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鐵:信念似金 ,鬥志如鐵

金鐵:信念似金 ,鬥志如鐵

“疫情當前,作為醫務人員,就要奮不顧身地到一線去救治病人,這是我們的職責和使命。”3月22日,85後醫生金鐵回憶起在宜昌市第三人民醫院30天的戰“疫”經歷說道。

1月25日,輪休的國藥葛洲壩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金鐵(如右圖)接到科室主任電話,他前往宜昌市第三人民醫院參加救援的申請已批准。“我是ICU出身,這次疫情正是需要我們重症科醫生的時候”,金鐵毫不猶豫站在抗疫最前線。

進入戰場的第一天,從下午5點半進病房,收治病人、寫病歷、查房……金鐵忙得團團轉,直到第二天凌晨4點半,才有機會歇口氣。抗疫首日,他連續作戰11個小時。

“工作起來完全忘記自己在病毒包圍之中。”金鐵介紹,給病例採集咽拭子標本,這個看起來操作難度不大的工作,卻是判斷是否感染的一個關鍵步驟。然而,一個張嘴的動作,會產生大量攜帶病毒的氣溶膠。病毒近在咫尺,金鐵卻從不膽怯,主動承擔起百餘次的標本採集工作。

1月30日,一位危重患者出現缺氧狀態,而患者吸氧後仍未能緩解。經專家組討論決定,對該病人進行氣管插管。這也是新病區第一例氣管插管。

和以往普通監護室氣管插管不一樣,新冠肺炎患者進行有創機械通氣時,患者氣道與外界相通,操作過程中感染的風險比較高。此時,金鐵主動站出來:“我有這方面的經驗,我上!”

緊壓的面屏、3層口罩、3層橡膠手套,都為操作增加了難度係數。“插管要快、要準。”金鐵屏住呼吸,集中精神,熟練又小心翼翼地與一名麻醉醫生配合完成了這個“一失萬無”的工作。 僅僅1分鐘,插管成功,患者生命體徵恢復平穩,金鐵的衣服卻被汗水浸透了。

“每一例氣管插管,都是從‘鬼門關’搶生命。作為ICU的一名老兵,必須爭分奪秒,竭盡全力守護患者生命的最後一道防線。”金鐵說。

2月1日,在金鐵進入市三醫院一週後,主動要求進入ICU參與救治工作。

在抗疫一線,金鐵經歷了很多次驚險,也流過很多次眼淚:這裡記錄著醫護人員眾志成城、團結一心戰疫情的暖心畫面,也有患者夫妻二人守望相助的感人故事,還有一個個在艱難時刻把生命託付給他的病人康復出院的美好場景……這些都成為金鐵生命裡不可磨滅的記憶。

2月25日,馳援宜昌的福建醫療隊正式接管病區,金鐵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回到賓館駐地。

3月3日,結束駐地隔離後,金鐵又馬上趕回國藥葛洲壩中心醫院上班。因為他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籌備新觀察病區,用於專門收治具有其他基礎病的新冠肺炎康復患者。

疫情當前,金鐵一次次衝鋒在前,不僅因為他的身上寄託著病人的希望,還因為有同是醫護人員的父母、妻子的鼓勵和支持。一轉眼,金鐵已近兩個月沒有回家了。每一次思念泛起,金鐵也只有一遍遍翻看手機裡家人發來的照片。“只要心中有必勝的信念,就一定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金鐵堅定地說。

(三峽日報全媒記者 鄒媛 通訊員 馬宏敏 張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