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汽車品牌越來越好,為什麼還有人選擇進口或者合資車?

瑞愛搞車


我們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外來的和尚好唸經”。由於咱們國產車起步較晚,在技術和工藝上和合資品牌存在著差距,所以說很多人會在潛意識裡對國產車不放心。


考慮買合資還是買自主,一般情況下都是預算不是很充足的。土豪什麼的,直接去選擇豪華品牌了。而預算不多的消費者,大多數人圖的就是實用,對於買車並沒有過多的要求,主要就是上下班、代步之類的。當他們在選車的時候,不得不考慮現實的問題,害怕買了國產車之後,遇到的小毛病偏多之類的。

現在的國產車進步還是挺大的,無論是外觀設計,還是配置空間都是可以完全媲美合資品牌的。但是很多人還是會考慮合資車。



就拿德系品牌來說,在國人的心目當中擁有比一般的合資品牌更勝一籌的品牌影響力。其品牌定位是要稍高於一般的普通合資品牌的!一方面得益於大眾汽車最早進入國內,在人們心目當中有了先入為主的心理優勢,由其一手完成了早期的市場培育!而從產品本身來看,大眾品牌其設計穩重,高端大氣,做工和用料水平都比較好。同時擁有著非常不錯的底盤行駛品質。在質量可靠性和耐用性方面,也處於上乘。


合資車性價比並沒有國產車高,但是他們還是會選擇皮實耐操的低端合資車,比如說,在帝豪和捷達之間,很多人說帝豪是好車,但是依舊是選擇捷達。


很多人的觀念還停留在十幾年前的國產車,覺得國產車在細節上做得不好,屬於中看不中用型,安全性沒保障。還有不少人覺得國產車售後服務態度差,一旦交錢提車出店後就不理了。

面子問題

這是國人普遍存在的通病,買車就是為了炫富,花錢買輛大家都不認識的國產車,覺得在面子上掛不住。自古以來有車有房就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富人生活。所以要買輛國產車,不如去選一輛配置低一些的合資車,之前在親戚朋友面前倍有面子,而其他都是次要!


國產車起步的比較晚,在某些技術和工藝上必然會與合資品牌存在差距,那麼出現小問題的概率相對就會高於合資品牌,因此很多人潛意識裡就對國產車不放心。不過這也在情理之中,目前很多自主品牌都缺乏自己的獨立體系標準,以至於很難去驗證一個配件究竟是否足夠合格,在加上成本壓力的存在,有些配件的成本基本能省就省,如此發展又怎能讓人放心呢?


阿雷談車:

通過這些年的不斷髮展,我們的國產自主品牌實力越來越強大,但在總體的市場份額上來看,仍然只是做到了和合資品牌平分秋色而已。而從品牌影響力,質量口碑,產品本身的硬實力方面來看,合資品牌仍然全方位的領先於我們的國產自主品牌!所以作為國內的汽車消費者,只要經濟情況允許,很多消費者都會首先考慮合資品牌的車型。

#我是汽車領域創作者者#懂車帝車友圈#


阿雷談車


作為一個汽車行業從業者,我覺得這個問題我可以幫你來分析一下。

你這個問題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回答。

  1. 我的親身體驗;

  2. 為什麼自主品牌就是不如合資/進口品牌?

  3. 國內車企是怎麼做的呢?

一、我的親身體驗

我們都知道汽車最重要的三個部分是發動機+變速箱+底盤。這三個,俗稱“三大件”。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目前(2020年),國內沒有任何一家車企能夠造出一臺像樣兒的V12發動機。”

你琢磨琢磨這句話什麼意思,咱不說V12了,就連一臺像樣兒的V8、V6發動機,國內車企恐怕都造不出來吧?

我前不久試駕了一汽紅旗HS7,這款車搭載的是一臺3.0T V6發動機,他們號稱這臺發動機是一汽自主研發的,匹配的是愛信的8AT變速箱,不得不說,動力的表現還是值得肯定的,而且愛信的8AT變速箱也沒有任何問題。

但是!

發動機和變速箱的匹配有問題啊!或者說兩者之間的調校有問題啊!

怎麼理解匹配和調校的問題呢?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這就像是金剛芭比啊!

你想想,金剛芭比,如果把她的腦袋和身體分開,無論是單看腦袋還是單看身體,都非常完美。但是一旦兩者組合起來,就非常奇葩了。

汽車也是一個道理,發動機挺厲害的,變速箱也挺厲害的,但是一旦匹配起來,就出問題了。

那這個匹配問題需要怎麼解決呢?

只有一種辦法——不斷地組合,不斷地試錯。

國外車企大都有著百年的歷史了,而反觀國內汽車工業,從起步到現在,滿打滿算也才20多年啊!

說句不好聽的,人家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都多,這,就是技術積澱。

二、為什麼自主品牌就是不如合資/進口品牌?

很簡答的道理,技不如人吶!

大家都知道現在SUV市場賣得最火的哈弗H6當年是逆向的本田CR-V。

一臺車,你可以把它買回來,裡裡外外拆個精光,然後照著樣子再拼一遍,但是你這也只是照葫蘆畫瓢啊,你壓根兒不具備核心技術,你怎麼去超越人家?

想學?

可以啊,我把老技術賣給你。

我又可以拿著你給我的錢去研發新技術、新平臺。

說到底,這是技術壁壘。

疫情期間看到一個新聞,說我們用我們生產的口罩跟荷蘭換他們的光刻機。

光刻機是一個精密設備,我們是一個製造大國,但是在精密設備方面,仍然是落後於人家好幾個層面吶!

汽車工業就更不用說了,法拉利的V12發動機,保時捷的H6發動機,奔馳的V8發動機,寶馬的L6發動機,甚至是採埃孚、愛信的變速箱,你根本學都學不來的。

國內車企不是傻子,他們幾斤幾兩自己心裡清楚,所以他們怎麼做的呢?

三、國內車企是怎麼做的呢?

既然我的發動機技術不行,我的變速箱技術也不行,那我怎麼辦呢?
很簡單啊,發動機可以買,哪怕技術舊一點兒(很多車企最開始都是買的三菱的發動機)也不怕,變速箱更好說啦,現在是全球經濟一體化,大家都講究全球採購,我也可以直接把變速箱買來用的嘛!

發動機、變速箱都是買的,那我怎麼提升產品的競爭力呢?

很簡單啊,外觀設計得好看一點兒,內飾的用料足一點兒,配置能堆的都給你堆滿。

反正車企想的是:“我想賺錢,你想買車”。

道理就是這麼簡單!


好啦,我是專注於汽車圈,幫你選車、買車,喜歡分享汽車生活的渦輪滾滾,遇到任何跟汽車相關的問題,歡迎私信我哦~~


渦輪滾滾


想回答這個問題,你得先搞清楚國產車和合資車的差別到底在哪裡?到底是合資車好還是國產車好?

國產與合資汽車之間從外部看最明顯的區別是價格,內裡看最大的區別是質量。先說價格國產車的價格比合資車便宜很多,原因一國產汽車不需要進口稅,它是在國內完成生產。雖然合資汽車也是在國內生產的,但是它有一定的國外技術,許多零件都是從外國進口過來的,還是需要一定的進口稅。導致產品整體價格上升 ,偏偏又遇到國人“便宜沒好貨,好貨不便宜”對心裡,於是自然而然的貴一點的是更好的。

從內裡看,國產的工業設計差,先天性的不足等等,早已人盡皆知。國產車早些年還玩自創,現在乾脆直接紛紛去國外“挖牆腳”、“請高人”了,倒是也頗有成效。外國大事設計的“國產車”確實走紅了許多。

但是有皮子,還得有裡子,光好看也不行啊,國外的車輛技術已經歷了大量的數據研究以及歷史設計經驗,再加上一套本摸索了幾十年的製造工藝,就使得合資品牌車型的每一款車看上去都很出彩,儘管銷量有好有壞,但整體還是不錯的。而國產車此時就顯示出這“圖紙上的差距”了,一份圖紙出來後,車鋒間隙從5MM變成8MM ,別看這3毫米,買車的人就會大喊,這個工藝多好,這個多次!就是這麼現實。要知道只有材料好、加工細,才會有質感,才會看上去跟高級一些。

國內汽車工業起步晚又需要很快見成效,初期的車型質量難以保證。國產品牌的崛起不過是二三十年的時間,所以結合以上兩點,歷史消費觀念的影響加之目前產品的體現出來質量差距,還是導致客戶更願意買一臺合資車。

當然一情況也在進行改善,市場已經有很多成功的國產車型,比如VV7等,已經不輸很多合資車了,相信國產車未來也會做的更好,可以給消費者更優秀的產品、更好的選擇!


花盆先生






自主品牌近年來在顏值、配置等方面的確有了質的飛躍。吉利、長安、長城在中低端轎車及SUV等細分市場的確有了較大的市場佔有率且口碑良好。尤其是長城的SUV已全面壓倒合資品牌,佔據了市場的主導地位,某款車型銷量長期佔據排行榜第一。但與合資品牌相比,自主車系品牌認知度及三大件的差距也很明顯。某些消費群體的車輛主要用途是商務,那麼就需要品牌認知度的來配合商務需要,這種情況下合資品牌就有了較大的優勢。另外,車輛三大件的好壞不是簡單的裝配,不能說好的發動機配上好的變速箱,再裝在優秀的底盤上,就有優異的動態表現。優異的動態表現取決於發動機、變速箱、底盤之間默契、良好的配合,哪一項都不能拖後腿,否則整體表現就會下降。而良好的調校需要技術和經驗的長期積累,這正是自主品牌所缺少的,所以自主品牌在今後一段很長的時間內,要著力研究三大件的調教與匹配,才能使硬實力不斷的增強,提高整體產品的競爭力。最後要說的是那些買進口車的人,因為經濟能力的支撐是想讓自己的用車與眾不同,獨樹一幟這也是性格使然吧!像大眾和豐田的進口車型,在市場上佔有率很低,他們的存在只是為了滿足一些特殊群體的需要。


克龍183


雖然自主汽車品牌的配置比較高,空間也比較大,買自主品牌的車主,後期反饋比較多,小毛病比較多,有一些功能性沒有用就有小問題。

而買合資車的車主主要是看中車的發動機,後期小問題沒有多少,保值率這一塊也比自主品牌的保值率高,看中的是他的大品牌,已經發動機,或者說是銷量。


權權用車小記錄


首先,不可否認,國產車一直在努力,產品也說明了他們的成果,但是大家都知道,三大件至關重要,發動機,變速箱,地盤,工業產品,技術是強有力支撐,但是沉澱積累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三大件湊齊後主要的是車輛整體得一個調教,這個作為國產車還有很長一段路需要走,不可否認,國產品牌,確實提升了很多國人的幸福感,但依然不太注重內涵,國產三大件,外觀,天窗,大彩電,也說明了,我們確實存在短板,但是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沉澱,國產車也會越來越好


路口的ONE77


消費差異。汽車有品牌差異,消費者也有個性差異以及消費能力差異。自主品牌雖然越來越好,但是20萬以上的高檔車型還是比較少的,這個區域還是國外品牌的天下。客觀來說,16萬以內,買自主品牌非常合適,再往上,可選的範圍就廣了,消費者買車除了實用性還有一定程度上的消費能力顯示,以及品牌認可的考慮。


新車公社


首先要肯定的是自主汽車品牌的成就,國內汽車工業經過這幾十年的發展,與外資合資的差距在縮小,這是有目共睹的。但我們也不能否認與他們相比,我們還是有差距的,不管是在設計、造型、理念,還是服務、對車的理解等,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去追趕。

其次,對於車型的選擇,可能每個人的想法不同,用車環境也不同,所以,對車的要求也不同。

第三,消費觀念的影響,之前人們的想法是外資合資的車比較有面子,開出去長臉,所以比較鍾愛這些車。日積月累就形成了固定的客戶群和口碑,隨著自主品牌逐漸發展起來,以後要想打破這種觀念是很難的。可喜的是隨著90後、00後逐漸成為消費的主力,對自主品牌的認可度越來越高。我相信以後自主品牌會越來越好,會獲得越來越多人的青睞。


車五書


現在很多生意場上,還是需要車標撐場面的。有的雖然你身家過億,但是你開著自主汽車,人家會覺得沒有實力。


雙唐瑤瑤


俗話說得好,蘿蔔白菜各有所愛!每個品牌都有它各自的優勢,也有它各自的選擇人群!隨著國民經濟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有能力消費的起高端豪華汽車品牌,並且進口或者合資車的價格也是在逐漸“親民化”的,第二,很多也是生意商務上的需要,需要講究一定的排場,顯示出身份地位,三,辛辛苦苦掙到錢了,終於能開上夢寐以求的車了,又怎能不開心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