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人 的不解“桃”緣

永春人 的不解“桃”緣


桃城勝地桃溪來

桃溪兩岸桃花開

桃花開綻桃源美

桃源美境桃城在


永春人說永春,總要扯上“桃源”,當然包括我自已。

比如最常見的,在介紹永春基本情況的文章中最流行的開頭方式就是“永春古稱‘桃源’”。又如,永春制定的縣域發展目標是“鄉愁故里 生態桃源 美麗永春”……

“永春 - 桃源”,總是兩兩相隨,步步緊跟。這是怎麼回事呢?還要從永春的歷史說起。


永春人 的不解“桃”緣

永春人 的不解“桃”緣

隋開皇九年(589),劃南安西北二鄉設置一個場。因其境內主溪流兩岸桃樹成林,桃花繽紛,故其溪流叫桃林溪,後簡稱桃溪,而場名也稱之為“桃林場”。後唐長興四年(933)閩王延鈞稱帝,升桃林場為桃源縣,以“眾水會於桃溪一源”而名。也有人推測,是以東晉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為理想境界,又有秀美的桃溪山水(舊志有桃溪山)之現實,故名桃源。後晉興福三年(938),因“四時多燠”永遠如春,閩王昶改桃源縣為永春縣。至今永春縣還保留著許多帶有“桃”字的地名,最重要的當屬“桃城鎮”了,它是縣城所在地。

“桃源”作為縣名已成歷史。問題在於都把“桃源”改為“永春”千百年了,而且改得那麼動聽,那麼詩意,為何現代人卻忘不了桃源,有事沒事一定要往回扯,是返祖現象,還是不解情緣?

或許從下面的情形中可以理解一二。你細心看一下,在介紹永春的文章中,緊接著就會出現“素有‘萬紫千紅花不謝,冬暖夏涼四序春’之美譽”。是啊,永春的美好,能與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理想境界相比擬。“永春”有著美好的現實,美好的前景,而“桃源”呢,是理想的境界,是夢裡的詩與遠方。現實與浪漫,追求與夢想,“永春 - 桃源”的名稱,共同承載著永春的歷史淵源,發展現狀和對未來的展望,這就是永春人的情懷!


永春人 的不解“桃”緣

永春人 的不解“桃”緣


桃,屬薔薇科,落葉小喬木,高可達六至八米,花單生開放,多粉紅色,變種有純白、紅白混色,深紅、緋紅等色,重瓣或半重瓣,花期三月,六至九月果熟。桃花是中國傳統的園林花木,樹態優美,樹幹扶疏,花朵豐腴,色彩豔麗,為早春重要觀花樹種,桃樹也是優良的果樹之一。

永春縣地處福建省東南部,屬南亞熱帶向中亞熱帶過渡的溼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夏不酷熱,冬不嚴寒,林壑茂美,四序皆春。其複雜的地形和豐富的水熱資源,使永春成為生物多樣性的豐富區,全縣總面積1468平方千米,林地總面積10.58萬公頃,森林覆蓋率69.69%。全縣已查清維管束植物193科817屬1583種。是全國生態縣、全國綠化模範縣,不得不說這確實是一個好地方。


永春人 的不解“桃”緣

永春人 的不解“桃”緣


永春人愛桃、種桃、畫桃、寫桃、詠桃,桃文化在永春沉積深厚,可謂“畫界精描,詩壇妙詠”。“桃李芳菲永 源流浩蕩春”,這是著名教育家、書法家、詩人和愛國僑領梁披雲先生描寫家鄉的一副嵌名五言聯,言簡意賅地點出了桃源古地桃花盛開的美好景象與悠長的歷史韻味。前些年,縣林業部門開展了桃花文化的收集與彙編,同時通過手機短信、網絡平臺等渠道,開展“公民最喜愛的樹和花”評選調查,其結果桃花是遙遙領先。

永春不少有識之士,通過各種途徑,積極反應,力推桃花的種植和桃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為此,有了北溪桃花谷,有了留安山櫻桃小花園,有了桃溪國家溼地公園的桃花裡公園,有了桃城裡和桃溪邊隱隱約約的桃樹。

永春人對桃花如此痴迷,如此有緣,但願有更多的桃花綻開,有更豐富的桃花文化。



永春人 的不解“桃”緣


永春人 的不解“桃”緣


永春人 的不解“桃”緣

永春人 的不解“桃”緣

永春人 的不解“桃”緣


永春人 的不解“桃”緣

永春人 的不解“桃”緣

永春人 的不解“桃”緣


永春人 的不解“桃”緣


永春人 的不解“桃”緣

永春人 的不解“桃”緣


永春人 的不解“桃”緣

永春人 的不解“桃”緣

永春人 的不解“桃”緣

永春人 的不解“桃”緣

永春人 的不解“桃”緣


謝大顯 圖/文


消息來源丨青竹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