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悟空問答:請問各路神仙,“格物致知”格的什麼物,致的什麼知,請多多賜教?

用戶1098911698556


格物致知”,魯迅、Chair Mao都有過論精闢論斷。用現代漢語解釋就是“實踐出真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出自四書五經之首的《大學》裡的格物致知是指人們通過實踐去理解認識世界萬事萬物,然後通過總結從實踐中得來的對事情的看法認識、態度等,再提升,昇華研究而獲得知識。或者說是對“紙上得來終覺淺,終知此事要躬行”的另解。

格物致知告訴我們,獲取真正的知識要了解事物的本質及其規律,而不是僅僅依靠從書本到書本地獲得知識。這就是我們古人先賢的智慧,原來早就有實踐出真知的論斷了。我們應該驕傲,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光輝燦爛的文化,歷經五千年的風霜雪雨能夠屹立於世界不倒,確實是博大精深。這種認識論很具有實踐的色彩,即使歷史發展到新時代的今天,這種理論仍然具有現實意義,打破了人們一般對儒學只會死啃書本的誤解。

  翻看儒家思想歷史,“格物致知”早在宋以後就成了中國哲學思想中的一個重要經典論斷,到明清朝時期,人們才逐漸把!“格物致知”再提煉簡稱為了“格致”,後來人們也就接受“格物致知”的簡稱了。作家魯迅在《吶喊自序》裡曾說過:“在這學堂裡,我才知道在這世上,還有所謂格致,算學,地理,繪圖和體操。”從大文豪魯迅的筆下,我們可知這“格物致知”對當今社會的自然學科,乃至整個中華民族的國學文化的深刻影響了。

  事實上,時至二十一世紀的今日,當我們說到對書本知識理論知識的獲取時,仍離不開 《大學》裡“格物致知”這一條永遠顛覆不破的通識哲理。因為,擯棄的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而是堅守“‘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變革梨子,親口吃一吃。”(毛澤東《實踐論》語)簡而言之,“格物致知”把我們引向要認識瞭解萬事萬物,創造發展科學技術必要之路是經過實踐。實踐是認識的唯一源泉,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大嘴英


從字面上的意思來看,是窮究事物原理,從而獲得知識。但事實上,它的意思遠比字面上豐富。

朱熹認為“知”是知性─包含了智慧、心得感悟與知識─而現代流行觀點的“知”只是指知識,這種觀念變異可能是由於現今社會流行唯物論觀點所產生的影響。

王陽明的心學則認為,格物致知——致良知。

他認為,良知人人具有,個個自足,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將良知推廣擴充到事事物物。“致”本身即是兼知兼行的過程,因而也就是自覺之知與推致知行合一的過程,“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


百里時光


我理解的格物致知是這樣的,一個人要把自己融入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奧秘,融會貫通,理解自然世界的運行規則,利用這一規則,對未知事物做出較為準確的推斷!

格物致知,重點當然是格物,表面上看,把物體放在格子裡,放在格子裡幹什麼?當然是做研究,做研究是為了幹什麼?當然是解決目前自己的無知,可無知總會多過已知,即便我們一步一步去研究,也不可能完全研究到位,所以,就有了下一步,通過已知事物來推定未知事物!

用已知事物來推定未知事物,準確性一定會打折扣,所以致知的程度決定於我們格物的深度和廣度,吃透已知事物,不同角度,翻來覆去的研究它們,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這樣,我們在推斷未知事物的屬性和能力方面也更加準確!

格物自然不是為了格人情世故,人情世故本來就是鏡花水月,矯揉造作、混淆視聽的結果,本身並非事物,所以格不了!

至於很多人把人情世故格的晶瑩剔透,最終違背了這句話的原意。一句話,當然可以有不同的解讀,但是每一種解讀都不能離開作者當時的環境和想法,《禮記•大學》談理想,而聖人們的理想肯定不是殺人放火、爾虞我詐,不然,他們就當不了聖人,至於聖人們是否表面一套,背後一套,這個就不得而知了,性善和性惡論者們足以撕扯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爛!

不可否認,我的理解也只是泛泛之談,老祖宗闡明瞭一切真理,可後世子孫們一邊批註一邊修改,真理碰上孔方兄,被打得滿頭是包!


時光歌者王阿癲


別弄的太玄虛了!我認為"格物致知“就是要明白實踐與認識的關係。"格物"就是對事物原理探索的行動,"致知"就是通過探索行動獲得對事物本質的認知。以辨證法的觀點來說,就是從實踐中獲得了理論知識,再按照自已的世界觀去指動實踐行動。即現在的"理論聯繫實際,實際豐富理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