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論語》有哪些感受和心得?

廣州大印文化


非常樂意回答這個問題,分享自己的體會。

《論語》是中國歷史上流傳最廣的一本書。它記錄了孔子和弟子們的言行。全書20章,16000左右字。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輯錄成書。

2000多年以來,它成為一本中國家喻戶曉的必備必讀之書。有人稱它為中國的《聖經》,可見它的地位。我讀《論語》經年,感覺常讀常新,總是有不同的體悟。再次談一下感受。

《論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

作為儒家學派的原典,通過言論、對話的形式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在《四書》裡面,它是其它三部的源頭。《論語》寄託了先知們對於人格與道義的追求與嚮往,是中華民族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要了解儒學,非得從《論語》入手。《論語》所體現的文化追求,成就了中國人的精神氣象。

《論語》是實現個人內聖外王的入門圭皋。

中國人的修齊治平的慎獨觀,是一種自內而外的修養過程,這與西方是不同的。它事實上鑄造了中國知識分子的人格心理,時至今日,仍然在我們身上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無論你是否有意識地學習,還是你甚至沒感覺到,《論語》的觀念總是或隱或顯地在影響看你的思想,它依然可以指導我們的行為規範。

《論語》能夠滿足當代人的心理需要並指導我們的生活。

中國文化淵源博長,儒家學說獨放異彩。當今社會急劇變動,中華文明能否在世界文化之林實現復興,通過回溯源頭,傳承命脈,相互促進,開拓創新,是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明智選擇。

錢穆先生認為每個中國人的兩大任務,一是自己讀《論語》,二是勸別人讀。我覺得是有道理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對於傳統文化我們沒必要奉為萬能救世良藥,但是它的積極作用卻永遠是一些新生事物代替不了的。


去影


論語確實流傳了幾千年。流傳到現在呢。

很多人已經把它當做文學作品來研究了。

其實論語就是一本參考書或者叫工具書。

比如說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這句話短短几個字。其實已經給我們交朋友指導了一個方向。對我們有利的三種朋友是哪三種?對我們有害的三種朋友是哪三種?

如果你掌握了。就這一句讓你在平時建立人脈的時候,就有的標準。


王隆馬斯克


《論語》中原文為:“博學而篤志、 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一路走來,也曾有過些許榮耀,也是自詡愛學、學習還可以的,但是看到這句話,自慚形穢。捫心自問,自己何時做到了勤奮好學,哪怕是如此的千萬分之一。古之聖人,敝衣寒食,畢其生以學,是我們現在的學生望其項背所不能的啊!學習是一輩子的事,豈能不認真對待。在今後的學習中,一定要少抱怨言,踏踏實實地做啊!

《論語》一書哲理甚深,有很多地方我自己根本不能理解,而且只是粗略地讀了第一遍。





認修知行


我談一下自己的體會:《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書。成書時間大約在春秋、戰國之際,最後的編定者是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漢代以後,被奉為儒家經典,後來成為歷代文人必讀的教科書。論語》首創語錄之體。漢語文章的典範性也發源於此。《論語》一書比較忠實地記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今本《論語》共二十篇。儒家創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禮”、“義”。《論語》作為孔子及門人的言行集,內容十分廣泛,多半涉及人類社會生活問題,對中華民族的心理素質及道德行為起到過重大影響。直到近代新文化運動之前,約在兩千多年的歷史中,一直是中國人的初學必讀之書。


蒼巖吹雪


愛學習 愛生活 愛勞動


優瑞時尚


一言以蔽之,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金剛7894


感覺可以學到很多人生哲理


秋刀魚有好運


以事論道,醒及人生;儒學經典,華夏一脈。


蒼龍盛世


《論語》是一部道德寶典,它涵蓋了做人處事、交友、修身、齊家、治國等方方面面,世人給予它“半部《論語》治天下”高度評價。孔子是儒家文化的代表,他教育人要有孝心有仁心,勤奮好學,積極入世。倘若能精讀《論語》,領會其精神實質,並付諸踐行,就能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也就能更好地立身世。


1蒙德萊曼1


最大的收穫是心靜,坦然,積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