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海海》:不变的农村土味,尝出的是新味儿

作为一个从小在城里长大的人,说起乡村,我就会想起土味儿。小时候曾在爷爷奶奶的农村老家住过一阵子,房子看上去土土的,出门是黄土,雨后天晴,草地里弥漫的也是浓重的泥土味儿。跟着爷爷奶奶出门探亲戚,大家说的也是我听不太懂的土话。印象中的乡村,大抵就是麦家笔下的样子,老式的江南山村,屋多是两层楼房,土木结构,有山有水。

《人生海海》:不变的农村土味,尝出的是新味儿

麦家写的《人生海海》这部乡土小说,处处都是乡村的味道,但不同于以往的乡土文学,里面有股子新鲜味道,而这股味道,竟让我这个城里人深深着迷。

耶稣像与垃圾,高雅与肮脏,希望里是绝望的味道

书中的小爷爷有个耶稣像,他媳妇烧了耶稣像,他便觉得自己没脸皮活了。还有上校的母亲虔诚地信奉着菩萨,庙里的和尚讲什么她都信。

鲁迅笔下的少年闰土在挑选搬家的家具时,特地挑了一幅香炉和烛台,希望借助神灵的力量,帮助自己改变命运。

类似的情节很有意思,对于很多农村人来说,信仰高于一切。他们十分虔诚,相信上帝,相信基督,相信观世音菩萨,相信他们会保佑自己,指点前进的方向。往好听了说叫虔诚,往不好听了说叫迷信,而这种思想几乎是根深蒂固的。他们认为神佛有着强大的力量,是运势转好的希望,但这种希望往往没有现实的根基。上校的母亲求菩萨求了一辈子,上校一生依然坎坷不易。

《人生海海》:不变的农村土味,尝出的是新味儿

与耶稣像对立的一个意象是垃圾,小说中耶稣像是希望的象征,而垃圾则是污秽下等的象征,背负着骂名,但垃圾背后也孕育着希望,而且这份希望来得真实可靠。

垃圾是脏乱不堪的,可就是一文不值的垃圾,曾让主人公“我”丢进颜面,也让“我”从穷人蜕变成富人。

耶稣和菩萨等都是众人心里的神,一开始就自带光环,可它们给的终究是一种虚假的希望。而垃圾,是实实在在的希望,只有走过最绝望的人生路,才会在绝路处发现希望。

《人生海海》中的这个小山村,其实是绝望和失意背后的希望。

那些粗俗不堪的话语,是最真实的人生智慧

《人生海海》中有很多用最土的话语说出来的人生智慧,正是这些土得不能再土的智慧,帮助主人公走出人生的苦痛。

1.在乡下,人心像日常生活一样粗糙简单,黑白分明,分辨不了黑白交织出来的复杂图案和色彩。

在乡下,人心非黑即白,一个人有了污点便失去了亮点。这是农村人的世界观,这个世界只有两种色彩,也只有两类人,一类是好人,一类是坏人。殊不知,人是这世界上最复杂的生物,有阳光的地方一定会有阴影,大家知道上校男女关系复杂,便冤枉他是个坏人,这是最要不得的。

2、人世间就这样,池塘大了,水就深了,水深了,鱼就多了,大鱼小鱼,泥鳅黄鳝,乌龟王八,螃蟹龙虾,鲜的猩的,臊的臭的,什么货色都有。

农村是这个世界的一个缩影,在麦家笔下,农村并不是沈从文笔下清灵淳朴的湘西小镇,而是一个善意与恶意交织的地方。

书中的上校可以说默默地承受了一切的善意和恶意。小说中的上校受到恶意诋毁,多了个侮辱人的绰号“太监”。但是在另一方面,主人公“我”又不同于其他人,能够抛弃一切的成见,用自己的眼睛去认识上校。

而人世间也是如此,有正义也有邪恶,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遇到痛苦,遇到委屈的时候,如何面对人生是我们的一大课题。

3、人生海海是形容人生复杂多变但又不止这意思,它的意思像大海一样宽广,但总的说是教人好好活而不是去死的意思。

如果因为生活苦而去死,轮不到你,我排在你十万八千里前。

人生海海虽然是以第一人称“我”的笔触写的,写的却是上校跌宕起伏的一生。战争、文革、被通缉、母亲去世……这些都是他被迫承受的人生苦难,桩桩件件都能让一个正常人崩溃。但他没有选择放弃生命,而是艰难地活下来了。因为活下来,就有希望。

揭开上校的秘密,从混沌中寻找清明通透的人生

这本小说的构思极其精妙,在普通的叙事中掺杂了一个巨大的秘密——上校的文身究竟是什么,我们混乱得找不到答案,而谜底到最后才得以揭开。

而上校的一生也是混沌的,一直被命运推着向前走,被迫当军医,被迫当卧底等等,他的人生似乎没有主心骨,他人生的意义也是个谜团。他究竟因为什么而活着?

似乎他所热爱的只有那一只猫,因为把猫当自己的孩子养。

而能让他奔溃的,则是那个文身,为了它上校不惜伤害小瞎子。

他的一生似乎没有意义,如果说猫代表着陪伴,文身代表秘密,那么他在渴望着陪伴的同时,又害怕别人知晓自己的不堪秘密。

陪伴是为了让自己不再孤独,守住秘密则是为了不被论罪。他热爱的,他害怕的,其实都是生活。

生活给了他最深的伤害,却也给了他美好的体验。直至上校死后,我们才恍然大悟,没有完美的人生,不完美才是人生。所谓求神拜佛,其实都是希望自己有一个完美的人生,但人生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如果早明白这一点,接受一切的不完美,努力活下来,并且做到热爱生活,我们会少很多痛苦与纠结把。

《人生海海》:不变的农村土味,尝出的是新味儿

有人说这是麦家与自己和解的一部小说,我深以为然。麦家出生于1964年,爷爷是基督徒,外公是地主,父亲是“右派”和反革命分子,一直顶着“黑帽子”,童年没啥朋友。而父亲脾气火爆常常打他,父子关系一直很紧张。他的童年,或许和上校一样充满了苦痛,可这份苦痛并没有打倒他,而是成了他创作的养分。

的确,从迷茫无边的痛苦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路,与最真实痛苦的人生和解,是《人生海海》这部小说最独特的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