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的“麒麟”——长颈鹿(3)

在非洲的稀树草原上,长颈鹿是食草动物的义务哨兵。身高的优势能为长颈鹿提供广阔的视野,好让长颈鹿提前发现远方暗暗靠近的食肉动物。

所以非洲很多食草动物都喜欢挨在长颈鹿的不远处,如果长颈鹿突然撒开腿跑起来,这些动物也会跟着一起跑,虽然它们很可能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但是跟着跑就对了,就算谎报军情也算锻炼锻炼身体呢。

温柔的“麒麟”——长颈鹿(3)

长颈鹿的脖子有两米多长,看起来很容易扭到,可是长颈鹿偏偏就喜欢用脖子跟其他鹿绕来绕去,这种情形大多出现在为争夺配偶而大打出手的雄性长颈鹿之间。

两只雄性长颈鹿先是将长脖子靠在一起,看上去像是在耳鬓厮磨,十分和谐,但是没过多久就画风突变,两只长颈鹿开始大幅度的甩动自己的脖子跟对方相撞,或是低下头甩动脖子,让头上的角狠狠地撞在对方的身上。

两只长颈鹿挥甩脖子撞在一起时,就像两根软面棍一样几乎要绕在一起,人们见到这种场景时不由得为它们捏一把冷汗,生怕它们把脖子甩断了。

这种对决一般不会造成太严重的伤害,分出胜负后就会停止,但是也有些长颈鹿脾气不好容易急眼,最终会以两败俱伤或其中一方重伤(如下颌骨或颈骨骨折)而告终。

温柔的“麒麟”——长颈鹿(3)

人们几乎从没听到过长颈鹿发出声音,部分人又受到伪科普的误导,认为长颈鹿没有声带,不会叫。

这明显是错误的,长颈鹿之间不仅能通过人类听不到的次声波进行交流还能发出多种人类能听到的不同的声音,例如咕噜声、咳嗽声、鸣笛声,甚至嘶吼声。那为什么人们听不到长颈鹿叫呢?

发声是要肺部、胸腔和膈肌共同工作,把肺里的气体呼出,气体流经声带时引发声带振动,这样才可以发出声音。由于长颈鹿的脖子实在是太长了,胸腔把气体供到声带太不容易,叫出声来很费力气,所以,通常时候长颈鹿很少发出叫声。

温柔的“麒麟”——长颈鹿(3)

极致特化后的身高也会给长颈鹿带来许多不便,它们的腿太长,一旦卧在地上,需要几十秒甚至更长时间才能从地上站起来,所以长颈鹿在不安全时不会躺下。

动物园里的长颈鹿可以趴在地上睡觉,而野生长颈鹿连睡觉都是站着睡的,而且睡眠时间很短,一天只睡两个小时左右,但并不是连续着睡两个小时,而是分成很多次,每次只睡十几分钟。对于长颈鹿来说,睡眠实在是一件棘手的事,野生长颈鹿睡觉时常常将脑袋靠在树枝上,以免脖子过于疲劳。

长颈鹿喝水时需要把前腿弯曲并向两边撇开,头和脖子都要尽量往下伸,才能勉勉强强够到水面。不过所幸的是,长颈鹿隔几天喝一次水就行了。

温柔的“麒麟”——长颈鹿(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