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银川的信义市场,我家烟火的根据地

大银川的信义市场,我家烟火的根据地/舒梦

大银川的信义市场,我家烟火的根据地/舒梦



1982年夏,我家被一场持续时间很长的大暴雨淹了满屋,是解放军来救援才把一家妇女儿童背出。暴雨后,常年野外施工的父亲决定将我们举家从青铜峡镇搬至银川了。

  我家搬到银川后,在公路二队的材料基地居住,就是现在中山北街双宝菜蓝子的对面。那时这个位置还是相对荒凉,应该算是银川北大门边缘地带了。

  那些年许多东西还是凭票供应的。买肉凭票在职高路口,现在的中山北街亮点女人服装店、非常QQ那排的国营肉店;买豆腐,也有豆腐票,是在肉店对面的建材巷的蔬菜门市部;买粮食凭粮证,在银川六小斜对面的粮站和玉皇阁北街的和平新村粮站均可。

  信义市场,当时是周边农村的农民来卖些蔬菜和肉禽蛋的集中销售点。职高巷子那时也会有卖菜的。但,当时都没有正式摊位,农民们摆的均是地摊。

  那时母亲是在南门外上班,下班路过信义市场,正好可以带些菜回家。买肉、买豆腐,基本是我和姐姐的任务,一般都是周天上午去,几乎每次都要排队购买!

  每年过年,父母亲都会去信义市场大采购。我的家乡赣南除夕是必杀一只大公鸡的:一是祭祀天地;二是祭祀祖宗(酹上血纸);三是熟三牲(鸡、猪肉、鱼)叫回熟,并摆上酒、茶,供品(素果)为敬神过年。父母在异乡,家乡习俗不忘,只是简化些了。

  那时春节前前的信义市场物资很丰富:牛羊肉、大肉、鸡、鱼、和黄豆芽、绿豆芽,芹菜、焦柑、芦柑、苹果、梨等应有尽有。卖活鸡的农民也多。父母亲会先巡逡一翻,然后将满市场最漂亮的那只大公鸡买上,还会买两三只老母鸡。母亲清炖土鸡的水平是一绝,喝过她炖的鸡汤的人,无不赞叹!那年头,春节是兴在家里请客的,亲朋好友邻居互请窜着吃,所以要备的吃食就更多了。

  家父家母有个原则是:孩子们长身体阶段,饮食一定要营养丰富,穿衣略逊些也可!那么,蔬菜门市部就不大能完全满足我家的需要,所以信义市场在38年前就成为我家烟火的重要根据地了!

  


大银川的信义市场,我家烟火的根据地/舒梦


大银川的信义市场,我家烟火的根据地/舒梦


然雪婵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一个温暖、有烟火气的厨房,一顿好的饭菜,凝聚的是人气,可以促进家人之间的互动和感情,更是一个家庭的福气。家母善厨,家父也会做几道较高难度拿手菜(条子肉、四喜丸子、狮子头、酱牛肉、正宗三鲜汤)。家父家母都是美食爱好者,这便是我们一家的福气!那么,离我家最近的信义市场必然是蒸腾福气的福地了。

  我们当时的任务主要是学习,市场的事关注的还是少!忘了从什么时候起,已不再用肉票、豆腐票和粮证!国营蔬菜门市部、肉店和粮站也悄悄地退场了。而如信义市场,这样的市场,又闪亮地登上了历史舞台。

  九十年代末期,已成家生子为人母的我,正式开始柴米油盐。新家就在娘家的斜对面,现在的金桥雅居,光顾信义市场是必然的。

  那时,我在现在的民航大厦对面的公路局上班,上下班都路过信义市场。下班回家,顺便匆匆买些,一般下午下班去采买多些,时间比较宽裕!平时小买,周末大买改善。九十年代后期,银川人生活节奏也略快,市场上卖的鸡、鱼等家禽是宰杀好并收拾干净的了。

  我们一群家庭主妇凑在一起,总结出:买鸡找“黄毛”,买鱼也找“黄毛”,她们俩收拾的干净。两位“黄毛”摊主,之所以被大家这样称呼,是因为她们紧跟时代,将头发染成黄色,人也长得周正,算是领导着信义市场的新潮流!难能可贵的是,她俩不仅爱美,还干活利索,不辞辛苦,总是将“顾客满意”作为宗旨!她们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大约是前年,卖鸡的老板娘当了奶奶,才回家含饴弄孙。

  卖鱼的老板娘,直到今年春节前还奋战在信义市场。只是,近五年来,她也会隔三岔五关两三个月门,去北京女儿家照顾外孙。只要一回来,就立即开门营业。

  说来也惭愧,我始终没注意过鸡店的名称。而注意到鱼店叫“春子鱼店”,是因为春子老板娘的仗义。在没有网上支付前,信义市场也是小偷的胜地。大约是二十年前的一个周末,我照例去信义市场采买,被小偷盯上了,在贼将要下手时,春子突然用她戴着胶皮手套的手拉了我一把,热情地说:“姊妹,你今又过来了……”!我有些恼怒,因为她的手套上的鱼鳞粘了我一手。等贼过去,她才悄悄地说:“那是个贼,刚想“摸”你包呢!一般我们看见了也不敢说,怕报复!”

  她刚说完,那小偷在前面又作案了。不过,偷儿今天点背,刚偷上,就被发现了,被偷的那位女士勇敢无畏,扔下自行车,追上贼,擒着他的胳膊让他把东西交出来。众目暌暌之下,贼从袖子里抖出了手机和钱,趁人不备就溜之大吉了。

  那天,我认真地谢过春子老板,抬头默记了她的店名。

  去岁腊月二十九,我又去信义市场买年货时,照例买鱼。春子老板突然特动情地对我说:“姊妹,别家草鱼都卖九块钱一斤,以前我会给你八块一斤,今,给你算七块,谢谢这么多年你对我的照顾……”。我没多想,照例按她说的总金额用支付宝一付账,她收拾鱼,我去买别的,都买好后,去她那一拿鱼,就打道回府了。



大银川的信义市场,我家烟火的根据地/舒梦

大银川的信义市场,我家烟火的根据地/舒梦


  

直到3月16日从电视和媒体看到信义市场将被拆的消息,才回过味来。春子老板说那话是在跟我告别呢!可惜行色匆匆,我连她的真实姓名都没问过!希望某天与她不期而遇,再相逢吧!

  我们老北门人,对信义市场都是有情结的。我的小学和初中同学,未婚前大多是在信义市场周围居住,当看到我在朋友圈转发的信义市场将拆的消息,都回忆着感慨万千!

  那天,我在文章中略略写了两段对信义市场的岁月碎片记忆。总编说让我好好地写写,最好有图片。我回复说:“记忆有,图片没。”

  后来,我又突然想起,我有信义市场茂成菜店老板娘微信,她有时候会拍照发朋友圈。于是,我翻看她的朋友圈,确实是有!我就认真地翻阅选择,看到她半月前发的一条微信朋友圈下留言说:菜店搬至信义市场路南营业房,欢迎新老顾客惠顾!

  我立刻拔打语音聊天致电老板娘,询问情况,老板娘说:只要是在信义市场路南和路北营业房里的店家,都还在正常经营着。她也是年前租好房子,年后疫情好转允许营业后就开门正常做生意了。

  我说要用她微信里拍的信义市场的老照片,她欣然应允。还热情地拍了拆除中的信义市场的视频给我,并把我提到的卤肉店、羊杂碎店、馒头店、牛羊肉店……现在的情况也拍照发来。

  从茂成菜店老板娘这里我获悉的是:信义市场拆除的是路中间占道经营部分,那么营业房部分还是正常经营的。

  我们家经常买南方菜根、茭白、儿菜、芥蓝等的茂成和老陈菜店都在;那几家老字号的饼子、馒头、面条店也在;好吃的卤肉、羊杂碎店也继续营业着。老板娘拍来的照片,羊杂碎店门口还是很热闹,吃的吃着,戴着口罩等的等着。我都能想象出那个能干的回民媳妇在店内忙碌地烩杂碎的身影!想着想着都有点馋了……

  汪涵回忆起他与杨乐乐一起下厨时的一个细节说:“翻炒就是情感的升温,糖醋就是情感中的蜜意,做一碗面条何尝不是柔情。”而这所有的一切都离不开烟火。

  现在,信义市场四分之一的店家仍在老地方续着那缕有四十多年历史的烟火。而另四分之三的商户,据资深银川新媒体人臧新宏探得已迁至湖滨市场继续着那未尽的源源不断的烟火!

(文中图片和视频由信义市场四川茂成菜店老板娘何女士提供)

大银川的信义市场,我家烟火的根据地/舒梦

大银川的信义市场,我家烟火的根据地/舒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