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医生写的病情字体太潦草自己根本看不清写的什么,而别的医生能看懂这是为什么?

小鱼大鱼看世界


原因一:医生写的并不是看不懂,而是外行不懂罢了

很多病种,对于咱们来说是很少接触的,但是对于那些整天给疾病打交道的医生们来说,这无论是简写还是中英文混写,他们都能轻易看懂,这个外人肯定是做不到的,比如说“我爱你”这三个字,写的再潦草我们也是能分辨出来的。

原因二:求医者太多,写的烦了

很多医院都是人满为患,忙起来的时候去厕所都没时间,而且各个医生分工明确,他们就看那几种病,一天把同样的药房写个几十遍上百遍,写快了,字迹可不就潦草,看着像天书了么。

原因三: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现在是个互联网时代,很多患者对待医生的态度都是疑问的,他们通常会问这些药能不能用其他的代替,或者跟医生问长问短,但是医生们一天真的是很多病人,着实没时间跟你细细解释那么清楚。

原因四:有电子档案

科技在进步,人们的生活也在进步,对于药品和化验清单,现在很多医院都有电子记录,之所以在药方上写那么潦草,主要是因为药剂师要看药方上的姓名年龄和性别这些东西,其余的东西一般药方和电子单子上的药品是对应的,所以药方上写的清楚不清楚都无关紧要。

原因五:利益方面

很多人都认为药方之所以写那么潦草,只要是害怕这东西外泄,毕竟字迹太清楚,这患者拿着药方就自己去药店买药了,这样医院确实会流失一定的利润,还有就是药方病历写的复杂,患者去其他医院,往往其他医生并不一定能看懂,这也是一种原因,还有人认为这样写是因为医生害怕出问题,是为了逃避责任。


鹌鹑蛋小姐姐


首先,并不是所有的医生写的字都是龙非凤舞,有很多同行的处方都是工工整整的。但不可否认,有的处方确实像“天书”。医生写处方潦草是许多国家都存在的问题,据报道,美国每年因医生写处方潦草导致约50万人受伤害。

每个人都难免会生病,都有过看病的经历,必然也都经历过看到病历本上龙飞凤舞的字迹时一脸懵的时候。明明写的是中国字,自己也不是文盲啊,怎么就是看不懂呢?

其实,在我没学医之前,我也有同样的困惑,即使刚学医的时候,家人和朋友有时候让我帮忙看看他们的病历本,问我医生写的是什么。如果医生的字迹不是很清楚,我基本上还是看不出来,如果医生字迹稍微清楚些,再结合平时学过的内容,也许还能猜出个一二三来。一直在想,医生就不能写清楚点吗?

有的医院门诊量很大,除去和患者交流及医生思考的时间,留给医生书写病历的时间其实非常有限,许多医生都需要快速书写病历,才能提高看病效率,但这不是把字迹写得无法辨识的理由,毕竟医疗安全是第一位的。

即使有的医生书写规整,为什么有的人还是看不懂呢?这个就要归因于医学这个专业本身有很强的专业性了。这个时候我们不是看不懂医生写的字,而是即使认识每一个汉字,一旦这些汉字放到一起的意思就不知道了。医学术语本身就晦涩难懂,看化验结果那一列列数字时更是云里雾里,更何况许多药物不止一个名字,有许多都是英文音译过来的。例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气分析、急性冠脉综合征、左乙拉西坦、双氯芬酸、异丙嗪等一些医学名词,我们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少,自然比较陌生。

由于大家对医学专业知识的陌生,再加上医生书写病历时有自己的字迹,所以会出现普通人看不懂医生字迹的现象。

那为什么医生之间却互相能看明白写的不同病历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都受过系统和专业化的医学教育,而且病历的书写是有固定要求和一定规范的,也就是说医生们都遵循着统一的要求进行着病历的书写。

首先医生对病历这个形式是非常熟悉的,从接受医学教育开始就已经开始学习如何规范写病历了。其次,医生之间对医学术语和临床用药都比较熟悉,经过这么多年的医学学习和临床实践,即使不同科室的医生,对于病历也都有“心照不宣”的默契。当然,个别医生书写的病历,即使同行或者药房的工作人员也看不懂,这就埋下了医疗事故的种子。

随着电子病历的普及,字迹潦草的问题会被逐渐解决。

本期答主:熊云昭,医学硕士


杏花岛


这个问题我也有资格回答'我曾经在酒店做过几年管理'那时候点菜都是服务员手写菜单'有时候顾客点菜的速度比较快'服务员写字必须要跟上'所以字迹会很潦草'加上本身有人写字就很丑'而且很多字写出来都是同音字里简单的'比如鸡蛋的蛋'大家都会写旦'笔画简单多了'因为服务员传菜员配菜员收银员大家都是一起工作好久的'都熟悉了彼此的字迹和写法'别人一看乱七八糟的跟鬼画符似的'自己人都能看懂'我想医生的字迹也是这个道理吧


卖橘子猪的小姑娘


现在全国大多数三甲医院门诊处方都是打印的了,医生仅仅需要手写签名即可,所以这种现象会明显改善。

处方里会有大量的简写或拉丁文,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外行,就是打印给你看也不一定看得懂;

医生和护士、药剂师之间就是一个长期的合作关系。医生在字迹变潦草的过程中其实一直在探药剂师的底线。



瓦特能吃苦


许多网友一直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医生字迹如此潦草,药剂师和护士能够看懂呢?

来聊聊这个有意思的话题。

医生的门诊病历和处方,在电子病历和电子处方出现之前,一些医生的字非常潦草(请相信我,绝非普遍现象),原因大抵与以下因素有关——

1:学医非常苦逼,大学五年本科,要学习的大部头教科书,堆起来比一个170cm身高的人还高,而医学是最严谨的科学,解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内外妇儿等,都讲究死记硬背。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的讲课,要做到耳聪目明手快,包括后期的实习和查房,上级医师的指示,要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记录下来,有点像速记,于是字迹便风卷落叶一般潦草了,自己认识就行。慢慢地,可能培养出一种坏习惯。

2:住院病历书写还是非常正式的,卫计委的各种检查,鬼画桃符可不行,所以但凡住院病历,医生写得都比较规整。

3:门诊不一样,门庭若市。医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规整书写病历,一些医生就天马行空、龙飞凤舞起来,不然会影响看病的速度。譬如我,以前没有限号的时候,最多一个上午看了上百名病人,每份门诊病历的书写,都是极其简单,字迹也相对比较潦草。

门诊病历,压根就不是写过病人看的,其实挺有道理。

4:处方和医嘱,起初药剂师和护士都对潦草的字迹叫苦不迭,逐渐会形成默契,天书成为医生与药剂师之间、医生与护士之间相通的文字,理解医生要表达的意思。看不懂必须向医生求证,不然可能出现医疗事故。

5:这种情况其实全世界都差不多,美国和欧洲也是如此。2000年英国医学杂志(BMJ)报道了一桩官司:美国一名医生为心绞痛患者开具了硝酸异山梨酯20mg,每6小时一次口服(Isordil,20mg,Q6h)的处方,由于字体过于飘逸,药师将Isordil误认为降压药Plendil(波依定),导致患者过量服用后心脏病发作,数日后死亡。最终法院认定处方医师和药师负同等责任,各赔偿患者亲属225000美元。

6:不排除个别医生为了彰显逼格,尤其是老中医们。这种情况在私人诊所特别常见,即使你照相存底,让其他中医看看,其他中医也是一头雾水。

7:必须说明一下,一些网友认为医生的处方潦草,是出于不让病人知道所开具药品的名称,方便拿药品回扣。这是彻头彻尾的“阴谋论”,子虚乌有的揣测而已。

8:病历对医疗、医院管理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处理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的法律依据。同时,卫计委出台的 《病历书写规范》和《处方管理办法》规定,病历书写要求“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为此,不少字迹潦草的医生,受到了所在医院的处罚。

9:目前电子病历和电子处方已经基本取代手写,这种现象会很快绝迹!


成都下水道


嗯,怎么说呢,因为我们临床医生写的病历都是有一定规范的,一定约定俗成的,一般来说就是那几百句话主诉和症状里面变来变去,还有就是药物一个医院也就几百上千种,每一个药物名字又几乎都不一样千奇百怪,比如青霉素,氨氯地平,雷贝拉唑,头孢拉定,克拉霉素,特步他林雾化液等,这些古怪的药物名字即使我们写的很清楚给你们普通人看你们看的也是云里雾里的,但是我们医生对这些药都很熟悉啊,几乎都会背出来写出来而且知道怎么用!所以临床医生只要大概写出个轮廓来我们就知道大概写什么了,如果一个四个字的药名我们只要看出其中一个字即使其他三个字都没看懂也会大概猜到是什么药,再结合一下其他症状体征就一般可以确定了。



当然有些临床医生有时候写的太潦草还是没办法看的!还有就是有时候比较专科的科室,比如血液科,内分泌科,很多药其他科室医生都看不到的,他们写的我们医生也是看不懂的!

还有就是即使写了很清楚几乎90%的患者也是看不懂那些医学专业术语的,如果能看懂并且理解了基本也就做到可以自己看病了,最怕就是一知半解,不懂又装懂的,自己乱做主张乱治疗的,这样的人是最可怕的!

嗯,大概就是这样吧!


消化内科叶医生


这个问题确实有意思,很多人问过我。


甚至看到一个中学生写字不工整,就会调侃道:以后可以去当医生了。

还有人说医生是故意把字写的潦草,避免病人外出买药,或者处方外流!

其实,医生怎么可能故意把字写的潦草呢?有时间的话,谁不想慢慢写呢?

医生很无奈,每天除了看病之外,都要完成大量的医疗文书。

本来看病时间就短,如果是10分钟的问诊时间,其中8分钟都得用来写病历。所以你常常会感觉到医生就跟你说两句话,就开始埋头写,头也不抬,好像对我的病情漠不关心。最后写完了,把病历交到病人的手上,一次问诊就结束了。连病人的样子都没看清楚。


谁不想用10分钟的时间专心看病,而不是去写病历呢?

但是医疗文书又不得不写,门诊病人还好,如果你住院了,医生还会花更多的时间,甚至好几个小时,来完成你的医疗文书。



而医疗文书的内容,不仅仅是给病人看的,其实字迹看不看的懂也无所谓,重要的事情医生一般都会口头强调。

最重要的是医疗文书也有法律效益,里面记录的病人的检查情况和处理方案,如果一旦出现纠纷,这就是一份有法律意义的文书。

我们经常碰到,时间紧来不及写病历,一旦出现问题,有些情况医生说有,病人说没有;有些治疗,医生说做了,病人说没做,最后各执一词,争执不休,甚至闹上法庭。


所以,对于这样一份重要的文书。医院会要求医生一定要写好,写的详尽,但是对字迹却没有要求。后来用了电子病历,要求打字,这对于中老年医生,更加困难,一般都是找个年轻的医生,或者实习医生专门负责书写病历。


在有限的时间里,医生为了和病人多交流,同时也保证自己的法律责任,写的潦草些。其实也没有更好的方式。


DrX健康科普


这个问题,我真的不想再回答了,因为我已经回答过几次了。

今天是我最后一次回答这个问题,如果有什么想要了解的可以私信给我。

第一:医生的字体为什么难以辨认。大部分人是被逼出来的,是高节奏、繁重的工作逼出来的。小部分人是天生字写的难看。

具体请参考我上一条的回答。

重点是解释这个提问的后半部分:为什么医生之间能够辨认。

这绝对是栽赃,谁告诉你说医生之间一定能够看明白?

事实上,对于那些字迹潦草或者天书般的病历,医务人员之间也难以辨认明白。

绝大多数时候,医生也是连蒙带猜。只不过医务人员通过连蒙带猜能够理解更多内容罢了。

这是因为病历中的内容大多数都是固定格式、固定内容的。

比如:咳嗽三天、发热一周、胸闷胸痛2小时、上腹痛一日等等。

又比如常见的用药:头孢呋辛、阿司匹林肠溶片、呋塞米、硝苯地平等等。

再比如常见的医用缩写:QD bid tid im ivgtt 等等。

而且医务人员之间互相看不明白病历内容的情况也常常存在,幸运的是现在大部分医院都实现了电子病历。

医生再也不用鬼画符了,患者再也不用为保存一本病历而烦恼了。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并不是所有医院都实现了电子病历系统,而且电子病历也不是全省或全国联网。

其实我个人觉得,医生的自字迹可以潦草,也可以丑,但是最起码应该能够辨认。

希望以后会越来越好吧。


最后一支多巴胺


(耳赵问答20181222)医生字迹的问题是网上经常被吐槽的一个梗,客观原因是一线的临床医生每天有大量的文案工作,除了处方以外,书写病历的工作量更大,都是以千字为单位来计算,要在工作时间内完成,都是正楷自体不现实;主观方面来说,传统的医疗文书(病历、处方)主要在医疗内部使用,很少会有圈外的人来看,同行看惯了这种“天书”,也就见怪不怪了。但如果写得太过潦草,同行也看不懂啊。



医疗文书的字迹潦草不只是一个笑话,还是一种很大的隐患,病历的文字有上下文理解还稍微好一点,在文字较少的处方当中,差一两个字,药品就可能另外一种,错服药物给患者造成的影响是极为恶劣的,这在很多医院都是血的教训。

为了避免因字迹问题产生的问题,很多医疗机构已经开始使用电子处方和电子病历,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医疗文书的准确性,在客观上杜绝了字迹潦草的现象。


耳科赵医生


我本是一名时尚板块的作者,因为我的爱人是一名医生,所以我注意到了这个提问。很多评论认为医生是为了“赚药钱”而故意潦草写字,我认为这是一种误解,当然,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我的解释你们肯定是听不进去,无所谓,自古以来,医者仁心,公道也自在人心。

在我认识我爱人之前,也十分反感医生潦草的处方,只有买到药之后才能差不多猜到写了些啥。后来知道后才感觉自己无知了。举个例子:我说高定、Oversize、出街等最平常不过的时尚常用语,相信很多人也不能准确理解其中意思,更别说专业性极强、需要化学知识、专业英语知识的医学术语了。那么有人又要问,写清楚不行吗?行啊,关键写清楚对你有用吗?药房看懂就好了呀,你不懂?药到手不就知道了?



那么咱们接着这个思路继续往下走,你说你想拿着药方自己在外面买,因为你觉得外面比医院便宜,我劝你长点心吧!我不知道你所生活的城市有没有制药厂,我告诉你,青霉素和青霉素绝对是不一样的!别看是同一个药厂甚至在你看来包装是一样的,价格不同质量绝对不同,更别说有些药你在外面根本买不到,最简单的例子干扰素知道吗?多少有些皮肤问题的绝对知道这个药,你在药店能买到?能买到你最好也小心点。

知道上面这三个字母是什么意思吗?非处方药,药店的药剂师是永远不可能有处方权的,如果你能在药店买到类似于干扰素的处方药,那么此时此刻我想采访下你的感受,你敢用吗?说了这么多我只是想告诉大家,医生开出药来你没必要当时知道是啥,因为很快你就会知道药是啥,再基于高强度的工作,字迹潦草可以说是十分正常。

那么部分人又要说了:你是医生家属你当然替医生说话,你又没有被某某医生坑过,但是我曾经被某医生怎样怎样......那么我告诉你,如果这是你比惨和诋毁医生的谈资,那么请你闭上你满是负能量的我嘴!大不了你和你的家人以后不去医院就是了,我也祝你全家永远不进医院。

最后平心而论,你还相信医生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