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城市多一分“韌性”

讓城市多一分“韌性”

讓城市多一分“韌性”

杭州全城亮屏,致敬白衣戰士。記者 董旭明 魏志陽 攝

浙江在線3月25日訊(記者曾福泉 黃慧仙 通訊員 柯溢能)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我們經歷了一次大考。如今,春風送暖,大地復甦,疫情防控已進入“下半場”。戰“疫”的日日夜夜讓人刻骨銘心,也啟發我們更多的思考。

中國正經歷著大規模、高速度的城市化進程。在這次疫情中,一個個大都市成為“戰疫”的重要戰場。科學家們傳達過明確的科普概念:只要地球上還有病原微生物,傳染病永遠可能發生。

面對傳染病疫情以及大自然帶給我們的其他挑戰,如何打造一個更具“韌性”的現代化城市,是經歷了本輪“大考”的我們有必要深思的問題。

让城市多一分“韧性”

台州黨員“夕陽紅”宣傳隊挨家挨戶說防疫。拍友蔣友青攝

完善公共衛生體系

打造城市抗疫“鎧甲”

疫情襲來,高效的現代公共衛生體系是一座城市至關重要的“鎧甲”。這次疫情讓公眾認識了這群平日默默打造“鎧甲”的人——疾病預防控制人員,他們第一時間行動起來,追溯傳染源,揭示傳播途徑,為全社會的疫情防控提供決策依據。

工業化以來人口不斷膨脹的城市,一度成為傳染病肆虐的溫床,也催生了現代公共衛生學科。1854年,人口超過百萬的倫敦暴發霍亂,科學家約翰·斯諾首次用科學方法繪製疫情地圖,鎖定、拆除傳染源,使霍亂得到有效控制。

“公共衛生是一門通過社會有組織的努力來預防疾病、延長壽命和促進健康的藝術和科學”。浙江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吳息鳳教授說,“提升全社會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加快補齊當前公共衛生體系短板,需要充分發揮公共衛生專業力量,讓專業公共衛生人才做好專業的事。”

吳息鳳表示,一座城市在平時就要未雨綢繆,做好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儲備工作。這既包括設施儲備、物資儲備,也包括容易被忽視的人才儲備。經歷2003年“非典”之役後,我國加大對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投入,公共衛生事業飛速進步,高校公共衛生學科也實現了較快發展。“這次戰‘疫’中,我們看到了浙江有一支訓練有素的疾控隊伍。”吳息鳳說,同時也應當認識到,比照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我們當前的公共衛生人才儲備仍顯不足,數量、質量均亟待提升,急需培養更多既有理論基礎又有實踐經驗、能夠在疫情發生後站在防疫第一線的公共衛生人才。

公共衛生人才培養面臨一些非常現實的問題。高校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專業的畢業生不能做臨床醫生,沒有處方權,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學生不願實習,醫院不願帶教。因為待遇、職業發展等問題,公衛畢業生從事公共衛生及相關工作的意願不高。針對這一現狀,吳息鳳表示,公共衛生人才的培養應當是多層次的。“既要培養可以在基層衛生機構開展公共衛生日常工作的技術性人才,也要培養層次較高的、有一定研究能力的技術型、研究型人才,他們應該是碩士、博士研究生。”吳息鳳說,同時還要培養公共衛生與全科醫學複合型人才,由公共衛生學院來培養面向社區人群的全科醫生,並給予參加臨床執業醫師考試的權利。

公共衛生的學科建設非常依靠高校和疾控中心的緊密聯動,促進學科理論與實踐協同發展。吳息鳳建議,在沒有疫情的時候,要更多地讓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參與到高校的研究和教學中來;讓高校的師生參與到疾控中心的大數據分析等日常實踐中去。這有助於挖掘出數據價值,提升師生實踐能力,也提高了疾控中心的科研能力和服務水平。

“在確保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高校和科研機構發揮數字信息技術特長,利用好疾控中心的大數據,建立公衛預測、預警系統,防範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發展,這是一個多贏的局面。”吳息鳳介紹,當前,浙大公共衛生學院已與杭州疾控中心建立緊密合作關係,探索高校附屬疾控中心的新模式,此舉希望能夠為公共衛生學科建設改革積累經驗。

让城市多一分“韧性”

杭州用好“健康碼”精準防控。拍友張祥榮攝

營造健康社區 人居環境更具“韌性”

疫情之下的城市,展現出日常人居環境前所未見的“另一面”,深深留在我們的戰疫記憶中——空蕩蕩的街道,封閉管理的小區,宅家的人們透過窗戶和陽臺與鄰里遙相守望……

建築和社區是城市的基本單元。疫情襲來,一幢居民樓、一個住宅區都成了一個個陣地。建設健康城市必先打造健康建築、健康社區。

以此次疫情防控為切入點,浙大建築工程學院王竹教授團隊提出了建設城鄉“安全健康單元”的概念,摒棄以往簡單防禦抵抗的思路與做法,以提高應對突發重大災害與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水平為目標,把握城鄉空間環境與公共服務設施的“平戰結合”,為打造面向未來的安全健康社區提供一種營建策略和設計方法。

“我們認為,應綜合考慮城鄉現有行政區劃、城市格局、人口規模,以及公共醫療分佈現狀,把現在由地理界面所限定的‘人居空間單元’與‘健康設施單元’疊合起來,構成一種新的綜合系統,即城鄉‘安全健康單元’。”王竹說。“安全健康單元”能夠通過完善的整體格局和持續的功能運行,迅速適應和化解小型疫情與災害;而面對大型疫情與災害時,能花費少量代價,犧牲局部利益而保留基本功能,因時因地適應疫情與災害,實現城鄉環境營建可持續發展。

浙大城市學院工程學院徐丹華博士說,根據調研,最低限度的自我隔離要滿足一些基本需求,因此“安全健康單元”內部也至少需含納居住空間、休憩空間、服務設施、生活必備消費空間等幾種類型的空間形態,同時也包含單元衛生設施、跨單元等級醫院等抗災防疫的支持資源,並保持合適的人口規模與面積指標。“安全健康單元”的設計目標是在遭受疫情與災害時保持自立能力,在不過分依賴外界支援的狀態下,其內部自發形成具有自救、互救並快速實現局部功能恢復的組織能力。

另一方面,各個“安全健康單元”之間又是互相聯繫、互相支持的。“單元與外界必須維持協調與有效的聯繫,因此其邊界應該像生物膜一樣,既有抗性,又有透性,對有利和不利的環境要素進行選擇和離析。”徐丹華說,“安全健康單元”的邊界不一定是圍牆,對城鄉社區而言,可以是自然的河流與山體,亦可以是商鋪、圖書室、社區食堂等各種設施,既有保護功能,又有滲透功能。

城鄉“安全健康單元”概念是在“韌性城市”的大框架下提出的。王竹說:“對城鄉人居環境建設這一領域的研究者來說,‘韌性城市’不僅是一種比喻的說法,而且已經是一種比較明確的、有體系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韌性城市”理論與實踐關注的是城市在受到擾動時吸收、應對沖擊並重組自身的能力,主張以“防-適-用”的響應機制來應對災害——“防避”一些本可避免發生的災害;“適應”無法防避的災害、調整自身的狀態讓災害產生的危害降到最低;“利用”災害發生的機會對自身進行改變、對未來災害應對產生更強的抵抗力和適應力。

“‘韌性’概念最重要的啟示,就是提示我們不僅要學會應對‘黑天鵝’式的突發性災害,更要發現‘灰犀牛’式的漸變風險。”王竹說。

让城市多一分“韧性”

檢查站對進入仙居的車輛做登記備案。拍友王華斌攝

提升科學素養 支撐戰“疫”社會共識

一座城市的韌性,還表現在疫情期間市民心態安定、社會仍然有秩序,這很大程度上有賴於每一個市民的科學素養、衛生素養和文明修養。面對未知危險,恐懼是人的本能反應;而對大自然多一分科學的認知,人類文明就多一分從容和定力。

省科協科普部部長汪光年認為,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公民科學素養髮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疫情發生後,公眾積極掌握病毒知識,自覺採取防護措施,主動辨別疫情謠言,這些都體現出浙江近年來公民科學素養培養的成效。”汪光年說,像隔離患者和密切接觸人群、口罩的選擇、6步洗手法等過去覺得較為專業的防護知識,在這段時間裡幾乎已到了老少皆知的程度。

廣大群眾對政府一系列防護措施的普遍認同與配合,尤其需要科學素養的支撐。這些防護措施的有效實施主要靠個體自覺,沒有一定的科學認知是無法形成社會共識的。汪光年表示,浙江“轟炸式”的應急科普,為在短時間內形成高度的科學認知發揮了很大作用。

省科協先後推薦了6名專家多次參加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新聞發佈會,為公眾科普救治、防疫消殺、心理健康等領域知識。疫情期間,不少科學家通過多種媒體渠道發聲傳播科普知識,像李蘭娟院士就成為了“網紅”,單篇採訪報道的閱讀量以數千萬計。中國科協日前評價,浙江在探索構建國家應急科普機制、完善國家應急管理體系方面率先開展了地方實踐,提供了鮮活案例,具有重要的示範價值。

此次疫情防控也讓我們看到公民科學素養培養依然任重道遠。“如疫情期間某些‘特效藥’等謠言的出現,雖然最終得以闢謠,但在一定時期內在一部分公眾群體中仍有市場,這就是公眾科學思辨能力存在不足的一種體現。”汪光年說。據2018年第十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調查數據顯示,中國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比例為8.47%,浙江為11.12%;而目前國際上以“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比例超過10%”作為一個國家進入創新型國家的一大指標。

汪光年說,公民科學素養的衡量很難完全體現在指標上,同時又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很難快速見效。因此,構建提升公民科學素養的大生態圈是當務之急。這需要多方面發力,讓更多的科學家樂於做科普工作是其中很重要的內容。

“在此次疫情中,很多人愛聽鍾南山、李蘭娟的,這些科學家在非常時期的科普發揮了重要作用。但聽科學家做科普尚未成為我們社會的常態。”汪光年說,國內不少人會有“做科普的人科研能力不足”的刻板印象,但其實國際上包括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很多知名科學家長期致力於科普工作。只有社會上下重視科普的氛圍越來越濃,我們的公民科學素養才會不斷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