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格物致知"為什麼會成為儒字千古難解之謎?它的真實含義是什麼?

馬路飛歌9


要探討“格物致知”的意義,咱們先了解一下“格物致知”的來源。

"格物致知”最早源自於 《禮記.大學》:“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但是《大學》只提及“格物致知”,卻沒有作任何解釋,而且任何先秦古籍也沒有使用過“格物”與“致知”,以供後人參照理解其意義。這樣,就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成為儒學思想的難解之謎,而且,歷代學者圍繞這個問題一直爭論不休,難以得到共識。

咱們再看看歷史上一些學者對“格物致知”的解釋。


最早的註解是東漢鄭玄所提出的,他說:“格,來也;物,猶事也。其知於善深,則來善物;其知於惡深,則來惡物。言事緣人所好來也。”這種解釋,把“致知”放到“格物”之前。先要知道善或惡,然後善事或惡事就會跟著你的喜好而來到。因為他把“致知”放在“格物”之前,所以他的註解缺乏說服力,他的“格物致知說”難以成立。


北宋理學家程頤認為,“凡眼前無非是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熱,水之所以寒,至於君臣父子間,皆是理。”“物,猶事也。凡事上窮其理,則無不通。“格猶窮也,物猶理也,猶曰窮其理而已也。”他的意思很明白: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而窮其理。


南宋大儒朱熹認為,“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而獲得知識、道理。他說,知在我,理在物。“格物”就是研究窮盡事物的道理。由格物到致知,有一個從積累有漸到豁然貫通的過程。“要貫通,必須花工夫,格一物、理會一事都要窮盡,由近及遠,由淺而深,由粗到精。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成四節次第,重重而入,層層而進”,“窮理須窮究得盡,得其皮膚是表也,見得深奧是裡也”。


明朝心學大家王陽明認為,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也。物者,事也,凡意之所發,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謂之物。致知,非若後儒所謂充擴其知識之謂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 他的意思是:格物致知,就是要在一切事情上以我的良心所知的善惡(良知)來端正自己,規範自己。


當代科學家丁肇中在《應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中說,“格物”和“致知”就是探察物體而得到知識。《大學》說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達到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的地步,從而追求儒家的最高境界——平天下。這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被埋沒了。 明朝的大理論家王陽明要“格”院子裡的竹子。他面對著竹子硬想了七天,結果因為頭痛而宣告失敗。這位先生是把探察外界誤認為探討自己。王陽明的觀點,在當時的社會環境裡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儒家認為天下有不變的真理,而真理是“聖人”從內心領悟的。聖人知道真理以後,就傳給一般人。這種觀點是不能適用於世界的。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地實驗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檢討或哲理的清談就可求到的。 今天,我們應該重新體會幾千年前經書裡說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義:第一,尋求真理的唯一途徑是對事物客觀的探索;第二,探索的過程不是消極的袖手旁觀,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計劃的探索。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已是儒學思想史上的千古之謎。從最早為《大學》作注的東漢鄭玄,一直到現代的儒學學者,已經爭論了一千多年,至今仍無定論。明末學者劉宗周就說:“格物之說,古今聚訟有七十二家!”而從劉宗周至今,又過了幾百年,更增加了許多不同的見解。



那麼,我們再來看看《現代漢語詞典》是怎麼解釋“格物致知”的吧:“探究事物的原理,從而獲得知識。”這個解釋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了,言簡義賅,卻很有道理。 如果按此解釋,我們可以這樣理解: 格即探究;物即事物;致即求得;知即知識(事物的原理、規律)。


菜根漫譚


格物致知成為教科書的不解之謎,大概就是因為朱熹大師的一句話吧?忘了他是在講大學還是中庸時說的了。這就像教科書誤解了孫子兵法的好多處一樣,因為大軍事家曹操的(故意)誤導。前後兩人智商難分伯仲,曹操有故意誤解孫子的嫌疑因為他跟孫武就差幾百年,誤讀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比如,剛聽了個頭條視頻,對“掠鄉分眾廓地分利”的解讀與日本鬼子的三光政策差不多,去讀下十一家注孫子,不可思議卻符合曹操的性格和人品。

當然,對格物致知的誤解或不解不是沒有誠實的理由,推測主要的原因之一應該是誰也說不清那個知到底是什麼?長話短說,歸根到底是道家老子的“不對”,他老人家偏偏沒有直說什麼是天道?如果他直說了,也就不太可能有後來的天理和宋明理學,也不會有王陽明格出來的心學。當然,還有一個主因就是歷來的文人學士錯誤地把道家和儒家的哲學分隔和對立起來,這可能得怪莊子了?實際上,細心的讀者應該讀得出莊子其實想積極入世做孔子,他嘲笑孔子因為他又想瀟灑出世做老子,如此心理糾結溢於言表。

歷史梳理和心理分析完畢,格物致知的知指的就是老子之道、自然之道,無為。格物致知的直解就是觀察、研究天地自然直到認知自然之道、天地所為,即無為,並將(老子孔子的)無為、不爭、禮讓、(孫子的)不戰用於社交倫理,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謂的道德。很簡單,不是嗎?

可見,華夏文化的道德價值觀來自自然,是真的,而不是來自超自然的鬼神,這也是中西文化的根本區別所在。


Lauzi


“格物致知”這四個字出自儒家經典《大學》:“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大學》是重要的儒家經典,四書之一,而“格物致知”是《大學》中治國平天下的基礎,因此受到儒家學者的重視。但是《大學》並未對“格物致知”進行解釋,而先秦其他典籍中也未出現這種說法。因此“格物致知”到底指什麼,竟成為了後世學者爭論不休的千古謎題。後來的很多思想家都通過解釋“格物致知”來闡發自己的思想,以朱熹與王陽明最有代表性。所以我們不必管它本來的意思是什麼,只要看後人是如何解釋的就可以了。

一、朱熹的格物致知

朱熹的格物致知,以他的“理”概念為基礎。朱熹認為,理是宇宙的本體,世界的本原,萬物的規律。比如莊稼什麼時候種,什麼時候收,這是理;做皇帝為什麼要仁,做兒子為什麼要孝,這也是理。事物的自然規律、人類社會的倫理道德,這些具體的理都是宇宙本體之理(這是最高的理)的體現,而學者的任務,就是認識最高的理,這樣任何具體的理都在掌握之中了。

那麼怎麼認識最高的理呢?朱熹認為,既然具體事物的理體現了最高的理,因此學者要研究身邊的事事物物,窮盡事物中的理,這叫做“格物窮理”,格就是窮盡的意思。學者研究得多了,終有一天會豁然開朗,認識達到極致,也就是認識到了最高的理,這叫做“致知”,“致”是擴充的意思,致知就是擴充自己的認識,使之達到極致。

清末,物理學傳入中國時,被翻譯為“格致學”,就是借用了朱熹的格物致知說,意思是研究事物認識它的規律。當然物理學研究的是具體的規律,而朱熹要研究的是形而上的理。

二、王陽明的格物致知

明代,朱熹的學說佔據著統治地位,王陽明一開始也相信朱熹的理論,所以他和朋友相約去格竹子中的理。結果他格了幾天幾夜,啥都沒格出來,還大病了一場,這就是“亭前格竹”的典故。王陽明從此開始懷疑朱熹的學說。

後來王陽明經過龍場悟道,豁然開朗,原來事物的自然規律與社會的倫理道德並不是一回事,倫理道德就存在於人的本心之中,不需要向外在事物中去尋求,這叫做“心即理”。

在此基礎上,王陽明發展了自己的格物致知說。他認為,這個“知”不是一般的認知,而是良知。每個人天生就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對,什麼是錯,這就是良知。比如每個人見到一個小孩快要掉到井裡去了,第一反應就是趕緊拉住他,這就是良知。人類社會的倫理道德,比如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等等,都來自人的良知。

每個人都有良知,那麼為什麼很多人會做壞事呢?王陽明認為這是由於在人的成長過程中,由於物慾的牽引,使很多人迷失了本心,良知被遮蔽了,就像一面鏡子,沾滿了灰塵鏽跡,變得昏暗不堪。所以有人說:小孩子才分對錯,大人只看利弊。

那麼人如何才能使良知回覆清明呢?王陽明說,這就需要格物致知的功夫。所謂格,就是使之正的意思,你在日常中看見什麼事情不正確,不符合自己的良知,就要去端正它。比如看見小偷偷錢包,你知道這是不對的,就要上前制止他。你發現自己對父母不夠孝敬,感到這是不對的,就要誠心誠意地孝敬父母。這些就是格物。格物的過程,也是“存天理去人慾”的過程,久而久之你心中的物慾就被去除了,良知達到了極致的光明,這就是致知。合起來就叫做“格物致知”。


夢露居士


通俗的講,《大學》的“三綱八目”代表了儒家最高的道德理想和倫理要求,最終要達到“修己立人”的境界,要達到這種境界所要遵循的內在要求即“三綱八目”。姑且談一談我自己的理解吧。

一、人類體會認識事物不可能脫離現實本義,並且隨著體會認識的深入,事物的意義會發生根本變化,真理隨之產生。好比你進入一所房子,一開始只能看到個大概,慢慢到處走走能看到房子的裝修細節、佈局等,而房子還是那個房子。所謂真理,只不過是在你進入房子開始到看懂整個房子這之間的所有的境界集合。站在認識事物,體察天理的角度,這中間包含的境界缺一不可,都很重要,因為這是從無到有實踐得來的寶貴經驗。比如“三綱八目”,缺一不可,並且脫離現實本義去看毫無意義,因為畢竟是實踐的功夫,實踐,才能出真知。

二、說說“格物致知”吧,在“三綱八目”這一整套的行為範式當中,“格物致知”屬於“次第順序”中的最底層。為什麼說它簡單,大概說的是它在實踐工夫的最底層,是最容易上手的功夫。為什麼說它最難,以至於引起“心學”和“理學”兩種發展脈絡。個人認為人類有其精神和肉體兩個方面,現實當中很多事情難就難在“知行”二字,脫離現實本義去看待事物難免淪為“理”的奴役,變得“於事事物物上窮究其理”,好比如剛進房子就拿房子設計圖來看,看完覺得房子就是這個樣子。而從人類體驗現實本義的實際來說,最容易上手的還是親身經歷,自己去看房子,掌握房子的主體結構,最終完全熟悉這所房子。在這個過程中,觀者的境界心境會發生明顯變化,格物致知最主要的還是“知行合一”。當然不同的人賦予不同的意義,並沒有一家之言,實踐起來卻有天壤之別。

三、想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義還需要自己勇敢邁出踏進房子的第一步,看山是山之後,隨著體會認識的深入,往往就看山不是山。是“於事事物物窮其理,以致乎其極”還是“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將普遍存在於事物中的道理內化為內心的道德意識和是非判斷”,需要你自己勇敢走出去。


小兔兔的耕心齋


不要猜了,這是個簡單的哲學道理。今天新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仍然在以這句話的哲學道理為核心指導思想,那就是: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去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去促進人類社會文明的良性健康發展!這也是老祖宗傳承給咱的中國千年古文化精髓所在。這句話本意是:世界所有的一切都是物質的(和有客觀運動規律的),世界的物質性和規律性是可以認識的,建立在唯物主義基礎之上的意識形態才是有根據的和正確的,用辯證的方法論去修正唯物主義意識形態才能形成正確的世界觀,才能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了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才能辯證的處理好人類獲取權力和履行義務當擔責任的辯證關係,才能形成良好的社會道德文化信仰體系,國家的繁榮富強就是來源於生產力的高度發展和社會公平正義秩序的長治久安,國家的強大和人民的富足,是世界人類社會文明得以進步的基礎!老祖宗的智慧是偉大而睿智的,咱從來都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和不敬,咱從來都是心存敬畏的細細研讀,仰視!


竹筒夫子的鋼筆


作為拋磚引玉,喜歡譁眾取寵。

格物,可能就是分析事物的手段,方法,標準。比如易經用陰陽分析事物的演化,我用人類的好壞,善惡,利害,標準來衡量,這就是某種格物。當然我們每個人的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不同,文化不同,信仰不同,自然每個人的格物也不同,於是導引出見識,心理投射也不同。

但是我覺得有人說實事求是就是格物致知。有些道理。

我們不管基於什麼價格觀,看事物都應該,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要客觀的看,要出離自身的立場,觀點,角度,利益,超越自我,或者人類的視角看。才能比較全面的把握事物的本來面目,才有可能掌控它,分解組合使用。

很多時候我們願意放大我們想放大的部分,縮小想縮小的本份,扭曲了事物本來面目。這就是某種人性。

比如,但凡人說話,都帶有主觀色彩或者某個目的,無論主觀色彩是左還是右,無論目的是好還是壞,都會有色彩和目的;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所有話,各有各的色彩,各有各的目的;再透過我們的心,又會變成什麼?

人生最大的杯具就是當你想好好研究古人學問的時候,竟然發現古人當年的話沒有一句流傳下來。都是旁人記錄然後各朝代篡改最後的譯文,即便是古人的原話,而古人的境界又有太多語言無法描述的,除非心靈感應才會懂。也許是我們智力太差了,也許是古人就是故弄玄虛,不想讓我們明白。

話說高人和普通人說話應該知道普通人的資質,用他們能聽懂的化表達也是某種智慧的體現,也許他們以為普通老百姓不知道教化,需要等待某個有悟性的高徒,自然見了明心見性。然而各種自認自己是高徒的人層出不窮,各自發表著自己的高見,到處招搖撞騙,當然其中不乏高徒高見,只是我們老百姓很難分辨。於是歷史變得魚龍混雜,高深莫測,套路無窮,撲朔迷離,江湖險惡。哈哈


難道真是如此嗎?


懇請高人分解一二,給我們這等愚魯資質的朋友普渡一下。謝謝


太陽天然笨真


格物致知,來源於五經四書之四書之《大學》。是我國古代認識論的重要命題,在儒家學說中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大學》原文:“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一般可理解為:“格”即推究;“物”指客觀事物;“致”即求得,“知”即知識、智慧或道理。格物致知即探究事物原理,而從中獲得智慧,或從中感悟到某種心得。《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將“格物致知”解釋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

格物與格心

據王陽明的《年譜》記載,他二十一歲時“一日思先儒謂‘眾物必有表裡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官署中多竹,即取竹格之。沈思其理不得,遂遇疾。”

嚴復在《救亡決論》中也講到:“前明姚江王伯安,儒者之最有功業者也,格窗前一竿竹,七日病生。”

這個故事大意是說,王陽明想通過格竹來弄明白竹子的道理,從而獲得關於竹子的生長規律等知識。正好在所住的書院裡,有一片茂密的竹林,於是就坐在竹林前靜靜地看著竹子。就這樣過了一天、二天,到了第七天的時候,他終於病倒了。

王陽明之所以要格竹,是因為他年輕的時候,立志要做聖人。於是就根據朱熹所講的格物致知的道理。認為一草一木,皆含至理,只要把這一草一木所有的理都格懂了,就能修成聖人了。但是,王陽明一連格了七天,什麼都沒有格出來,實踐沒有檢驗出真理來,反而自己病倒了,什麼也沒有格出來。

自此之後,王陽明就提出了“無心外之理,無心外之物”的以“致良知”“知行合一”為主要內容的陽明心學。這樣就產生了朱熹“格物”思想和王陽明“格物”便是“格心”的心學思想。“格物”與“格心”就成為了兩種學說,成為了歷史公案。然而,細究其中,既各執一詞,卻又殊途同歸。


鋤揚軒


這個上次回答過

北大物理系門口,就是這四個字,是最合適的。而之前的“格竹”七日啥的,真的是中國“哲學”遺憾。


老孔


其實不必將其神秘化,歪曲化,儒家自漢武帝以來,就被“大家”不斷歪曲,宋、明更是將其神秘化,唯心化,其實恰恰違背了"格物致知"本意。

格,各聲,“木”指樹木。“各”意為“十字交叉之形”。“木”與“各”聯合起來表示“樹幹與樹枝形成十字交叉之形”、“枝杈為十字交錯之形”。本義:樹木枝幹分叉系列,引申為格子、探究。

當前最形象的理解是微分,是把整體事件、事物不斷細化,按照2格、4格、……9格……不斷細化、探究,力求發現其本源、本原及其“道”,即為致知。

這樣理解既可以量化、又可以操作,甚至可以構建模型,唯此,才是科學的。對於心理、意識的研究仍可以借鑑。


成城路上


按朱熹在《大學章句集註》所說,《大學》中釋格物、致知之義的章句亡失了。朱熹自己將“格物致知”混起來解釋為“即物而窮其理也”,這其實是“知”的功夫,不是指“格物”。

事實上,對於“致知”的含義,其實異議是很少的,也不難,簡單來說就是對事物的正確認識。這由下一次第“誠意”的含義可佐證。“誠意”之義按《大學》中相關章句的解釋,即不自欺、有恥辱心、能慎獨。顯然要做到“誠意”,確實需要先“致知”,對人對事對物先要有個正確認識或認知。

於是問題的關鍵就在於思考人的正確認識或認知的前提是什麼。

有人聯想得快,可能會認為是“實踐”,是指“行”,因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嗎!但並非如此,因為“行”是檢驗“知”的,所以行與知都是同屬於“致知”即獲得正確認識的範疇的。

如果我們曉得西方哲學中培根的科學發現的思想的,我們會聯想,“格物”其實應該是指“觀察”,因為觀察之後是歸納與演繹推理。而“知”的活動其實就是歸納與演繹。

這樣的論斷有沒有道理呢?我們不妨從“格”的字義及“格物”構詞的語法特點來分析。“格”本義是木條縱橫形成分格。由其中的交叉相格而有格鬥義,但顯然此處非此義。另一引申就是形成分別的空間,如“方格”、“格子”;由此即可引申為差別、等級意,如“品格”、“風格”、“格調”等。由此我們可以斷言,“格物“之“格”在語法上是一種名詞的使動用法,因此“格物”即“使物格”,也即使事物被分門別類之意。而所謂觀察其實就是將事物進行分門別類的活動。

此外我們由《大學》本身的章句可再獲得佐證。《大學》第二、三句分別是“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與“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這其實就是指“格物”,即分清事物之間的次第、本末、終始、先後順序。也就是使得事物在空間上被分門別類,在時間上分出先後順序。事實上,我們對事物的正確認知也正是由此開始的。

至此,我們就把這所謂的難題給解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