代學術研究規範重新發掘這些思想資源,這才有助於中國哲學研究深化與西方哲學的交流與對話,使中國哲學的精髓為全世界所知。


笑語千年


【1】“物”為色、聲、香、味、觸、法六塵。

【2】“知”為自心真性。

【3】通過觀察和分辨六塵,從而反觀自心真性,達到內觀自心,心無自心;外觀自形,形無自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的境界,並常能安住在這種境界,就名為得道。

【4】要得道,心要極清靜。何謂清靜?心有對立認知卻無對立的情感執著,於一切境界不生恐怖,比如到亂葬崗過夜,心都沒有一點恐怖。要達到超脫對立情感的執著和恐怖,就得多行善,多修德。否則,內心深處總會有一絲恐懼執念,就會有身體和精神的崩潰,必為六塵所轉,魔障所困,業力所牽,不能得道。自古有欲成仙者須“三千功圓,八百德滿”的說法。也就是說,如果要得道,卻不做多善事好事,那就是妄想。

【5】對於專有名詞或術語就不一一敘述,請發揮你的聯想能力去理解。

【6】在此略表愚見,與大家分享,歡迎關注學習,點贊支持,留言探討,轉發推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