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委內瑞拉有兩個總統,還沒有爆發內戰?

哈薩雅琪丶


我覺得就是因為委內瑞拉有兩個總統,所以才沒有挑起內戰,它和敘利亞還是不一樣的,之前敘利亞是因為有太多勢力,雖然反對阿薩德政府,但是卻並沒有指定誰做下一任總統。

因為當時沒有明確如果巴沙爾下臺,下一任總統會是誰,所以就是一千個人在等著巴沙爾倒臺,這一千個人的共同目標是拉巴沙爾下臺,但是他們卻永遠不可能真正站到一個戰壕裡,因為他們都想做巴沙爾,加上,外國勢力把一些恐怖組織扔到這裡攪亂敘利亞局勢,所以內戰才打的起來的。

委內瑞拉的局勢應該說是當前的一個熱門話題,有一種風雨欲來風滿樓的趨勢,這種趨勢產生的重要因素正是因為國內出現了兩位總統:馬杜羅與瓜伊多。

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但政治我們不能光看表面,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政治背後有千絲萬縷卻又能綜合整一的因素。

俄羅斯與委內瑞拉的交往甚為密切,因為委內瑞拉是俄羅斯在拉美地區前沿存在的一個不可多得的跳板,俄羅斯是不會對馬杜羅坐視不管的。

軍隊也是如此實惠,騎牆政策,見風使舵,眼見美洲多國不承認,美國加拿大巴西等大國拒絕承認選舉合法性。


Kris音樂盒


確實,相比其他阿拉伯國家,委內瑞拉人還比較剋制。這點很不容易。

委內瑞拉目前有兩個總統,都聲稱自己合法。

一個是馬杜羅,2018年5月20日大選當選;另一個是瓜伊多,2019年1月23日自立為王。

馬杜羅是國際社會承認最多的委內瑞拉元首,目前還有聯合國合法席位;而瓜伊多也獲得了60多國政府的支持,幾乎都是美國等西方國家。

他們互相敵視、各說各話已經有4個月了。但目前該國局勢依然沒有發生大規模的軍事衝突。

原因主要在於兩點:

第一,瓜伊多方面並不控制軍隊。

很多阿拉伯國家之所以有內戰,是因為反對派本來就是軍閥或者一些擁有武器的組織。而委內瑞拉的反對派則都是文人,並不是軍人。比如瓜伊多之前是工程師。

他們並沒有私人武裝,也沒有獲得委內瑞拉正規軍大規模倒戈的支持。

在沒有軍人支持的背景下,即使想爆發內戰也打不起來。

第二,委內瑞拉軍方也比較剋制。

雖然委內瑞拉軍方一直聲稱支持馬杜羅,但是它們對瓜伊多和反對派其實也表現得比較剋制。

沒有公開且大規模抓捕或者襲擊瓜伊多和主要反對派,相反據媒體稱,還有一些軍方人士秘密和反對派接觸,討論局勢進展。

軍方的這個剋制態度,也是委內瑞拉避免出現內戰的重要原因。否則如果軍方一味強調使用武力,該國的抗議可能早就演變成暴力活動了。

第三,美國人還沒有策劃大規模針對馬杜羅的襲擊。

美國目前雖然支持瓜伊多,但是該國的情報部門還沒有對馬杜羅下死手,比如策反軍隊內部高層等,基本上還是依靠瓜伊多和民眾組織來對付馬杜羅。

如果美國要大規模介入,該國的軍方可能也會有對抗行動,屆時委內瑞拉混亂就是大概率事件。

所以,委內瑞拉如今相對平和,說明美國人確實還沒太大動作。


木春山談天下


其實,說白了,就是兩個總統分別代表了3個國家之間的較量。首先馬杜羅代表委內瑞拉政府,現實情況,委內瑞拉情況特別糟糕,百姓生活受到了很大影響,生活困難,連一些生活必須都很難解決,導致好多難民逃離。經濟的崩潰導致民眾福利蕩然無存,不過委內瑞拉是總統制國家,最主要權力還在總統馬杜羅手中,而軍隊高層,特別是國防部長聽命於馬杜羅,因此若無外部力量干預,反對派無法推翻馬杜羅。

但馬杜羅也無法將反對派收拾掉,因為委內瑞拉社會其實早已失控,槍支氾濫、暴力橫行,即使馬杜羅掌握著正規軍,也不能維持穩定,何況委內瑞拉經濟一日遭過一日,馬杜羅的反對者水漲船高,包括軍隊都時常出現譁變。巴西是委內瑞拉的鄰國,大量委內瑞拉難民近年來一直往巴西跑,對巴社會穩定造成麻煩,因此巴西欲將馬杜羅除之後快。馬杜羅自然深感憤怒,宣佈委內瑞拉與美國斷交,要求美國駐委內瑞拉大使限期離開,馬杜羅深知是美國在指使瓜伊多,來瓦解委內瑞拉政府。

但是,委內瑞拉後邊有俄羅斯的後盾,美國不會主動發起戰爭,那樣在世界地位中叫其他國家恥笑。但特朗普會背後支持瓜伊多,從支持救援物資的假象,來挑起委內瑞拉內部戰爭,就是希望馬杜羅和瓜伊多在國內交鋒,但馬杜羅還是清醒認識到嚴重性,不到驚險時刻,不會動手,背後在跟俄羅斯建立聯繫。

美國和俄羅斯官員本週將在意大利首都羅馬碰面,磋商委內瑞拉政治危機。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謝爾蓋·里亞布科夫說,俄美兩國就委內瑞拉所持立場迥異,“但不意味著我們不應該對話”。俄方將竭盡全力保障與委方的合作。他說,俄方會提醒美方“不要對委內瑞拉合法政府使用武力或施加其他形式的非法壓力”。反對派計劃“今後數天內”將控制委內瑞拉駐美使館。針對反對派聲稱控制3處駐美外交資產的說法,委內瑞拉外交部發表聲明,要求美國政府採取必要措施,“立即扭轉強行佔領委外交辦公建築”的行徑。但美國不會搭理你的要求,但最終結果還要等待事情的發展,美國不會無果而終,因為,到現在美國沒有花費任何人力和物力,事件不會就此停止的。  


梟龍觀察


瓜伊多是自封的總統,不是被選舉當上了總統。

他有個強硬的後臺老闆,那就是美國老爹。就委國的現狀國情而言,親美派肯定會有的,所以現在很可能就無形中形成了兩個陣營,支持馬杜羅的委國民族派,和支持瓜伊多的親美派。

看現在的架勢,瓜伊多的美國老爹上竄下跳,大有扶持瓜伊多上位的勢不罷休的樣子,馬杜羅從國家大局出發,所以就忍著讓著,必競瓜伊多再怎樣嘣達,也耍不出什麼花樣了的。

倒是他的美國老爹,指不定就真的找上藉口,打了門了呢?到時吃虧的,肯定是委國民眾。攪亂了一個國家,彷彿就真變成了是馬杜羅的錯,倒不如,就讓瓜伊多這個小丑,在那裡跳著、演著,把他暮後主使的醜惡嘴臉一同暴露在世界面前。

這也是馬杜羅的高明之處!


龍平永


暫時,委內瑞拉不會打起來的

1、瓜伊多勢力太弱

因為,瓜伊多那個總統是自封的,沒有人支持他,鬧也鬧不起來,更別說內戰了。遊行都沒有人跟他去。軍方、檢方、法院沒有一個支持瓜伊多的,現在法院又下達了旅遊禁令,封了賬戶。瓜伊多沒有錢,誰跟他鬧。如果在查韋斯時代,早就被抓起來了。

2、美國沒有膽量

瓜伊多政變之初,俄羅斯就警告美國不要發動戰爭。特朗普是聽俄羅斯招呼的,因此美國就不敢動。普京一說話,特朗普就閉嘴了。


3、哥倫比亞

本來美國想讓哥倫比亞出頭,即使哥倫比亞政府不出面,黑手黨出面也行,但被馬杜羅獲悉情報提前識破,哥倫比亞也慫了。馬杜羅拉了許多重炮到哥倫比亞邊境,哥倫比亞也怕了。

4、利馬集團

南美的利馬集團也發聲明反對委內瑞拉內戰,畢竟打起來委內瑞拉難民騷擾的還是南美國家。


買房有錢


委內瑞拉民選總統馬杜羅的前任查韋斯,統治委國十多年,人稱反美鬥士,2013年因病逝世,馬杜羅接任臨時總統,2018年成為總統時,適逢世界經濟發展放緩,國際油價大跌,曾經的第二大產油國委內瑞拉一朝從天堂跌入地獄,依靠石油出口,水比油貴,富得流油,裕甲一方的委國沒有了石油收入支撐,經濟頓時崩潰,通漲率達到百分之百萬,無奈老馬頃巢出動,訪遍盟友,尋求救援,但自家沒了底子,援者寥寥。期望石油救國望眼欲穿仍不見反彈,國內民怨沸騰,風淚四起,為此給了反對派可乘之機,認為時機已到,參議長吃瓜多揭杆而起,另立山頭,自封‘’總統‘’,上演世界滑稽劇~一國兩總統,雖然得到老杜宿敵,後臺老闆美國及盟友承認、支持,還一唱一和大搞物資救濟援助,變換手法推翻現任總統,無奈老杜仍民選總統,根基深厚,民眾雖苦但以國為榮,軍隊更是主權不容侵犯,與吃瓜多劃清界線,維護國家榮譽,勒緊褲帶仍之不屈,美國人在權衡利弊後也不敢輕易動武,馬杜羅也為了不至後牆起火,安撫民眾,沒對吃瓜多采取拘捕等手段,老馬自認為鐵定指點江山,還接受吃瓜多提議的重新選舉,委國一山兩虎的鬧劇還在平淡上演,吃瓜多不敢在老美縱容下得寸進尺,馬杜羅不敢下狠手欺壓對方,所以委國兩總統的劇集還在續播,要見分曉還需待時日。


軍嘮壹言


委內瑞拉的局勢應該說是當前的一個熱門話題,有一種風雨欲來風滿樓的趨勢,這種趨勢產生的重要因素正是因為國內出現了兩位總統:馬杜羅與瓜伊多。

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但政治我們不能光看表面,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政治背後有千絲萬縷卻又能綜合整一的因素。

馬杜羅有軍隊、司法權(最高法院)、選舉權(全國選舉委員會)、公民權(人民衛士)和部分中下層民眾的支持,當然最為重要的是俄羅斯和東方大國的支持,我們將其分之為國內與國外支持。

我們不難看到馬杜羅的國內支持是佔絕對優勢的,並且委內瑞拉沒有宗教矛盾,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外界力量的干預,瓜伊拉多會有“興風作浪”嗎?美國的代理人戰爭模式我想大家都熟悉,瓜伊拉多迅速的得到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與拉美等國家的承認,我們將至之稱為西方支持,瓜伊多的“金主”不言而喻了,而馬杜羅得到了俄羅斯與東方大國的承認,我們將之稱之為東方支持。委內瑞拉的局勢並不是由兩位總統完全決定的,更為重要的是東西方的交鋒!

馬杜羅其實挺聰明,他在一月三十日的社交媒體上的視頻講話中直斥美國覬覦委內瑞拉的石油,企圖複製伊拉克和利比亞模式,對委內瑞拉進行軍事幹涉。儘管如此,馬杜羅在接受俄新社採訪時還是表示,願意在國際調停人的幫助下,與反對派進行對話,也願意並已準備好與美國領導人在委內瑞拉或其他地點進行溝通對話。這樣做不僅能夠不讓局勢變得劍拔弩張,也是給“美國”如果要妥協時一個臺階下。

如果一方迅速“崛起,也代表著另一方逐漸“衰落”、談判不僅僅是妥協,更為重要的是“條件交換,這是政治非常明顯的特點之一,東方大國的崛起,再加上委內瑞拉在美國的家門口,這樣不僅能“來而不往非禮也”,更為重要的是多了一個政治“籌碼”,畢竟國際政治事件每天都會有很多。東方支持在軍事與經濟的支撐下,也是非常有“力量”!

美國想讓委內瑞拉“亂”,但不想爆發持久的戰爭,畢竟自己家門口一堆大火長久燃燒,是對美國相當不利的,其實就是如果戰爭久了,難民將是美國一個非常頭疼的問題。東方支持想讓馬杜羅穩定,所以不希望亂,如果被動的亂了。他們一定樂意在遠離自己的敵人家門口燒上一把“久火”,其實就是“做敵人最不想看到的事就是最好的制約。”

馬杜羅的國內支持基礎深厚,瓜伊多想憑藉個人力量推翻或者軍事上有所動作幾乎不可能,國外支持屬於“平分秋色”的階段,屬於僵持階段,所以我認為不可能會爆發戰爭,最終的結果會是在沒有“硝煙”的環境下收場。





正客


這說明目前委內瑞拉是一個民主國家,馬杜羅就是想幹啥也得根據法律程序來,而瓜伊多除了自封/被美國指定為總統之外,還是委內瑞拉議會的議長,因此如果馬杜羅想動瓜伊多必須經過委內瑞拉議會同意,可是議會目前是反對派佔優勢,基本不會同意馬杜羅政府對瓜伊多采取行動。馬杜羅沒有在現行法律框架之內發掘出足夠的手段和證據之前,必定無可奈何瓜伊多。

這不是正好說明了,馬杜羅絕對不是啥西方媒體炒作的獨裁者麼??

當然了,美國現在擺出一副架勢隨時會軍事幹涉委內瑞拉的局勢,這也讓馬杜羅在做什麼的時候不得不考慮一下。雖然美軍輕易不會讓自己陷入泥潭裡,可是如果委內瑞拉發生了內戰,那麼自己有了可以直接扶持的力量,這等於降低了美軍軍事幹涉的成本,到了那時候美國政府可能比較容易下定決心。因此馬杜羅本身是要避免直接動用武力去對抗瓜伊多的。

另外一點,瓜伊多雖然蹦躂的歡實,可是手裡沒兵,什麼成立了屬於自己的一萬多人的武裝云云,這都多久過去了,連影子也沒見到呢。因此美國的現實支持很難立馬折現。因此還沒法子直接威脅馬杜羅,馬杜羅又何苦還要現在動手流血,這不是正好又給了美國和西方媒體把他抹黑成什麼獨裁者,鎮壓屠夫等等的機會麼?


千里巖


搞扯。我也想成為我們家的家長,從結婚以來一直都在想,冥思苦想,千方百計,可是抗爭了這麼多年,我還是主動放棄了。為什麼呢?因為我知道家長(船長,船上掌舵的)多了壞船的道理,意思就是一艘船隻能有一個家長,船往哪條航線開只能聽家長的;如果有兩個家長,意見還不統一,船就容易擱淺,沒法前行。同理,一個家庭兩個家長的話,關係不能和諧,所以咱還是做個議員,議政即可,綠葉總得有人當。國家就更是這個理了,如委國,兩個總統豈不亂成一鍋粥,發生內戰的話受傷的最終是委國人民。還未發生內戰,並不代表不會發生內戰。雙方的博弈才剛開始。但終究瓜娃子這個總統是自封的,是西方少數唯恐世界不亂心懷鬼胎的國家的走卒而已。若要避免內戰,關鍵在委國人民,包括當政者和希望當政者,外部勢力不是主因。委國的總統只有一個也只能有一個,以後是誰應由委國人民說了算,但至少現在還是馬杜羅,他才是合法總統。


用戶92912865860


委內瑞拉目前的確有兩個總統,一個是上屆總統馬杜羅,他在2018年5月的大選中獲勝,並在1月10日履職連任。另一個是今年1月23日自己加冕委內瑞拉“臨時總統”的反對派領導人胡安.瓜伊多。

但是委內瑞拉去年五月的大選結果沒有被美國為首的域外干預勢力承認,而且在瓜伊多自封臨時總統後,美洲13國和歐洲19國相繼承認瓜伊多臨時政府為委內瑞拉合法代表,並將查封凍結的委內瑞拉的海外資產控制權移交給反對派。

俗話說“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委內瑞拉當前的態勢毫無疑問是分裂和內戰的前奏。從美歐的戰略和戰術手段上看,不排除委內瑞拉會重蹈敘利亞覆轍的可能性,但馬杜羅政府是否會像敘利亞巴沙爾政~權那麼幸運就不好說了。因為,俄羅斯在美洲的戰略影響力和軍事戰略投送能力決定了,無法有效阻止美軍在委內瑞拉的干預行動。

既然外部環境對委內瑞拉反對派如此有利,為什麼瓜伊多還不抓住有利時機用軍事手段推翻對手馬杜羅呢?首先要強調的是,瓜伊多的反對派在委內瑞拉的政治社會中是少數派,不但規模少而且也不掌握軍事力量。他們的異軍突起,完全是得益於美國、巴西和歐洲等國的操縱支持,理論上是外部勢力冒險干預的棋子而已。馬杜羅暫時沒有抓捕瓜伊多,一方面對對手實力心中有數,一方面是不想授人以柄。

其二是,實質上包括美國在內的周邊國家,希望馬杜羅政府下臺,委內瑞拉改天換日,但是卻不希望該國發生內戰。畢竟此前處境的數百萬的委內瑞拉難民已經讓哥倫比亞和美國感到無法忍耐的頭痛了。如果在發生內戰,那麼之後的情勢對於美國來說,就不是修一堵美墨邊境牆就可以解決的問題了。所以只要美國不出兵,還想扳倒馬杜羅,只能尋求不戰而屈人之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