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古人說“寧可野宿荒墳,不可夜居古廟”?古廟比荒墳還可怕嗎?

上官馨雪


如果看過張國榮和王祖賢演的《倩女幽魂》就會知道,為什麼古人說“寧可野宿荒墳,不可夜居古廟”。

生活在現在社會中的人,不要說走過鄉間的夜路,就連家裡停電這種事情幾乎也很多少經歷了。要知道在古代,那些趕夜路的人根本沒有什麼照明設施,有的人就連火把都沒有,因此趕夜路,就只能靠月光,有錢的人可能會在集市上找家客店投宿。

那些沒錢的人,如果找不到人家借宿,就只能住在野外了。但是,他們為什麼寧可睡在荒墳堆也不去古廟呢?

因為危險啊!

在古代,除了城市,晚上的野外幾乎就是屬於沒人管的禁地,尤其是深山老林。那就是土匪的天下,很多佔山為王的土匪做的就是這種營生。

如果是在亂世,獨自走在荒郊野外基本上就屬於離死不遠,基本上就是十里一個大土匪,五里一個小土匪,盜賊橫生,惡霸滿山。

這些土匪不僅殺人越貨,姦淫擄掠,無惡不作,而且還很聰明,他們知道這些趕夜路的人往往會找不到落腳的地方,因此就會事先踩好點,埋伏起來,等到那些趕夜路的人睡熟後,就乘機殺人越貨。

他們最好的埋伏的地方就是古廟,因為古廟一旦年久失修,和尚跑光,地方政府再不去管,就屬於一個公共場所。

對於那些疲憊的趕路人來說,簡直是再好不過的去處,那些土匪就會去剪徑,一逮一個準。遇到男的就會被殺害,女的就會被搶進山裡做壓寨夫人,處境非常悲慘。

在答主小的時候,還經常聽到老一輩人講起當年為解放之前的土匪的故事,那些土匪的老巢不是其他地方,就是答主老家河灘旁邊的古廟裡。

當時國民黨執政,根本沒有能力剿匪,甚至他們本身就跟那些土匪有交情,於是導致土匪的勢力一天天做大,最後竟然發展成為跨越幾個縣的一股大勢力,最興盛的時候竟然有上百人的團伙,將整條川控制了起來。

他們的存在導致在白天也沒有人敢到那條河川裡走路,但是那些外地來的逃難的人不知道情況,從那條川裡經過的時候,無一倖免,全部被洗劫一空,男人會被殺死,女人會被當成壓寨夫人。

但是過一段時間也會被折磨致死,那些老太太們一提起那幫土匪現在都還很害怕,可見當時土匪猖獗到何種地步。

但是隨著解放軍的西北大剿匪,那些土匪全部被解放軍和當地的青壯年堵在了河川裡打死了。

那個土匪頭子嚇得藏在了廟後面的地窖裡不敢出來,但是兩天後也被搜了出來,地窖裡堆滿了人骨頭和搶來的銀元財寶。

當天晚上,那個土匪頭子被槍決,聽老人們說那天圍觀的老百姓很多,把河灘圍得水洩不通,像過年一樣。

這還是政治相對清明的近代,放在古代想想看,土匪簡直就是無法無天,那些趕路的外地人怎麼敢睡在古廟裡呢,即使不被土匪殺掉,也會被那些野獸給吃掉。

而荒墳就不一樣,墳址一般會選在風水比較好的地方,地勢相對高,視野相對比較開闊,起碼不會在不見人煙的深谷,遇到危險也會有時間反應逃跑,雖然會遇到危險,但是相比較被人悶棍敲死,或者被野獸堵在廟裡咬死,後果好多了。

所以不得不說,生活在現代真的是一種幸福。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用,歡迎關注“妖風的歷史小社”,這裡有最勁道的歷史!

妖風小社


“寧可野宿荒墳,不可夜居古廟”是句非常有年代感的俗語。它的意思並不是古廟比荒墳更可怕,而是說古廟比荒墳場看似安全,實則更不安全。

出門在外,“食、宿、行”三大要件,對於現代人而言皆非難事,帶個手機和充電寶,萬事大吉。唯有檔次高低不同而已,但是都能哪怕最低檔次也能保障你出行無虞。


但是古人不同,真的非常不方便。因為古人安土重遷,出遠門除了做生意、逃荒、趕考、徭役,剩下的基本上都是公差。

出公差的,路途之上有官道、驛站,憑火牌,可以暢遊全國,食宿往往不太需要太多擔憂。唯獨需要考慮的是驛站與驛站之間隔著距離,莫要天黑前趕不到下一個驛站。

但是對於普通百姓出行,那就真的考驗人了。


因為要做好露宿荒郊野外的準備;而且還要做好忍飢挨餓的準備;當然這些其次,一定要結伴而行。因為野路之上除了狼蟲虎豹,還有綠林強盜。不論遇上誰,這趟是死是活,就都得純靠運氣了。

由於普通百姓走官道要花錢,所以只能跋山涉水,半夜之間仍在路上也是常事,前有古剎,後有亂葬崗,任憑君選。沒一處是好去處,這時候,這句老話就起了作用,“寧可野宿荒墳,不可夜居古廟。”

這是古人智慧的集中體現。因為這句話能流傳下來,就證明這句話是經過歷史檢驗的。


崇山峻嶺之中,深宅古剎可以以避風寒,所以凡是走道之人,皆願意選擇此地,以求庇護。但同時劫道強人、綠林好漢也是喜歡以此為根據地。


很多武俠故事或是聊齋故事,通常月黑風高殺人夜的故事都發生在深宅古剎。原因很簡單,好人壞人在野外都會選擇這些可以避風寒的地方。

那深宅古剎自然就是戲份最多的地方。陌生人在一起,風高月黑,彼此打量一番,必有邪念生出。更何況萬一真的遇上劫道強人?


而古人出門身上少不得盤纏,因為那是唯一可以換來食宿的東西。但是古人沒有手機支付,也不要過於信任古代的票號,基本上通存通兌,那也是清末的事情了。

所以古人習慣把銅錢用繩子穿好,盤起來捆在腰間,夜間夜不取下來,目的就是確保安全。把銀子剪得碎碎的,縫在被褥裡、衣角里、納在鞋底裡。總之出門在外,雞蛋不會放在一個籃子裡。目的也很明確,即便一處失了,還有另一處可用,不至於最終山窮水盡。

但是也正因為此,如果在古剎之中,遇到強人或是心懷歹意之人,必取你性命,然後脫幹抹盡,細細收羅。


但是你若選擇去亂葬崗,則不一樣了。大家都怕鬼神,越是做壞事之人越怕鬼神。所以一般強人不會去亂葬崗。挖墳掘墓的也不希得去,因為這都是“荒墳”所在,葬的原本都是些“路死骨”,沒又銀錢可挖。

唯一擔心的便是野狗子出沒,但是由於久荒,屍骨早就被啃乾淨了,野狗子也早就不出沒了。

所以看似安全的深宅古剎,實則因為有歹人而不安全;看似最危險的亂葬崗、荒墳場卻因為沒人願去,卻是最安全的地方。




炒米視角


關於“寧可野宿荒墳,不可夜居古廟”這個說法我曾聽爺爺提過,爺爺年輕時曾有過類似的遭遇。

據爺爺所說,他年少的時候和同村的夥伴一起去鄰村看戲,回來時天已經黑了,山路不好走,他們就決定留宿在鄰村村外的一個廟裡。他們從小也聽大人說過晚上不要留宿在廟裡,但是當時沒有其他選擇,他們一行幾人便在那廟裡找了個地兒睡下了,誰知道剛睡下便被闖進來的幾個人給堵住了。那幾個人看起來不好惹的模樣,後來他們幾個被搶走了身上僅有的一些財物,連爺爺新買的外衫都被搶走了。爺爺幾個人被嚇得一身冷汗,再也睡不著了,天剛矇矇亮便立馬起身回村了,後來回想才發覺是遇到盲流子搶東西了,果然這黑夜的廟宇容易窩藏一些不軌之人,怪不得說晚上不要留宿廟裡呢!



之前聽爺爺講這事兒的時候,我只當是平常事,不過是遇到搶東西的罷了,但其實細想,古人“寧可野宿荒墳,不可夜居古廟”的說法並不是空穴來風,是有一定依據的。

首先,荒墳不僅不可怕反而適合夜宿

俗話說:“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鬼神之說信則有不信則無,對於內心坦蕩蕩,沒做過什麼虧心事兒的人來說,荒墳實在不是什麼值得害怕的地方。但是反過來想一想,什麼樣的人最怕鬼神呢,當然是做過傷天害理的壞人了!出門在外,大家最怕遇到的就是打家劫舍圖謀不軌的壞蛋,而很多時候是怕什麼來什麼,特別是在社會不安穩的時期,攔路打劫的人有很多。在這個時候,走夜路的人在哪裡落腳便是最重要的事了,你還別說,這個時候最安全的地方就是荒墳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做壞事兒的人他不敢來,他虧心啊!虧心事做多了當然害怕鬼敲門,所以那些做盡壞事的人是絕對不會到荒墳來的,這裡就是野外落腳的最好的地點。



另外,墳地一般地理位置是很不錯的,適合在更深露重的夜晚留宿。墳地一般處於高崗上,因為高崗地的地下水位都比較低,不易積水,墳地這樣的地方肯定是不能積水的。所以在以前夜晚趕路的人都會找一片地勢較高的高崗去休息,免於溼氣侵體。這兩點加起來,荒墳既是高崗地,又沒什麼壞人出沒,雖然可能不是很舒適,但是卻是圖安全的人必選的。

其次,古廟看似安全實則危險重重

  • 古廟裡易發生爭鬥和慘案

與荒墳比起來,很多人都認為古廟是一個好得不得了的留宿之地,至少能夠遮風擋雨抵禦風寒。其實大家都錯了,在野外深夜,古廟是很危險的,趕路的行者旅人會想到來這裡躲避風雨、歇息留宿,那些壞事做盡、打家劫舍的歹徒當然也會想到這樣的地方,在這樣的地兒,他們才能得到好處,所以在古廟這樣的地方周邊,常常隱匿著種種危險。被搶奪財物還是小事,無非是破財消災,但是很多時候遇到那些殘忍的歹徒,那是可能連命都要丟在這裡。

  • 古廟年久失修會有坍塌的危險。



相傳,朱元璋早年參加起義軍後曾遭到官府捉拿,打扮成乞丐模樣的朱元璋倉皇逃竄,逃到一個古廟藏了起來。不料官府的人也找到了這個地方,料定朱元璋沒處逃跑定會幫在這裡,這可是藏身的好地方,於是便要進去搜查。可是還沒進去門口就有人捂著腦袋出來了,原來是這破廟落下來的瓦片砸到了腦袋上,這行人頓覺的晦氣,再看這門上蜘蛛網還在,便想這破廟這麼破敗定不會有人,便離去了。朱元璋死裡逃生,連忙除了古廟,誰知他剛出去門身後的古廟便轟然倒塌,朱元璋嚇得失魂落魄。

所以說“不可夜居古廟”的說法是很多先人實踐過後得出的結論,為後人作出提醒。


小姐姐講史


“寧可夜宿荒墳,不可夜居古廟”這句話我有著切身的感受。幾乎成了我童年的陰影!


小的時候喜歡纏著父親講一些歷史故事。有的時候父親也會講一些關於自己的早年經歷和事蹟。父親年輕的時候曾經跟大多數人一樣去山西經營過磚窯。那個年代只有綠皮車溝通著全國的交通和各個省之間的長途運輸。父親都是從濟寧鄒城先去山東德州,然後坐一夜的火車趕往山西太原,然後前往晉中榆次等地。往返的時候也是先從山西太原坐車抵達德州,然後再轉客車到達濟寧鄒城。

相傳有一年,火車抵達德州之時已是下午。然後乘坐客車到達鄒城時。夜色已經很晚。月亮已經掛在半空,時間大約是晚上9:00~10:00左右。然後從鄒城車站往我們家大約有30公里的路程。父親沒有選擇留宿在縣城裡,而是直接背起行李便往家趕。

走了大約十幾公里之後,時間大約到了半夜。因為坐了一夜的火車,然後又不停的轉車。父親感覺比較累,便找了一個路邊的高崗把行李一放,枕在行李上睡了一覺。

直到東邊拂曉,休息了幾個小時的父親醒了,發現周邊就是一個亂墳崗。其實也不算是一個亂墳崗,實際上是某一個姓氏的林地。一個個墳墓按次序排列著。

父親發現自己在墳墓地裡睡了一夜,並沒有覺得有什麼可後怕的。而且父親告訴我:其實在更早的以前人們趕夜路累了之後,一般都會選擇一塊高崗地休息。而高崗地因為地下水位較低且不易積水,而往往都是別人的墳墓林地(備註:在平墳運動以前,廣大的農村擁有著大量的各個姓氏的墳墓林地)。也就是說人們並不害怕夜宿亂墳崗。但是卻讓小時候的我感到後背發涼!



反而恰恰相反的是,以前的人在夜晚行走太累又前不著村後不著店之時,即使周邊有一些古廟破屋也都不會貿然進去的。這是因為古廟破屋儘管看起來可以遮風避雨,有所遮擋,但是往往被一些無家可歸的乞丐們佔據或者當地的“響馬”(麻子)常常光顧。這就意味著如果一個人在異地他鄉趕夜路貿然進入古宅舊廟。很有可能會被欺負甚至被搶奪財物,嚴重的還有生命危險。


以上真的不是危言聳聽。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社會治安遠遠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好。當一個人遠行至異鄉時,如果不幸冒犯了當地的地痞流氓,或者被當地的土匪響馬盯上。即使被人搶走財物,殺害性命真的也很難被人發現。而你的家裡人也只會認為你遠走他鄉之後再無音信,是死是活下落不明而已。縱然報官都是徒勞無用的。

因此,中國的古人便留下了這樣一段話。“寧可夜宿亂墳崗,不可亂入山神廟”。其實是告訴我們一個人在異國他鄉。在異地夜行之時,切莫與當地人發生任何的衝突也不要被當地的流氓土匪盯上。想要做到這一點的話,那麼夜宿在亂墳崗便基本上不會與當地人打交道。這樣也就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和危險。



珞珈山的貓


中國有句老話,叫:“寧宿荒墳,不住荒廟”。

大意是說:出門在外,如果晚上找不到落腳的地方,寧可睡在荒草狐地的野墳,也不要到可以遮風擋雨的古廟睡覺。

與之類似的話還有“一人不進廟,兩人不看井,三人不抬木”等等。

這些話都有一個共同點:人性的惡。

那麼,“寧宿荒墳,不住古廟”這句話裡所表現的“惡”,究竟是如何體現的呢?

《聊齋志異》中記載了這麼一則故事——

相傳,有個名叫王五的布商,常年外出賣布行走江湖。有一年,走到青州地界,天色將黑卻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就在王五想著晚上在哪裡落腳時,忽然看見一座荒廟,此廟門牆破爛、草木伶仃。

王五心下想:倒也是個遮風避雨的好去處,就進了這座寺廟。

進去之後才發現,這座荒廟裡竟然還有一個和尚!王五心中還激動了一下,畢竟,荒山野嶺一個人住在廟裡也挺瘮人的,有個和尚陪著,也能壯壯膽。

和尚見有生人過來,也是熱情之至,佛號不止,忙請王五入廟。兩人互相問候一番之後,和尚雙手合十,道:

“今如有善信,暫起山門,亦佛面之光。”

什麼意思呢?施主啊,您看我這荒廟,山門被人偷走了、佛祖也掉漆了,您能不能行行好、施捨一些,好讓佛祖臉上有光?

和尚都把話說到這個份兒上了,這兒又是人家的一畝三分地,王五怎敢拒絕呢?想也沒多想,便答應捐資修廟。和尚見王五說話如此乾脆,衣著又十分闊綽,料定他身上還有很多銀子。於是,和尚領著王五進了寺廟之後,指著廟裡的大小殿宇,說,這些都需要捐錢修繕,您看您能不能再捐些?

王五這時才緩過勁兒來:“這和尚分明是訛上我了!”

不過,畢竟是和尚的地盤,誰知道這些大殿後面,是不是還藏著和尚的同夥。王五賣布走南闖北這麼多年,也見過不少場面。遇到這種情況,只能堅決拒絕,然後麻溜兒離開就行了。

誰知,王五拒絕的話還沒說完,和尚不知從哪裡拿出一柄戒刀,威脅王五將錢交出來。王五無奈,只好把錢全部拿出來,並懇求和尚放他生路。和尚卻惡狠狠地說:

“君竭資實非所願,得毋甘心於我乎?不如先之。”

意思是說:看你這麼不情不願的,肯定對我懷恨在心,這要是讓你走了,那還了得?不如送你上路吧,下輩子當個好人。

王五臨死之際,方才想起,很久以前,長輩們對他說過的一個忠告——寧宿荒墳,不住荒廟。

出門在外,走到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一個人睡在荒墳,頂多就是跟狼蟲虎豹打交道,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若是睡在荒廟裡,且不說這荒廟年久失修,隨時都有塌方的可能,一旦遇到歹人,跑都跑不掉啊!

明朝旅行家徐霞客,也曾有過和王五差不多的經歷。《徐霞客遊記》記載:

1618年,徐霞客孤身一人前往南直隸徽州府齊雲山時,天降大雨,他無處落腳時,恰好看到一處荒廟,便住了進去。荒廟裡除了他,還有五個和尚。夜深時,徐霞客被五個和尚團團圍住,欲殺之而劫財。

誰料,這五個惡和尚雖然常年行惡,這回卻啃了個硬骨頭——他們死也沒想到,徐霞客是個練家子,且有高強的武藝。徐霞客常年遊歷在外,也算是“閱人無數”的老江湖,豈是這幾個惡和尚所能比擬?

三下五除二,徐霞客就將這五個惡僧拿下,次日將他們押赴衙門處置。

試想一下,如果徐霞客沒有高強的武藝,怎能孤身闖蕩江湖數十年而毫髮無損?即便如此,不是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徐霞客依舊不敢隨意睡在荒廟。

細細想來,單是《水滸傳》裡,發生在荒廟裡的“故事”,真真不能算少。

比如說,林沖上梁山之前,風雪山神廟殺死陸謙;武松上梁山之前,在一個古廟裡差點被孫二孃給剮了;武松在去梁山的路上,又在蜈蚣嶺的一座破廟裡,殺了幾個惡人;赤發鬼劉唐落網,也是在一座破敗的荒廟等等。

看來,荒廟的可怕,早在明朝就已經深入人心了。

荒廟本身並無可怕之處,真正讓人害怕的,是出沒在荒廟裡的歹人。就像在一座城市裡,如果不是萬不得已,誰會天橋底下過夜呢?


記者李滿


說起俗語,很多人會嗤之以鼻。因為俗語大多是,人們口口相傳,毫無科學依據,都是一些鬼神之說。但是俗語文化,既然能夠傳承千年,就說明其中,也是有可取之處的。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一則俗語。為什麼古人說:“寧可野宿荒墳,不可夜居古廟”?這裡面隱藏的是古人的智慧。

“荒墳”和“古廟”,有什麼說頭?

大家有所不知,古代的舉子們,為了謀求功名,就要上京趕考。而在多數讀書人之中,大多都是家境貧寒。為了考試,就要提前來到京城。

而在路上,就要面臨三個選擇。第一,就是住客棧。但是大多數窮人,根本沒錢住客棧。因此就剩下另外兩個選擇。一個是住荒墳,一個就是住古廟。

古代由於通信很不方便,很多古人死在路上,無人問津,這也是很常見的事情。而他們的屍體無人認領,自然就成為了荒墳。

而古廟的產生,就是人們為了鬼神之說,心中有信仰的,就建造古廟來請願。古廟中一般不是神就是佛。但是由於地處偏僻,很多古廟變得十分冷清,甚至荒廢掉。

提起古廟,很多人就想起了《倩女幽魂》中的蘭若寺。聶小倩和寧採臣,就是在這裡認識的。荒墳和古廟,很明顯是前者更加嚇人。那麼為何還會有,“寧可野宿荒墳,不可夜居古廟”的說法呢?

看似無法理解,其實蘊含古人智慧

古人之所以會選擇荒墳,也不建議去住古廟。原因大抵有三點。

第一、古人信仰鬼神之說,認為到了夜間,是鬼神肆意橫行的時候。而古廟,便成為了它們的聚集所在。

第二、古代多有強盜、小偷之類的人,過往的考生住宿在古廟之中,很有可能被強盜洗劫一空,甚至惹來殺身之禍。

第三、古廟大多年久失修,要是運氣差,趕上個颳風下雨。古人住在古廟之中,很有可能面臨坍塌的危險。

而荒墳卻大有不同。荒墳雖然聽起來嚇人,陰氣重。卻正是因為,古人都敬畏鬼神,住在荒墳才更加安全。那些強盜、小偷也都不會去那裡。

而且荒墳地處廣闊,也沒有廟宇的塌陷危險,反而極為安全。至於荒墳的可怕,哪裡有什麼鬼神呢?其實就是人們的內心作祟。

古人認為“寧可野宿荒墳,不可夜居古廟”,聽起來匪夷所思,細細品味,其實也蘊含了古人的智慧。從上述三點來看,古廟的確比荒墳更加危險。只是人們始終,難以將對鬼神的敬畏忘掉。所以真到選擇的時候,都不免要再猶豫一下。


十點歷史君


古廟是否比荒墳可怕,看看徐霞客和朱元璋的古廟遭遇,應該會有一個明確的答案。

徐霞客古廟遇險

1618年,徐霞客為了增補《遊白嶽日記》中的遊記內容,孤身一人前往南直隸徽州府齊雲山婺源段莘的祥光路。因祥光路上有“五里建亭,十里設廟”之說,共有亭20餘座,廟10餘座,還有“天下祈福地,如願齊雲山”之稱。

一日,徐霞客來到一座必經的進香古廟,該廟始建於元朝初年,位於辭香亭的前方。相傳,廟旁有一片水塘,水塘邊有一個隱秘的藏寶洞,洞中藏有無數珍寶。後來,多有人前來尋寶,結果均“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正所謂:“財寶動人心。”依舊有不死心者,不遠千里來到此處尋寶。不知從何時起,又是從哪裡來了五個假和尚,也是尋寶之人。由於盤纏用盡,尋寶成空,隨心生歹念,佔據古廟幹起了打家劫舍的勾當。

徐霞客可是走南闖北、閱人無數的“老江湖”,初打交道,便看出幾人對自己心存歹意,隨心生警惕。雖說他是旅行家、文學家和地理學家,但他同樣也有一身武藝,要不然豈敢孤身一人“獨行天下”。

正當徐霞客打算離開這個是非之地時,突然衝進來五個大漢,將他圍在了中心,想要將他拿下。誰知,徐霞客武藝高強,反將五人打翻在地,並交予不遠處的溪口鎮公署進行處置。

假如,徐霞客是一個普通的過路人,必然被這五個歹徒所害。因此,可以說,古廟是歹徒佔據的主要窩點,兇險萬分。

朱元璋古廟脫險

相傳,元朝末年,朱元璋參加起義軍後,曾一度失利,並遭到官府緝拿。

一日,朱元璋化裝成乞丐,剛從鳳陽城中逃出,不幸被一名想領朝廷賞銀的叛徒出賣,進而遭到官兵的追捕。

逃跑途中,朱元璋想到了一處古廟可以藏身,立急奔了過去,並躲到了神像後面,門口破損的蜘蛛網竟然奇蹟般被蜘蛛迅速“修補完整”。不久,廟外傳來官兵的腳步聲和說話聲。有人說,逃犯應該沒有進廟,廟門上的蜘蛛網還在;有人說,管他了,進去看看也無防。說著,就有人向廟門方向走去,沒走幾步,竟然慘叫一聲,抱著鮮淋淋的腦袋退了回來。原來,由於古廟常年失修,大風吹過,房簷瓦片突然掉落,正好砸在了那名官兵的頭上。

眾人一看,感到這裡實在晦氣,急忙轉身返了回去。

朱元璋心知已經安全,隨後走出古廟,準備另謀去處。誰知,當他剛剛走出廟門,就聽身後連續傳來“咚嗵”之聲。當他回頭一看,嚇得連呼僥倖,原來是廟頂突然坍塌。

身為“逃犯”的朱元璋,也將避難之所選在了古廟。可見,古廟多為罪犯棲身之所,極為兇險。同時,由於古廟年久失修,極易發生坍塌事件,更是危機重重。反觀荒墳,最多隻是受點雨露風霜之苦,卻無人身安危之險。因此,相比之下,對於出門在外,又錯過宿處的異鄉客來說,荒墳反而比古廟更加的安全。


祥子談歷史


一是古廟陰森恐怖。古廟一般都設在荒山野嶺,好點的還有點香火,差點的什麼都沒有。只有幾尊面目恐怖的泥身塑像在那裡,讓人恐懼無比。蒲松齡《聊齋志異》裡就有不少關於進京趕考的人夜宿古廟而發生種種怪異事情的故事。因此,有些人寧願在墳頭上睡一覺,也不願在古廟裡住一宿,這是有原因的。

二是古廟容易有是非。儘管古廟小,和大的寺廟不同,但畢竟有些香火,比如香客送來的貢品、食物,捐獻的錢財衣物。這樣就容易讓賊惦記。特別是在古代,一些劫匪毛賊都藏匿於古廟,一旦有人住進來,就會遭到搶劫,甚至會丟了身家性命。因此,民間就有寧可野宿荒墳,不可夜居古廟的說法,算是給人提醒。

三是古廟陰氣太重。許多古廟因長期得不到修繕而破敗不堪,塑像殘缺不全,灰塵、蜘蛛網到處都是,陰氣特別濃,而且空氣流通不暢,甚至會有有毒氣體。這樣的話,一些人就不可能在這裡居住。荒墳呢?雖然也可怕,但還算“接地氣”,空氣也不錯,有的還能看到不遠處的燈光,而且小偷劫匪也不願意關顧一個荒墳,相對就比較安全一些。因為成年人都知道,人死如燈滅,什麼都不會存在,更不會有鬼神。

這是我的理解,非喜勿噴。


戲品聊齋


為何古人說“寧可野宿荒墳,不可夜居古廟”?難道古廟比荒墳還可怕嗎?

說實在的,面對這個挺神秘的問題,我腦海裡的第一反應,便是想起了前不久看過的一個故事。我想聽了這個故事,對大家理解“寧可野宿荒墳,不可夜居古廟”這句話,可能或多或少的有些幫助。


北宋年間,一張姓秀才前去京城趕考,因家境貧寒,所湊盤纏拮据,一路上自然是能省就省,再加上考期臨近,更是心急火燎,餓了,就在路邊小攤打個尖兒,困了,找個極便宜的車馬店打個盹兒,一門心思就是著急忙慌地的趕路。

因為心裡有事兒,腳下便走得急切,以至常常會錯過了住宿的地兒,沒辦法了有時只好找個破廟棲身。

這天,當走到直隸河間地界時,眼看天色暗了下來,荒郊野外的也沒有個人家,更別說什麼小客棧可以投宿了。無奈之下,又往前走了七八里地兒,發現路邊有一個破廟泛著點亮光兒,趕緊走了過去。


小廟破敗不堪,看樣子有些年頭了。院內雜草叢生,大殿上盡是灰塵,四周牆角佈滿了蜘蛛網,應該很少有人來過了。供奉的佛像也因灰頭土臉兒,很難辯清是何方神聖。

只見居中擺著一個案桌,一盞似著似滅的油燈,泛著昏黃的光亮兒,一個年過半百的和尚,披著件兒破袈裟,端坐在蒲團上,正在誦著經。張秀才上前對僧人深施一禮,請求留宿一晚。

誰知那僧人閉著眼睛連看也沒看他,喃喃自語道,此地不能久留,還請施主去他處借宿。張秀才又央求和尚,天黑路遠,還望師傅行個方便。


這時那僧人才睜開了雙眼,看了他半響兒,略顯為難的說道,不是不留你,此地非貧僧一人居住,你若借宿也行,可須依我才是。

見張秀才一臉疑惑,和尚解釋道,待會兒來人了,你便說是我本家侄兒,此次為尋我而來。聽了這話,張秀才趕緊允諾依言而行。

趕了一天的路,他也真是累了,找了塊空地兒,鋪了些雜草,倒頭便睡了。沒過多久,只聽門外有人大聲說道,咦~今日怎麼有生人味兒。張秀才心裡一驚,這是什麼人,莫不成生了一個狗鼻子?

藉著微弱的燈光,只見有兩男一女進來了,看見他表情顯得怪怪的,張秀才心中難免忐忑,趕緊坐了起來。只聽那僧人說道,這是我的本家侄兒,尋我至此。


三人聞聽後,一臉的不高興,悻悻然地坐了下來,不過投來的目光還是陰森森的,張秀才暗叫不好,難道掉進了強盜窩兒不成。

如此一來,受了驚嚇的張秀才睡意全無了,那和尚呢,仍在閉目打坐。片刻兒,只見一人從布口袋掏出幾個白麵饅頭,招呼張秀才一併過來吃。張秀才走了一天,也是餓極了,便也顧不得那麼多,就想伸手接那饅頭。

不料卻見那和尚,突然用一木棍打將過來,落地的饅頭竟變成了一個活蹦亂跳的蛤蟆,張秀才大驚失色。

另一男子見狀嘻嘻笑道,大師的親戚剛來,為何要變戲法兒戲弄人家呢。這幾天氣格外寒冷,不如飲上幾杯酒,暖和一下身子。說著,那人從酒壺裡倒了兩碗,先喝了兩口,順手把另一碗遞了過來。


張秀才看著碗裡的酒,不敢飲用,眼睛投向了和尚。和尚雙目微垂道:出門在外,豈能隨意飲酒。 張秀才心裡一慌兒,碗裡的酒灑了一地,竟是紅殷殷的血水。

這下,那三人才算作罷,這一連串變故,弄得張秀才心驚肉跳,睡意去了幾分,只是到四更左右,實在困了才睡了過去。

朦朧中,他只覺得有人再脫他的衣衫,睡眼惺忪的他一看,竟是那個妖嬈的女子。


虛幻中,張秀才被一木棍打醒了,定睛再看,哪裡是什麼美女,卻是張著血盆大口的女鬼,呲牙咧齒十分恐怖,正衝著張秀才怒吼。

女鬼見和尚壞了她的好事,暴跳如雷,氣得哇哇地亂叫。

那兩男子也跳將起來,直奔和尚而來:和尚,你與我們一樣是鬼,裝什麼菩薩心腸,他根本就不是你的侄兒。今天就讓他給我做個替死鬼。

張秀才沒想到他們竟都是鬼,心裡更是慌張害怕了。就見那和尚在對付那三鬼的同時,一把將他推出窗外,大聲吼道,還不快快逃命!


張秀才一路狂奔二十餘里地兒,連口氣也不敢喘兒,天矇矇亮了,見後面沒有鬼追來,才一屁股坐在了地下。

後來張秀才中舉當了大官,為為感激僧鬼的救命之恩,還請人專門給他做了超度。

作為唯物主義者,這個故事自然不可信,肯定是人為編排的,可這也從一個側面上說明,古人認為破廟是那些孤魂野鬼的聚集之所,不宜作為趕路歇腳之地的。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這些古廟地處偏僻,也是強人土匪出沒之地,比如我們知道的飛賊燕子李三就常常以破廟作為棲身之所。


而荒墳地呢?按常人思維講,應該是陰森恐怖的地方,其實卻不然。墳地裡安靜,不會有人打擾,尤其是古人出門趕路,身上多少也會帶一些銀兩,如果夜宿破廟,極有可能與那些在此落腳的強人撞個正著。

墳地呢,強人是斷然不會去的,自可放心的一覺睡到大天亮兒,不會有財物失竊被搶之憂。

看來古人是並不信什麼鬼神的,之所以有“寧可野宿荒墳,不可夜居古廟”的說法兒,我看是為了提防盤踞荒野古廟,禍害人間的強人魔頭,而不是什麼陰間的孤魂野鬼。

張秀才古廟遇惡鬼的故事,只不過是為提醒人們夜宿古廟時,要警醒留意,注意自身安危有意編撰而已。你說對嗎?


大美威海幸福銀灘


專注歷史的中國小賤,與你分享。


“寧可野宿荒墳,不可夜居古廟”,其實說的還是人心。人心之惡,勝於惡鬼!

在我看來,古廟就像是一個捕鳥器,而投宿其中的人,就是那隻鳥。

古廟之中多險惡

莫說古代,就是現在,若是投宿古廟之中,一個人倒還好,倘若突然進來一夥人,人心隔肚皮,誰知道會是怎樣的結局,特別是一個女子,那可能就更不好說了。



突然想起我曾經的一個遭遇,晚上十一點多下著大雨,我進到一個ATM屋裡避雨。不一會進來三個穿著打扮都很流裡流氣的人,對著我上下打量,我不自覺的提起了防禦之心,保持著安全距離。這還是在城市之中,倘若真是在荒無人煙的古廟,我的防禦心估計得提到百分之百,腦海裡肯定在腦補各種應對之法了。

古廟能為人遮風擋雨,卻擋不住人心之惡。古廟之中,少了社會規則和法律的束縛,全賴人心善惡。

另一方面,古廟多年久失修,倘若是一個點背,遇到倒塌,那可真無處說理,找誰訛去。

荒墳之間唯恐懼

夜宿荒墳,唯一的危險就是自己腦補的各種恐怖畫面。

小時候住在鄉下,大院對面的山有著很多墳,在晚上偶爾會看到綠色的“鬼火”跳躍。那會大概六七歲吧,看到“鬼火”就像看到煙花一樣興奮,呼朋喚友一起站在院內圍觀。

小時候也皮,印象比較深的一件事是,有一顆桑樹是從墳墓里長出來的,我們幾個小夥伴居然不管不顧的爬上樹,摘桑葚吃,吃得一嘴紫。

那會也真是大膽,躲貓貓還躲在閒置的空棺材中,大晚上居然還躺睡著了。我爸發動院子裡的人到處找,後來尋著呼嚕聲才把我從棺材中拎出來,我爸那個臉啊,鐵青著,要不是我媽攔著,那棺材當夜就能派上用場了。

說這些,其實就是想說荒墳其實沒啥可怕的。只是咱們越大越惜命,膽子也越來越小,腦補出各種恐怖畫面,自己嚇自己。

不知道為什麼,那種荒廢多年的屋子,給我一種很瘮人的感覺。

倘若一個地方,一邊是荒廢的樓房,一邊是墳墓,我絕對就擱墳墓那旮沓睡覺了,在荒廢的樓房裡睡覺更瘮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