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弦乐《泰山颂》之《远望》:展现出一幅泰山脚下丰收在望的景象

泰山,古往今来驰名中外,以它为背景,不仅给作者抒发情怀带来广阔天地,而且由于这个富有民族特色的题材,使乐曲具有独特风格,并使各种民族乐器的性能,得到较充分的发挥。其它如民间音调的吸取、民族和声与旋法的运用以及民族调式、调性的处理手法等等,都是这部作品得以感人的重要因素。下面,仅就管弦乐《泰山颂》之《远望》,同大家一起分享、鉴赏与探讨。

第二乐章《远望》

岱巅极目瞰,

群山云雾开,

绿中点点红,

江河春色来。

这四句诗,对该乐章所要表达的内容,作了生动、形象的概括。

管弦乐《泰山颂》之《远望》:展现出一幅泰山脚下丰收在望的景象

《泰山颂》是一首表现山东地方特色的优秀器乐作品,民族特色的主题音调自然不可缺少,作曲家在《远望》这个乐章中,就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个乐章为带引子的二部曲式结构,其结构图式为:引子+第一部分(A)+第二部分(B)。

引子,一开始,在古筝的几声琶音弹拨之后,引出一个在F 徵调上由竹笛吹奏的简短旋律,自由奔放,且具有山歌特色的旋律:

5——…… 6 5 35321321 6 1 2 - 6 12 |

36 565 3 - - -

管弦乐《泰山颂》之《远望》:展现出一幅泰山脚下丰收在望的景象

这一音乐材料,展现出一幅舒展辽阔、清新明亮的美好景象。

管弦乐《泰山颂》之《远望》:展现出一幅泰山脚下丰收在望的景象

第一部分(A),引子旋律之后,便是该乐段的主要旋律(第3-18小节),这是一个乡土气息极为浓郁的主题:

3.5 726 |5 . 3 |656 176 |2 - |3 5.3 |272 6 |

356 27676 |5 - |……

管弦乐《泰山颂》之《远望》:展现出一幅泰山脚下丰收在望的景象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山东民歌风格的曲调,此主题旋律由四个结构方整的乐句组成,一、四乐句具有换头合尾的性质,这一合尾因素在后来音乐的发展进行中也尤为明显。

管弦乐《泰山颂》之《远望》:展现出一幅泰山脚下丰收在望的景象

每个乐句内部的音程进行以二、三度的级进为主,并伴有六、七度的大跳,第1、2小节连接处和第10、11小节连接处两个七度大跳以及第14、15小节的一个六度大跳,这三次跳进之后都是小三度解决,这样的音程进行是山东民歌中的常见形式,如山东民歌《绣花灯》《鲢鲅号》等。

整个旋律线条起伏较大,音城比较宽广,感情色彩比较粗狂,具有浓郁的山东民歌曲调风格。这段曲调虽然只有十六小节,但经过乐队“调色板”的润饰,使它产生出十分亲切、动人的效果。

管弦乐《泰山颂》之《远望》:展现出一幅泰山脚下丰收在望的景象


第二部分(B),乐曲速度加快并转入上方五度近关系调(F 宫调)上,这时,具有田园特色,由板胡奏出了一首欢快热烈的主题:

535 676 |53 5 6 |65 6165 |425 44 |

02 165 |3535 612 |25 3532 |16 1 . |

管弦乐《泰山颂》之《远望》:展现出一幅泰山脚下丰收在望的景象

随着乐曲的发展,古筝以其清脆悦耳的音响与弦乐组肯定有力的对答,加上弹拨群明快的演奏和木鱼、铃鼓等打击乐的妙用,使这一部分音乐,激情、抒情融合一体,充满生机,反映了泰山脚下劳动人民满怀信心地生活和愉快劳动的情景。

管弦乐《泰山颂》之《远望》:展现出一幅泰山脚下丰收在望的景象


这个乐章的两个部分在音色上形成了较强的对比:在第一部分(A)的山东民歌主题及其变奏主题中,作曲家充分发挥了弓弦、吹管及弹拨等多种乐器的音色和性能,特别是同一主题在不同乐器之间的频繁交替、呼应以及复调手法的应用,都在音色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这个部分的民歌主题千姿百态地得以反复呈示,把人们的想象带到泰山苍翠蓊郁的奇峰异谷之中,较好地描绘了泰山的奇特风光。

管弦乐《泰山颂》之《远望》:展现出一幅泰山脚下丰收在望的景象

而第二部分(B)主题的三次出现则是首先在板胡的独奏中拉开,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随着音乐感情的逐步展开,乐器也从单一的板胡独奏循序渐进地加入了打击乐器组和吹管组,描写了泰山脚下丰收在望的景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