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和清朝为什么不占领朝鲜半岛,只是臣服就罢兵了?

小义老师扯历史


因为实在没好处啊。别说后金,中原王朝上千年岁月中,除了唐朝与元朝曾经短暂占据过完整的半岛之外,其他朝代都只是将半岛作为藩属而已。不过,古代很长时间内,半岛北部尤其是大同江北都是中原的直辖郡县。

女真崛起以后,为了安定后方保证对明朝的攻势,女真曾两次大规模攻入李朝,并且大获全胜。不过在得到好处以后,女真人迅速撤出并未停驻。一来,半岛的地理环境并不适合长驻;二来,李朝物产匮乏,没太多利益诱惑;三来,女真的目标是取代明朝,继承中原王朝向来奉行的宗藩体系。


明天启年间,努尔哈赤的侄子阿敏率兵攻入李朝,即丁卯之役;崇祯年间,皇太极亲自带兵攻入李朝,称丙子之役。当年的李朝因为明朝多年的恩宠,军备废弛战力低下,加上之前的万历朝鲜战争国力大损,根本不是女真人的对手。两次战争,都以女真大胜告终,而李朝也从明朝藩属变成了后金与后来的清朝藩属。

入关后的清朝,四处征战疆域不断扩大,然而对于近在咫尺的朝鲜半岛却“不屑一顾”。从地理上看,整个半岛地形狭长三面环海,北部又有长白山,相对比较孤立。半岛山地众多,少数平原只分布于狭长的沿海与河谷区域。这样的地理环境,女真骑兵想要常驻本就是难比登天的事情,何况当时女真人数并不多。


即便女真当真占据了半岛,也没什么好处。当时的李朝虽说文化、经济上比女真要好很多,但其实也不是什么富庶的地方。半岛所处纬度比较高,冬季寒冷漫长,山地广布土地贫瘠,自古以来就是物产匮乏之地。与中原进行朝贡贸易时,半岛能拿得出手的无非木材、青瓷、皮毛、纸张、铜矿、人参之类的土产。

对后金来说,李朝如同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如果真的花大力气将半岛收入囊中,不仅要付出高昂的代价,还得不到多少好处。反之,女真可能需要为了维持对于半岛的控制,花费更多的成本。女真又不是算不清楚这笔账,自然不会做赔本的买卖,两次战役也都是见好就收。


李朝对于后金两次攻入半岛的战役,称作“丙子胡乱”与“丁卯胡乱”,毕竟当时李朝仍旧是明朝最忠实的藩属,而视女真为夷狄非常不屑。女真崛起以后心思越来越大,从原本想与明朝平起平坐逐渐变成了入主中原取而代之,成为新的天下之主。对于女真来说,眼皮子底下的李朝,既是不小的障碍,却也是不可或缺的。

半岛位于东北亚的交通要冲,与明朝互为犄角遏制着女真对于中原的攻势,女真要染指关内,必然就要解决李朝的后患,两次攻打李朝也是这个缘故。然而后金只是迫使李朝与明朝划清界限,成为自己的臣属而非领地,就是做好了成为宗藩体系新宗主的准备。

宗藩体系是历来中原王朝天下观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女真想要继承,自然不能主动去破坏这个体系。更何况,占据半岛也没什么好处,倒不如让其成为藩属还能赚些面子。


澹奕


清朝时候占领过。

1618年明朝和后金作战,朝鲜王国派军援助明朝;后两次被后金击败。朝鲜第一次战败后与后金订兄弟之盟。

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朝鲜使臣拒绝行君臣之礼。皇太极大怒以“朝鲜败盟逆命”为由,决定发兵讨伐。

十二月二日十时,皇太极率军起行。朝鲜国王李倧预料“朝夕被兵”, 寄希望于明朝支援,实际落空了。

是役,清军攻占朝鲜全境,国王投降,订君臣之盟改向清朝朝贡,成为清朝的册封国。


扩展资料:

1627年,八旗侵入朝鲜,仅仅数万军队。半个月内就占领了朝鲜大半国土,朝鲜国王在仓皇中逃往江华岛避难,在2个月后订下城下之盟,八旗军劫掠三天后撤军。

1636年,因朝鲜不够顺从,八旗再次攻伐朝鲜,一个月后在南汉城包围了朝鲜国王,围而不攻,对勤王的各路朝鲜军队大肆杀戮,最后朝鲜国王下跪投降,正式成为清朝属国。

第三次是袁世凯,1880年朝鲜发生兵变,执政的大院君在清日之间摇摆不定,吴长庆率领约300淮军登陆朝鲜,在袁世凯主持下诱捕了大院君并带回天津。

这虽然没动武,但能把对方最高统治者说抓就抓还能带回来,可见朝鲜真是弱小。


水墨鄂州


晚清的时候在朝鲜有驻军,袁世凯还玩了闵妃,做了“太上王”。中国的延边州怎么来的?清朝的时候,朝鲜不断有人逃荒过来中国,清朝边防官员认为,朝鲜是中国的一部分,朝鲜人过来就过来吧,还划了土地给他们,就是现在的延边州。二战的时候,东北人去朝鲜就跟过家门一样,没觉得到了国外。对于满人为什么没有进行军事占领,不划为行政单位,套用元朝官员的一句话,“贫瘠之地,让其土著代理即可”。


静夜思160519196


大大国总立国号,称皇帝,为正统,后金占了辽卡以后兵强马壮,后金策略是小闺主要是称臣纳贡,利用当地人维护统治,如漠南漠北蒙古,对于朝鲜也是这样主动臣服,而大明就不同,占了可以维护后金一统中原,正统王朝,

历史的原因,历史上除元朝外都是朝鲜臣服为主,,元朝也是当地人当国王,所以没征服朝鲜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