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與戰士們國家情懷有關的詩句?

頭像精神小夥


1、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杜甫《春望》

2、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李清照《夏日絕句》

3、州橋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駕回。

忍淚失聲問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

——范成大《州橋》

4、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題臨安邸》

5、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陸游《示兒》

6、三萬裡河東人海,五千仍嶽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

——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7、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過零丁洋》

8、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于謙《石灰吟》

9、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

10、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於日》

11、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宋·陸游《病起書懷》

12、寸寸山河寸寸金,瓜離分裂力誰任。

——清·黃遵憲《贈梁任父母同年》

13、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

——三國·魏·曹植《白馬篇》

14、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

——戰國·楚·屈原《國殤》

15、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唐·王昌齡《出塞》

16、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唐·杜牧《泊秦淮》

17、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唐·戴叔倫《塞上曲二首》

18、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揚子江》

19、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20、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南宋·岳飛《滿江紅》

21、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

—— 陸游

22、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 陸游

23、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論語》

24、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屈原《離騷》

25、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離騷》

26、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以高翔。

——南朝 ·丘遲《與陳伯之書》

27、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唐·李百藥《元景安傳》

28、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

――唐·李百藥《元景安傳》

29、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唐·王昌齡《從軍行》

30、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出塞》

31、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唐·王翰《涼州詞》

32、烈士不怕死,所死在忠貞。

——唐·柳宗元《韋道安》

33、一寸丹心為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

——明·于謙《立春日感懷》

34、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清·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人》

35、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龔自珍《己亥雜詩》

36、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清·譚嗣同《獄中題壁》

37、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

——秋瑾

38、粉身碎骨尋常事,但願犧牲報國家。

――清·秋瑾《失題》

39、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

——清·徐錫麟《出塞》

40、《滿江紅》南宋·岳飛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飢餐胡虜肉,

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人間無梔地


與戰士的國家情懷有關的古詩有哪些?

我來答共1條回答

雲南萬通汽修學校始於1988年,培養高端汽修人2020-03-17

1.

去年花裡逢君別,今日花開已一年。——韋應物《寄李儋元錫》

2.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從軍行》

3.

昨夜秋風入漢關,朔雲邊月滿西山。——嚴武《軍城早秋》

4.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5.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曲》


雲書暮


首先,嶽王爺《滿江紅》鎮帖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當然老兵辛稼軒還有很多體現家國情懷的作品。就不一一列舉了。

韜鈴深處 戚繼光

小築暫高枕,憂時舊有盟。

呼樽來楫客,揮塵坐談兵。

雲護牙籤滿,星含寶劍橫。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先寫這麼多。


丁醫生落筆驚鴻


您好。

下面是幾首詩歌較符合題意。

一、《夜上受降城聞笛》

回樂峰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 一夜徵人盡望鄉。

釋義:回樂烽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不知何處吹起淒涼的蘆管,一夜間徵人個個眺望故鄉。



二、《破陣子》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釋義:醉夢裡挑亮油燈觀看寶劍,夢中回到了當年的各個營壘,接連響起號角聲。把烤牛肉分給部下,樂隊演奏北疆歌曲。這是秋天在戰場上閱兵。戰馬像的盧馬一樣跑得飛快,弓箭像驚雷一樣,震耳離弦。(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復國家失地的大業,取得世代相傳的美名。可憐已成了白髮人!


三、漁家傲·秋思 宋 · 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釋義:邊境上秋天一來風景全異,向衡陽飛去的雁群毫無留戀的情意。從四面八方傳來的邊地悲聲隨著號角響起,在重重疊疊的山峰裡。暮靄沉沉,山銜落日,孤零零的城門緊閉。喝一杯陳酒懷念家鄉遠隔萬里,思緒萬千,想起邊患不平,功業未成,不知何時才能返回故里。羌人的笛聲悠揚,寒霜撒滿大地。夜深了,將士們都不能安睡,無論是將軍還是士兵,都被霜雪染白了頭髮,只好默默地流淚。


拾肆事實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家國情懷是我們中國人刻在骨子裡的一種高尚情懷,使得中華民族每次遇到危難,便湧現一大批英雄的源泉,它支撐起了我們的民族脊樑,今天我們就盤點一下那些讓人心潮澎湃的詩句吧。

1. 唐代詩人王維的《使至塞上》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2. 唐代詩人王瀚的《涼州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3. 唐代詩人李頎的《古意》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徵蓬出漢邊,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侯起,都護在燕然。

4. 唐代詩人王昌齡的《從軍行》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5. 唐代詩人戴叔倫《塞上曲》

漢家 旌幟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

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6. 唐代詩人陳陶的《隴西行》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

3

7.唐代詩人李賀的《南園十三首》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8. 宋代女詩人李清照的《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9. 宋代岳飛的《滿江紅》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讓人熱血沸騰的,富有民族氣節的詩詞實在太多了,就數到這裡吧。那麼你還知道哪些飽含家國情懷的詩詞呢?


立蘋君


描寫戰士家國情懷的詩句那是太多了。比如岳飛的《滿江紅》、宋朝文天祥的《過零丁洋》、明朝的于謙的《石灰吟》……等等。這些都是為大家所熟的愛國詩詞、愛國詩人。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愛國詩詞供大家分享。

1: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渡陰山。《出塞》王昌齡。

2:烈士之愛國也如家。《抱撲子》葛洪。

3:長嘆息以淹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離騷》屈原。

4: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從軍行》。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白馬篇》曹植。

5: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馬上作》戚繼光。

6:位卑未敢忘憂國。《病起書懷》陸游。

7: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詠煤炭》于謙。

8:寸寸山河寸寸金,挎離分裂力誰任。《贈梁任父母同年》黃尊憲。

9: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南園》李賀。

10: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出塞》徐錫麟。

……

總之,從古到今,關於戰士家國情懷的詩句實在是太多太多。這裡所列舉的,也就是拋磚引玉罷了。我們民族之所以那麼多如繁星的民族戰士、詩詞,就是因為從古到今我們中國人民都有一顆——天下興亡 ,匹夫有責《論中國之存亡決定於今日》麥孟華。的一脈相承的拳拳愛國赤子之心。





中醫治病那些故事


這六首詩詞,可還入得了法眼?


古從軍行(李頎)

白日登山望烽火,黃昏飲馬傍交河。

行人刁斗風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營萬里無城郭,雨雪紛紛連大漠。

胡雁哀鳴夜夜飛,胡兒眼淚雙雙落。

聞道玉門猶被遮,應將性命逐輕車。

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萄入漢家。


涼州詞(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回。


出塞(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從軍行(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出塞(徐錫麟)

軍歌應唱大刀環,誓滅胡奴出玉關。

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辛棄疾)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堃舍傳播


華夏五千年,每當歷史的車輪更替時,戰事起,這時便會產生一批的文學作品用來言志,這其中有很大一批是與家國情懷有關的,下面我就來簡單盤點一下。

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楊萬里《竹枝詞》2、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譚嗣同《獄中題壁》3、此中何處無人世,只恐難酬壯士心。--顧炎武《海上》4、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5、烈士之愛國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廣譬》6、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於今日》7、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裡人。--陳陶《隴西行》8、試看天塹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鄭成功《出師討滿夷自瓜州至金陵》9、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10、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渭城曲》11、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臣殘陽。--李綱《病牛》12、撫劍長號歸去也,千山風雨嘯青鋒。--康有為《出都留別諸公》13、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聶夷中《詠田家》14、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15、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王昌齡《出塞曲》16、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為家共飲和。--洪秀全《吟劍詩》17、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于謙《石灰吟》18、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戚繼光《望闕臺》19、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20、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龔自珍《漫感》21、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22、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陳陶《隴西行》23、杜鵑再拜憂天淚,精衛無窮填海心。--黃遵憲《贈梁任父同年》24、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魯迅《自題小像》25、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李綱《病牛》26、門外若無南北路,人間應免別離愁。--杜牧《贈別》27、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28、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29、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杜甫《贈衛八處士》30、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高蟾《金陵晚望》31、去年花裡逢君別,今日花開已一年。--韋應物《寄李儋元錫》32、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從軍行》33、昨夜秋風入漢關,朔雲邊月滿西山。--嚴武《軍城早秋》34、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35、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曲》36、都護行營太白西,角聲一動胡天曉。--岑參《武威送劉判官赴磧西行軍》37、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杜牧《泊秦淮》38、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時非。--文天祥《南安軍》39、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40、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41、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戚繼光《馬上作》42、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43、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44、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45、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46、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47、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令狐楚《少年行》48、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陸游《病起書懷》49、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嚴武《軍城早秋》50、易水潺潺雲草碧,可憐無處送荊卿。--陳子龍《渡易水》51、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紳《憫農》52、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問《度大庾嶺》53、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三首》54、但願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于謙《詠煤炭》55、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56、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題臨安邸》57、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戴叔倫《塞上曲·漢家旌幟滿陰山》58、絕域從軍計惘然,東南幽恨滿詞箋。--龔自珍《漫感》59、一自胡塵入漢關,十年伊洛路漫漫。--陳與義《詠牡丹》60、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杜牧《贈別》61、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李煜《清平樂》62、千年史冊恥無名,一片丹心報天子。--陸游《金錯刀行》63、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秋瑾《對酒》64、杜鵑再拜憂天淚,精衛無窮填海心。--黃遵憲《贈梁任父母同年》65、寸寸山河寸寸金,侉離分裂力誰任。--黃遵憲《贈梁任父母同年》66、南北驅馳報主情,江花邊草笑平生。--戚繼光《馬上作》67、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68、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69、四海翻騰雲水路,五洲震盪風雷激。--毛澤東《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70、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夏日絕句》71、忍淚失聲詢使者,幾時真有六軍來。--范成大《州橋》72、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揚子江》73、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楊炯《從軍行》74、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李賀《南園》75、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徐錫麟《出塞》76、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77、雲白山青萬餘里,愁看直北是長安。--杜甫《小寒食舟中作》78、歸老寧無五畝田,讀書本意在元元。--陸游《讀書》


半夜起來掃院壩


毛澤東,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還是一位偉大的詩人。無論在中國還是世界,像毛澤東這樣,既有開天闢地的雄才大略,又有激揚文字的瑰麗詩篇,可謂絕無僅有。

《憶秦娥~婁山關》一毛澤東

西風烈,

長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馬蹄聲碎,

喇嘛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頭越,

蒼山如海,

殘陽如血。

(因為紅軍是第二次攻佔婁山關,所以稱“從頭越”。同時,紅軍不再單純退卻,而是主攻,“從頭越”也有結束舊的戰略局面的意義。

毛澤東從少年就胸懷大志,家國情懷使他走出了韶山沖,從而走向中國,走向了世界。

孩兒立志出鄉關,

學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

人生無處不青山。


用戶言午澤群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歷代愛國將士那種髮上指冠,抗擊敵兵入侵,光復江山,庇護河山的壯烈情懷,每每讀來,都讓人豪情澎湃,心靈震動!

1、《歲暮》唐代:杜甫

歲暮遠為客,邊隅還用兵。

煙塵犯雪嶺,鼓角動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誰請纓?

濟時敢愛死?寂寞壯心驚!

釋義:作客異鄉,年關已經臨近;邊防前線,戰爭還在進行。

警報傳來,敵人進犯雪嶺;軍鼓號角,響聲振動江城。

前方將士,日夜流血犧牲;朝廷大員,可有一人請纓?

國難當頭,豈敢吝惜性命;報效無路,空有一片豪情!

2、《送紫巖張先生北伐》宋代:岳飛

號令風霆迅,天聲動北陬。

長驅渡河洛,直搗向燕幽。

馬蹀閼氏血,旗嫋可汗頭。

歸來報明主,恢復舊神州。

釋義:

軍中的號令像疾風暴雷一樣迅速傳遍全軍,官軍的聲威震動了大地的每個角落。軍隊長驅直入,必將迅速收復河洛一帶失地,一直攻打到幽燕一帶。

戰馬到處,踏著入侵之敵的血跡,旗杆上懸掛著敵國君主的頭顱。官軍勝利歸來,把好消息報告皇帝,收復了失地,祖國又得到了統一。

3、《少年行四首·其三》唐代:令狐楚

弓背霞明劍照霜,秋風走馬出咸陽。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擬回頭望故鄉。

釋義:

弓箭沐浴著霞光,寶劍照耀著寒霜。

劍起案列的秋風,馳馬飛出了咸陽。

國土一角仍淪陷,天子沒有收河湟。

這種情況不改變,不擬回頭望故鄉。

4、《出塞》 清代 徐錫麟

軍歌應唱大刀環,誓滅胡奴出玉關。

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

譯文:出征的戰士應當高唱軍歌勝利日來。決心把滿族統治者趕出山海關。戰士只知道在戰場上,要為國捐軀。何必考慮把屍體運回家鄉。

5、王昌齡 《從軍行》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6、王昌齡《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7、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可憐白髮生!

8、嚴武《軍城早秋》

昨夜秋風入漢關,,朔雲邊月滿西山。

更催飛將追驕虜,,莫遣沙場匹馬還。

9、王之渙《涼洲詞》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10、高適《塞上聽吹笛》

雪淨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戌樓間。

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

11、王翰 《涼洲詞》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12、楊炯《從軍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凋旗畫,風多雜鼓聲。

13、文天祥《揚子江》 

幾日隨風北海遊,回從揚子大江頭。

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14、李白《從軍行》

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

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

15、范仲淹 《漁家傲》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16、陳陶《隴西行》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

17、戴叔倫《塞上曲·其二》

漢家旌幟滿陰山,不遣胡兒匹馬還。

願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18、岳飛《滿江紅》

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19、于謙《立春後寒甚》

坐擁紅爐尚怯寒,邊城況是鐵衣單。 

營中午夜猶傳箭,馬上通宵不解鞍。 

主將擁麾方得意,迂儒撫劍漫興嘆。 

東風早解黃河凍,春滿乾坤萬姓安。

20、陳毅《梅嶺三章》

(一)

斷頭本日意若何?

創業艱鉅百戰多。

此去墓穴招舊部 ,

旗幟十萬斬閻羅。

(二)

南國烽煙正十年,

此頭須向國門懸。

後死諸君多盡力,

喜報飛來當紙錢。

(三)

投身革命即為家,

雨腥風應有涯。

取義成仁本日事,

人世遍種自由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