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轉週期的“歲差”是否真實存在?

Meko84346337


歲差當然是真實存在的自然現象。

歲差兩字是頗有中國特色的自然科學詞彙,來自《宋書》中所述“冬至所在,歲歲微差”。其實這個詞彙用英文寫出來相對能更容易理解一些:axial precession,直譯就是“軸向進動”。

歲差是地球自轉時自轉軸指向發生的一種大尺度但緩慢的週期變化。

因為地球不是完美的球體,而是在赤道略微隆起的扁球體,所以太陽及月球引力產生的潮汐力(引力差)會拖動極軸旋轉,在空間中畫出一個圓錐面,這個由日月引力導致的地軸進動稱為日月歲差或赤道歲差。同時,因為其它行星也在黃道方向對傾斜的地球赤道產生微弱的引力影響,產生行星歲差或黃道歲差。

所以這個問題本身似乎有點問題,歲差主要是地球自轉軸進動產生的現象。地球公轉進動產生的軌道變化一般直接稱為“進動”。


心繫宇宙天地寬


地球公轉(年)與自轉(天)沒有必然的比例關係,歲差是常態。

古今中外的歷法一直在調整,說明地球公轉與自轉從未停止過變動。

地球自誕生到最終合併於太陽,運動軌跡接近於螺錐,公轉週期逐漸變短。

而地球的自轉則受到太多因素的影響,如太陽引力差(地球不規則)、小行星撞擊、月球的牽引等等。所以一天的長短也在變化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